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

搜索文档
“互联网+护理服务”让更多“银发族”受益
新华社· 2025-07-04 19:25
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现状 -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23年开启"互联网+护理服务"后已接到700多个订单 [4] - 该院线上平台已有157名注册护士 平均每位护士年接单量达130多个 [3][4] - 服务项目涵盖换药 康复指导 留置尿管更换等23项护理内容 [4] 服务模式与运营机制 - 采用"线上申请 线下服务"模式 系统智能匹配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专科护士 [4] - 护士需通过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 技术操作等全方位培训考核才能注册上岗 [3] - 服务对象包括老年患者 慢病患者 行动不便人群及出院患者 [4] 行业推广与政策支持 - 甘肃省已在兰州 嘉峪关等多地推广该服务模式 [4] - 国家卫健委2019年起在6省市开展试点 上海市已将42项服务纳入医保 [4] - 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 1亿 占总人口22% 催生巨大护理需求 [5] 社会效益与用户反馈 - 有效解决老年人就医不便问题 实现"足不出户享受医院级护理" [1] - 典型案例显示卧床患者自2019年起持续使用该服务 家属表示高度认可 [1] - 医院反馈该模式显著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不便 [4]
山东省“血透天使”暨血液净化新进展研讨会(枣庄站)举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6-21 13:15
行业动态 - 山东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学会主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承办的"血透天使"暨山东省血液净化新进展系列研讨会(枣庄站)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举行 [1] - 会议汇聚枣庄市血液净化领域护理专家、临床骨干及行业同仁,围绕血液透析感染防控、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医保推动下透析室高质量发展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3] - 会议以"规范、创新、发展"为核心,通过专题讲座、工作坊与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活动 [3] 会议内容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专家付敬护士长解析血液透析感染风险点与防控策略,分享齐鲁医院感染防控实践及三甲复审问题汇总和改进措施 [4]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血液净化室护理专家王丽丽护士长分享血液净化室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化建设经验,聚焦"五大核心指标体系" [4] - 临沂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柏庆宁护士长解读医保政策变化对透析服务的影响及挑战,探讨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率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4] - 费森尤斯医疗专业教育部高级临床培训师陈贺讲解高容量HDF技术实现要素、5008S规范化操作等前沿技术应用场景 [4] -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刘琳琳护士长分享科室管理、院感防控、医保结算等工作亮点 [4] 会议成果 - 与会人员参观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深入交流透析室分区布局、环境与设施、信息化建设、医保收费管理等方面 [6] - 会议设置5008S标准化操作、置管上下机导管维护、内瘘穿刺固定等操作工作坊,示范规范化临床操作并解疑答惑 [6] - 研讨会为护理同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供"理论+实操"双重提升机会,推动血液净化护理领域规范化与创新化发展 [6]
济南“免陪照护服务”尚未落地,收费标准受关注
齐鲁晚报网· 2025-06-07 08:2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山东省出台《山东省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工作方案》,旨在规范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发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1] - 目标为2025年底前全省所有公立三级医疗机构提供免陪照护服务,2027年底前扩展至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 [7] 当前市场现状 - 目前患者陪护主要由家属和第三方机构护理员构成,病情较轻者以家属护理为主,老年医学科、神经科等科室家属和护理员各占一半 [8] - 护理员收费范围为150-330元/天,具体价格根据服务模式(团队护理或一对一)、病情和科室而定 [2][3] - 部分医院已推出类似免陪照护服务模式,如齐鲁医院和千佛山医院,价格根据病人情况和科室定制 [7] 服务模式与收费 - 团队护理模式收费较低,如150元/天(1名护理员照顾3-5名患者),一对一服务收费较高,如260-330元/天 [2][3][11] - 省立医院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包服务,收费699元 [3] - 家政公司也提供一对一陪护服务,收费240-330元/天 [5] 行业规范与监管 - 护理员需通过岗前培训、考核基础护理知识,并考取国家认证病患护理员职业资格证 [11] - 服务过程中实行多方联合监管,从培训到纠纷处理形成闭环管理 [11] - 国家医保局已出台政策对免陪照护服务实施政府指导价,多地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已开展试点 [12] 未来发展趋势 - 免陪照护模式未来可能以团队式陪护为主,收费或进一步降低 [11] - 行业计划扩充护理员队伍,提高80后、90后年轻护理员占比 [11] - 该模式有望整合医疗护理资源,解决传统陪护行业的人力短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11] 社会影响与建议 - 免陪照护模式可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困境,并补充护理供给缺口 [14] - 建议将免陪照护服务纳入医保,以减轻患者家庭经济压力并保障护理员合理收入 [14]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广西日报· 2025-06-06 10:17
医疗护理员改革背景 - 患者家属面临护理困境:私陪价格高(300元/天+节假日加价)、服务质量不稳定、缺乏统一标准 [9] - 护工群体存在职业痛点:无劳动合同/社会保障/系统培训、工作压力大、发展空间有限 [10] - 行业存在"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特点,尤其"一老一小"群体需要专业护理技术(如防噎食技巧、复健训练等) [10] 改革核心措施 - 五部门联合出台试点方案:明确医疗护理员需持职业技能证书/健康证上岗,由公司统一管理并缴纳保险 [11] - 建立标准化培训体系:专业机构提供实操考核为主的培训,课程方向根据学员反馈持续优化 [13] - 推出"无陪护病房"模式:由医护人员+医疗护理员提供全流程服务,制定明确服务标准 [13] 改革成效数据 - 试点医疗机构护理员数量增至3527人,持证人员增长279%至3476人 [15] - 住院护理费平均下降30%,相关投诉下降38%,满意度达97% [15] - 创新服务模式:班组制(一对多/二对多)使7天24小时护理总费用降至360元,较私陪大幅降低 [16] 行业扩展规划 - 2024年计划投入1.085亿元就业补助资金,覆盖286家医疗机构(区市级100%/县级50%) [16] - 目标开展2.5万人职业技能培训,实现3万人持证上岗,满意度目标98% [17] - 将向养老护理/母婴护理领域拓展,重点解决"一老一小"照护难题 [17]
深度︱“免陪照护服务”本月起全国试点,“叫好又叫座”仍面临这些挑战
第一财经· 2025-06-04 21:12
免陪护病房试点推广 - 国家卫健委发布《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本月起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推广免陪护病房,要求各省区市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至少确定1-2所三级医院参与试点 [1] - 免陪照护服务由规范化培训的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专业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旨在解决"一人住院、全家奔波"问题 [1] - 2024年10月国家医保局出台政策新设"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允许医院按指导价收费,促进该模式推广 [1] -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川等10个省份已开展试点 [1] 试点实施挑战 - 医院面临床护比不足、护士工作量增加、补偿机制、医疗护理员管理、医疗纠纷责任界定等多重问题 [2] - 试点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要求不低于0.6:1,但除ICU外多数病区尚未达标 [6][8] - 部分医院仅ICU达到1:1床护比,北京上海部分三甲医院为1:0.8-1.2,其他地区低于国家标准 [6] - 医疗护理员规范化培训已开展多年,但试点规模有限导致"供大于需",工资水平低于市场护工 [11][12] 服务定位与科室选择 - 免陪照护服务优先覆盖老年医学科、心血管科、神经科等一级护理占比高的科室病区 [3] - 服务适用于特级和Ⅰ级护理患者,按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分级 [4] - 部分地方采用"1+X"模式,1为重症监护病区,X为其他自选病区 [5] - 服务不是免费而是无需家属陪护,费用降至相对低区间,且不提供"一对一"服务 [3] 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 在护士不足时可配备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协助提供生活照护 [9] - 通过后勤支持保障和信息化技术优化服务流程,如智慧病房建设、床旁呼叫系统等 [10] - 医疗护理员作为补充可缓解护士不足问题,但需与护士协同配合 [8] - 医院需对医疗护理员进行能力评估和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加重 [13] 价格与支付机制 - 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暂不纳入医保,由患者自主选择 [16] - 四川三甲医院"一对多"服务100元/天,二乙以下75元/天 [18] - 广东"一对一"280元/天,一对二180元/天,一对三140元/天,有医学职称加收20% [18] - 广州鼓励商保覆盖免陪照护费用,汕头惠民保新增术后护理服务 [19] - 部分观点认为商保介入院内护理存在难度,惠民保免赔额高导致实际惠及群体有限 [21]
广东省110家医院率先成立免陪照护医院联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9 06:39
免陪照护医院联盟成立 - 广东110家医院成立免陪照护医院联盟,包括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 [1] - 联盟将探索免陪照护服务的运行机制、质量控制标准、人员培训体系等,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 [1] - 免陪照护通过专业医疗护理员替代家属,实现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护的有机结合 [1] 免陪照护人才培养计划 - 提出3年内培养千名免陪照护设计师、护士导师及万名健康照护师 [2] - 免陪照护设计师将从护士长以上岗位的优秀护理管理干部中选拔,负责服务标准制定和运营管理 [2] - 组织赴日本、中国香港及国内标杆医院研学,推动免陪照护模式辐射粤港澳大湾区 [2] 商业保险与支付机制 - 广东省护士协会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广东省分公司合作,探索将免陪照护费用纳入商业保险 [2] - 广东省公立医院免陪照护服务价格标准已落地,支持保险公司开发或升级险种覆盖相关费用 [2]
广西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改革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11:32
广西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改革项目 - 广西将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安排1 085亿元推动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改革 目标包括覆盖面达到60%以上 全年培训2 5万人 实现3万名持证上岗 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 平均医疗护理费下降30%左右 [1] - 项目着力破解"一老一小"陪护难题 并向养老护理 母婴护理等行业拓展 [1] 改革推进的四个重点方向 - 聚焦制度模式标准化 优化形成"654321"改革模式 全面推行18项参考文本和制度规范 [2] - 聚焦队伍管理规范化 加强医疗护理服务监管 实现从"一人照护全家忙"到"专业照护负担轻"的转变 [2] - 聚焦医疗护理技能培训专业化 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模式 加强专科培训辅导和岗前考核 [2] - 聚焦医疗护理员队伍职业化 建立星级服务评定激励机制 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2] 前期试点情况 - 去年已在15家医疗机构开展第一批试点 筹措就业补助资金1500万元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2] - 试点坚持"三条底线":不增加住院者经济负担 不增加财政负担 不降低从业人员收入 [2]
广西医疗护理员改革破解“一老一小”护理难题
广西日报· 2025-05-16 10:48
医疗护理员改革推进情况 - 广西持续推进医疗护理员改革 力争年内覆盖全区60%以上医疗机构 重点解决"一老一小"护理难题[1] - 2024年广西将医疗护理员培训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 选取15家医疗机构先行试点 投入就业补助资金1500万元用于培训鉴定[1] - 广西成为全国首个省级政府主导推进改革的省区 也是西部首个将医疗护理员培养与劳务品牌建设深度融合的省区[1] 试点工作成效 - 试点医疗机构医疗护理员数量从1666人增至3527人 增长112%[2] - 持证医疗护理员从917人增至3476人 增长279% 结束无统一证书历史[2] - 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7% 医疗护理费平均下降30% 相关投诉下降38%[2] 2024年改革计划 - 计划投入1.085亿元就业补助资金 扩大改革覆盖至286家医疗机构[3] - 目标培训2.5万人 实现3万名持证上岗 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3] - 计划将医疗护理费再降30% 并向养老护理、母婴护理等行业拓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