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走近大国重器 | 海底“挖掘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15 08:32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 疏浚作业及耙头(右)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随着"嗡"的一声汽笛长鸣,礼炮轰鸣,彩烟腾空而起……8月26日,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亚洲最大 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 出坞前,建造工人拆除船体尾部支撑。受访单位供图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猛,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体量持续增长。国际贸易和港口吞吐量 的连年快速增长,带动了我国港口航道基建疏浚市场,国内港口建设呈现大型化、深水化趋势。 这两艘疏浚船最大挖深为120米,相当于耙头可伸入水面下约40层楼的位置;泥舱容量35000立方米,一船吹 填量就能将一个标准足球场抬高5米。在海洋工程建设中,疏浚船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从人工判断到"一键疏 浚",背后隐藏着哪些高精尖技术?请随记者走近疏浚"双子星"——"通浚"轮和"浚广"轮。 "挖掘—运输—投放"三步走,可根据工程目的调整作业功能 有江河湖海的地方,往往与"疏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吹填作业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亚洲最大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浚广"轮(左)和"通浚"轮 (右 ...
中石油天然气集团成立新公司,含海洋工程装备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2:14
公司成立信息 - 中石油(天津)钻头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注册资本4900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海洋工程装备销售 机械零件及零部件销售 [1] - 该公司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 [1] 业务布局 - 新设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与销售领域 [1] - 涉及机械零部件销售业务 显示产业链纵向延伸意图 [1] - 通过全资子公司形式拓展海洋装备板块业务布局 [1]
总投资80亿元!3个涉海项目同日签约落户启东吕四港
扬子晚报网· 2025-09-03 21:59
项目投资概况 - 启东市签约三个海洋工程与新能源项目 总投资额80亿元 包括海洋工程与装备智能制造项目(25亿元) 百邦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基地项目(20亿元) 华能启东H4海上风光同场项目(35亿元) [1] - 海洋工程与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年产高端海洋智能装备10万吨以上 预计销售额25亿元 工业用地亩均税收不低于30万元/亩 [1] - 百邦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年产高端海工装备10万吨以上 年产值约20亿元 年亩均税收不低于30万元 [1] 项目具体内容 - 海洋工程与装备智能制造项目主要生产大型海工装备 大型油气模块 大型化工容器 [1] - 百邦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由江苏百邦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投资 主要生产制造各类大型高附加值海工模块 [1] - 华能启东H4海上风光同场项目由华能(南通)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 装机容量为海上风电30万千瓦加海上光伏10万千瓦 [1] 区域发展战略 - 吕四港经济开发区锚定"三千一百"目标 发挥深水港口加广阔腹地加综合集疏运体系优势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发展千亿临港产业 打造现代国际港城 [2] - 启东市定位为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 政府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2] 企业投资决策 - 企业选择启东基于吕四港深水岸线 广阔腹地空间及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区位优势 [2] - 政府高效务实服务和高瞻远瞩产业规划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企业将推动项目早日开工投产 [2]
海洋经济踏浪逐梦
经济网· 2025-09-01 17:01
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海洋经济正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涵盖现代化海洋牧场 海上风电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港口智能化改造和航运服务体系升级等多个领域 [1]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深海科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能源开发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 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1] - 蔚蓝疆域上正在书写人海和谐 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发展前景广阔 [1] 海洋牧场与养殖业 - 山东爱伦湾海洋牧场 渔民驾驶满载海带的船只驶回收获码头 [3] - 广东雷州市覃斗镇北部湾海域 智能化深水网箱养殖平台创造海水养殖高效益 [7] - 养殖工人在海洋牧场进行养殖作业 [9] -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沙江镇养殖户用小船将采收的鲜海带运送上岸 今年"中国海带之乡"霞浦县35万亩"海上田园"迎来丰收 [18] 海上风电与能源开发 -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绿华岛上的风电场组错落有致 风力发电机组在海风的作用下缓缓转动 不断输出绿色能源 [5] - 山东烟台招远 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 [11] 海洋旅游与邮轮产业 - 今年4月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青岛开启中国海岸巡游首站 创青岛邮轮母港单日出入境旅客新高 [13] - 山东威海荣成市爱伦湾海洋牧场 游客带着放暑假的孩子们乘坐游船到观光平台游玩避暑 [16] - 海南三亚 众多游客在海边体验水上项目 [20] 港口与航运体系 - 广东深圳盐田港巨轮列阵 卸货区车流不息 [14]
向海而兴!解码广东重塑海洋经济版图的三大新动能|海上新广东系列报道①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19:02
文章核心观点 广东正通过海工装备制造、海上风电与石化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三大新动能重塑海洋经济版图,推动海洋新兴产业高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5][12][14] 海工装备制造 -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在江门下水,抗风能力达12级台风,静态养殖100%使用清洁能源 [18][20][21] - 全球最大江海两用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在江门下水,当地形成完整产业链,2024年产业链增加值增速达59.7% [22][24][25] - 广州制造全球首艘新一代2000吨自升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实现核心装备全国产化,创下主船体搭载成型仅41天的速度纪录 [30][32][34] - 广船国际实现半潜船交付量世界第一、灵便型液货船交付纪录中国第一、破冰运输船建造纪录中国第一 [41][42] - 2024年广东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达99.9亿元(同比增长22.1%),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153.2亿元(同比增长6.8%) [45][131] 海上风电与石化产业 - 阳江建成和在建海上风电项目装机13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明阳天成号"抗台风型漂浮式风机可抗17级狂风 [51][57][4] - 珠海桂山岛建成亚洲首个工业级海上风电制氢示范项目,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累计并网发电量突破450万千瓦时 [59][60][61] - 全球规模最大抗台风型风渔融合平台"伏羲一号"实现能源100%绿色自给,开创"海上风电+渔业养殖"立体用海新模式 [63][64][71] - 广东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1251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全国每三台风机中有一台为"广东制造" [80][81] - 揭阳惠来港形成"风渔结合"与"石油转化"双轮驱动,中国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带动高端化产业链落地 [84][86][87] - 广东形成广州、惠州、湛江、茂名、揭阳五大石化基地,2024年海洋原油产量达2068.1万吨(同比增长3.5%) [92][95][133] 海洋生物医药 - 中山大学从海洋微生物中提取新型抗血栓候选药物ISE,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可满足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求 [98][101][102] - 南方医科大学研发"自粘性心肌贴片"实现微创植入心脏,避免传统开胸手术创伤 [106]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从3500米深海底分离放线菌,经改造后产量提升36倍,为抗结核新药提供候选物质 [107][108] - 广东医科大学从麒麟菜中提取抗肺纤维化十六肽EZY-1,以500万元专利转让实现产业化,惠及全球超5000万肺纤维化患者 [110][111][112] - 广东建成省级以上涉海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100个,2024年海洋药物及生物产业专利公开数达1211项(同比增长21.3%) [115][117][137]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广东省财政连续7年安排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近20亿元,支持海上风电、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等六大产业 [10][11][138] - 资金支持带动产业产值252亿元,攻克超260项关键技术,超25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超20项技术国际领先 [138] - 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海洋船舶工业,支持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新兴产业发展 [7][8][9]
亚洲最大!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
证券时报· 2025-08-26 15:58
船舶技术突破 - 自主设计研发建造亚洲最大舱容等级35000立方米耙吸挖泥船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1] - 设备国产化率达95% 打破国外对大型耙吸船建造和智能疏浚技术的长期垄断 [9] - 配备人工智能智能疏浚系统 具备自主学习与自适应能力 实现一键自动操作 [10] 性能参数 - 船舶设计长度198米 型宽38.5米 型深18米 最大挖深120米(约40层楼高) [9] - 泥舱容量达35000立方米 居亚洲第一 正常施工环境下90分钟可填满泥舱 [9] - 具备12公里超长吹距 耙头高压冲水压力24bar 耙头重量50吨 可八级风浪条件下作业 [9] 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 适用于港航疏浚 深远海取砂 吹填造陆 深海采矿等多元作业场景 [3] - 满足"一带一路"国家基建需求 东南亚 中东 非洲等地存在巨大市场潜力 [12] - 旗舰挖泥船"浚洋1"曾在马尔代夫创造"10天造1岛"施工奇迹 印证技术实力 [12] 产业意义 - 标志我国从疏浚装备进口国向技术输出国转变 提升国际高端疏浚市场话语权 [12] - 优化国产疏浚船舶结构 推动船队系列化 专业化与国际化发展 [13] - 增强参与国际高端疏浚市场竞争能力 助推行业从大国走向强国 [12][13]
中国海洋经济十万亿时代,广东2万亿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2:13
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 国家发改委正与相关部门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部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海洋强国建设迎来新篇章 [3]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破10万亿元大关 达105438亿元 增速超GDP0.9个百分点 [3][7] - 国际海运量占全球总量约三分之一 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 [3] 沿海省份海洋经济竞争格局 - 广东海洋经济总量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 2024年成立省委书记挂帅的海洋强省委员会 率先出台《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 [4] - 山东省GDP总量近两成来自海洋经济 拥有22位海洋界院士 位居全国第一 [4] - 浙江宁波舟山和上海在海港吞吐量方面实现全球领先 [4] - 2024年海洋经济规模前三省份占据全国总量半壁江山 [8] 广东省海洋经济数据 - 2024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的省份 达2万亿元 占全国总量五分之一 [7][8] - 广东拥有41.93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全国第二) 4084.5千米大陆海岸线长(全国首位) 1963个海岛(全国第三) [8] - 近五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13.6%提升至14.1% [6] - 2024年广东海洋产业增加值7395.1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7.4% [10] 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3198.7亿元 同比增长10.0% [10] - 海洋化工业增加值825.6亿元 同比增长6.1% [11] - 海洋渔业增加值681.9亿元 同比增长3.8% [11]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58.2亿元 同比增长6.8% [11] - 海洋电力业增加值100.1亿元 同比增长26.7% [11] 广东省涉海企业发展 - 广东涉海企业总数突破8万家 [13] - 2024年新认定涉海高新技术企业257家 同比增长5% 存量达804家 [12] - 存量涉海专精特新企业593家 存量涉海"小巨人"企业203家 [12] 广东省海洋新兴产业 - 2024年广东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41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8% [14] - 海上风电总装机规模突破1200万千瓦 跃居全国第一 [14] - 自主设计建造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入列 排水量42600吨 最大钻深能力11000米 [15] - 研制并出口全球深度最大的商业深海机器人Phoenix 600 最大下潜深度3000米 [16] - 世界首个面向海底冷泉系统的大科学装置在广州开建 [16][17]
中国首条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化涂装产线投用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4:04
行业技术突破 - 中国首条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化涂装产线在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投入应用 标志着海洋油气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升级 [1] - 涂装工序是海洋油气装备制造的关键环节 通过防腐涂层保护装备免受海水腐蚀、盐雾侵蚀及生物附着 延长结构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 [1] - 传统喷涂作业存在漆膜厚度不稳定、作业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 智能化涂装产线可有效解决这些痛点 [1] 智能化产线技术细节 - 产线针对超大型塔筒结构优化设计 主要由滚轮架、外壁喷涂机器人、内壁喷涂机器人及AGV智能履带式接驳车构成 [1] - 具备全程智能化控制、点对点精准喷涂、自主编程、自动避障等功能 可根据需求单独定制涂装系统 [1] - 工作效率较传统人工方式提升4至8倍 采用供气与动力系统高度集成设计 实现全密闭保护 保障机器人连续24小时满负荷作业 [1] 公司技术发展规划 - 自主研发AGV智能履带式接驳车 通过搭载机器人实现塔筒内壁全覆盖自动喷涂 [1] - 下一步将探索引入AI自主学习算法 动态优化路径与漆膜厚度 实现复杂曲面自适应喷涂 提升精度与材料利用率 [2]
振华重工成立海上起重铺管核心装备工程技术公司 注册资本1亿
新浪财经· 2025-08-15 16:11
公司设立与股权结构 - 中交振华海上起重铺管核心装备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新成立 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 [1] - 公司由振华重工(600320)全资持股 [1] 业务范围与战略方向 - 经营范围涵盖船舶设计、海洋工程装备研发、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系统开发 [1] - 业务包括海洋工程设计和模块设计制造服务 聚焦海上起重铺管核心装备技术 [1] 管理层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黄曌宇 [1]
振华重工成立海上起重铺管核心装备工程技术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2:05
公司动态 - 中交振华海上起重铺管核心装备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船舶设计、海洋工程装备研发、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系统开发、海洋工程设计和模块设计制造服务等 [1] - 振华重工(600320)全资持股该公司 [1] 行业布局 - 新公司业务聚焦海上起重铺管核心装备工程技术领域 [1] - 业务范围覆盖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及设计制造服务产业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