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D打印
icon
搜索文档
西湖大学周南嘉教授:微纳电子3D打印量产技术的引领者
DT新材料· 2025-07-16 22:43
微纳电子增材制造技术 - 微纳直写打印技术可实现微米/纳米级精细结构加工 具有高精度(线路中心距2.5μm)、材料利用率高(相比传统工艺节省30%以上成本)、加工灵活性强等特点 [1][5] - 技术优势体现在:支持300℃空气氛围烧结的后处理条件 兼容硅/玻璃/陶瓷等6类基材 可实现200℃以下的低温烘烤工艺 [5][9] - 应用场景覆盖RDL布线(2.5μm线距)、电磁屏蔽结构、芯片散热(效率提升>30%)等半导体封装关键环节 [5][6][8] 西湖未来智造公司概况 - 核心技术为自主开发的微米/亚微米级电子增材制造系统 已实现2D/3D成型数十种金属/聚合物/陶瓷材料 [2] - 商业化进展:在显示/半导体封装/消费电子领域落地10余家标杆客户 包括FOWLP/FOPLP封装解决方案 [2][8] - 股东阵容包含西湖大学、海康威视、矽力杰半导体等产业资本 获红杉中国/华登国际等机构投资 [2][14] 技术发展路径 - 三大核心布局:高精度设备开发(含自适应闭环调参系统)、材料库体系建立、量产工艺开发 [10] - 待突破方向:规模化生产技术、导电材料种类扩展、AI工艺优化等 这些将在2025高分子3D打印论坛进行探讨 [10][16] 行业活动信息 - 周南嘉教授将于2025年7月19日14:10-14:35在杭州峰会发表《微纳电子增材制造技术与应用》主题演讲 [19] - 演讲将重点阐述该技术在芯片封装(如散热结构)、微系统集成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案例 [16]
新质驱动·未来领航——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即将开幕
凤凰网财经· 2025-07-16 17:51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将于7月17日至18日在深圳举办,主题为"新质驱动·未来领航" [1] - 大会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服务局指导,长城战略咨询、交通银行、深创投、国信证券等联合主办 [2] - 大会将发布《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和《深圳市独角兽企业及瞪羚企业研究报告2025》 [2] 活动内容 - 大会采用"1+5"系列活动模式,包括报告发布会、合作洽谈会、融资路演会、出海交流会、上市并购交流会等 [3] - 设置AI领域"智能经济新蓝海"圆桌和资本赋能主题对话"耐心资本与企业韧性成长" [3] - 成立"独角兽企业服务联盟",提供政策对接、融资支持、市场拓展等一站式服务 [2] 深圳独角兽企业特点 - 深圳独角兽以硬科技为核心,集中在集成电路、机器人、3D打印、清洁能源等领域 [4] - 代表企业包括荣耀、引望智能、创想三维、拉普拉斯等,既有华为生态孵化企业也有自主创新企业 [4] - 深圳已成为全国硬科技独角兽最活跃的土壤之一 [4] 参会企业情况 - 大会吸引全国百余家独角兽企业,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20余个前沿领域 [5] - 深圳本土独角兽企业将展示前沿技术成果,包括智能制造和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突破 [5] 深圳独角兽发展经验 - 深圳独角兽呈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发展轨迹,已培育出优必选、云天励飞、奈雪的茶等上市企业 [6] - 大疆创新成为"深圳智造"的代表性企业 [6] - 形成独特的"跨境+"生态,如菜鸟网络、行云集团、越海全球等供应链服务企业 [7] 政策支持 - 深圳市将出台《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 [7] 研究机构背景 - 长城战略咨询自2015年起研究独角兽企业,已连续发布九期《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 [8] - 2019年起发布《GEI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年起发布《GEI世界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 [8] - 参与制定国家标准《高成长企业分类导引》(GB/T 41464-2022) [8]
周五签到!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7.18-20︱杭州)
DT新材料· 2025-07-15 23:51
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议程 - 2025年7月18-20日在杭州龙禧福朋喜来登酒店举办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12][15] - 主论坛聚焦增材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设有开幕式和6场主题报告 [3] - 分设"人工智能+"与3D打印 陶瓷3D打印 生物医疗3D打印 工业3D打印四大专场 [4][5][6][7] 主论坛技术亮点 - 浙江大学教授谢涛将介绍基于动态化学的可持续高性能光固化3D打印技术 [3] - 华中科技大学闫春泽教授分享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技术 [3] - 清锋科技联合创始人朱光展示ActiveMemory™智能材料在正畸矫治器3D打印中的应用 [3] - 四川大学夏和生教授探讨外场诱导高分子材料高速烧结3D打印技术 [3] 人工智能+3D打印专场 - 西安交通大学田小永教授将讲解机器学习在连续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优化中的应用 [4] - 江南大学刘仁教授介绍近红外光辅助墨水直写3D打印技术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林桂副教授分享4D打印编程超材料设计及应用探索 [4] - 香港科技大学岳亮助理教授展示基于灰度光固化的多材料3D打印技术 [4] 陶瓷3D打印创新应用 - 南方科技大学葛琦教授探讨多材料3D/4D打印从水凝胶到陶瓷的技术突破 [5] - 博世聂品旭将分析3D陶瓷打印行业趋势与精密制造应用 [5]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健研究员分享碳化硅陶瓷增材制造技术进展 [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浩秦副研究员介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陶瓷型芯增材制造技术 [5] 生物医疗3D打印前沿 - 浙江大学尹俊研究员将阐述载细胞生物3D打印工艺机理 [6] - 华夏司印创始人陈慧敏探讨生物3D打印在骨软骨再生医学中的产业化应用 [6] - 阿博格季仲恺分享颗粒料PEEK在医疗方向增材制造的发展 [6] - 托托科技陈刚展示高精度可视化3D光刻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 [6] 工业3D打印技术突破 - 航天材料研究所赵云峰研究员将介绍高性能高分子材料3D打印的航天应用 [7] - 华曙高科李冰伟分享公司高分子3D打印产业化应用布局 [7] - Carbon 3D亚太总监任嘉祺探讨DLS技术在量产中的应用前景 [8] - 青岛理工大学兰红波教授展示电场驱动喷射沉积高分辨率聚合物3D打印技术 [7] 组织机构 - 由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承办 [10]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担任指导单位 [10] - 东丽先端材料 托托科技 华夏司印等企业提供特别支持 [10][11]
质多三维:离心式DLP多材料3D打印技术,实现多材料多功能耦合结构的一体化成型
DT新材料· 2025-07-15 23:51
公司动态 - 质多三维科技将出席2025年7月18-20日在杭州举办的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展示多材料光固化3D打印机(C10、C30、C50系列)及多材料结构与应用 [1] - 公司首席科学家葛锜教授将在论坛分享题为"多材料3D/4D打印:从水凝胶到陶瓷"的报告 [1][34] - 2025年5月6日CCTV报道了葛锜教授团队研发的离心式DLP多材料3D打印技术,该技术可实现多材料间近乎零污染的切换 [1] 技术突破 - 离心式DLP多材料3D打印技术通过快速转动打印结构产生离心力,实现残余液体的快速无接触去除,突破传统光固化3D打印的材料兼容性瓶颈 [3] - 该技术支持粘度在5~5000 cps范围内的硬树脂、弹性体、水凝胶、形状记忆高分子和导电弹性体等材料的多材料3D打印 [5] - 技术优势包括:受结构尺寸、形状及树脂粘度影响小,能实现体素尺度的精准控制,为医疗、工业设计、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颠覆性制造方案 [3][5] 产品系列 - MultiMatter系列多材料光固化3D打印设备包括C10、C30、C50三个系列 [6] - C10系列:UV LED光源(405 nm),光学精度50/25 μm,Z轴精度±3 μm,支持1-3种材料,最高离心转速3000 rpm [11] - C30系列:UV LED光源(405 nm),光学精度50/25 μm,Z轴精度±3/±2 μm,支持2-3种材料,最高离心转速10000 rpm [15] - C50系列:UV LED光源(405 nm),光学精度10/5 μm,Z轴精度±1/±0.5 μm,支持3-4种材料,最高离心转速10000 rpm [16] 应用展示 - 多材料点阵结构 [18] - 刚柔耦合结构 [20] - 多功能结构 [22] - 仿生结构 [25] - 柔性电子应用 [27] 学术背景 - 葛锜教授为国家特聘青年专家,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长聘教授,系科研副主任,深圳市高机能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主任 [40] - 研究领域包括4D打印、智能材料与结构、软体机器人等,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15500余次,H-index 52 [40] - 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40] 行业活动 - 2025年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将设置多个专场,包括"人工智能+"与3D打印、陶瓷3D打印、生物医疗3D打印、工业3D打印等 [52][53][54][55] - 论坛由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等机构承办 [59] - 参会费用:企业代表2800元/人,学生1800元/人 [63]
联泰科技上市辅导进入关键阶段,冲刺IPO深度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7-14 21:28
上市辅导进展 - 公司IPO辅导进入第九期 重点突破经营业绩可持续性优化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和资本市场政策研究三大领域 [1][2] - 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12% 显著高于行业8%的平均水平 累计申请专利150余项 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40% [4] - 预计2025年底完成上市辅导验收 2026年上半年递交招股书 参照同业估值或达40-50倍PE 对应市值150-200亿元 [13] 晋江金属3D打印项目 - 项目总投资1.5亿元 分两期建设:一期5000平方米3D打印服务中心和研发中心 二期3000平方米生产厂房 [5] - 已与安元模具达成战略合作 首年度订单预计超3000万元 打印服务业务毛利率达50%以上 [7] - 获得当地政府3600万元政策扶持 项目可能成为上市募投项目雏形 设备制造板块预计占募资总额30%-40% [9] 技术竞争优势 - 自主研发Fuees430四激光打印机 扫描速度6m/s 跳转速度18m/s 鞋模生产周期从15天缩短至7天 成本降低30% [10][12] - 同时布局光固化和金属3D打印两大技术方向 已与晋江十余家模具企业合作 预计2026年项目满产后年营收1亿元 [12] - 形成覆盖设备 材料 软件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技术储备多元化降低市场风险 [10][12] 行业发展前景 - 2025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保持25%以上 [15] - 国际巨头3D Systems EOS加速中国布局 国内竞争对手铂力特 华曙高科已抢先上市 [13] - 公司上市将推动金属3D打印设备国产化和新材料研发 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15]
把握景气投资,重视消费级3D打印(250714)
东吴证券· 2025-07-14 16:30
报告核心观点 - 消费级3D打印需求景气,国内厂商主导产品供应,随产品价格下探、操作门槛降低及IP经济助力,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报告还梳理了3D打印产业链环节及核心标的 [1][5] 消费级3D打印需求与供应情况 - 3D打印按应用场景分为消费级、工业级及大型构件打印三大类型,消费级具有“低成本”和“易用性”优势 [1] - 2020 - 2024年国内3D打印市场规模CAGR近20%,2024年超400亿元,2025年5月设备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0.0% [2] - 2017年以来3D打印出口规模快速增长,2025年1 - 5月我国3D打印机累计出口量达181万台,同比增长23.4%,总金额达37.99亿元,同比增长13.4% [2] - 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全球销量正增长,优于工业级,全球96%来自中国供应商,拓竹科技、创想三维、纵维立方是重要整机端玩家 [2] 消费级3D打印市场下沉情况 - 消费级3D打印用户画像主要为小B端客户群,C端场景在海外更普及 [3] - 产业链发展成熟,国内厂商将设备价格降至千元级别,耗材成本同步下降,操作技术简化推动桌面级3D打印普及 [4] IP经济与技术迭代对消费级3D打印的影响 - 3D打印成为解决热门IP正版手办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方案,谷子经济受众成为“尝鲜者” [5] - 龙头厂商技术迭代与降本将打开成长空间,“应用场景拓宽 + 市场持续下沉”带来增量市场空间 [5] 3D打印产业链环节及核心标的情况 - 整机厂业绩快速释放,盈利水平高,海外消费级出口被中国厂商垄断 [5] - 振镜、激光器与热端模组有望受益于整机放量,业绩弹性大 [8] - 3D打印耗材用量将随整机放量增长,但业绩增量贡献有限 [8] - 报告梳理了振镜和激光控制器、热端模组、金属导轨、主控芯片、摄像头模组、PLA等耗材、3D扫描整机等环节的核心标的 [17]
参会指南!7.18-20 杭州丨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7-13 21:34
论坛概况 - 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7月18-20日在杭州龙禧福朋喜来登酒店举行,包含开幕式、主论坛及四大专题分会场[1][13]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方包括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等机构,指导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10] 技术前沿与创新应用 主论坛 - 聚焦动态化学光固化3D打印(谢涛/浙大)、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激光增材(闫春泽/华科)、ActiveMemory™智能材料正畸应用(朱光/清锋科技)等6项突破性技术[3] - 生物3D打印领域展示器官体外再造(贺永/浙大)、外场诱导高速烧结(夏和生/川大)等研究成果[3] 人工智能+3D打印专场 - 机器学习优化复合材料打印工艺(田小永/西安交大)、微纳电子增材技术(周南嘉/西湖大学)、4D打印超材料设计(林桂/哈工大)等8项AI融合应用[4] - 突破性技术包括灰度光固化多材料打印(岳亮/港科大)、力传感弹性泡沫集成(任俊/江南大学)[4] 陶瓷3D打印专场 - 涵盖聚硅氮烷先驱体陶瓷(张丽娟/山东理工)、光固化水凝胶前驱体陶瓷(王晓龙/中科院兰化所)等9项技术[5] - 产业应用聚焦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陶瓷型芯(杨浩秦/南航)、Carbon 3D亚太区展示DLS量产技术(任嘉祺)[5][8] 生物医疗专场 - 载细胞极软生物墨水打印(尹俊/浙大)、PCL/HA可降解脊柱融合器(焦志伟/北化)、骨软骨再生产业化(陈慧敏/华夏司印)等临床转化研究[6] - 颗粒料PEEK医疗应用(季仲恺/阿博格)、高精度光刻生物医疗设备(陈刚/托托科技)凸显器械制造进展[6] 工业应用专场 - 航天材料所展示高分子3D打印航天应用(赵云峰)、华曙高科披露产业化布局(李冰伟)、电场驱动高分辨率打印(兰红波/青岛理工)等12项工业解决方案[7][8] - 功能材料打印涵盖自润滑复合材料(李亚洲/西安交大)、磁场辅助设备开发(官礼知/北航)等创新方向[8] 产业生态与商业合作 - 东丽先端材料、华夏司印、深圳摩方新材等16家企业参与特别鸣谢环节,覆盖材料、设备、应用全产业链[10][11] - 企业参会注册费2800元/人,学生1800元/人,包含技术资料及会议餐饮服务[19]
上海中心城区发展都市工业 如何跳好“三支舞” 空间高度集约的“芭蕾舞”卡点市场节拍的“踢踏舞”以人才为主体的“现代舞”
解放日报· 2025-07-13 10:19
都市工业发展背景 - 上海加速发展都市工业,聚焦细分赛道和科技支撑,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火车头,正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1] - 都市工业在中心城区悄然兴起,打破传统制造业布局观念 [1] 空间高度集约的"芭蕾舞" - 都市工业需在碎片化空间高效利用,如复志科技在30平米隔间部署20台3D打印机形成微型工厂 [2] - 3D打印技术支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生产,降低空间成本占比 [2] - 建议盘活中心城区低效产业用地,布局"小而精"的都市工业街坊、硅巷等载体 [3] 卡点市场节拍的"踢踏舞" - 都市工业需紧贴高端消费市场需求,如纽约曼哈顿服装区因产业链集聚未外迁 [5] - 老凤祥"工业上楼"项目整合6万平方米空间,融合制造、旅游、非遗等功能,打造数字化协同平台 [5] - 提升城市消费引领力需开放包容,适应时尚设计行业快速变化的需求 [7] 以人才为主体的"现代舞" - 都市工业依赖科研人才创新与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如傲鲨智能在民房研发外骨骼产品 [9] - 伦敦通过保留制造用途、提供补贴等措施,吸引40余家创意制造企业入驻设计区 [10] - 中心城区需解决空间不足问题,支持硬科技企业小规模环保生产 [11] 发展瓶颈与解决思路 - 思想认识转变是关键,需强化领舞者(决策者)的活力与创新意识 [12]
研发、制造、服务“一条龙” 这家企业玩转金属3D打印
河南日报· 2025-07-13 07:23
公司概况 - 洛阳盈创极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金属3D打印设备制造与金属产品3D打印服务 产品应用涵盖航天 航空 商业火箭 船舶 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领域 [2] - 公司掌握国内领先的金属3D打印设备设计 研发及制造技术 拥有先进的金属材料研发技术和顶尖的金属3D打印后处理技术 [3] - 公司已形成从设备生产到工艺研发 全流程定制及产品开发与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提供从新材料开发到产品生产的全方位定制化服务 [3] 技术优势 - 金属3D打印采用"离散—堆积"原理 相比传统制造具备更高设计自由度 更短生产周期 更低材料损耗和更小环境影响 [3] - 公司自主研发并组装打印设备 显著降低成本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3] - 公司在智能变速铺粉 永久除尘系统等前沿技术取得突破 获得"粉仓烘干"和"全新刮刀驱动"两项发明专利 [4] 产能与项目 - 2023年公司启动"激光技术及增材制造工艺精密零部件生产装备技术改造项目" 投资超亿元组建激光技术及增材制造服务中心 [6] - 项目产能释放后预计年产值超亿元 将打造国内领先的精密零部件生产中心 [6] 行业与区域发展 - 河南通过"院士工作站+高校联盟+核心企业"创新组合攻克技术瓶颈 实现材料 装备 服务技术自主 [6] - 河南聚焦医疗 汽车等本地优势产业 以规模化需求推动技术迭代 并通过"政策—载体—金融"三角支撑提升中小企业渗透率 [6] - 3D打印行业正迈向规模化 智能化 数字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公司计划自主研发更大尺寸加工设备并建设国内领先的激光增材制造工艺中心 [7]
10000平铼赛智能精益制造中心正式启用!齿科3D打印产能再升级
金投网· 2025-07-11 12:14
公司发展里程碑 - 铼赛智能精益制造中心在常熟市经开区正式启用 标志着公司在齿科数字化3D打印领域的进一步深耕 [1] - 公司成立六周年 从几十平米办公室起步成长为全球数字化牙科应用典范 [1][4] - 新厂房和产线同时启用 代表公司站上新起点 未来将继续沿既定目标发展 [2] 战略合作与市场布局 - 与威高洁丽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完成Edge mini打印机及配套树脂材料订单交付 [2] - 形成"加工厂+诊所"双轮驱动格局 Edge系列产品在义齿加工厂市场覆盖率持续领先 [3] - 服务网络覆盖全球50+国家和地区 已服务超千个海内外客户 [4] 产能与技术优势 - 精益制造中心总投资5000万元 厂房面积超10000平米 [5] - 将形成年产牙科医用材料500吨 3D打印机10000台的生产能力 [5] - 计划3年内实现5亿元耗材收入 产品线涵盖Edge mini/E2/Max等多型号打印机 [3][5] 产品与行业地位 - Edge mini旗舰机型快速打开椅旁诊疗市场 配套树脂材料与种植体系统结合提供即刻负重解决方案 [2][3] - 国内齿科3D打印领域领先者 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中展现潜力 [3] - 业务覆盖3D打印机 树脂耗材及解决方案 总投入超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