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
搜索文档
支付宝两个经营主体公司更名
新浪科技· 2025-09-19 10:19
公司主体更名 - 支付宝支付牌照主体公司"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1] - 支付宝App经营主体公司"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1] - 两家经营主体顺利完成更名 [1] 战略调整 - 更名体现支付科技与数字互联双飞轮战略更清晰 [1] - 主体更名是支付宝双飞轮战略持续推进下的公司治理升级 [1] 品牌与运营 - "支付宝"品牌和支付宝App名字保持不变 [1] - 公司主体更名不影响客户服务和体验 [1]
冲上热搜!赶紧查查你的支付宝
证券时报· 2025-09-17 13:20
个人信息授权现状 - 用户在使用App或小程序时点击"同意授权"会提供大量个人信息,存在泄露风险 [1] - 用户可能无意间授权了大量第三方机构,并开通了免密支付服务 [1] - 有网友发现其支付宝最早的授权记录始于2015年,总数达171条 [4] - 另一用户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授权了121项,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底,内容包括姓名、手机号及证件号码等敏感信息 [7] 用户反应与具体案例 - "支付宝账号解除授权"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2] - 网友反映授权列表过长,导致频繁收到骚扰电话 [4] - 有用户花费近一小时才清理完所有授权记录 [4] - 在检查"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服务时,有用户发现新增了15个项目,包括付款码免密支付、乘车码支付、自动还款等 [7] - 存在用户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被扣费,例如某视频会员自动续费扣款238元年费 [7] 行业影响与消费者行为建议 - 建议消费者定期检查和管理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的"账号授权"和"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功能 [9][14] - 应谨慎开通自动扣款功能,特别是对各种会员、出行、游戏等服务,需留意首月优惠后自动续费的条款 [12][13] - 建议养成定期核查银行、微信、支付宝、电信、水电气等账单的习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扣费 [14]
闪迪和美光陆续发布涨价函,存储涨价幅度超预期;国家网信办公开征求意见,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开展跨境支付——《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7:58
重要市场新闻 - 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晶圆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进行审查 [1] 存储行业动态 - 美光科技宣布所有DDR4、DDR5、LPDDR4、LPDDR5等存储产品价格将上涨20%-30% 并暂停报价一周 [2] - 闪迪已宣布将存储产品价格上调10%以上 云服务供应商2025财年资本支出提高180亿美元推高AI领域存储需求 [2] - 2025年第二季度NAND Flash晶圆价格环比增长10%至15% 客户端SSD价格上涨3%至8% DRAM价格指数半年内上涨约72% [3] - 美光将在2025年9月23日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中给出远超市场预期的业绩指引 [2] 数字人民币发展 - 国家网信办就《促进和规范电子单证应用规定》征求意见 鼓励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开展跨境支付 [3] - 2024年全球零售跨境支付市场规模达39.9万亿美元 预计2032年将增至65万亿美元 其中B2B支付占79%份额 [4] - 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深度嵌入人民币跨境清算和多币种结算业务层级 [4] 智能网联汽车政策 - 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提出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 [5] - "车路云一体化"预计2025年为全产业链带来7259亿元人民币产值增量 2030年达2582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8.8% [5][6] - 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79.7%和56.8% [6] 股东减持信息 - 盈新发展股东湖南华建拟减持3935.88万股(占总股本0.67%) [6] - 佳发教育股东西藏德员泰拟减持不超过1198.54万股(占总股本3%) [6] - 万达信息股东和谐健康拟减持不超过4321.9万股(占总股本3%) [6] - 达意隆股东深圳乐丰拟减持不超过597.08万股(占总股本3%) [6] - 逸豪新材股东赣州逸源拟减持不超过165.5万股(占总股本1%) [7] - 云涌科技股东肖相生拟减持不超过180万股(占总股本2.99%) [7] - 普蕊斯股东观由昭泰拟减持不超过237.01万股(占总股本3%) [7] - 建龙微纳股东中证开元及民权创投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00.18万股(占总股本3%) [7] - 广康生化股东华拓至远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33万股(占总股本1.7973%) [8]
瞄准线下的抖音支付,能撼动阿里腾讯的「双寡头」地位吗?
36氪· 2025-09-10 20:19
抖音支付的战略定位与业务基础 - 抖音支付是字节跳动业务布局的重要一环,旨在构建更完整的生态闭环 [2][4] - 公司早在2015年即布局金融业务,目前已手握保险经纪、网络小贷、商业保理等多张金融牌照,为支付业务协同奠定基础 [33] - 发展自有支付是字节跳动追求独立发展的核心战略,可避免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高额手续费,例如快手支付在2024年向腾讯支付了超过15亿元渠道手续费 [28][31][32] 线上业务拓展 - 抖音支付积极“走出去”,近期已接入苹果App Store、朴朴超市等第三方平台,成为与支付宝、微信、银联并列的第四种官方支付方式 [5][6] - 接入苹果等主流平台不仅可导入流量、提升交易规模,更相当于获得“强力背书”,有助于提升用户信任和融入主流支付圈 [23] 线下业务布局与竞争策略 - 抖音支付正在内测线下收款业务,其支付设备支持“碰一下”模式,用户无需打开付款码即可完成支付,功能与支付宝的“碰一碰”相似 [7][14] - 线下布局是抖音支付的重大拓展,其策略是基于自身优势并被竞争对手激发,特别是支付宝“碰一下”在不到一年内用户突破1亿,并深入餐饮等高频场景,切入了抖音本地生活的核心腹地 [14][15][16] - 抖音支付通过支付前、中、后全流程策略吸引商家,例如支付完成后用户可关注商家抖音账号、页面推送优惠鼓励转发视频,以此强化“内容+电商”闭环 [18][21] - 内测页面出现“霸王茶姬”等品牌,暗示茶饮等线下连锁业态已成为抖音支付内测的重点对象 [22] 资本与监管合规准备 - 2025年初,抖音支付完成一笔30亿元的大额增资,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至31.5亿元,以符合监管对支付机构“资金充足”的要求 [9] - 增资后抖音支付注册资本达31.5亿元,跃居行业第四,仅次于财付通(223亿元)、贝宝支付(45亿元)和度小满支付(40亿元),高注册资本有助于提升企业信用和合作伙伴信任感 [11] - 2024年7月,抖音支付通过央行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审批,支付牌照由五年有效期正式变更为“长期有效”,为业务拓展提供了更稳定的预期,无需再周期性投入大量资源应对续展流程 [12][13] 市场格局与挑战 - 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长期呈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双寡头格局,两者用户均超10亿,合计市场份额长期稳定在90%以上 [38] - 抖音支付的用户宣传语仍停留在“过亿人使用”,远未达到与微信支付、支付宝“三分天下”的程度,扩张必须面临这两座大山的竞争 [37][38] - 线下收单是巨大场景,但抖音此前仅有“扫码团购+核销”一种方式,缺乏刷卡、扫码等常见方式,是其需要弥补的短板 [18]
王健林的“白衣骑士”,1287万元股权被冻结!
搜狐财经· 2025-09-04 13:05
核心观点 - 柯利明所持儒意影视297万元股权和儒意投资990万元股权被冻结 执行法院为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冻结期限为3年 [1] - 柯利明通过儒意影视和儒意投资持有万达电影20.64%股权 为实际控制人 [1] - 柯利明以21.55亿元收购北京万达投资51%股权 成为万达电影实际控制人 [9] - 柯利明以2.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 快钱金融估值约为8亿元 [10][13] 柯利明背景与职业经历 - 柯利明1982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 高中出国留学 在澳大利亚获得管理学和货币银行学硕士学历 [3] - 职业生涯始于香港对冲基金公司金融分析师 2009年跨界进入电影产业 接管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有限公司 [3] 影视投资策略与成功案例 - 投资策略从收购畅销书版权开始 早期收购《步步惊心》《琅琊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知名影视作品版权 [4] - 2012年投资电影《致青春》 2013年上映票房达7.18亿元 引发观影热潮 [5] - 儒意主导或参与《情圣》《小时代3》《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等影视作品 [5] - 2020年借壳恒腾网络上市 中国儒意市值超过450亿港元 [6] - 参与出品《唐探1900》票房超36亿元 位列2025年春节档亚军 《南京照相馆》登顶2025年暑期档票房冠军 [6] 万达电影收购与业绩表现 - 2024年4月完成收购北京万达投资51%股权 交易价格21.55亿元 [9] - 万达电影2024年上半年营收66.89亿元 同比增长7.57% 归母净利润5.36亿元 同比增长372.55% [9] - 万达电影连续16年蝉联票房冠军 全国票房TOP100影院中占51席 TOP500影院中占246席 [9] - 2025年春节档万达电影票房超12.4亿元 创历史新高 [9] 多元化业务布局 - 中国儒意进军游戏业务 2024年5月以2.59亿元收购北京有爱互娱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10] - 2025年1月以8.25亿元收购北京永航科技有限公司30%股权 该公司曾打造《QQ炫舞》系列IP [10] - 快钱金融为全牌照第三方支付机构 人员规模为0人 注册资本4.83亿元人民币 [13][14] - 柯利明以103.9亿元财富位列《2025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第329名 [14] 个人风格与公司管理 - 柯利明几乎不出席电影节、论坛、颁奖典礼 主要时间用于看项目 [15] - 公司推动项目多为重大S级项目 柯利明亲自过问每个项目 花费大量时间看剧本 [5]
移卡20250902
2025-09-02 22:41
**移卡公司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公司业务与行业概况** * 公司为以卡有限公司 专注于支付服务及商户解决方案[1] * 行业涉及线下消费 特别是餐饮和零售业[2] **二 核心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支付服务费率提升至12.5BP[3] * 海外业务交易量2025年上半年突破15亿元人民币 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2][5] * 海外业务费率达67BP 远高于国内12.5BP的水平[2][5] * 海外业务毛利率远超50% 国内业务毛利率约为百分之十几[2][5] * 国内年交易流水为2.5万亿元[13] * 商户解决方案收入2025年上半年同比小幅回落但环比增长[2][7] **三 国内业务发展** * 2024年第四季度起中国线下消费回暖 带动支付流水环比向好[2][3] * 公司实施精细化运营策略 深入渗透医美 游戏 宠物等垂直行业并加强薄弱地区覆盖[3][6] * 商户付费意愿提升 公司适时进行了提价[3] **四 海外业务扩张与战略** * 公司自2023年起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已在香港和新加坡设有持牌团队[2][5] * 2025年8月获得日本全国性支付牌照[2][5] * 计划复制国内代理商体系至海外市场以快速扩张份额[2][5] * 考虑在欧洲 中东等成熟经济体申请支付牌照[2][5][15] * 目标是在海外达到国内交易流水1/20(即1,250亿元)以实现同等利润水平[13] * 构建全球商业赋能生态系统 对标欧洲艾丁公司[4][13] **五 AI技术应用与商业化** * 推出AI shop(AI agent) 解决餐饮零售业与客户交互痛点 提升对客效率[2][7] * 利用AI技术智能生成脚本及定制化短视频和直播数字人 降低内容创作成本[2][7] * AI应用已赋能精准营销 商户报价能提升20%到30%并有效促成签约转化[8] * AI应用有助于优化内部运营效率 控制成本费用[11] * 与富士科技合作为东南亚商户推出首个AI agent行业解决方案[8] **六 到店电商业务调整** * 公司从2024年开始对到店电商业务进行战略调整 目前已基本完成[9] * 不再与低利润或亏损客户合作 转而与抖音 美团 快手 京东等大型流量平台客户合作[4][9] * 战略调整后更专注于盈利 预计未来收入和利润将逐步增长[4][9] * 已在日本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推出到店电商服务 并与小红书 大众点评 TikTok等合作本地生活服务[10] **七 合作伙伴与未来发展** * 与汇丰银行等合作伙伴存在天然互补的协同关系 国内外市场均开展联合收单等合作[13] * 研发投入将持续进行 以支持中国及海外业务发展[12] * 未来拓展重点考虑市场吸引力 容量及盈利能力 优先进入成熟市场 但对监管支持且健康的新兴市场持开放态度[15]
环迅支付: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迭代,深耕第三方支付17年
金投网· 2025-09-01 17:45
随着支付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环迅支付持续加码技术研发,2012年新一代电子支付平台上线,环迅支付推 出为传统行业定制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资金信息整合管理平台;2014年进一步升级风控技术模块,上线基 于大数据的智能风险评估模型,可实时识别异常交易并触发预警,同时加入上海移动互联网产业促进中心 并担任副理事长单位,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共建与资源共享。 近年来,环迅支付围绕商户数字化转型需求,构建起涵盖聚合支付、智慧门店管理、数字化营销的多元产 品矩阵。旗下好哒平台作为核心商户服务载体,依托自主研发的全链路智能风控体系,实现风险识别、实 时监测、精准干预全生命周期管理,部署全球领先防火墙系统与256位传输加密协议,保障交易安全;同时 推出智慧收银、进销存管理、会员营销等功能,助力600+城市超200万商户实现"支付+经营"一体化升 级。 技术创新离不开持续投入,环迅支付现拥有专业技术团队,深耕金融科技领域,研发成果获PCI-DSS、ISO 27001等国际权威认证,2024年更入选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百强企业。从单一支付服务到综合数字 化解决方案,环迅支付以技术为笔,书写第三方支付行业创新篇章,未来将继续以技术迭代 ...
投入“双十亿”促消费,支付宝助销300+市县农副食品
财富在线· 2025-09-01 12:44
平台活动规模 - 支付宝推出"丰收节"活动 开放十亿级平台流量并投入十亿级红包优惠[1] - 活动覆盖300多个市县特色农副食品和100多个产业带直供日用品[1] - 通过大促曝光、每日免单、购物红包等多种方式连接亿级消费者与商品产地[1] 农产品供应链 - 活动会场供应来自333个市县的特色农副食品[1] - 包含云南蒙自石榴、昆明鲜花饼、河北张家口玉米等地域风味美食[1] 产业带支持 - 为全国167个特色产业带直供日用品开放平台流量[1] - 助销深圳3C数码配件、金华收纳整理、汕头玩具、成都家清个护、江苏南通床上用品等优质商品[1] 学生群体定向营销 - 针对千万学生人群精选千种平均价格约10元的商品[1] - 覆盖宿舍遮光床帘、夜宵零食屯粮、智能电子秤、假刘海、圆珠笔、便利贴等生活学习用品[1] 用户参与方式 - 消费者通过支付宝搜索"丰收节"即可参与活动并兑换支付红包[1] - 活动于9月1日0点正式启动[1]
拉卡拉上半年净利润缩水近半,经营现金流暴降79%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21:2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6.51亿元 同比下降11.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9亿元 同比下降45.3%[2] - 扣非净利润1.45亿元 同比下降64.7%[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1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79.06%[3] - 基本每股收益0.30元/股 较上年同期0.54元/股下降44.4%[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8% 较上年同期10.78%下降4.2个百分点[2]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110.21亿元 较上年度末104.69亿元增长5.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34.81亿元 较上年度末33.90亿元增长2.7%[2] 支付业务表现 - 数字支付业务收入23.6亿元 同比下降10.3%[3] - 支付业务毛利率23.27% 同比下降6.93个百分点[3] - 支付交易总金额1.96万亿元 同比下降9.2%[3] - 银行卡交易金额1.30万亿元 同比减少12.2%[3] - 扫码交易金额0.66万亿元 同比减少2.6%[3] 跨境业务发展 - 跨境支付交易金额同比增长73.5%[3] - 跨境支付客户数量同比增长70.4%[3] - 外卡支付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10%[3] - 外卡支付客户数量同比增长72%[3] 科技服务业务 - 科技服务业务收入1.4亿元 同比下降17.5%[3] - 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9.7% 主要因主动收缩供应链金融业务[3] 业绩变动原因 - 营收下降主要受银行卡收单市场整体影响[2] - 净利润下降系营业收入下降及运营成本存在一定刚性[2] - 现金流下降主要因经营性利润减少及应收账款收回较上期减少[3]
支付机构业绩现“分水岭”,海外战场决定未来座次?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20:57
核心观点 - 支付机构上半年业绩呈现分化态势 部分公司因处置资产 费率提升和海外拓展实现增长 部分公司因国内竞争激烈和业务收缩导致下滑 [1][2][3][4] - 支付机构加速海外布局以寻求新增长点 通过获取牌照和本地化运营拓展全球市场 但面临监管差异和运营挑战 [5][6][7][8] 业绩表现分化 - 连连数字上半年总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26.8% 净利润15.11亿元 主要因处置连通公司股权收益16.01亿元和股权摊薄收益4.52亿元 [2] - 新大陆上半年营收40.20亿元同比增长10.54% 归母净利润5.95亿元同比增长12.36% 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拓展和资产减值损失减少 [2] - 移卡上半年总收入16.42亿元同比增长4.0% 利润4137.3万元同比增长27.0% 主要因支付费率提升1.0个基点和成本控制 [2] - 新国都上半年营收15.27亿元同比下降3.17% 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38.61% 主要因收单及增值业务收入与毛利率同比下降 [3] - 高阳科技上半年收入9.62亿港元同比减少18% 亏损1141.5万港元 主要因支付及数字化服务分类营业额降至8亿港元同比下降10% [3] 海外布局加速 - 连连数字全球支付业务总支付额1985亿元同比增长94% 持有65项全球支付牌照 覆盖超100个国家及130种货币 [6] - 新大陆在中国香港及美国设立子公司 获批MSB牌照 欧美市场出货量及营收同比增长超90% 拉美地区营收同比增长超20% [6] - 移卡获得美国MSB联邦支付牌照和亚利桑那州MTL牌照 获日本批准开展扫码收单业务 [7] - 新国都取得卢森堡PI牌照 香港MSO牌照和美国MSB牌照 跨境支付业务二季度商户数量和交易金额环比增长169%和272% [7] 行业趋势分析 - 支付机构业绩分化与支付业务回升 AI降本增效相关 下滑因行业竞争激烈 营销费用高和交易规模增长瓶颈 [4] - 国内支付市场趋于饱和 价格战导致费率压缩 合规与风控成本上升侵蚀利润空间 [4] - 支付出海因跨境支付费率远高于国内 但面临各国监管差异 本地化运营难度和合规风险挑战 [7][8] - 海外业务需在牌照资源 运营路线和市场选择持续探索 长期需警惕地缘政治和文化适配度问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