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

搜索文档
英伟达一周内出手两家量子公司
36氪· 2025-09-11 09:13
本轮融资由现有投资者贝莱德、淡马锡控股、Baillie Gifford领投,英伟达旗下风险投资部门、卡塔尔投 资局等新晋机构跟投。融资完成后,PsiQuantum估值升至7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周四,英伟达还投资了另一家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 勋今年调整了他对量子计算的预期。他在6月份表示,量子计算技术正在迎来拐点,成为一种实用的计 算方式的时间比预想的更早。 PsiQuantum还披露与英伟达达成战略合作,重点将量子硬件与AI芯片做整合,并联合开发可跑在GPU上 的量子算法。 近期以来,全球量子赛道融资不断升温:芬兰量子计算初创公司IQM完成3.2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跻 身独角兽;美国Infleqtion借SPAC上市,估值18亿美元。 "我认为这是投资界的一种表态,资本正在插旗,宣布量子计算的游戏正式开始了,"PsiQuantum联合创 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eremy O'Brien表示。 量子计算独角兽PsiQuantum完成10亿美元融资,估值升至70亿美元,计划2027年底交付首台 百万量子比特商业级量子计算机。 当地时间周三,量子计算独角兽PsiQuantu ...
英伟达,一周投资两家量子计算公司
财联社· 2025-09-10 21:38
公司融资与合作 - PsiQuantum完成10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估值升至70亿美元 [3] - 融资由贝莱德、淡马锡控股、Baillie Gifford领投 英伟达风投部门和卡塔尔投资局跟投 [3] - 公司与英伟达达成战略合作 重点整合量子硬件与AI芯片并联合开发GPU量子算法 [4] 技术路线与产能规划 - 公司计划2027年底前交付首台百万量子比特商业级量子计算机 [3] - 采用直接打造百万量子比特容错量子计算机的激进战略 而非逐步扩展路径 [4] - 量子计算芯片在纽约州格芯工厂生产 依托现有半导体供应链 [5] - 部分融资用于建设大规模测试系统和加速关键材料生产 [4]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全球量子赛道融资升温:芬兰IQM获3.2亿美元融资跻身独角兽 美国Infleqtion通过SPAC上市估值18亿美元 [4] - 英伟达近期同时投资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 [3] - 量子计算被预期改写制药、金融、通信、加密等行业底层逻辑 [4] 市场认知与发展阶段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量子计算技术正迎拐点 实用化时间早于预期 [3] - 资本动向表明量子计算领域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4] - 行业下一挑战聚焦量子软件与算法开发 硬件仅为入场门票 [5] - 公司已同步与企业客户共建应用层 开发量子+GPU混合编程框架 [5]
英伟达,杀入量子计算
36氪· 2025-09-10 17:53
对于英伟达的这一系列动作,有观点认为,随着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这一巨头已不仅仅是全球 第一大公司,更通过布局"量子计算+AI"下一代计算平台,朝着未来新计算时代的王者地位迈进。 自从黄仁勋对量子计算的态度,从"怀疑"变为"支持"之后,科技圈就彻底沸腾了。 黄仁勋曾对量子计算"泼冷水" 近日,黄仁勋掌控的英伟达,正式杀入量子计算领域。消息显示,其旗下风险投资部门首次投资了由霍 尼韦尔国际公司(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控股的量子计算企业Quantinuum,此次投资对应公司的 估值达100亿美元。 此前,黄仁勋在GTC巴黎演讲时,曾宣布英伟达推出开源量子开发平台CUDA-Q,该平台旨在成为量子 计算与经典高性能计算之间的"超级连接器"。 此次成功吸引黄仁勋出手的是,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控股的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 该公司由霍尼韦尔量子解决方案部门,与剑桥量子计算公司于2021年合并成立,专注于离子阱量子计算 技术,之前已完成多轮融资。2024年1月完成3亿美元融资时,该公司估值达50亿美元。相较于2024年年 初,意味着短短18个月,Quantinuum融资估值 ...
晚报 | 9月8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9-07 22:36
人工智能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9月6日在沈阳开幕 主题为数启新章智造新质 展示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 [1] - 联储证券认为人工智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 重点关注算力基础设施 AI应用和端侧设备等领域 [1] - 阿里巴巴发布万亿参数大模型Qwen3-Max-Preview 参数量超1万亿 支持262K上下文长度 在多模态分析和代码生成等场景展现高准确率 [4] 体外诊断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筹建国家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将开展15项创新性计量测试方法研究 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测试瓶颈问题 [2] - 中心将推动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产业技术创新与升级 为精准医疗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2] 消费 - 中国8月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为50.6%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连续2个月上升 创近8个月新高 [3] - 开学季商品消费需求增多 各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调整更新 商品经营类企业客单件水平大幅上升 [3] 量子计算 - 英伟达风险投资部门首次投资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 估值100亿美元 此投资是6亿美元融资方案的一部分 [5] - 融资将支持Quantinuum推进规模化量子计算 包括研发新一代量子计算系统Helios [5] - 量子计算产业正处于技术驱动向应用牵引的关键转折期 2025-2030年将是商业化落地的黄金窗口 有望达到千亿美元市场规模 [5] 猪肉 -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定存在倾销 自2025年9月10日起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6] AI眼镜 - Meta因智能眼镜热销提高销售预期 8月向高通等核心供应商加单20% 预计高通AR1芯片总提货量将增加至1200万+ [7] - Ray-Ban Meta智能眼镜销售额同比增长逾两倍 2025年全年出货量或可达400-500万副 2026年有望达到1000万+副 [7] 宏观数据 - 中国8月末黄金储备7402万盎司 较7月末7396万盎司增加 为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 [8] 行业政策 -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修订征求意见稿 新增购房首付款提取 [9] - 央行等八部门就反洗钱特别预防措施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10] - 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10] 市场动态 - 2025年暑期银联网联支付金额同比增长16.64% [12] - 模拟芯片板块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约4倍 [12] - 9月国内硅片排产计划首次上调预期 [12] - 现货黄金突破3600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12] - NAND原厂闪迪针对全部渠道通路和消费类产品涨价10% [12] 企业动态 - 字节跳动Seed推出机器人大脑Robix [12] - 摩尔线程更新科创板IPO招股书 奇瑞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中国铀业主板IPO过会 [12] - 特斯拉抛出史无前例薪酬方案 马斯克最高可获1万亿美元股票激励 [12] - OPEC+将把10月石油日产量提高13.7万桶 将在2026年8月前逐月增产165万桶石油 [12] 固态电池 - 行业多个大会将举办 龙头指引设备订单爆发 [13]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英联股份 大东南 天际股份 键邦股份 丰元股份等 [13] 光伏 - 硅料价格持续上涨 多晶硅主力合约触及涨停 工信部发文破除内卷式竞争 [14]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上海电力 通润装备 西子浩能 锦浪科技 德业股份等 [14] 光通信 - OpenAI与博通签订百亿美元大单 [14]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青山纸业 可川科技 腾景科技 沃格光电 汇绿生态 东山精密等 [14] 机器人 - 宇树科技公布上市计划 特斯拉宏图计划4发布 大规模将AI融入物理世界 [14]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首开股份 明新旭腾 顺威股份 世运电路 国机精工 横河精密等 [14] 风电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吉鑫科技 运达股份 中电电机 金风科技 明阳智能 大金重工等 [15] 大消费 - 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政策举措有望近日推出 [15]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安正时尚 中源家居 百合股份 中国电影 茶花股份 兴业科技等 [15] 国产芯片 - 台积电表示被撤销在陆半导体工厂关键设备豁免 [15]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XD圣晖集 和远气体 苏大维格 德明利等 [15] 储能 - 机构称数据中心等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 [15]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同力日升 锡浪科技 小崧股份等 [15] 东数西算/算力 - 阿里维持3800亿资本开支目标 [15]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风华高科 科华数据等 [15] 工业母机 - 国家标准委 工信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15]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华东数控 秦川机床等 [15] 体育产业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6]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力盛体育 鸿合科技等 [16] 资产重组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科博达 苏大维格等 [16] 有色金属 -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 [16]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东方担业等 [16] 折叠屏 - 华为第二代三折叠手机MateXTs发布 [16]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菜宝高科等 [16] 黄金 - 国际金价刷新历史新高 [16]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西部黄金等 [16] 高铁轨交 - 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950亿人民币 [16]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必得科技等 [16] 医药 - 国资委加快发展中央企业生物医药产业 [16]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昭衍新药等 [16]
从拒绝G2到平起平坐,中国如何用实力赢得美国尊重
搜狐财经· 2025-09-07 19:31
中国为何能在短短十几年间,从拒绝"G2"到真正赢得平等谈判地位?答案在于实力。今天的中国,拥 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在稀土等关键资源领域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更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2024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成为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引擎。在科技领域,中国已 从"跟跑者"转变为"并跑者",甚至在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领先全球。正是这些实实在在 的筹码,让美国不得不放下傲慢,认真对待中国的诉求。 如今的中美关系,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双方既无法彻底脱钩, 也难以回到过去的"蜜月期"。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中国不会再接受任何不平等的对待。无论是关税战还 是科技封锁,中国都已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应对挑战。 2009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曾提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构想——"G2"。这个设想意味着中美 两国将共同主导全球事务,形成一种"共治"格局。然而,中国拒绝了这一提议。当时的中国清醒地认识 到,所谓的"G2"不过是美国试图将中国纳入其主导的国际体系,让中国成为"听话的伙伴",而非真正的 平等伙伴。中国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小弟"角色,更不会 ...
美日关税协议细节披露:日本投资5500亿美元 特朗普决定投向 “长期90%利润”归美国
智通财经网· 2025-09-07 17:23
投资规模与结构 - 日本承诺向美国进行5500亿美元战略投资 该投资需在2029年1月19日前完成拨付[1][2] - 投资通过特殊目的公司(SPV)执行 由美国或其指定机构管辖[2][7] - 利润分配采用两阶段模式:日本收回本金前美日各50% 收回后美国获90%日本获10%[7][8] 投资领域与方向 - 资金聚焦七大战略领域:半导体、制药、关键矿物、造船、能源(含管道)、人工智能及量子计算[2][10] - 重点支持高风险战略项目 例如价值440亿美元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LNG)项目[10] - 日本企业在项目供应链中享有优先供应商待遇[3][9] 决策机制与控制权 - 美国总统对投资项目拥有最终决定权 商务部长领导的投资委员会负责项目推荐和监督[2][5] - 日本仅参与咨询委员会 提供建议但无决策权[5][6] - 美国商务部长明确表示特朗普总统对资金去向拥有"完全自由裁量权"[6] 资金约束与执行条款 - 日本需在约两个月内回应美方项目提案并汇付资金[2][9] - 日本有权拒绝出资但美国可对日本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作为反制[2][9] - 投资受美国国内法律约束 债务偿还优先于股权股东[4][8]
美日关税协议细节披露:日本投资5500亿美元,特朗普决定投向,“长期90%利润”归美国
华尔街见闻· 2025-09-07 11:55
投资规模与结构 - 日本承诺向美国进行5500亿美元战略投资 投资期限至2029年1月19日[1][4] - 投资通过特殊目的公司(SPV)形式运作 由美国或其指定机构管辖[4][5] - 资金将精准投向七大关键战略领域:半导体 制药 关键矿产 造船 能源(含管道) 人工智能及量子计算[4][8] 治理机制与控制权 - 投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美方 美国总统对投资项目拥有最终决定权[1][2] - 美国商务部长担任投资委员会主席并遴选成员 委员会无日方代表参与[2][4] - 日方仅能通过咨询委员会提供建议 无实际决策能力[2][4] 资金约束与执行机制 - 日本需在美方提出项目后约两个月内回应并汇拨资金[4][7] - 日本拒绝出资将面临美国征收新关税的风险[1][4][7] - 美国投资加速器办公室负责项目执行管理 执行主任由商务部长任命[4] 利润分配模式 - 初期利润按50/50比例分配直至日本收回全部初始投资[4][5] - 本金回收后利润分配调整为美国90% 日本10%[4][5] - 该结构使日本投资性质类似于附带长期收益的债务安排[5][6] 产业协同与优先权 - 日本企业在项目供应链中享有优先于同类外国公司的待遇[1][4][7] - 投资重点推动日本企业进入高风险高战略意义领域 如440亿美元阿拉斯加LNG项目[8]
AI周报|9月起AI生成合成内容必须添加标识;Anthropic融资130亿美元
第一财经· 2025-09-07 10:00
Anthropic融资与估值 - Anthropic完成130亿美元F轮融资 最新估值达1830亿美元 成为全球估值排名第四的独角兽 仅次于SpaceX(3500亿美元)、字节跳动(3300亿美元)和OpenAI(3000亿美元)[2] - 公司年化收入从2025年初的1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8月的50亿美元 八个月内增长400%[2] - 估值支撑来自旗下大模型Claude在编程和数学领域的领先性能[2] AI生成内容监管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于9月1日正式施行 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添加标识[3] - DeepSeek、腾讯元宝、抖音、B站等平台已实施AI生成内容标识措施[3] - 该办法旨在通过标识机制帮助用户区分真实内容与AI生成内容 减少信息混淆风险[3] 半导体与AI芯片动态 - 博通获得新客户超100亿美元AI芯片订单 推动其2026财年AI收入显著增长[4] - 公司2025财年第三季度AI相关业务收入达52亿美元 同比增长63% 预计第四季度将达62亿美元[4] - 博通属于ASIC芯片阵营 客户自研芯片趋势减弱了对英伟达GPU的依赖[4] 量子计算投资进展 - 英伟达风投部门首次投资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 该公司本轮融资6亿美元 估值达100亿美元[5] - 新投资者包括广达电脑和QED Investors[5] - 英伟达CEO黄仁勋认为量子计算正接近拐点 逻辑量子比特数量预计每5年增长10倍[5] 智能体模型竞争 - DeepSeek正开发具备多步操作与学习能力的先进AI智能体模型 目标在第四季度发布[6] - 该模型设计用于最小化用户指令 并能根据历史操作持续优化[6] - OpenAI、Anthropic和微软近期均推出了类似智能体软件[6] AI终端产品创新 - 联想在IFA大会发布多款AI终端 包括可垂直旋转屏幕的14英寸AI PC和具备人脸追踪、语音控制功能的智能概念设备[7] - 公司采用创新与商业可行性并重的筛选逻辑 即使概念产品未商业化也能积累技术专利[7] - 2017年折叠屏笔记本概念最终促成了摩托罗拉Razr折叠手机问世[7] AI对就业影响 - Salesforce裁减约4000个客户支持岗位 将岗位人数从9000人缩减至5000人 因AI承担了50%的工作任务[8] - AI已直接引发美国多行业裁员 但部分分析认为科技公司将疫情期过度招聘问题归咎于AI[8] 科技企业AI合作 - 苹果与谷歌达成新协议 重点评估Gemini模型 并搁置收购Perplexity的计划[9] - 苹果同时测试OpenAI和Anthropic技术 但未最终确定供应商[9] - 合作反映科技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技术协同而非收购实现AI资源优化[9]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 - 优必选获得2.5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涉及Walker S2产品 为全球该领域最大合同[10] - 公司今年7月还中标觅亿科技9051.15万元机器人采购项目[11]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7月中标中国移动1.2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11] 工业机器人部署 - 星尘智能与仙工智能达成千台级人形机器人订单合作 计划两年内在工业、制造、仓储场景部署[12] - 机器人将承担物料配送、搬运、上下料等重复性任务[12] - 工业场景被视为人形机器人最早实现大规模落地的领域[12]
英伟达(NVDA.US)风投部门入股霍尼韦尔(HON.US)旗下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估值达100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20:57
投资交易 - 英伟达风险投资部门首次投资量子计算企业Quantinuum 此次融资对该企业估值为100亿美元 [1] - Quantinuum完成最新一轮6亿美元融资 英伟达为新增知名投资方 霍尼韦尔持有约54%股份并参与融资 [1][2] - 其他投资方包括QED Investors 摩根大通 三井物产 安进公司 Mesh和韩国投资伙伴等机构 [2] 公司背景 - Quantinuum由剑桥量子计算公司与霍尼韦尔量子解决方案公司于2021年合并成立 员工规模超500人 业务覆盖美英德日等国 [3] - 公司专注于研发高性能量子计算机 开发适用于化学 机器学习 网络安全 金融和药物研发等领域的量子计算平台 [3] - 2024年1月完成3亿美元融资 由摩根大通领投 融资前估值为50亿美元 [3] 战略布局 - 英伟达已推出配套软件助力其芯片与量子设备协同工作 全套量子算法栈可在Grace Blackwell 200芯片上运行并实现性能加速 [1] - Quantinuum参与英伟达在波士顿设立的加速量子研究中心 核心目标是推动量子计算技术发展 [2] - 霍尼韦尔计划通过此次融资为Quantinuum注入资金 为2027年可能进行的IPO分拆做准备 [4] 行业展望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指出量子计算技术正迎来拐点 成为实用计算技术的时间将早于此前预期 [1] - 未来几年内量子计算算力将足以解决全球范围内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难题 [1] - 霍尼韦尔2024年2月宣布计划分拆为三家独立上市公司 分别聚焦航空航天 自动化和先进材料领域 [4]
美印关系还能好吗?特朗普想插手,印度总理:谁也别想拦着!
搜狐财经· 2025-09-04 12:11
贸易政策变化 - 美国对价值56亿美元的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惩罚性关税[1] - 美国将关税税率与印度外交政策选择直接绑定 印度能否获得关税减免取决于其在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重大议题上的合作程度[1] - 美国威胁对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及军贸合作实施二级制裁[1] 能源贸易影响 - 美国要求印度削减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规模 否则将面临永久性高关税壁垒[3] - 强制切断印俄能源纽带可能扰乱全球能源市场并推高替代能源采购成本[3] - 美国能源部批准的俄罗斯铀产品进口许可在2024年前四个月增加22%[3] 行业受影响情况 - 印度受美国关税打击最严重的行业包括制药 IT服务和珠宝行业[5] - 印度加速推进与欧盟和海湾国家的自贸协定谈判以应对关税影响[5] - 印度2022年军购订单的43%流向美国军工复合体[6] 企业投资与合作 - 美印企业在对方市场的直接投资存量突破2800亿美元[8] - 谷歌宣布追加100亿美元印度数字基建计划[6] - 微软Azure在孟买数据中心部署最新量子计算模块[6] - SpaceX与印度航天初创企业Skyroot的合作进入卫星发射实质阶段[6] - 塔塔集团在德州建设半导体工厂[8] - 亚马逊在班加罗尔研发中心拥有万人团队[8] 技术合作领域 - 美印"2+2"对话机制持续运转 Quad四国海军演习按计划筹备[9] - 人工智能伦理专家级磋商取得突破性进展[9] - 美国务院将印度列为"关键与新兴技术工作组"最高优先级合作伙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