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

搜索文档
2022-2024年度第三方支付罚单统计与分析报告
移动支付网· 2025-06-03 14: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2 - 2024年第三方支付罚单进行统计分析,涵盖罚单数量、金额、违规情形、地域和时间分布等方面,反映支付行业监管态势及存在的问题 [4][7][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罚单数量、“双罚率”逐渐稳定 - 2022 - 2024年支付机构罚单数量分别为55张、57张、7张,“双罚率”分别为40%、44%、42% [4] 二、破单一年份记录,2023年罚单金额合计超64亿 - 2023年人民银行对支付机构开出罚单金额达54.14亿元,支付宝支付等机构被罚金额高,部分机构如得仕股份、汇付天下等收高额罚单 [7][10] 三、百万级、千万级罚单越来越多 - 2022 - 2024年千万级罚单数量分别为3张、9张、5张,监管使支付机构面临市场份额和合规压力 [11] 四、违规情形分布广泛:收单、反洗钱相关最多 - 支付机构罚单违规情形包括违反消保、收单、支付结算、反洗钱等规定,随着技术发展带来新风险,因反洗钱规定受处罚情况增多 [19][20] 五、支付机构罚单地域分布:北京、上海是重点 - 2021 - 2024年,人民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对支付机构处罚,北京、上海罚款金额高,两地因经济活动活跃、支付业务集中成为监管重点区域 [22] 六、支付机构罚单时间分布 - 2022 - 2024年,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支付机构处罚金多集中在下半年 [26]
拉卡拉今日涨停 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1.27亿元并卖出3769.94万元
快讯· 2025-05-29 16:31
市场表现 - 公司今日涨停 成交额达36 84亿元[1] - 换手率高达22 94%[1] 资金动向 - 深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8939 06万元(买入1 27亿元 卖出3769 94万元)[1]
第三方支付罚单不止!哪些红线要警惕
北京商报· 2025-05-28 21:09
第三方支付机构处罚情况 - 新生支付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和机构管理规定被罚款48万元 [1][3] - 天津融宝支付因未按规定保管资料和未有效控制支付业务风险被罚款13万元 [3][5] 公司背景信息 - 新生支付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1亿元,拥有全牌照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调整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Ⅱ类(全国)及支付交易处理Ⅰ类(部分省份) [6] - 天津融宝支付成立于2011年,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覆盖全国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 [6] 行业监管趋势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监管范围扩大,新增处罚条款如资料保管不规范等 [6] - 监管对储值账户运营Ⅰ类机构的资金流向监测、用户信息保护等反洗钱要求显著提高 [6] - 2025年一季度支付行业罚单数量同比上升,呈现"双罚制"、大额罚款等特征 [7] 合规重点领域 - 数据安全、账户与商户管理是行业红线 [6] - 反洗钱动态监测、账户与资金安全为查处重点 [7] - 支付机构需加强商户管理、风险控制措施以弥补合规短板 [6] 机构应对建议 - 增加技术投入提升反洗钱和商户巡检能力 [8] - 加强与监管沟通,聚焦数字支付、跨境支付等战略机遇 [8] - 建立支付安全及反洗钱风控顶层制度,落实合规责任到具体部门与人员 [8]
富友支付再次赴港IPO:净利润波动明显,上市前多次宣派股息
搜狐财经· 2025-05-22 16:29
公司上市申请 - 公司提交港股上市申请,中信证券、申万宏源香港为联席保荐人,曾于2024年4月和11月两次申请 [1] - 公司是中国多领域的全能型数字化支付科技平台,为不同规模及行业的客户提供多渠道支付服务及增值服务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19.6%,收入分别为11.42亿元、15.06亿元、16.34亿元 [2][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406.5万元,较2023年的9316.5万元下滑 [2][7] - 2024年毛利为4.23亿元,销售成本为12.11亿元,经营利润为1.04亿元 [8] 股息派发 - 2022-2024年累计宣派股息约1.85亿元 [11] - 2025年宣派中期股息4000万元,其中2440万元已于2025年3月派付 [2][11] 行业地位 - 按2024年TPV计算,公司在中国综合数字支付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8位,市场份额为0.8% [4] - 2024年中国综合数字支付服务市场TPV为268.6万亿元,三大非独立提供商合计占据75.6%市场份额 [3] - 公司2024年TPV为2.1万亿元,在独立支付服务提供商中排名靠前 [6] 募资用途 - 拟将募资用于增强产品组合、投资技术平台及基础设施、扩展支付网络及深化与合作伙伴关系 [12] 股权结构 - 富友集团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61.00% [9]
拉卡拉:扎实推进“推广数字支付、共享数字科技、兑现数据价值”经营战略 将加快AI融合步伐
全景网· 2025-05-21 08:25
AI技术布局 - 公司推行"AI First"理念 以AI技术为核心引擎 以"AI+数据"中台为依托 以AI场景化应用为落脚点 推动研发 风控 运营 客服等工作的智能化升级 [1] - 深度融合多模态处理 AIGC自助生成等AI能力 推出更多面向内部运营和商户经营的场景化AI Agent [1] - AI客服智能体在全年800+万次客户接线服务中实现超70%人工替代 [1] - AI风控智能体100%覆盖商户入网审核作业 准确率达85% [1] - 贷后管理AI智能体 培训AI智能体等已在银行客户成功落地 [1] - 2025年公司将加快AI融合步伐 重塑新一代商户钱包APP产品 通过多模态智能对话重构支付服务 打造商户智慧开店 智慧经营的智能体应用 [1] 外延式发展战略 - 公司扎实推进"推广数字支付 共享数字科技 兑现数据价值"的经营战略 稳固支付业务的领先优势 [2] - 加快支付与SaaS融合 推动公司业务转型 聚焦重点领域 深化"支付+"布局 [2] - 增强为商家从前端到后台的全链路经营需求提供深层次服务的能力 助力商户生意增长 [2] - 实现公司业务的纵向和横向拓展 通过提升商户服务附加值 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更长远的增长 [2]
拉卡拉:孙浩然拟减持不超2.45%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5-20 21:48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孙浩然计划在2025年6月12日至2025年9月11日期间减持不超过1927.09万股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1] - 减持股份占剔除回购股份后公司总股本的2.45% [1]
跨境支付,给不了拉卡拉想象力
虎嗅APP· 2025-05-19 18:22
核心观点 - 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中美博弈重要一环,为跨境支付结算机构带来机遇,但拉卡拉跨境支付业务对业绩贡献有限[1][12][19] - 拉卡拉面临C端市场失守、B端收单业务增长天花板明显的困境[3][4][19] - 跨境支付虽呈现高速增长,但交易金额占比仅1.16%,难以成为第二增长曲线[14][15][16] 公司业务现状 - 2024年营收57.59亿元同比下降2.96%,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暴跌23.26%[1] - 2025年Q1营收和净利润进一步下滑13.01%和51.71%[1][17] - 支付业务占营收89.70%,其中收单业务模式依赖商户交易规模和净费率[4][5] - 2024年支付交易金额4.22万亿元(银行卡2.86万亿+扫码1.36万亿),较2023年4.51万亿下滑[9] 商业模式分析 - 商户拓展依赖渠道商分润模式,2018年渠道拓展占比85.1%,核心代理分润比例达80%-100%[6][7] - 行业竞争导致分润比例趋于稳定,公司缺乏定价话语权[6][7] - 2024年活跃商户数同比提升9%,中大型客户如理想、蔚来等数量翻番[7] 跨境支付业务 - 2024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63万亿元[11] - 公司跨境支付交易金额492亿元同比增长14%,占整体交易额仅1.16%[14][15] - 跨境商户规模同比增长80%,外卡受理商户增长200%,但业务营收估算仅1.96亿元[14][15] - 2025年Q1跨境商户规模和交易金额同比分别增长76%和85%,仍难扭转业绩下滑[16][17] 行业竞争格局 - 移动支付革命导致公司C端市场份额不足1%,2016年被迫转向B端收单[3] - 银行系占据跨境支付大额清算主导地位(CIPS处理52万亿元),支付宝侧重C端场景[12] - 公司定位中小额高频跨境支付,覆盖100个国家及亚马逊等电商平台[12]
第三方支付机构遭重罚 电银信息“领罚”571万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5-17 12:35
"从罚金来看,电银信息的罚金是违法所得的百倍,大额罚金反映出监管对相关违法行为'零容忍'的态 度。"苏商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杜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显示,4家支付机构被罚。江苏金禧智 能卡管理有限公司因违反预付卡业务管理规定被罚12万元;江苏旅通商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预付卡业务管 理规定被罚3万元;江苏鸿兴达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被罚1万元;南京万商商务服 务有限公司因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和违反预付卡业务管理规定被罚6万元。 连日来,多家支付机构"领罚"。涉及上海电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银信息)、南京万商商 务服务有限公司等机构。其中,电银信息罚款金额约为违法所得金额的182倍,引起业界普遍关注。 纵观行业,截至5月16日,年内支付机构已收到39张罚单(以罚单公布日期为准)。 业界普遍认为,年内支付机构罚单金额分化明显,体现了监管部门"精准施策"的治理思路。机构尤其需 要关注反洗钱、商户管理等方面的合规建设,将合规工作落实到支付业务的各流程环节。 涉及百万元罚金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电银信息因违反清 ...
全牌照支付机构付费通股东大换血,拼多多关联公司持股超八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5-10 12:49
股权变更 - 付费通发生多项工商变更 银联商务 天翼电子商务等多家公司退出股东行列 [1] - 拼多多关联公司易翼信息对付费通持股比例由50 012%增至80 52% 成为绝对控股股东 [1] - 易翼信息股权增加30 508% 上海市信息投资股权减少23 866% 剩余6 642%股权来自天翼电子商务 银联商务及上海水务 [2] - 变更后付费通股东缩减至4家 易翼信息持股80 52% 上海市信息投资持股18% 中邮资本和上海亿通国际各持股0 7371% [3] 牌照资质 - 付费通为首批获得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业务范围涵盖互联网支付 移动电话支付 银行卡收单等 [2] - 牌照类型调整后包括储值账户运营Ⅰ类 Ⅱ类(上海市)及支付交易处理Ⅰ类(全国) 具备全牌照资质 [2] - 拼多多通过控股付费通一举获得涵盖互联网支付 银行卡收单等全牌照资质 [1] 行业趋势 - 自2016年央行暂停发放支付牌照后 存量牌照价值凸显 互联网企业加速收购 [4] - 快手通过关联公司成都遂意文化收购北京华瑞富达科技 曲线获得支付牌照 [4] - 抖音集团以7 5亿元+净资产价格收购联动优势电子商务 获得全国线下收单资质 [4][5] 战略动机 - 拼多多收购支付牌照主要基于合规和降本诉求 可规避"二清"等监管风险 [5] - 此前拼多多主体上海寻梦因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被要求整改 控股付费通后得以合规开展业务 [5] 历史背景 - 易翼信息2020年1月通过认缴6083 99万元获得付费通50 01%股权 实际控制人为拼多多董事长陈磊 [2] - 本次股权结构调整已获央行批准 原9人董事名单缩减至6人 保留陈磊等核心成员 [3]
“捞完油水”实控人留下烂摊子,“A股不死鸟”靠什么屡次续命?
凤凰网财经· 2025-05-09 21:2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1.6亿,净利润亏损8.3亿,2025年一季度营收2亿(同比下跌45.8%),但归母净利润达4.85亿,呈现异常反转[3][4] - 连续5年亏损未被“带帽”,2024年因净资产为负值被列为*ST,重整后仍未能摘帽[3][4] 资本运作与重整 - 2024年5月因资不抵债(账面资产54.4亿 vs 债权人申报欠款90.8亿)被申请重整,2025年3月完成重整[7][8] - 战略投资方中信资本联合多家机构(广州资产、招商平安等)参与重整,通过转增股份抹平债务[8][9] - 重整核心吸引力为子公司合利宝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贡献2024年90%以上营收,中信资本计划推动其跨境牌照申请[11][12] 历史资本操纵事件 - 2020年因财务造假(虚构保理业务、虚增利润)被证监会处罚,引发股价14个跌停,13万散户血亏,融资余额峰值达30.4亿(占流通市值23.3%)[6][17] - 第三任实控人霍东任期内通过“一致行动协议”与国资背景海科金集团合作,股价一年内涨4倍至57元,后因庄家抛售暴跌至6元,牛散景华操纵83个账号仍亏损26.9亿[14][15][17] 公司沿革与实控人更迭 - 前身宏磊股份(铜加工业务)2011年上市,实控人戚建萍因大股东占用资金8.33亿被处罚,2016年家族套现32.5亿退出[20][21][23] - 第二任实控人郝江波(德御系)以21.71亿收购股权后剥离资产,通过资本运作推高股价4倍,2018年德御系崩塌后由霍东接手[25][26][27] - 当前重整价值源于2017年收购的合利宝支付牌照,虽交易初期被质疑,现成为核心资产[28] 未来展望 - 中信资本计划整合资源推动合利宝业务拓展,但支付牌照续展(有效期至2025年7月)存在监管不确定性[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