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程建设

搜索文档
书写化工建设的拓荒史诗
中国化工报· 2025-05-21 11:00
公司发展历程 - 1965年在青海西宁成立,负责建造原子弹急需的重水生产装置及"两厂一所"建设 [2] - 1969年东迁襄阳,完成鄂西化工厂、湖北制药厂等项目建设 [2] - 改革开放后中标齐鲁石化乙烯工程,步入市场化竞争新阶段 [2] - 2007年超前布局多晶硅行业,占据国内60%以上市场份额 [3] - 2015年承接神华宁煤年产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树立煤化工领域"金字招牌" [3] - 2022年进军大型低温储罐领域,3年建设8台装置 [3] 业务与技术突破 - 近10年国内传统化工领域新签合同额增长4.76倍,国际工程业务增长10.95倍 [4] - 每年混凝土使用量超200万立方米,钢结构超50万吨,管道焊接量超2000万达因 [4] - 开发多晶硅超洁净管道施工技术,将半导体级多晶硅纯度提升至万亿分之一杂质残留 [5] - 乌兹别克斯坦项目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8大项,采用自有专利60项、部级工法10项 [7] 海外市场拓展 - 1994年首次出海承接巴基斯坦污水处理项目,近10年海外业务快速扩张 [11] - 印尼市场年贡献合同额超10亿元,硫酸EPC项目近5年合同额超50亿元 [13] - 实施"品牌化、属地化、国际化"战略,布局六大区域市场 [12] - 计划"十五五"期间将海外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0% [13] 荣誉与质量管理 - 近10年斩获6座"鲁班奖",包括境外项目 [4][6] - 四川永祥项目达到三级公园标准,实现零排放 [5] -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奖项申报机制 [7] 未来发展战略 - 强调"珍惜、进取、风气、人才"四大核心发展理念 [16] - 持续拥抱技术创新,如生物能源项目应用特有焊接工法和大件吊装技术 [14] - 保持化工施工领域领先地位,强化高端化学品工程建设能力 [4][5]
发挥“四作用” 抢占新赛道 |大家谈 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中国化工报· 2025-05-09 10:35
行业变革趋势 - 石油化工行业正处于深刻变革期 未来新增产能将更注重技术驱动的质量效益提升 [1] - 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等高端化、差异化市场具有显著发展潜力 [1] 工程建设企业战略方向 - 需突出创新引领 抢占新赛道以增强可持续发展动能 [1] - 需发挥四大核心作用:创新统筹协调、关键技术支撑、创新平台引领、数智发展赋能 [1][2] 创新统筹协调 - 强化科技创新 完善科技信息融合机制 突出内部合作与考核评价作用 [1] - 加快探索产品方案化和差异化策略 建立成果转化导向的创新体系 [1] - 布局炼化转型升级和数字智能等核心技术 探索合成生物学、可控核聚变等未来技术 [1] 关键技术支撑 - 把握能源转型趋势 强化价值创造导向 确定技术攻关优先级 [1] - 研究储备高新聚合物材料、生物制造等"第二增长曲线"技术 [1] - 完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 聚焦石油化工技术趋势培育新创效点 [1] 创新平台引领 - 打造科技政策研究、中试验证放大和技术转化应用三大平台 [2] -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整合技术验证资源 推进技术寻源培育与产业化 [2] 数智发展赋能 - 推进数智规模化、系统化发展 实施信息化补强工程 [2] - 完善生产运营信息化管控 强化网络智能化和安全防护能力 [2] - 推进人工智能与业务融合 基于昆仑大模型开发EPC场景应用 打造AI集成示范样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