第三方支付

搜索文档
*ST仁东2025年一季度净资产转正 积极拓展跨境业务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9 15:12
文章核心观点 *ST仁东完成重整,财务状况改善,未来将聚焦支付主业,多元化经营,有望摘星脱帽实现持续发展 [1][2][4] 财务情况 - 2024年全年营收11.59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2.02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归母净资产由负转正约8.78亿元 [1] - 2025年3月18日完成3.64亿股转增股份过户,标志重整计划全面执行完毕 [2] 重整影响 - 高效推进重整程序不到一年完成,为困境企业提供示范样本 [2] - 化解历史债务压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强投资者信心 [2] - 引入中信资本等战略投资者,为支付主业注入协同效应 [2] 退市警示 - 2025年4月29日起撤销因重整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ST),但实施因2024年末净资产为负的退市风险警示(*ST) [2] - 若2025年末净资产为正,年报披露后有望摘星脱帽 [3] 业务发展 - 旗下合利宝是第三方支付头部企业,持有支付牌照及跨境人民币支付备案许可 [4] - 利用结余资金向合利宝增资2亿元,注册资本增至3亿元 [4] - 聚焦第三方支付主业,优化资产结构,降低成本,探索收购数字经济优质资产 [4] - 合利宝加速布局跨境支付,未来深化海外网络建设 [5] - 重整投资人协助合利宝申请跨境外汇及境外支付牌照,推进与已投企业合作 [5][6] 行业规模 - 2025年全球跨境支付市场规模达250万亿美元,中国跨境支付市场规模达9.4万亿元,跨境电商支付贡献超1.2万亿元 [4]
仁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1:30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9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3亿元,主要由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预计负债,以及贷款逾期利息及违约金导致财务费用较高 [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5.35亿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5.57亿元,不满足现金分红条件,因此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 [17][70] - 因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1] 重整进展与股东变化 - 公司于2024年5月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和预重整,2025年2月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3月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整个重整程序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完成 [6][74] - 通过重整,公司解决了历史遗留债务问题,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并引入了中信资本、广州资产管理等战略投资人 [7] - 重整后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中信资本指定的实施主体成为第一大股东 [9][74] 主营业务与子公司情况 - 第三方支付业务是公司主要营收来源,子公司合利宝拥有全国性支付业务许可证和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备案许可 [4] - 合利宝已推出智能POS机、4G云音响等多种创新支付产品,并构建了聚合支付宝、微信等多渠道的智慧支付解决方案 [5] - 公司完成了对合利科技2亿元增资,合利科技随后向合利宝增资2亿元,同时完成了对6家子公司的减资程序 [10][75][76] 公司治理与重大事项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报告、财务决算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14项议案 [13][14][15][19] - 公司计划2025年向银行等机构申请不超过1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并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8亿元的担保额度 [30][32][62] - 公司2016年以14亿元收购合利科技9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已通过重整计划完成剩余尾款偿付 [10][75] 行业发展趋势 - 支付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支付不仅是资金流转工具,更是企业数字化经营的重要抓手 [5] - 合利宝通过"支付+SaaS"模式将支付服务与数字化工具深度融合,为商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5]
*ST仁东重整执行完毕 2025年一季度净资产转正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0:28
文章核心观点 *ST仁东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5年一季度重整计划执行完毕,解决历史债务问题,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引入实力投资人,虽部分退市风险警示消除但仍因2024年末净资产为负继续被警示,公司将加强管理、拓展业务,还对合利宝增资以推动支付主业发展 [1][2][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11.59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02亿元,一季度净利润4.85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合并报表归母净资产由负转正,约8.78亿元 [1] 重整过程 - 2024年5月7日,债权人向广州中院提交对公司进行重整及预重整申请 [1] - 2024年12月30日,广州中院正式受理公司重整申请 [2] - 2025年2月18日,广州中院裁定批准公司重整计划,公司进入执行阶段 [2] - 2025年3月18日,重整投资人受让的转增股份完成过户,管理人出具监督报告,重整计划执行完毕 [2] 重整成果 - 解决历史遗留债务问题,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2] - 引入中信资本、广州资产管理、深圳招商平安资产等投资人 [2] - 2025年4月29日起撤销因重整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但因2024年末净资产为负继续被警示 [2] 公司规划 - 加强内部控制、经营管理、信用体系修复及融资能力重建 [1] - 做好支付牌照续展工作,处置剥离低效资产,拓展跨境业务 [1] 合利宝相关情况 - 公司利用重整结余资金通过子公司合利科技向合利宝增资2亿元,注册资本增至3亿元 [3] - 合利宝持有支付牌照和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备案许可,业务涵盖多领域,位列国内第三方支付第一阵营 [3] - 重整投资人中信资本及其控股股东将为合利宝多方面赋能,协助申请跨境外汇和境外支付牌照,推进与已投企业合作 [3]
拉卡拉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信用卡推广收入下滑近8成
凤凰网财经· 2025-04-27 20:57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7.59亿元同比减少2.96%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减少23.26%主要受硬件销售和科技服务收入减少以及投资收益下降影响 [1][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3.02%净利润同比腰斩降幅达51.71%扣非归母净利润8468万元同比减少62.97% [1][3] - 2020-2023年营业收入波动剧烈分别为55.62亿元(+13.53%)66.18亿元(+18.98%)53.94亿元(-18.50%)59.38亿元(+10.09%)归母净利润波动更大从10.83亿元骤降至-14.37亿元后反弹至4.58亿元 [3] 股价与市值 - 财报发布后两日股价累计跌超15%4月25日收盘价23.28元/股总市值缩水至183亿元 [2][5] - 4月24日单日跌幅11.06%25日再跌5.40%市场对业绩恶化的反应强烈 [5] 投资失利 - 处置包头农商行股份导致投资亏损1.35亿元亏损幅度达62%该笔投资初始成本2.18亿元最终以零元退股 [4] - 资产减值冲击财务状况叠加业绩下滑进一步恶化财务指标和市场形象 [4] 业务分析 - 数字支付业务2024年收入51.65亿元微降0.27%但交易金额4.22万亿元中银行卡交易2.86万亿元同比减少13.62% [5] - 科技服务业务收入2.83亿元同比下滑18.43%信用卡营销推广服务收入锐减78.17%虽毛利率提升至90.92%但收入下滑显著 [5] - 支付行业竞争激烈支付宝微信支付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挤压公司生存空间 [5] 战略挑战 - 业绩持续下滑导致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资金受限可能影响长期竞争力 [3] - 需加强投资评估与风险管理同时反思战略定位和业务模式以应对行业下行压力 [4][5]
拉卡拉(300773):支付业务毛利率继续提升 跨境支付为公司带来新发展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4-26 18:4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7.59亿元,同比-2.96%,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23.26%,扣非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2.82% [1]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13.01%,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51.71%,扣非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62.97%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承压主因2023年减持蓝色光标股权带动投资收益基数较高及处置参股金融机构股权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2] 业务分析 - 2024年支付业务收入51.7亿元,同比-0.27%,毛利率27.22%,同比+0.92PCT,扫码交易金额占比提升至32.2%(同比+5.6PCT) [2] - 2024年科技服务业务收入2.8亿元,同比-18.43%,毛利率90.92%,同比+19.03PCT,外卡组织合作营销推广服务收入增长67.71% [2] - 2025Q1支付交易金额0.98万亿元,同比-10.51%,受季节性因素及行业整体承压影响 [2] 行业动态 - 2024年监管新规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全年新注销10张支付牌照,累计注销达100张 [4] - 行业格局优化背景下,公司作为龙头有望获得更大发展机遇 [4] 战略布局 - 2025Q1跨境商户规模和跨境支付交易金额同比分别增长76%和85% [5] - 政策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升级,公司积极布局新兴市场跨境支付业务 [5]
拉卡拉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信用卡推广收入下滑近8成,今年一季度净利再遭“腰斩”
证券之星· 2025-04-25 17:50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7.59亿元同比减少2.96%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减少23.26%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3.02%净利润同比腰斩降幅51.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468万元同比减少62.97% [1][2] - 2020-2023年营业收入波动剧烈分别为55.62亿元66.18亿元53.94亿元59.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1亿元10.83亿元-14.37亿元4.58亿元同比增幅波动剧烈 [2] 业务分析 - 数字支付业务2024年收入51.65亿元同比微降0.27%支付交易金额4.22万亿元其中银行卡交易金额2.86万亿元同比减少13.62% [6] - 科技服务业务2024年收入2.83亿元同比下降18.43%主要因信用卡营销推广服务收入同比减少78.17%毛利率从71.89%提升至90.92% [6] - 硬件销售和科技服务收入减少是2024年营收下滑主因净利润下滑受上年同期投资收益较高及处置参股金融机构股权损失影响 [2][3] 投资失利 - 公司以零元退股方式处置包头农商行1.19亿股持股近7年预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1.35亿元亏损幅度达62% [4] - 该投资导致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减值约2.1亿元对财务状况和市场信心造成冲击 [4][5] 市场竞争 - 支付宝微信支付凭借流量入口和生态优势挤压公司生存空间行业整体下行背景下支付交易金额下滑13.62% [6] - 科技服务业务收入大幅下滑显示业务拓展不顺未能形成有效增长引擎 [6] 股价表现 - 近两日股价累计跌超15%截至4月25日收盘报23.28元/股总市值缩水至183亿元 [1][7] - 股价暴跌与业绩下滑投资失利业务承压等问题直接相关 [7]
子公司被开巨额罚单,移卡科技净利飙升难掩支付业务隐忧
华夏时报· 2025-04-24 15:06
核心观点 - 乐刷支付因单方面上调POS机费率引发大量用户投诉 近30天投诉量超600条[2] - 支付行业面临竞争加剧和监管政策调整 导致中小支付机构利润空间压缩 被迫上调费率[3] - 移卡科技2024年支付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9% 但净利润同比增长622% 主要因2023年低基数效应[4][5] - 公司连续收到央行大额罚单 2024年累计罚没金额超3199万元 暴露合规管理缺陷[7] - 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降本增效 2024年各项费用缩减超10% 并减少20%运营支出[8]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总营收30.87亿元 同比下降21.9%[4] - 净利润7301.4万元 较2023年1011.3万元增长622%[4] - 一站式支付服务业务营收26.86亿元 占总营收87% 同比减少21.9%[5] - 支付业务下滑主因经济波动导致客户平均交易金额下降及2023年高基数效应[5] 费率调整事件 - 乐刷支付2024年2月11日发布新价格标准 费率较去年上浮[3] - 2019年9月、2022年10月、2023年2月曾多次上调费率[3] - 黑猫投诉平台近30天收录超600条相关投诉 主要涉及未提前告知上调费率及私自扣费[2] 行业环境分析 - 支付行业竞争加剧 头部机构凭借规模优势挤压中小机构生存空间[3] - 备付金集中存管政策使支付机构失去备付金利息收入来源[3] - 手续费分润模式调整压缩收单机构利润空间[3] - 行业从跑马圈地转向精细化运营与利润争夺阶段[3] 合规管理问题 - 2024年3月乐刷支付因违反机构/商户/清算管理等4项违规被罚没445.01万元[7] - 2024年2月福建分公司因违反外包管理等4项违规被罚没2754.38万元[7] - 两名高管因对违规行为担责分别被罚款20万元和25万元[7] 战略调整措施 - 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跟踪创新技术 提升运营效率[8] - 2024年销售/行政/研发费用分别减少11.0%/10.8%/10.5%[8] - 缩减20%相关业务运营支出[8] - 推进业务多元化 向金融科技其他领域延伸[5] - 优先推进本地化运营的全球化战略[8]
牛股产业链|政策利好催热跨境支付概念 拉卡拉持续布局迎来收获?
新华财经· 2025-04-23 16:38
政策利好推动跨境支付概念股上涨 - 受益于政策利好 A股跨境支付概念股本周大幅上扬 拉卡拉三日内涨超47% 总市值重回200亿元上方[2] - 政策面利好推动跨境支付概念短期爆发 四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 提出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5] - "对等关税"政策可能推动全球跨境支付从全球化向区域化转型 促进支付体系多元化 加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发展[6] 拉卡拉业务发展状况 - 公司跨境支付业务主要通过合作银行接入CIPS、SWIFT等系统实现跨境人民币及跨境外币结算[7] - 2023年服务商户数量超2000万 全年支付交易规模4.51万亿元 跨境支付服务网络覆盖超100个国家 支持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消费商家超过7万家[7] - 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占比达87.22% 占绝对主导地位[11] 公司技术研发实力 - 专利申请数量不断攀升 截至2024年底已接近200项[15] - 2024年新申请的9项专利中有6项与数字货币和数字人民币有关 显示持续加大在数字货币业务方面投入[17] - 2020年10月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成为首批获得数字人民币受理服务许可的支付机构[18] 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 - 第三方支付平台全国企业超过8000家 但A股上市公司较少[19] - 国内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2021年达到巅峰后开始回落 2022年降至约338万亿元 2023年略有回升至346万亿元[23] - 2025年以来已有4张支付牌照被注销 人民银行累计注销支付牌照数量达100张 支付牌照数量自2016年起逐年降低[23] 行业发展趋势 - 支付监管趋于严格 支付企业审查及处罚力度加强 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头部公司有望获得更高市场份额[23] - 短期内跨境支付行业洗牌加剧 依赖低价策略的中小卖家退出 头部机构集中度提升[23] - 长期将推动行业向合规化、区域化、技术驱动方向转型[23]
20 年,支付宝如何穿过周期?
晚点LatePost· 2024-12-09 20:46
支付宝发展历程与现状 - 支付宝MAU持续增长至8.9亿,增速为行业2.5倍[3] - 20年来通过突破性创新(如快捷支付、余额宝、花呗等)构建超10亿用户基本盘[3] - 2024年竞争环境变化:淘宝接入微信支付、京东再接入支付宝、美团全线接入支付宝小程序[3] 支付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前十年支付宝占第三方支付70%-80%份额,后十年降至约30%[5] - 2016年"断二清事件"导致支付宝份额从近70%跌至55%,微信支付从20%跃升至32%[6] - 支付宝曾投入3300万张收钱码和"人传人红包"试图挽回份额但效果有限[6] NFC支付创新"碰一下"项目 - 2023年启动NFC技术战略项目,目标提升支付效率[7] - 中国2000元以上手机100%覆盖NFC功能,2024年新机70%支持NFC[7] - 已应用于商家会员支付、快递柜取件、外卖员核身等场景,推广速度为刷脸支付的3-4倍[9] 开放战略实施成果 - 2024年美团核心业务(外卖/酒店)和京东重新接入支付宝[11][12] - 支付宝小程序2023年成交总额增长49.2%,月活增速6.3%行业第一[14] - 流量分配机制改革:阿里系业务可删除,引入竞争对手小程序[13] 医疗健康领域突破 - 7亿人使用支付宝医保码看病,覆盖1.2万种公共服务[16] - 百灵医疗大模型在中文医疗评测中位列A榜第一,已接入浙江30家医院[16] - 收购好大夫在线,推出医生智能体节省40%问诊时间[17] AI战略布局 - 推出国内首款服务型AI原生应用"支小宝",累计服务1.5亿用户[21] - 基于百灵大模型在医疗/金融/生活服务三领域布局,开发智能体平台"百宝箱"[22] - 支小宝实现90%星巴克点单成功率,建立人工纠错和赔付机制[22] 组织架构与战略调整 - 2024年韩歆毅接任CEO,推进"支付宝双飞轮、全球化、AI First"三大战略[4] - 蚂蚁集团完成整改,创新业务设立独立公司,重回发展轨道[22] - 马云强调AI将改变一切,坚持科技普惠民生理念[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