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两山合作社赋能,变建设“两山”为“共富常山”
中国经济网· 2025-04-28 17:28
党建引领与强村战略 - 常山县通过党委统揽和党建引领,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党建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提高基层促共富的精准度和统合力 [1] - 借助两山合作社政策对接、专业评估、担保增信等优势,统筹调配村里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规划特色生态产业,助力生态红利惠及乡村 [1] - 推出"两山合作社+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强村富民发展模式,推动村级组织成为兼具管理与经营职能的独立主体,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1] 产业支撑与科技赋能 - 常山县聚焦"两柚一茶"主导产业,与浙江大学、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合作,攻克油茶深加工"卡脖子"技术,制定全国首个油茶碳汇方法学 [2] - 开展"共富工坊"行动,对油茶加工作坊进行规范化改造,建立阳光工厂,统一商标和GM2D编码,实现山茶油全链条质量监控 [2] - "一滴油"产业荣获9个"国字号"荣誉,胡柚鲜果价格从10元/袋跃升至10元/个,形成生态产品从品种到品牌的价值实现与增值产业链 [2] 品牌升级与文旅融合 - 常山县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将特色农业、工业、历史和文化产品价值有机统一,推动"一份常礼"、"常山山茶油"区域品牌升级 [3] - 打响"父亲的水稻田"、"常山漫居"、"呆村里"等文旅品牌,深化"常山阿姨"金名片,推动"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现实转化 [3] - 通过订单农业、技术培训等与农户、村集体紧密联动,实现最佳生态链接最优产业 [3]
湖北支点战略行动丨文旅“三步走”擘画万亿蓝图,八大行动剑指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6:46
湖北省文化创新战略行动方案 - 湖北省发布《关于实施文化创新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的行动方案》,锚定三个阶段目标:2027年旅游综合收入超1.3万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6000亿元,2030年旅游收入达2万亿元、文化企业营收超8000亿元,2035年建成文化强省和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1] - 围绕三大定位实施八大行动,包括建设文化强省、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培育文旅重要支柱产业 [1] 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规划 - 重点打造大黄鹤楼、武当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恩施大峡谷5家世界知名旅游景区,同步建设20家5A级景区和100家精品景区,构建"520100"景区品牌体系 [2] - 重点打造"神武峡"和"赤黄红"两条国际精品旅游线路 [2] - 支持武汉建设国际都市旅游城市,襄阳、宜昌、十堰、恩施建设国际特色旅游城市,形成"点线面结合"全域联动格局 [2] 文旅产业发展举措 - 强化企业培育和招商引资,计划5年内实施10个50亿元级、50个10亿元级、100个亿元级文旅项目 [3] - 推动文旅与百业融合,聚焦"大健康、新文旅、泛娱乐、智能化"需求丰富产品供给 [3] - 湖北文旅集团将依托百亿文旅产业基金带动社会投资,投向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并推动资产证券化和主业主板上市 [3] 一季度文旅市场表现 - 神农架等四大滑雪场一季度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5倍 [3] - 宜昌长阳清江画廊旅游演艺《花咚咚的姐》一季度接待游客同比增长90.35%,春季限定活动接待11.57万人次创收570万元 [3] - 荆州古城汉服主题活动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 [3]
天府文旅: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778.92万元,同比增长4.98%
快讯· 2025-04-28 15:57
天府文旅(000558)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90.54%。净利润2778.92万 元,同比增长4.98%。 ...
濉溪2025爆发元年!土地供应蓝图曝光,热门地块即将改写城市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4-28 14:12
未来发展定位与目标 - 濉溪定位为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运河文化名城、皖北率先崛起增长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 [1] - 规划提出"一主两带三区四脉"空间结构,重构城市骨架 [2] 空间结构规划 - "一主":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打造滨水园林城市,形成"两带四河五片区"格局,包括沱河路、淮海路发展带及老濉河等四条生态廊道 [2] - "两带":中部城镇发展带(濉溪-百善-临涣)承接城区辐射,南部产业联动带(双堆集-南坪)依托煤化工基地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带 [2] - "三区":划分北部城郊特色农业区、中部粮畜功能区、南部粮食生产功能区,严守1368.26平方公里耕地红线 [2] - "四脉":大运河生态文化脉等四条生态脉络融合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 [2] 交通枢纽布局 - 铁路:构建淮宿蚌城际铁路、三洋铁路等"两铁两站"网络,30分钟直达淮北、宿州,1小时融入徐州都市圈 [3] - 公路:"六横六纵"路网实现镇镇通快速路,中心城区15分钟上高速 [3] - 水运:浍河、沱河航道升级为四级航道,韩村码头等项目落地,实现"公铁水"多式联运 [3] 重点区域发展 中心城区 - 老城核心区:保护石板街等历史遗存,打造"运河故里"文化体验区,乾隆湖周边300亩商业用地拟建文旅综合体 [5][6] - 河西新区:依托经济开发区打造产业邻里中心,384.8亩商住用地规划高品质社区 [7] 南部次中心 - 双堆集:依托高铁站和红色文旅资源,规划26亩商业用地服务10万人口,125亩居住用地配套医疗教育 [8] - 南坪镇:规划3.99平方公里港口物流园区,预留200亩工业用地引进仓储物流项目 [9] 经济开发区 - 东区:聚焦铝基新材料、绿色食品产业,2025年计划供应204.6亩工业用地 [10] - 煤化工基地:规划面积24.67平方公里,目标年产值500亿元,2025年供应2344.9亩工业用地占全县73% [11] 土地供应计划 - 2025年分季度供应商住用地:Q1 380.79亩(含乾隆湖Q8地块150亩商业用地),Q2 532.19亩(含老城Z5地块50亩居住用地),Q3 586亩(含河西7号地块168亩),Q4 576亩 [13][14][15] - 重点地块:乾隆湖Q8地块拟建生态文旅地标,河西6号地块216.84亩居住用地吸引淮北外溢客群,韩村630亩工业用地目标年产值超50亿元 [16][17][18]
文旅如何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这场议事会“信息量”很大
扬子晚报网· 2025-04-28 09:33
2000多年历史的石头城,"虎踞龙盘"中"虎踞"所在的清凉山……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拥有丰富的特 色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如何更好地发挥先天禀赋优势? 在华侨路街道召开的"文旅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专题人大代表民声议事会上,受邀而来的省市区人大代 表、街道议政代表,以及驻区景点、园区、文旅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纷纷畅所欲言、出谋划策。 片区文旅活力有待更好激发 坐落于清凉山公园内的崇正书院,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最大的书院。今年4月修 缮完工的清凉山崇正书院重新对公众开放,院内两棵木绣球便以"顶流"之姿霸屏网络半个月。议事会现 场,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石头城遗址管理处副主任郭璐怡介绍说,同样位于清凉山公园内的扫叶楼, 也将有望于今年底修缮完工,相信一定会给市民游客带来惊喜。 此外,同样位于华侨路街道辖区内的国防园,双拥馆的展陈开放正在推进、争取早日开放,国防教育馆 也将进行提升……近年来,管理处通过不断提升景点、场馆的设施功能,丰富旅游供给,为片区的文旅 事业添砖加瓦。 携手共进共绘文旅新画卷 南京秦淮河建设开发公司总经理张健,则建议以清凉山山脉的走向,打造一条人文底蕴深厚的citywalk 路线 ...
四川青神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
经济日报· 2025-04-28 06:08
青神县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1.6亿元,同比增长7.2% [2] - 3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 [2] - 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是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 [2] 竹编产业 - 青神竹编以慈竹为原料,工艺包含刮青、启篾、分丝等数十道工序,高端作品价值可达上万元 [3] - 2024年竹博会吸引15万余人参会,现场成交额超8000万元,签约项目总金额50亿元,线上成交额突破4亿元 [3] - 产业链带动近2万人就业,"青神竹编"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 [3] 竹纤维产业 - 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竹纤维本色生活用纸"斑布",累计使用竹材超400万吨,销售额突破120亿元 [4] - "斑布"在"双11"稳居本色纸销量榜首,为星巴克、肯德基供应商,其低温萃取技术具有环保优势 [4] - 健康竹产业园二期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带动5000余人就业,助农增收10亿元 [4] 机械制造产业 - 青神县培育2家本地上市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跻身全国机械产业集群百强 [5] - 德恩精工产品覆盖40余国,通过数智化转型实现人工减半、产能翻两番,128台机器人投入生产 [5] - 四川丹甫环境科技在小规格制冷压缩机市场占有率超50%,拥有60余项专利,技术获省级一等奖 [6] 文旅产业 - 观萤季单日游客量达数千人次,2023年累计接待25万人次,带动酒店入住率超95% [7] - 整合苏东坡文化、竹编艺术、汉阳古镇等资源,形成文化+旅游+生态的融合发展模式 [7] - 日均接待游客量达数十辆大巴车规模,文旅成为县域经济新增长点 [7]
签约总金额达92亿元!12个重点文旅项目将在山东落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4-27 10:36
文旅产业招商活动概况 -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项目服务平台第42期精品项目交流对接活动暨德州市文旅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在德州市举办 [1] - 活动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德州市人民政府主办,240余人出席包括文旅企业、商协会、投资机构等代表 [5] 政府支持与政策导向 - 文化和旅游部强调发挥产业项目服务平台桥梁作用,促进文旅资源与金融机构对接 [3] - 山东省文旅厅指出文旅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乘数效应,是扩内需促消费主要阵地 [3] - 山东承诺提供更舒心服务、更精准惠企政策、更丰富场景空间支持文旅企业发展 [3] 项目签约与投资情况 - 6个文旅项目进行路演推介包括东浦海湾文旅综合体、浮龙湖旅游度假区等 [5] - 12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涵盖休闲娱乐、精品酒店等业态,签约总金额达92亿元 [5] - 全联旅游业商会两个分会与德州市文旅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5]
大丰实业:厦门“屿见闽南”五一开启全球公测
中证网· 2025-04-25 21:1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联手象屿集团打造的“屿见闽南·时光幻境”景区将开启公测,这是全产业链整合等新实践,公司将其打造成文商旅融合新标杆,还将立足厦门打造更多文旅产品 [1][2][3] 项目概况 - 项目由象屿集团和大丰实业共同打造,定位为“全球闽南文化之窗”和厦门文旅名片,将于五一开启全球公测 [1] - 项目位于厦门东渡码头后方,毗邻厦门国际邮轮中心,建设面积20.1万平方米 [1] - 项目由1500名设计人员、1800名建设人员精心雕琢,以海洋文明、闽南文化、厦门故事为核心,分为五大篇章 [1] - 一期“远古山海”和“闽南幻境”将于5月17日正式亮相,“远古山海”区域2.3万平方米,“闽南幻境”区域5.7万平方米 [1] 公司优势与实践 - 公司是继海口国际免税城后打造文商旅新场景,凭借创新科技和赋能服务优势,发挥全产业链整合能力,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2] - 公司以“折叠时空”为叙事逻辑,打造三大文化体验与数字消费复合场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闽南文化 [2] - 公司通过跨界融合创新模块,攻克关键技术,构建数字交互底座,依托数字孪生技术转化文化IP,建立智慧运营系统 [3] 公司规划 - 厦门大丰文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海西总部,定位为城市级文体旅及数字创意领域提升及赋能实体平台 [3] - 公司将以“屿见闽南”项目为起点,立足厦门地缘优势,助力城市文化资产提升,打造更多文旅产品及海西文旅新名片 [3]
文旅产业要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经济日报· 2025-04-23 06:05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文旅业去年发展势头良好,但存在重开发轻保护、资源环境过载、同质化竞争等问题,需从多方面发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1] 文旅业发展现状 - 去年国内旅游人次超56亿,同比增长近15%,入境旅游人次1.32亿,游客花费接近千亿美元 [1] - 我国出台系列政策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1] 文旅业存在的问题 - 存在重开发轻保护、资源环境过载、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1] - 一些地方文旅开发陷入“复制粘贴”套路,面临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化双重困境,造成游客审美疲劳,景区效益不高 [2] 文旅业发展建议 树立保护优先理念 - 坚持保护优先原则,活态、有机保护有形文化资源,传承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 [1] - 注重长期保护和提升自然生态环境,采取环保措施和管理机制 [1] 破解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化 - 景区建设因地制宜、凸显特色,深挖在地文化,打造独特IP [2] - 加强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限制同类项目重复建设,与周边景区形成互补 [2] - 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对商铺密度、业态相似度等实时预警 [2] 建立群众参与和利益联结机制 - 政府支持群众共建共享文旅产业,开发“家门口”资源,实现就近就业 [2] - 文旅企业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居民深度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 [2]
社会服务|消费政策或向何方?服务业预期升温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1 09:03
服务消费政策支持预期 - 服务消费是促消费政策的重要抓手,供给端有扩容升级空间,需求端居民倾向更高,处于相比商品消费的更高增长阶段 [1][2] - 近期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提出48条具体举措覆盖传统服务业和新业态,政府频出工作方案提升市场预期 [2] - 在扩内需政策预期升温背景下,市场将服务消费作为重点支持的预期方向之一 [1][2] 文旅产业特征与政策有效性 - 文旅产业具有容量大、范围广、韧性高、带动强的特征,若有补贴落地将起到较好的拉动消费效果 [3] - 历史数据显示文旅消费补贴拉动比例在1:4至1:5左右,部分地区最高达1:12,文旅产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收入 [3] - 在"以旧换新"补贴类政策的延续方向上,文旅产业具备政策有效性 [3] 五一假期数据与基本面 - 近期五一预订数据显示旅游需求韧性强,预计民航日均旅客量同比增7.6% [1] - 机票价格增速有望转正,假期效应显著 [7] 潜在受益方向与产业链环节 - 主流形式或离不开支付平台(微信、支付宝、云闪付)、OTA平台或当地政府专属文旅平台 [4] - 服务消费场景下,交通、住宿、景区、餐饮等有望被拉动,酒店住宿普遍占比20%~40%,景区门票类占比15%~30%,交通占比5%~20% [5] - 不同区域特征看,度假城市侧重补贴酒店和交通、占比五成以上,一线城市侧重补贴餐饮和酒店,新兴旅游目的地侧重补贴景区券 [5] - 建议关注文旅产业链上酒店、OTA、景区等行业,上市景区业务多以景区内交通等服务设施为主,受益于潜在政策拉动下的客流增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