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计算机等
icon
搜索文档
7月9日有色金属、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09:37
市场融资余额变动 - 截至7月9日市场最新融资余额为18557.37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环比增加38.43亿元 [1] - 申万一级行业中18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13个行业融资余额减少 [1] 融资余额增加的行业 - 有色金属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较上一日增加9.64亿元 [1] - 电子行业融资余额增加8.69亿元 [1] - 医药生物行业融资余额增加6.22亿元 [1] - 汽车行业融资余额增加5.66亿元 [1] - 基础化工行业融资余额增加5.26亿元 [1] - 国防军工行业融资余额增加5.04亿元 [1] - 电力设备行业融资余额增加4.82亿元 [1] - 建筑材料行业融资余额增加1.72亿元环比增幅最高达1.43% [1] 融资余额减少的行业 - 非银金融行业融资余额减少最多较上一日减少5.03亿元 [1] - 交通运输行业融资余额减少2.10亿元 [1] - 计算机行业融资余额减少1.61亿元 [1] - 环保行业融资余额减少0.84亿元环比降幅0.56% [1] - 商贸零售行业融资余额减少0.96亿元环比降幅0.44% [1] 融资余额环比增幅显著的行业 - 建筑材料行业环比增幅1.43%最新融资余额121.59亿元 [1] - 有色金属行业环比增幅1.22%最新融资余额802.48亿元 [1] - 国防军工行业环比增幅0.75%最新融资余额679.12亿元 [1] - 基础化工行业环比增幅0.66%最新融资余额806.33亿元 [1] 融资余额环比降幅显著的行业 - 交通运输行业环比降幅0.61%最新融资余额339.45亿元 [1] - 环保行业环比降幅0.56%最新融资余额149.26亿元 [1] - 商贸零售行业环比降幅0.44%最新融资余额216.38亿元 [1]
宏信证券一周市场回顾(2025.06.30—2025.07.04)
宏信证券· 2025-07-07 13:30
A股市场表现 - 本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40%、1.25%、1.50%,收于3472.32点、10508.76点、2156.23点[2][5] - 价值风格类指数上证50、中证100、沪深300分别上涨1.21%、1.48%、1.54%,成长风格类指数中小100、中证500、中证1000分别上涨1.83%、0.81%、0.56%[2][5] - 两市A股日均成交金额为14414亿元,较上周减少3.04%[4][14] 行业表现 - 涨幅靠前行业有钢铁(5.06%)、建筑材料(3.96%)、银行(3.77%)等,跌幅靠前行业有计算机(-1.28%)、非银金融(-0.72%)、美容护理(-0.55%)等[4][12] 两融情况 - 截止7月4日,全市场两融余额为18529.27亿元,较上周增加0.73%;占A股流通市值为2.25%,较上周减少0.70%[4][15] - 本周全市场两融交易额为6534.33亿元,较上周减少6.98%;占A股成交额为9.07%,较上周减少4.06%[4][16] - 截止7月4日,沪市、深市、北交所两融余额分别为9348.08亿元、9122.53亿元、58.65亿元,较上周末分别变化0.52%、0.95%、1.57%[4][19] 两融行业变化 - 截止7月4日,两融余额增长前五行业为化工(18.51亿元)、通信(15.66亿元)等,减少前五行业为公用事业(-4.71亿元)、食品饮料(-3.43亿元)等[4][22] - 本周两融净买入额前五行业为化工(18.22亿元)、通信(15.57亿元)等,净卖出额前五行业为公用事业(-4.83亿元)、食品饮料(-3.55亿元)等[4][25]
基金研究周报:A股再现普涨,红利成长分化(6.30-7.4)
Wind万得· 2025-07-06 06:21
市场概况 - A股呈现"深强沪弱"特征,上证50上涨1.21%,沪深300上涨1.54%,创业板指大涨1.50%,科创50逆势下跌0.35% [2] - 银行股指数创新高,显示资金从高估值赛道向政策受益领域迁移 [2] - 全周上证指数上涨1.40%,深证指数上涨1.25%,创业板指上涨1.50% [2] 行业板块表现 - Wind一级行业平均涨幅1.30%,81%板块获得正收益 [2][13] - 钢铁、建筑材料、银行表现最佳,分别上涨5.06%、3.96%、3.77% [2][13] - 美容护理、非银金融、计算机走弱,分别下跌0.55%、0.72%、1.28% [2][13] 基金市场 - 万得全基指数上涨0.71%,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上涨1.60%,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1.25%,债券型基金指数上涨0.20% [3] - 上周合计发行20只基金,总发行份额53.28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11只,混合型基金5只 [2][18] 全球大类资产 - 美股延续涨势,英伟达市值逼近4万亿美元推动科技股走强 [5] - 欧洲市场稍显弱势,亚洲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新兴市场整体弱于发达市场 [5] - 大宗商品分化显著,原油受美国经济数据提振,金属类同步上行 [5] 债券市场 - 中证综合债指数上涨0.15%,中证转债指数表现亮眼,涨幅1.21% [14] - 国债期货指数微涨,中债-信用债总财富指数涨0.15% [14] 市场情绪与流动性 - 6月30日两市成交额超1.4万亿,融资余额持续增长,显示投资者对政策预期敏感 [10] - 流动性宽松仍是支撑市场情绪的重要因素 [10]
主力资金动向 47.48亿元潜入非银金融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9:39
行业主力资金流向 - 今日有2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9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1] - 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最大,达47.48亿元,涨幅2.68%,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87.83% [1] - 国防军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最大,达-23.70亿元,涨幅0.13%,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16.15% [1] 资金净流入行业表现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41.59亿元,涨幅2.85%,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22.80% [1] - 汽车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31.39亿元,涨幅2.63%,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67.82% [1]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8.20亿元,涨幅2.41%,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19.54% [1] - 机械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7.99亿元,涨幅2.43%,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30.21% [1]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7.78亿元,涨幅1.76%,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21.30% [1] 资金净流出行业表现 - 石油石化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2.78亿元,跌幅2.10%,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3.26% [2] - 银行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7.64亿元,涨幅0.41%,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6.46% [2] - 交通运输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6.75亿元,涨幅0.26%,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13.26% [2] - 纺织服饰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4.69亿元,涨幅0.91%,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11.16% [2] 其他行业资金流向 - 建筑材料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0.16亿元,涨幅1.60%,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17.12% [2] - 环保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0.32亿元,涨幅1.70%,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13.79% [2] - 煤炭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02亿元,跌幅0.22%,成交量较前一日下降17.04% [2]
【盘中播报】沪指涨1.07% 非银金融行业涨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4:3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上涨1.07%,A股成交量达920.72亿股,成交金额11612.4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1.32% [1] - 个股普涨,4684只个股上涨(73只涨停),646只下跌(15只跌停) [1] 行业涨跌幅排名 涨幅前三行业 - 非银金融涨幅2.69%,成交额622.93亿元(日环比+138.62%),领涨股湘财股份涨10.05% [1] - 电力设备涨幅2.58%,成交额1116.33亿元(日环比+49.40%),领涨股信德新材涨20.01% [1] - 商贸零售涨幅2.53%,成交额151.10亿元(日环比+33.67%),领涨股浙江东日涨10.02% [1] 跌幅前三行业 - 石油石化跌幅1.50%,成交额180.21亿元(日环比-3.99%),领跌股通源石油跌18.73% [2] - 国防军工跌幅0.31%,成交额485.29亿元(日环比+28.25%),领跌股捷强装备跌16.52% [2] - 煤炭跌幅0.26%,成交额52.03亿元(日环比-9.69%),领跌股云煤能源跌2.51% [2] 重点行业成交动态 - 计算机行业成交额最高达1203.24亿元(日环比+37.37%),领涨股联迪信息涨21.32% [1] - 电子行业成交额1410.97亿元(日环比+14.81%),领涨股满坤科技涨14.20% [1] - 机械设备行业成交额869.43亿元(日环比+47.16%),领涨股三友科技涨30.00% [1] 其他活跃行业 - 汽车行业涨幅2.44%,成交额698.58亿元(日环比+82.75%),领涨股恒帅股份涨20.00% [1] - 医药生物行业涨幅0.90%,成交额695.40亿元(日环比+12.06%),领涨股神州细胞涨10.25% [1] - 通信行业涨幅1.35%,成交额548.40亿元(日环比+17.83%),领涨股万马科技涨20.01% [1]
今日沪指涨0.15% 煤炭行业涨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6-23 12:2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上午收盘上涨0.15%,A股总成交量562.09亿股,成交金额6838.7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0.24% [1] - 个股涨跌分布:3659只上涨(57只涨停),1580只下跌 [1] 行业涨跌幅排名 涨幅前三行业 - 煤炭行业涨幅1.26%,成交额43.28亿元,较前日增长23.24%,领涨股宝泰隆上涨4.78% [1] - 银行行业涨幅0.88%,成交额214.76亿元,较前日增长21.85%,领涨股浙商银行上涨2.01% [1] - 有色金属行业涨幅0.71%,成交额267.01亿元,较前日增长13.63%,领涨股腾远钴业上涨14.39% [1] 跌幅前三行业 - 食品饮料行业跌幅0.90%,成交额140.63亿元,较前日减少26.44%,领跌股有友食品下跌8.38% [1] - 家用电器行业跌幅0.83%,成交额97.57亿元,较前日减少1.50%,领跌股同洲电子下跌4.59% [1] - 美容护理行业跌幅0.78%,成交额28.98亿元,较前日增长8.62%,领跌股锦波生物下跌5.73% [1] 成交额变化显著行业 - 交通运输行业成交额215.92亿元,同比大增44.39%,领涨股国航远洋上涨16.59% [1] - 传媒行业成交额203.08亿元,同比减少24.42%,领跌股时代出版下跌5.34% [1] - 计算机行业成交额564.39亿元,同比减少15.20%,但行业整体上涨0.66%,领涨股优博讯上涨13.34% [1] 个股表现亮点 - 基础化工行业领涨股海新能科单日涨幅达20.06%,行业整体上涨0.64% [1] - 电力设备行业领涨股远航精密单日涨幅21.36%,行业整体上涨0.43% [1] - 国防军工行业领涨股观想科技单日涨幅13.46%,行业整体上涨0.67% [1]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77.87亿元,沪深300成份股资金净流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17:43
市场表现 - 沪指上涨0.04%,深成指上涨0.24%,创业板指上涨0.23%,沪深300指数上涨0.12% [1] - 可交易A股中上涨个股1813只(占比33.54%),下跌个股3479只 [1]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77.87亿元,连续5个交易日净流出 [1] - 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70.21亿元,科创板净流出3.78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入14.25亿元 [1] 行业涨跌幅 - 申万一级行业中上涨行业9个,电子(+1.50%)、通信(+1.39%)涨幅居前 [1] - 美容护理(-1.73%)、房地产(-1.35%)跌幅居前 [1] 行业资金流向 - 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子行业净流入43.46亿元居首,银行行业净流入13.14亿元次之 [1] - 2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医药生物(-37.29亿元)、计算机(-30.30亿元)、非银金融(-29.34亿元)规模居前 [1] - 电子、通信、国防军工行业分别净流入43.46亿元、10.88亿元、9.79亿元 [2] - 医药生物、计算机、有色金属行业分别净流出37.29亿元、30.30亿元、25.00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向 - 全天资金净流入个股1750只,净流入超1000万元个股515只,超亿元个股52只 [2] - 沪电股份(+10.00%)净流入7.18亿元居首,中超控股、中国银行分别净流入6.24亿元、4.65亿元 [2] - 资金净流出超亿元个股68只,拉卡拉(-8.26亿元)、融发核电(-7.35亿元)、东方财富(-4.15亿元)规模居前 [2]
行业轮动周报:融资资金持续大幅净流入医药,GRU行业轮动调出银行-20250616
中邮证券· 2025-06-16 17:37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价格动量原理,通过跟踪行业扩散指数来捕捉行业趋势[6][2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各中信一级行业的扩散指数,反映行业价格趋势强度 2. 选择扩散指数排名靠前的行业作为配置标的 3. 每月进行行业轮动调整[26][30] - **模型评价**:在趋势性行情中表现较好,但在市场反转时可能失效[26][36] 2. **模型名称: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利用GRU神经网络处理分钟频量价数据,捕捉行业短期交易特征[7][3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使用GRU深度学习网络处理行业量价数据 2. 生成GRU行业因子得分 3. 选择因子得分高的行业进行配置[32][35] - **模型评价**:在短周期表现较好,但对极端行情适应性有限[32][3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行业扩散指数**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行业价格趋势强度的标准化指标[6][2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价格序列的扩散指标 2. 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0-1区间的扩散指数[26][27] 2. **因子名称:GRU行业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GRU网络提取行业量价特征[7][3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输入行业分钟频量价数据到GRU网络 2. 输出行业因子得分[32][33]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 - 2025年6月超额收益:1.20%[30] - 2025年以来超额收益:-0.44%[26][30] 2. **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 - 2025年6月超额收益:0.00%[35] - 2025年以来超额收益:-4.13%[32][35]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行业扩散因子** - 最新排名前六行业得分:综合金融(1.0)、非银行金融(0.997)、银行(0.97)[27] - 环比提升最大行业:有色金属(+0.167)、农林牧渔(+0.164)[27][29] 2. **GRU行业因子** - 最新排名前六行业得分:钢铁(2.42)、建筑(1.47)、交通运输(0.85)[33] - 环比提升最大行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机械[33]
今日沪指涨0.05% 传媒行业涨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6-16 12:5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上午收盘上涨0.05%,A股总成交量635.63亿股,成交金额8056.6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3.90% [1] - 个股涨跌比例:3326只上涨(50只涨停),1854只下跌(2只跌停) [1] 行业涨跌幅排名 涨幅前三行业 - 传媒行业涨幅2.40%,成交额422.57亿元(+8.45%),领涨股光线传媒涨幅19.98% [1] - 房地产行业涨幅2.13%,成交额102.77亿元(+20.27%),领涨股合肥城建涨停9.99% [1] - 综合行业涨幅1.77%,成交额16.81亿元(-13.30%),领涨股东阳光涨幅6.27% [1] 跌幅前三行业 - 农林牧渔行业跌幅0.84%,成交额99.27亿元(-26.97%),领跌股乖宝宠物跌幅4.82% [1][2] - 美容护理行业跌幅0.81%,成交额45.08亿元(-35.60%),领跌股华业香料跌幅4.74% [1][2] - 医药生物行业跌幅0.75%,成交额709.73亿元(-20.93%),领跌股康惠制药跌幅8.63% [1][2] 重点行业数据 高成交额行业 - 电子行业成交837.90亿元(-4.91%),领涨股科翔股份涨幅17.39% [1] - 计算机行业成交777.92亿元(-5.56%),领涨股金橙子涨停19.99% [1] - 通信行业成交454.19亿元(+10.71%),领涨股东信和平涨停10.03% [1] 显著放量/缩量行业 - 房地产行业成交额同比增加20.27%,涨幅居前 [1] - 社会服务行业成交额下降33.59%,家用电器行业成交额下降36.34% [1] - 交通运输行业成交额下降33.57%,汽车行业成交额下降29.35% [1] 个股表现亮点 - 石油石化行业科力股份涨幅23.75%,为全表最高单股涨幅 [1] - 国防军工行业捷强装备涨停20.01%,机械设备行业工大科雅涨停20.01% [1] - 钢铁行业大中矿业跌幅1.10%,为表中唯一负收益领涨股 [1]
媒体视点 | 政策暖风频吹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
证监会发布· 2025-06-13 18:56
政策推动并购重组活跃 - 政策持续优化与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显著升温 "并购六条"等政策发布后沪深市场并购案例同比明显多增 [1] - 2024年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优化并购重组市场环境 5月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简化审核程序 创新交易工具 提升监管包容度 [3] 科创板并购重组数据 - "科创板八条"2024年6月发布后新增披露产业并购超100单 交易金额超330亿元 今年以来新增40多单并购交易 [1]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现金重大收购及发股类交易单数已超过2019至2023年5年总和 [1] - 并购重组成为科创企业快速获取技术能力 获得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支持的重要途径 新质生产力方向并购案例渐次落地 [1] 深市并购重组数据 - "并购六条"2024年9月24日发布后深市新增披露864单并购重组 金额合计3972亿元 其中重大资产重组100单 金额180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13% 219% [2] - 深市新增资产收购类重组中产业并购占比近八成 新质生产力行业占比超七成 集中在半导体 基础化工 信息技术 装备制造 计算机等领域 [2] 并购重组行业特征 - 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加强产业整合实现协同增效 收购新质生产力标的促进转型升级 部分企业收购强链补链 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 [2] - 政策支持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 提高对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包容度 支持合理跨行业并购 拓宽优质资产注入空间 [3] - 交易所将继续支持上市公司规范开展并购重组 引导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促进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