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清算
搜索文档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月余 符合条件市场机构可接入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7 09:23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已于7月底上线试运行 [1] - 央行未来将推动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境内二维码支付网络 [1] - 央行将指导产业各方继续推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 [1] 业务模式与市场影响 - 统一网关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接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 [1] - 统一网关使得各类机构及业务模式减少对接成本 [1] - 业务对接进一步标准化将提高对钱包持有人等的服务能力 [1] 战略目标与发展方向 - 央行举措旨在巩固和畅通中国连通全球的资金网络和渠道 [1]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办理业务金额已达4.27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17 08:05
文章核心观点 -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自7月底试运行以来业务进展迅速,截至9月11日处理业务198.1万笔,金额达4.27亿元 [1] - 该网关的构建是金融基础设施国际化的重要进展,旨在通过“一点对接”降低系统对接成本,提升支付效率与体验 [2] - 业务已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境内外主要支付机构 [3]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的建设与意义 - 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和中国银联建设,于7月30日正式投产上线,优先支持“外包内用”业务 [2] - 建设意义在于为国家层面形成跨境二维码支付服务的对外统一接口,降低机构间系统对接成本和多次改造的资源浪费 [2] - 推动形成统一的境外钱包机构合作标准,提升境外钱包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2] 业务运营数据与参与机构 - 试运行期间(截至9月11日)办理业务198.1万笔,总金额为4.27亿元 [1] - 参与机构包括中国银联、网联清算公司、银联国际、支付宝、财付通、Alipay Connect、Tenpay Global等境内外主要支付服务商 [3] - 业务覆盖范围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钱包在中国境内商户的使用 [3] 业务模式与技术支持 - 支持“外包内用”和“内包外用”两种业务类型,可处理二维码主扫和被扫模式下的交易 [3] - 具体模式包括“外包内用”主扫、“外包内用”被扫、“内包外用”主扫、“内包外用”被扫 [3] - 统一网关系统支持对交易信息转接的实时处理,用户体验高效有序,基本做到无感支付 [3] 未来发展规划 - 预计将持续扩大参与机构规模和跨境支付互联互通范围,支持更多符合要求的机构接入 [3] - 相关工作自2025年初全面展开,已向参与机构发布了统一网关业务规则和技术规范 [2]
CIPS业务覆盖189个国家和地区
人民日报· 2025-09-17 07:06
本报北京9月16日电(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9月16日在第十四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表 示,经过产业各方不懈努力,支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行业治理持续深入,金融基础设施支 撑有力,高水平开放不断推进,现代支付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目前,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业务覆盖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共处理业务笔数402.95万笔、业务金额90.19万亿元, 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陆磊介绍,为推动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便利化工作,今年,人民银行指导支付清算协会和中国银联建 设了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已于7月底上线试运行,有效解决了"外包内用"多头连接等问题。统一网关 作为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坚持公共性、包容性、普惠性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接入开展跨境二 维码支付业务。截至9月11日,统一网关办理业务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同时,中国银联、网联清 算公司积极推进与泰国、越南、印尼等多国二维码网络互联,通过双向开放二维码受理网络,推动跨境 支付合作成果更多惠及中外民众。 ...
中国央行将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安全高效的境内二维码支付网络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04:23
支付行业政策方向 - 央行将指导推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畅通全球资金网络和渠道[1] - 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安全高效的境内二维码支付网络[1] - 通过行业自律和市场化手段促进形成多元发展、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1] 支付行业发展现状 - 支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行业治理持续深入,金融基础设施支撑有力[1] - 高水平开放不断推进,现代支付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1] - 支付互联互通是实现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1] 跨境支付互联互通进展 - 今年6月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1] - 7月底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坚持公共性、包容性、普惠性原则[1] - 统一网关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接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1] 支付产业科技创新与安全 - 支付产业需加快科技创新,全面提升支付数字化水平,以技术创新巩固领先优势[1] - 产业各方应统筹安全与发展,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坚持守正创新[1] - 创新应在合规轨道上推进,以发展成果夯实安全基础[1]
试运行月余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办理业务金额已达4.27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17 00:14
支付系统互联互通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宣布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已于2024年6月实现互联互通,业务运行平稳且社会反响良好 [1] - 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中国人民银行推动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便利化工作,反映出零售支付互联互通对提升经济活跃性有积极作用 [1]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建设与成效 - 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和中国银联建设了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于2024年7月底上线试运行,截至9月11日办理业务达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人民币 [1] - 统一网关相关建设工作自2025年初全面展开,7月30日正式投产上线,优先支持“外包内用”业务,并发布了业务规则和技术规范 [2] - 统一网关已与多家境内外机构合作,包括中国银联、支付宝、财付通等,业务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钱包到中国境内商户受理使用 [3] 统一网关的战略意义与功能 - 建设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对推动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层面形成了跨境二维码支付服务的对外统一接口 [2] - 统一网关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业务合作,降低系统对接成本和资源浪费,并推动形成统一的境外钱包机构合作标准 [2] - 统一网关支持“外包内用”和“内包外用”业务,可处理二维码主扫和被扫模式下的交易,系统支持对交易信息转接的实时处理,用户端基本无感 [3] 未来展望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预计,统一网关将持续扩大参与机构规模和跨境支付互联互通范围,支持更多符合要求的机构接入 [3]
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人民银行将指导产业各方继续推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
新华财经· 2025-09-16 22:15
支付行业发展成效 - 支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行业治理持续深入,金融基础设施支撑有力[1] - 支付行业高水平开放不断推进,现代支付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1] 支付互联互通进展 - 推动支付互联互通是实现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1] - 2025年6月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7月底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1] - 统一网关坚持公共性、包容性、普惠性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接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1] - 行业将继续推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畅通连通全球资金网络和渠道,构建更加开放安全高效的境内二维码支付网络[1] 支付产业科技创新与安全 - 支付产业需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全面提升支付数字化水平,以技术创新巩固领先优势[1] - 产业各方应统筹安全与发展,坚持守正创新,让创新在合规轨道上推进,以发展成果夯实安全基础[1]
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继续推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
北京商报· 2025-09-16 20:38
支付行业发展成效 - 支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行业治理持续深入,金融基础设施支撑有力[1] - 高水平开放不断推进,现代支付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1] 支付互联互通进展 - 推动支付互联互通是实现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1] - 6月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7月底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1] - 统一网关坚持公共性、包容性、普惠性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接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1] - 行业将继续推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畅通全球资金网络和渠道,构建更加开放安全高效的境内二维码支付网络[1] 科技创新与安全发展 - 支付产业需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全面提升支付数字化水平,以技术创新巩固领先优势[1] - 产业各方应统筹安全与发展,坚持守正创新,让创新在合规轨道上推进,以发展成果夯实安全基础[1]
社科院杨涛:统一网关便利机构跨境支付,用户端基本无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9:32
文章核心观点 -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建设的支付基础设施正式上线运行,旨在解决此前行业“两两对接”模式下的标准不一、重复建设等问题 [1] - 统一网关通过“一点对接”模式降低机构系统对接成本,提升境外钱包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并推动形成统一的合作标准与市场良性竞争 [4] - 该基础设施支持外包内用、内包外用等多种业务模式,自7月底试运行以来业务量已达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运行平稳高效 [1][7] 统一网关的建设背景与目标 - 原有“两两对接”模式在境外合作机构数量增长后,暴露出标准不一、合作链路互不兼容等问题,影响境外钱包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 [1] - 建设统一网关是为了发挥中国支付产业整体合力,降低机构间系统对接成本和多次改造的资源浪费 [4] - 项目于7月底上线试运行,是国家层面形成的跨境二维码支付服务对外统一接口 [1][4] 统一网关的运行成效与业务范围 - 截至9月11日,统一网关办理业务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运行平稳 [1] - 支持的业务类型包括外包内用主扫/被扫、内包外用主扫/被扫四种二维码交易模式 [7] - 系统支持交易信息转接的实时处理,用户体验顺畅,基本做到用户端无感 [2][7] 参与机构与接入条件 - 统一网关坚持公共性、包容性、普惠性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接入 [1][6] - 符合条件的机构包括钱包机构、收单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及境外参与机构合作方等 [6] - 目前已与银联、网联、支付宝、财付通、Alipay Connect、Tenpay Global及多家境外钱包机构合作,业务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区 [6] 系统安全与风险管理 - 参与机构需履行KYC、“三反”、实时风险监控及交易信息报送等尽职义务,确保跨境交易合法合规、风险可控 [8] - 采用两地多中心部署,具备高并发能力、高自主可控性和应用故障自动恢复功能 [8]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作为运营机构履行信息保护及数据安全义务,参与机构需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8]
中国银联党委书记董俊峰:正与产业各方一道探索共筑支付产业高质量互信互联新生态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9:28
三是"海纳百川"的开放愿景,通过开放共享,打破"小院高墙",各类机构能够以更低成本接入网络,触达更广泛用户,获 得发展机会,整个支付网络的生命力因此提升,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四是"行稳致远"的安全愿景,安全与合规是不可动摇 的基石,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和红线",互联生态应在监管框架内"守正"而行。 董俊峰表示,中国银联正与产业各方一道,探索共筑支付产业高质量互信互联新生态。一是共建"新四方模式",明确各方 角色定位和职责,重塑公平、透明、可持续的价值分配与分润机制,实现劳有所得、多劳多得。二是各方"抱团出海",聚焦共 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将我国支付产品和品牌、技术标准、合作模式、生态理念推向全球。三是推动构建"云-管-端"体 系,探索产业资源汇聚、连接和分发新模式,实现产业资源协同共享、供需精准匹配。 本报讯 (记者李冰)9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主办,以"共建支付互 联生态 共享数字金融未来"为主题。中国银联党委书记董俊峰应邀出席,并发表《互信互联 共筑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主 题演讲。 董俊峰在演讲中表示,支付因连接而生,因协同而进,互联互通始终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8:07
论坛核心主题 - 第十四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主题为“共筑支付互联生态 共享数字金融未来” [1] 支付体系建设成效 - 支付服务实体质效提升,行业治理持续深入,金融基础设施支撑有力,高水平开放推进,现代支付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1] 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已于今年6月实现互联互通,业务运行平稳,社会反响良好 [2] - 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去年推动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便利化工作 [2] - 支付清算协会和中国银联建设的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于7月底上线试运行,截至9月11日办理业务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 [2] 跨境支付合作进展 - 中国银联、网联清算公司积极推进与泰国、越南、印尼等多国的二维码互联互通,通过双向开放二维码受理网络惠及中外民众 [2] 境内支付互联互通 - 境内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有序推进,不同支付网络间壁垒逐步削弱,业务规则持续完善,产业生态更加开放多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