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与发行

搜索文档
上海电视节观察|中国影视IP如何在海外“乘风破浪”?
中国经营报· 2025-06-27 19:00
中国影视内容出海现状与策略 - 国内影视行业竞争白热化,出海成为未来发展路径[1] - 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越南版播放量超过200亿次,创越南收视历史之最[1] - 长视频平台出海始于2018年,芒果TV、爱奇艺、腾讯相继推出国际版App[3] - 平台出海从单纯版权输出转向"内容+平台"全球化建设[3] 成功出海案例分析 - 《乘风破浪的姐姐》越南成功原因:原创模式、文化相关性、IP影响力、真实故事呈现[2] - 越南制作方对节目进行本土化改造,包括艺术形式、服装、道具等[2] - 节目邀请58位越南明星参与,分享真实故事展现女性多样性[2] - 芒果超媒借此机会在越南市场进行IP价值挖掘[2] 平台出海策略 - 优化翻译字幕、语境转换和本地化配音降低观看门槛[3] - 采购海外本土影视版权,如WeTV与东南亚多国影视机构合作[3] - 加码自制本土内容,如WeTV与泰国制作公司合作推出多部剧集[3] - 爱奇艺强调需全面了解海外用户喜好,提供精细化运营[4] 文化差异应对方案 - 阅文集团认为需用简单方式呈现中国特色文化[5] - 修仙玄幻类作品中的儒家思想、道教文化对海外用户较难理解[6] - 现实题材如涉及彩礼等内容需要针对性调整[6] - 俄罗斯Media Telecom强调内容需有普适性吸引力并符合最新趋势[6] 多元化出海路径 - 湖南广电采用"请进来"策略,如《我是歌手》邀请海外歌手参与[6] - "走出去"策略如《中餐厅》在不同国家地区传播中国文化[6] - 引入国际化元素并在国际舞台展现内容[6]
暑期档开战,四大平台剧集对垒:谁在内容上押对了宝?
经济观察报· 2025-06-26 18:47
暑期档剧集竞争格局 - 2025年暑期档剧战提前打响,各大平台密集排播,策略从数量竞争转向内容差异化、商业精细化和排播系统化 [2] - 古装、涉案、现实题材全面发力,IP与原创并行,平台注重风格差异化和用户心智占位 [2][3] - 竞争焦点从单一爆款转向构建内容商业生态系统,系统力成为长期胜负关键 [9] 古装剧赛道新趋势 - 古装剧仍是暑期档主力,但竞争重点转向题材创新和风格表达,而非单纯视效堆量 [3] - 腾讯视频布局三部古偶剧《桃花映江山》《许我耀眼》《子夜归》,覆盖权谋爱情、轻悬疑、奇幻国际化等细分方向,策略性占位Z世代市场 [3] - 爱奇艺以高概念创新突围,《书卷一梦》融合"穿书+无限流"设定及非遗剪纸元素,预约量突破250万 [3] - 优酷聚焦经典IP与玄幻题材,《凡人修仙传》《凤凰台上》瞄准男频和仙侠受众 [4] - 芒果TV绑定IP续作《锦绣芳华》,延续《国色芳华》故事线并融合经商题材,利用明星粉丝效应拉动流量 [4] 涉案剧竞争策略 - 涉案剧通过现实议题和剧场化运营硬核突围,优酷《以法之名》紧扣反腐题材,央视同步播出首播收视率破1.2% [5] - 爱奇艺"迷雾剧场"推出《正当防卫》,聚焦司法边界与社会议题,强调情绪沉浸而非猎奇 [6] - 剧场化布局成为平台隐形资产,优酷"白夜剧场"覆盖男性用户,爱奇艺"迷雾剧场"巩固中产品质口碑 [6] 内容商业化创新 - 腾讯视频《桃花映江山》联合百果园推出"荔枝追剧通"场景营销,《长安的荔枝》实现15个品牌联动及文旅电商打通 [7] - 爱奇艺将非遗元素植入《书卷一梦》剧情,演员参与《临江仙》定制广告,强化内容与商业融合 [7] - 优酷借央视背书使《以法之名》招商破60家,芒果TV《锦绣芳华》利用粉丝经济吸引美妆、国风品牌 [8] - 行业趋势从"先爆再卖"转向"边播边卖",立体商业模型决定变现效率 [8] 平台战略差异 - 腾讯视频:多题材梯队+明星流量+营销并举 [9] - 爱奇艺:设定创新+剧场经营+品质导向 [9] - 优酷:深耕涉案题材+央视资源绑定 [9] - 芒果TV:IP续作+粉丝经济+话题战 [9]
上影节落幕,该类题材被重视!此次电影节中的重要讨论和变化全梳理→
第一财经· 2025-06-26 14:27
上海电影节经济效益 - 本届电影节带动交通、住宿、餐饮、旅游和零售等行业经济效益达49.97亿元[4] - 影院周边商圈餐饮、购物消费环比增长4.11%[4] - 29.2%观众专程赴沪观影,人均停留6天,贡献城市旅游收入约17.74亿元[4] - 展映影片覆盖7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部,观影人次达48.4万[4] 影视公司片单发布 - 上影集团发布26部作品片单,启动"鲲鹏计划"合作路阳、韩延等导演,重点开发经典动画IP如《天书奇谭》《葫芦兄弟》[6] - 万达电影公布暑期档及未来项目,包括《流浪地球3》《西游记真假美猴王》等,剧集领域推出《折叠城市》《黑夜告白》等[7] - "华语巨制巡礼"活动亮相9部影片,其中5部定档暑期档,包括《无名之辈:否极泰来》《聊斋:兰若寺》等[8] 行业战略转型 - 万达电影推出"1+2+5"战略,从影院运营商转向综合性娱乐体验提供商,涵盖院线、影视剧集、潮玩等五大板块[9][11] - 光线传媒透露《哪吒之魔童闹海》衍生品某品类销售额超百亿元,预计未来正版衍生品销售额可超千亿元[12] - 阿里影业更名大麦娱乐,业务向演唱会等演出倾斜[14] 行业困境与变革 - 全国平均上座率仅5.7%,远低于健康的12%-15%,全年电影市场需600亿-700亿元票房才能盈亏平衡[17] - 2024年全国总出票数10.10亿,较2019年的17.28亿下滑40%[18] - 制作成本与市场周期不匹配,青年导演缺乏成本核算能力,业内呼吁制片人承担更多责任[19] 女性题材与创投趋势 - 创投环节女性题材占比提升,如《妈妈的无限反击》《绝配》等入围项目[22] - 博纳影业指出双男主拯救女性的叙事与观众期待存在错位,需强化女性自救形象[23] - 创投报名项目数量同比增长40%,但影视公司投资更谨慎,首次将类型片设为独立单元[24][25]
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关于完成公司名称变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46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中文名称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电影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 公司英文名称由"CHINA FILM CO.,LTD."变更为"CHINA FILM GROUP CO.,LTD." [1] - 证券简称及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1] 变更登记信息 - 已完成名称变更登记手续,取得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2] - 公司类型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2] - 注册资本为186,700万元 [2] 公司基本信息 - 法定代表人为傅若清 [2] - 成立日期为2010年12月09日 [2] - 住所为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凤翔科技开发区凤和一园10号 [2]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电影摄制、发行、电视剧制作、影院投资经营等 [2] - 业务范围涵盖影视器材生产销售、影视技术服务、影片洗印等 [2] - 还包括演艺人经纪、广告经营、进出口业务等多元化业务 [2] 其他事项 - 更名不影响已签署法律文件及合同的效力 [2] - 更名前的债权债务关系由更名后的公司承继 [2]
爱奇艺与上影技术厂联合共建“影绮AI实验室”
新华网· 2025-06-20 17:50
合作项目 - 爱奇艺与上海电影技术厂联合成立"影绮AI实验室" 专注于经典电影数字化修复 [2] - 实验室首批合作修复4部经典影片《牧马人》《阿诗玛》《女篮5号》《大桥下面》 [2] - 修复工作分工为上海电影技术厂负责人工修复 爱奇艺负责线上版本音画质增强 [2] - 《牧马人》4K修复版已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 爱奇艺增强版同步上线平台 [2] 技术应用 - 实验室将运用智能去划痕 超分辨率 去噪锐化 智能插帧 音频降噪 Deepcolor等AI算法模型 [2] - 爱奇艺自2017年开始研发AI影视内容音画质量提升技术 涵盖胶片修复 影视制作 提效 分析等算法领域 [3] - 爱奇艺负责实验室技术平台架构设计 系统搭建与工程实现 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与培训 [3] 资源整合 - 上海电影技术厂将提供丰富训练数据 组建人工精修团队 整合电影产业链资源开拓市场 [3] - 爱奇艺已修复超千部影片 其中52%达4K清晰度 平台设有经典修复专区 [4] - 爱奇艺全端超高清内容超20万集 通过AI算法与人工调色提升新老片源质量 [4] 行业布局 - 爱奇艺推出"帧绮映画"移动端品牌和"帧绮映画MAX"电视认证 提供HDR+超高清+高帧率+全景声体验 [4] - 合作旨在推动科技与电影艺术融合 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双重提升 [4]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破10亿元 多部暑期档热门影片亮相上影节
央广网· 2025-06-20 09:03
暑期档票房与影片动态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截至19日16时45分突破10亿元 [1] - 暑期档国产影片类型丰富,涵盖动画、历史、悬疑等,满足多元化需求 [1] - 电影《东极岛》定档8月8日,通过服装道具和概念图提前展出,取材自二战真实历史事件 [1] -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表示,暑期档影片展现了中国影视创作在艺术表现能力上的提升 [1] 上海国际电影节相关活动 - 多语种纪录片《长江口二号:打开海底时光机》在电影节期间启播,聚焦古船打捞项目 [2] - 纪录片采用3D技术还原文物细节,包括点阵云扫描和内部结构展示 [2] - 开幕影片《酱园弄·悬案》以20世纪40年代上海弄堂为背景,取景地推出"凭票根享九折"优惠 [2] - 胜利电影院将在影片公映后继续放映一个月,虹口区计划通过主创路演等活动增强观影体验 [2] 电影与城市文化结合 - 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长宁表示,活动旨在助力上海打造"电影之城" [3] - 通过沉浸式戏剧和主创路演,实现"全城皆光影,人人可参与"的目标 [3]
2025暑期档,尾鱼大战马伯庸
36氪· 2025-06-17 20:05
暑期档剧集市场概况 - 暑期档是各平台必争档期,优爱腾芒等平台将有40余部待播剧轮番上阵,题材呈现多元化趋势 [2] - 古装剧在暑期档仍占据绝对优势,但今年出现新变化 [2] - 《折腰》与《藏海传》播出效果超出预期,特别是《藏海传》有强长尾效应,提振了剧集市场 [2] 头部剧集表现分析 - 爱奇艺《临江仙》上线24小时站内热度破9000,次日破9500,主演白鹿今年已有三部作品播出 [3][5] - 腾讯视频《长安的荔枝》站内最高热度26311,马伯庸IP改编吸引书迷和演技派观众 [7][12] - 优酷《七根心简》改编自尾鱼小说,主打热血群像淡化爱情线,主演刘浩存口碑回暖 [9][17] IP改编剧特点 - 马伯庸IP改编剧每年亮相,但存在小人物视角导致理解门槛高、部分内容注水的问题 [12][14] - 尾鱼IP《七根心简》获优酷重视,原作者深度参与改编,内容架构获观众认可 [17][19] - 《临江仙》IP加持较弱,更多依赖主演号召力和制作公司招牌 [10] 平台竞争格局 - 爱奇艺后续有《书卷一梦》和《唐朝诡事录·长安》两部潜力大剧 [22] - 优酷待播13部剧中古装占8部,重点关注《凡人修仙传》和《长安二十四计》 [23][25] - 腾讯视频待播19部,古装剧占比约一半,年代剧《造城者》或成爆款 [25][27] - 芒果TV手握《国色芳华》第二部,可能在7月播出 [27] 市场趋势观察 - 网端剧集更依赖粉丝及饭圈号召力,《临江仙》热度高于其他两部 [9] - 马伯庸IP与尾鱼IP对决中,前者可能更胜一筹 [19] - 暑期档不仅是剧集竞争,更是平台内容力的角逐 [28]
数读4-5月大剧招商:从《蛮好》《折腰》《藏海传》,看见IP商业价值
36氪· 2025-06-17 07:34
剧集市场整体表现 - 现象级剧集《藏海传》带动Q2剧集大盘热度 云合市占率最高达40.1% 优酷站内热度史冠 抖音主话题破100亿 吸引60+品牌合作 [1] - Q2内容多元化与招商热度同步提升 古偶接棒现偶 悬疑剧场混战 孙俪两部新剧领跑招商 [1] - 5月剧集大盘进一步升温 《藏海传》以4.49亿月播放量登顶QUEST MOBILE榜单 前五名播放量均超4亿 [7][8] 头部剧集招商表现 - 《蛮好的人生》以160个总广告数、28个合作品牌领跑4月招商 云合市占率暴涨5倍 成为唯一广告数破百的头部大剧 [2][5] - 《藏海传》创218个总广告数纪录 48个品牌合作 含荣耀/花西子等跨行业品牌 优酷播前招商金额与客户数量双冠 [9][10][12] - 《折腰》以3003秒总广告时长创纪录 单集胃泰广告达215秒 古装IP与品牌谐音梗结合形成独特营销案例 [9][14] 平台竞争格局 - 优酷凭借《蛮好的人生》《藏海传》包揽4月/5月招商冠军 广告形式创新覆盖10+类型 弹幕玩法突破传统 [1][10] - 腾讯视频《棋士》以49广领跑悬疑剧场 王宝强回归作热度破26000 豆瓣7.4分 力压孙俪主演的《乌云之上》 [6] - 爱奇艺《无忧渡》逆袭 从1广"裸播"攀升至67广收官 芒果TV依靠生态优势保障《有你的时光里》全集有广 [3][6] 品牌投放特征 - 互联网/酒类/饮料/医疗保健品牌成投放主力 三九胃泰/外星人电解质水等通过剧情高光时刻深度绑定内容 [5][15] - 头部艺人商业价值显著 孙俪国民度带动家庭消费品牌 肖战代言品牌直接绑定《藏海传》投放形成复投效应 [5][12] - 品牌呈现"逐热度而至"特点 《无忧渡》口碑攀升后招商逆袭 《淮水竹亭》热度下滑后广告量锐减至1-2广 [6][15] 行业趋势洞察 - 剧集营销进入"价值观共振"阶段 《蛮好的人生》通过保险从业者设定吸引蚂蚁保 实现剧内外专业度融合 [5] - 古装剧突破男性向品牌局限 《藏海传》覆盖手机/美妆/母婴行业 OPPO与vivo打破竞品不同场惯例 [12] - 短剧集商业化能力提升 赵丽颖主演的8集《在人间》实现集均4.5广 显示明星号召力与内容形态创新结合 [15]
《哪吒2》衍生品销售数百亿元!光线传媒再度涨停,摆脱票房依赖转型“IP工厂”
华夏时报· 2025-06-16 23:02
核心观点 - 《哪吒2》衍生品销售额已达数百亿元,预计将超过千亿元,带来的经济增量会超过2000亿元 [1][2] - 光线传媒调整定位,从"高端内容提供商"向"IP创造者和运营商"转化,以平抑电影行业的波动性 [1][5] - 光线传媒股价在6月16日涨停,收于22.10元/股,得益于《哪吒2》衍生品的超强吸金潜力 [4] 财务表现 - 光线传媒2025年Q1实现营收29.75亿元,同比增长177.87%;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增长374.79% [2] - Q1经营性净现金流48.85亿元,同比增长5819.54% [8] - 《哪吒2》累计票房154.39亿元,为Q1业绩带来大幅增长 [2] IP运营战略 - 公司资源更多向动画电影倾斜,同时继续做真人电影,重点是"大片、类型化、系列化、完全的创新" [5] - 内部强调"全员动画公司"概念,已有彩条屋和光线动画等厂牌,计划组建新动画厂牌 [5] - IP运营重点方向包括谷子、游戏、卡牌、品牌店及主题乐园 [6] - 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出第一款3A游戏,可能与"魔童哪吒"相关 [6][7] - 正在洽谈主题乐园合作,希望打造中国第一个类似于迪士尼的主题乐园 [7] 衍生品表现 - 《哪吒2》官方衍生品合作伙伴包括万代南梦宫、泡泡玛特、集卡社等知名品牌 [4] - 泡泡玛特推出的《哪吒2》天生羁绊系列盲盒一度售罄,但目前热度已被LABUBU抢走 [4][5] - 哪吒IP的手办、卡牌等衍生品目前供货充足 [4] 行业分析 - 爆款电影是影视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但一部影片能带来业绩的时间较短 [2] - 动画电影相比真人电影,与衍生品之间的关系更为接近,IP延伸至衍生品属于无缝衔接 [6] - 国外影视IP保持热度靠不断刷新存在感,如精灵宝可梦的动画、游戏、卡牌、公仔交替上场 [5] - 潮玩赛道竞争已白热化,打造电影动画IP周期长 [6] - 国内主题乐园产业缺乏新鲜血液,长隆、华强方特影响力不如迪士尼、环球影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