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审计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1:48
公司财务与经营决策 - 公司拟向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20亿元等额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用于2025年日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票据等[73][74] - 公司授权管理层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75][76] - 2024年度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382.99万元(含税)[80] 审计与合规事项 - 公司拟续聘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92万元(财务报表审计72万元,内部控制审计20万元)[11][13][79] - 中兴华所2024年收入总额20.33亿元,审计业务收入15.30亿元,证券业务收入3.20亿元[4] - 中兴华所近三年受到行政处罚4次、行政监管措施18次、自律监管措施3次[7] 公司治理与制度建设 - 公司修订12项内部制度,包括《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关联交易决策制度》等[61][62][63][64][65][66][67][68][69] - 公司拟修订《公司章程》部分条款,需提交股东会审议[58][59] - 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内控体系运行有效[93][94] 股东会议程安排 - 2024年度股东会定于2025年5月23日召开,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18][19][20][21][22] - 会议将审议16项议案,包括利润分配方案、续聘会计师事务所、修订公司章程等[24][25][26][27] - 股东可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或互联网投票系统参与表决[34][35][36]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沟通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9日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参加[100][101][102] - 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已披露,显示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50][92] - 公司强调中小投资者对议案的表决将单独计票并披露[24]
引导会计师事务所重视审计质量 中注协在年报密集披露期提示风险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10:46
监管动态与政策背景 - 中注协在年报披露高峰期密集约谈会计师事务所 重点提示可能触发股票退市条件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审计风险 [1] - 新"国九条"于去年4月发布 要求加大退市监管力度并深化退市制度改革 证监会同步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明确强制退市标准 沪深交易所修订主板及双创板股票上市规则 完善退市风险警示要求 [1] 审计工作要求与执行情况 - 中注协要求注册会计师严守风险底线并审慎发表审计意见 将可能触发退市条件的审计项目列为重点项目 委派经验丰富人员 强化质量复核与反舞弊程序投入 [2] - 截至2025年4月22日 54家事务所为2560家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 其中2554家获无保留意见(含10家带强调事项段和15家带持续经营事项段) 5家获保留意见 1家获无法表示意见 [2] 市场影响与行业意义 - 监管约谈覆盖各市场板块 强化审计机构对重点风险的关注 通过事前提示提升年报披露质量 对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和保障投资者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3] - 密集风险提示有助于引导会计师事务所重视审计质量与审计重点 提升年报数据真实性及客观性 保障资本市场信息准确公开与投资者合法权益 [1][3]
北京证监局公布审计、资产评估5个警示案例
梧桐树下V· 2025-04-28 15:04
北京证监局会计及评估监管工作通讯案例总结 核心观点 - 北京证监局通过5个典型案例揭示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机构在执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旨在提升行业执业质量 [2] 审计案例问题分类 专家工作利用缺陷 - 注册会计师未验证外部评估专家对在建工程可回收价值评估的方法、假设及关键参数合理性 [3] 函证程序执行疏漏 - 注册会计师未交叉核验被询证对象的收件人姓名及电话,导致未发现不同对象使用相同联系方式的异常 [4] 关联关系识别不足 - 注册会计师未关注客户与供应商同为法院公告被告的异常,未能识别贸易业务上下游公司实际存在关联关系,相关交易额均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 [5] 资产减值测试瑕疵 - 注册会计师测算存货可变现净值时,使用的房产销售单价参数与评估专家数据不一致且未记录差异原因 [6] 资产评估案例问题 收入预测依据缺失 - 评估师未在底稿中披露系统集成类业务2023年收入预测金额的具体计算过程,仅说明由在手订单及预计订单构成 [7]
深度|监管部门重拳打击财务造假,审计机构却在“装聋作哑”?
证券时报· 2025-03-18 23:30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内控失灵 - 东方集团通过虚构业务链条虚增收入160亿元 但审计机构连续四年出具无保留意见[3] - 80%被处罚公司在罚前五年内控审计未获非标意见 显示审计机制存在系统性缺陷[4][8] - 国中水务被关联方占用资金27亿元未披露 同期内控审计却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7] 审计失效数据表现 - 2022年以来被罚公司中 895家(占比80%)在罚前五年内控审计无任何非标意见[8] - 财报违规公司中 178家(69%)在罚前五年内控审计未获非标意见 187家(73%)财报审计未获非标[12] - 退市公司样本显示 137家中有160份(48%)退市前内控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4] 审计失效原因分析 - 审计机构与监管存在能力差异 会计师缺乏执法权且需面对全面经营情况[17] - 低价竞争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费用年降10%-20%迫使事务所使用初级人员[19] - 资源分配失衡 审计机构更重视财报审计 内控审计投入不足[18] 行业改进建议 - 改企业委托为第三方委托 切断利益关联 实施穿透式监管[24] - 引入区块链存证 ERP系统筛查等数字化手段提升审计技术[25] - 整顿低价竞争 保证审计质量 打破恶性循环[26] 企业内控优化路径 - 通过ERP系统和AI工具实现流程自动化 减少人为干预[30] - 将合规纳入考核 实行一票否决制 建立内部举报奖励机制[31] - 优化治理结构 提高审计委员会独立性 强化"一把手"工程[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