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36氪首发丨「凯瑞医疗」完成Pre-A+轮融资,泸州国资体系半年内再次加注
36氪· 2025-09-16 14:29
36氪四川获悉,成都市凯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瑞医疗")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泸州老窖集团旗下华西证券全资直投公司—— 华西银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西银峰")独家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继上一轮由泸州市双港实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对其投资数千万元后, 泸州国资体系在短时间内对「凯瑞医疗」进行的追加投资,完成本轮融资后,公司估值已超过2.5亿元。 便携式采血机器人(M1mini) 「凯瑞医疗」创立于2022年,是多模态类人形医疗机器人企业,致力于解决医疗等领域重复性和高强度的工作以及资源不均衡的痛点。在采血、超声、 AI视觉领域均有布局产品,核心产品是智能采血机器人(M系类)。据悉,首款产品M1Pro已完成临床试验,正进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的申请流 程。与此同时,便携式采血机器人(M1mini)也已进入研发周期。 血液检测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准,为超过70%的医疗决策提供关键依据,这使得采血成为全球医疗系统中最高频的刚需操作之一。面对全球2000多亿元的庞 大市场空间,当前采血领域却呈现出明显的供需失衡:一方面,临床面临婴幼儿、老年人群等特殊血管穿刺的痛点;另一方面,行业仍完全依 ...
第七届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医疗应用场景)决赛在京举行
央视网· 2025-09-15 18:44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强调医疗机器人是国家医学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要求医疗系统积极参与研发应用 重点包括拥抱创新 坚守科技向善价值 加强医工协作 完善融资定价医保支付政策 勇担首都医疗机构四个率先责任[1] - 大赛呼应国家《"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推动机器人技术在手术诊断康复护理及医院管理等核心环节的深度融合[2] 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 - 大赛突破性实现机器人全流程参与 包括智能签到迎宾机器人 机器人联动倒计时开场 真人加AI机器人双主持组合 机器人礼仪员颁奖等创新应用场景[2] - 一等奖项目安贞医院MIRACQ手术协同机器人深度融合机器人技术5G通信医疗影像与信息化 具备多模态术中信息实时采集与监测能力[3] - 世纪坛医院单孔微创腹腔镜机器人可弯超声刀刀头设计解决传统直柄刀头手术范围受限问题 能更好保护组织降低热损伤准确切除病灶[3] 产业发展与落地进展 -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正推动高精尖临床手术机器人与通用型机器人在市属医院落地应用 目前已累计对接85款机器人产品 在多个科室试点应用临床类及通用类机器人[4] - 复赛阶段吸引92个在京央属市属医院高水平项目 最终10个优质场景项目晋级决赛 涵盖智能化骨盆骨折复位机器人等创新方向[2][3] 赛事体系与行业生态 - 本届大赛以机器人医疗应用场景为核心 基于前六届赛事积累的创新生态 成为国内医疗类科技赛事中首创机器人全流程参与模式[2] - 评审团汇聚临床医学机器人技术产业代表媒体代表等多领域权威专家 从创新性成熟度应用价值等多维度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3]
长木谷“AI+手机机器人”5G智慧手术方案亮相服贸会
北京商报· 2025-09-13 14:13
行业动态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聚焦医疗机器人创新展示 [1] - 国内外领军企业包括长木谷、西门子医疗、GE医疗、联影医疗亮相最新成果 [1] 技术突破 - 长木谷推出AI+手术机器人5G远程诊疗一体化平台 实现跨区域无国界手术实时直播、指导及跨国会诊 [1] - 平台通过5G远程系统推动中国顶尖骨科技术"走出去"并开创医疗服贸新模式 [2] 传统行业痛点 - 骨科手术室存在患者信息依赖纸质媒介易出错且效率低下问题 [1] - 手术规划、执行与术后评估相互脱节 术中操作高度依赖医生经验导致精准度有限 [1] - 频繁X光透视造成医患双方辐射暴露 手术时间长且康复缓慢并发症风险高 [1] - 各医疗机构间缺乏统一平台难以实现资源互通和流程标准化 [1] 解决方案 - 数智骨科手术室构建从数据管理到5G远程协作的一体化闭环系统 [2] - 实现术前智能诊断与精准规划、术中实时导航与机器人辅助操作、术后量化评估与远程互联全链路覆盖 [2] - 显著提升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 降低辐射暴露和对人工经验的依赖 [2]
2025服贸会|长木谷“AI+手机机器人”5G智慧手术方案亮相服贸会
北京商报· 2025-09-13 14:08
行业动态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聚焦医疗机器人创新展示 国内外领军企业包括长木谷 西门子医疗 GE医疗 联影医疗等均亮相最新成果 [1] - 医疗机器人技术成为服贸会关注焦点 推动中国顶尖骨科技术走出去并开创医疗服贸新模式 [2] 技术突破 - 长木谷首次展出AI+手术机器人5G远程诊疗一体化平台 通过5G远程系统实现跨区域无国界手术实时直播 手术指导及跨国会诊 [1] - 平台构建从数据管理 手术规划 机器人辅助执行 术后评估到5G远程协作的一体化闭环系统 实现全链路覆盖 [2] - 技术显著提升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 降低辐射暴露和对人工经验的依赖 [2] 行业痛点 - 传统骨科手术室存在患者信息依赖纸质媒介易出错 手术规划与执行脱节 术中操作依赖医生经验精准度有限等问题 [1] - 频繁X光透视导致医患双方辐射暴露 手术时间长康复缓慢并发症风险高 医疗机构间缺乏统一平台难以实现资源互通 [1]
术锐单孔机器人获批CE:覆盖全科室、全人群——中国自主原创、全球盛大启航!
核心观点 - 术锐蛇形臂单孔手术机器人获欧盟CE认证 成为全球第二个全科室单孔手术机器人及唯一获批儿科应用的同类产品 标志着中国原创手术机器人技术正式进入全球市场 [1][6][15]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公司实现从零到一的原创技术突破 开创蛇形臂单孔手术机器人技术 通过单一微小切口完成多自由度精准操作 颠覆传统刚性直杆器械模式 [5] - 蛇形臂驱控技术结合高精度传感网络与智能算法 操作安全性及精准度显著提升 适用于泌尿外科、普外科、妇科、胸外科及小儿外科等全外科场景 [5][6] - 相较传统多孔手术机器人 单孔设计大幅减少患者手术创伤与术后恢复时间 [5] 临床应用与数据 - 临床合作覆盖中国大陆70余家医院及欧洲近10家医院 累计完成逾2000例手术 覆盖全外科领域并完成超过50项创新术式实践 [8] - 成为欧洲市场唯一获批儿科单孔手术机器人 适用范围超越达芬奇单孔SP机器人(仅限成人) 覆盖全人群包括成人及儿童患者 [1][8] - 2025年4月完成全球首例远程单孔胸外科手术(西班牙) 验证复杂手术与远程操作能力 [10] 国际拓展与合作 - 2025年初启动欧洲市场布局 与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专家建立临床学术网络 携手IRCAD建立欧洲临床卓越中心 提供标准化培训及临床研究平台 [9] - 认证时间线体现快速国际化能力:达芬奇单孔SP于2024年1月获CE认证 术锐仅隔一年半完成同等认证且适用范围更广 [8] - 通过IRCAD培训中心与欧洲顶尖医院合作 推动技术在欧洲及全球市场的临床推广 [10] 行业地位与愿景 - 全球唯二获CE认证的全科室单孔手术机器人(继达芬奇后) 且为唯一具备儿科应用资质的同类产品 [1][8] - 填补中国在全球手术机器人领域空白 展示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实力 [6][15] - 公司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 计划拓展更多国家和地区注册准入与临床应用 [15]
思哲睿:手术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暨康多机器人全球代理商年会圆满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3:29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系统全面介绍康多机器人®全球业务进展与科技成果并发布未来技术蓝图 [2] - 公司与欧洲 亚洲 拉丁美洲多家新合作伙伴达成协议推进康多机器人®全球布局 [2] - 康多机器人®临床研究论文数量居国内首位 已在全国近百家医院示范应用 累计手术量近万例 [4] 产品技术优势 - 康多机器人®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创新性搭载多模态高性能图像导航平台 通过开放式多屏幕医生控制台实现多源术中信息实时融合 [2] - 产品操作体验 服务响应及性价比具备明显优势 控制台可无缝对接医院数字信息系统 支持4K荧光3D图像导航和术中AI导航 实现5G或固网专线远程手术 [5] - 康多机器人®包揽德国reddot工业设计奖 iF设计奖和美国IDEA工业设计奖三项国际大奖 [4] 技术创新突破 - 康多机器人®2018年完成世界首例5G条件下远程手术 2023年首创三地三控制台远程手术术式 2024年首创双主刀双机器人手术术式 2025年首创异国双连台跨洲际三控制台多点协作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 [4] - 公司建有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 是黑龙江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4] 国际市场拓展 - 来自俄罗斯 墨西哥 波兰 沙特 GCC海湾国家联盟 希腊 意大利 越南等近20个国家约60位医学专家及商业代表参会 [1][2] - 各国代理商代表分享各地区市场拓展经验和临床应用成果 产品技术性能获全球广泛认可 [2] - 公司通过构建国际交流平台探索手术机器人技术前沿发展 临床配套器械应用及全球市场规划 [6] 行业活动与认可 - 手术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暨全球代理商年会在哈尔滨举办 国内外医学专家就手术机器人全球化发展作精彩分享 [1][2] - 参会人员实时观看顶尖泌尿外科专家手术直播 参观智能化生产基地 体验双控制台远程手术模拟操作及动物实验演示 [3]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2年被福布斯中国评为独角兽企业 [4]
思哲睿:手术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暨康多机器人 全球代理商年会圆满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0:13
公司全球业务进展 - 公司举办全球代理商年会 来自全球4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60位医学专家及商业代表参会[1] - 公司与欧洲 亚洲 拉丁美洲多家新合作伙伴达成战略协议 推进产品全球布局[2] - 产品已进入俄罗斯 墨西哥 波兰 沙特海湾国家联盟 希腊 意大利 越南等市场[2] 产品技术优势 - 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搭载多模态高性能图像导航平台 实现多源术中信息实时融合[2] - 医生控制台可同步显示术前三维重建信息 术中4K荧光导航 超声实时定位图像 术前CT/MRI数据[2] - 支持5G或固网专线远程手术 2018年完成世界首例5G远程手术 2023年首创三地三控制台远程手术术式 2024年首创双主刀双机器人手术术式 2025年首创异国双连台跨洲际三控制台多点协作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4] - 包揽德国reddot工业设计奖 iF设计奖和美国IDEA工业设计奖三大国际工业设计奖项[4] 临床应用与市场表现 - 产品适用于泌尿外科 普外科 妇科 胸外科 头颈外科等多个科室[4] - 临床研究论文数量居国内首位 已在全国近百家医院示范应用 累计手术量近万例[4] -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哈医大附属各医院等顶级医疗机构开展应用[4] 公司资质与研发实力 -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2年被福布斯中国评为"独角兽"企业[4] - 建有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 - 拥有智能化生产基地和培训中心 可进行远程手术模拟操作和动物实验演示[3] 行业认可与竞争优势 - 国际代理商认为产品在操作体验 服务响应及性价比方面具备明显优势[5] - 开放式4K+3D融合多屏幕显示控制台可无缝对接医院数字信息系统 支持4K荧光3D图像导航和术中AI导航[5] - 技术性能获全球广泛认可 为当地医疗水平提升做出积极贡献[2]
从“盲操”到精准力触感知!中国团队光纤力感知技术突破,让手术机器人“手感”媲美外科医生!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9 17:06
核心技术突破 - 武汉理工大学李天梁教授团队联合多所高校开发出栅区变径FBG多维力感知技术 实现力-温本征解耦与动态容错 力温耦合误差降低50% [3] - 采用激光微焊接封装技术替代传统胶粘工艺 使传感器耐受180℃干热灭菌及长期水环境浸泡 成本降低80%以上 [4] - 基于孪生波长冗余数据构建故障在线识别与动态容错解耦框架 在单支FBG损坏时将测量误差控制在4.42%以内 三维力与六维力容错恢复率分别提升至40.23%和25.7% [6] 性能验证与实验数据 - 传感器尺寸最小达4mm 经11次180℃高温灭菌循环后测量误差仍低于5% [6] - 在腹腔镜模拟手术中 启用力反馈功能后操作力稳定控制在3N以内(标准差0.33N) 相比无力反馈组的5.6N峰值力降低47% [20] - 活体动物实验中最大操作力始终控制在2N以下 系统能捕捉到18.6N的异常力波动 [22] - 尸体实验中成功检测骨钻孔突破时刻 实现钻头自主退回控制 [24] 产品化应用 - 研制出三维力感知执行器(量程10N)和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力量程50N 力矩量程1200N·mm) [3] - 技术已集成至经皮脊柱内镜机器人和骨科辅助手术机器人平台 在猪脊柱模型及人体尸体颅骨完成性能测试 [6][17] - 开发具有三维力感知功能的智能手术夹钳、剥离子及六维力感知骨科手术钻等工具 [17] 行业技术标杆 - 直觉外科达芬奇第5代腔镜手术机器人集成力反馈系统后 将术区交互力峰值降低43% 2024年实现商业化装机360台 占据美国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50%份额 [1] - 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和《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期刊 [7]
议程更新!2025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观众报名火热进行中(含赠票)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8 18:34
活动概况 - 2025年9月5日至6日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会议中心举行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主题为"MedRobot Next|下一站技术未来" 聚焦智能手术系统系统化升级 全链条生态构建与全球化路径[1][3] 行业技术发展 -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分享技术进展[3] - 北京罗森博特探讨医工交叉推动手术机器人创新[3] - 深圳鑫君特展示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智能化自主执行上的探索[3] - 艾瑞迈迪介绍手术室智慧情景导航平台从精准定位到智能全景感知[4] - 天津大学左思洋教授分享消化道早癌诊疗柔性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7]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探讨手术室AI技术创新与室-机-人融合[7] - 解放军总医院讨论骨关节自动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程[8] - 北京医院探索肿瘤微创介入机器人临床应用[8] 临床应用与培训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享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操作优化经验[3] - 史赛克介绍由精准植入到功能焕新的机器人关节置换新篇章[3] - 浙江省人民医院讨论医疗服务新项目准入[4] - 通和立泰强调医学动物实验在手术机器人产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5] - 元化智能科技分享锟镖辅助复杂手术病例的经验与启示[5] 产业生态与商业模式 - 直观复星展示达芬奇与ion的技术进化[4] - 诺万特机器人介绍精密运动控制与力传感技术赋能手术机器人[4] - 中关村科技租赁分享手术机器人租赁落地案例[5] -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探讨手术机器人方向产研共创新模式[5] 国际化发展 - VentureBlick创始人原美敦力/拜耳亚太区总裁Chris Lee分析中国医疗机器人出海的机遇与挑战 包括国际市场对中国高端技术的接受度 以及如何跨越研发 监管 临床和市场教育壁垒[5] - 香港科学园探讨赴港上市 香港产业环境和扶持政策[7] - 中国科学院香港院AI与机器人中心讨论手术机器人出海策略[7] 学术与产业融合 - 大会设置深度智能外科专题 首次引入"咨询级深度讲座" 全面分析国内外微创外科AI研究现状与趋势 包括微创外科的数字化进程 国内医工AI案例 美国南加州泌尿外科智能研究中心的科研之路 以及2024年和2025年SRS手术机器人大会上的外科AI趋势变化[8][9] 参与企业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元化智能 天智航 思哲睿智能医疗 精锋医疗 佗道医疗 真易达 术锐机器人 罗森博特 磅客策 柏惠维康 迪视医疗 水木东方等[15]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 坤维科技 脉塔智能 青瞳视觉 本末科技 鑫精诚传感器 蓝点触控等[18]
天智航: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22:0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253亿元,同比增长114.89%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55万元,亏损同比扩大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418万元,同比改善38.68% [1][2] - 研发投入总额为6,04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8.22%,同比下降39.14个百分点 [1][2] 业务运营进展 -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累计完成超过12万例手术,2025年上半年手术量超过2.2万例 [5][12] - 产品已进入国内20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常规临床应用 [5] - 2025年新获批"天玑思睿骨科手术机器人"和"天璇星耀三维C形臂"两款创新产品 [13] - 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正在探索"购买技术服务"业务模式 [7] 研发与技术实力 - 研发人员121人,占员工总数37.93%,其中博士10人、硕士56人 [14][25] - 累计申请专利619项,其中发明专利245项;有效专利412项,发明专利78项 [14][22] - 报告期内新提交专利申请23项,获得专利授权27项 [22] - 掌握骨科手术机器人构型技术、高精度在线标定技术、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等12项核心技术 [15][2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国内首家上市的医疗机器人企业 [3][10] - 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位列第一 [10] - 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1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4][22] - 2020年和2023年均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2] 国际化进展 - 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于2024年获得欧盟CE认证 [5] - 报告期内积极参与海外展会,与多家国际潜在合作伙伴接触洽谈 [13] - 境外资产4.55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5.54% [29]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天玑系列产品持续迭代,从天玑1.0发展到天玑思睿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平台 [5][13] - 产品覆盖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三大骨科亚科室 [22] - 正在研发单髁置换机器人、骨科肿瘤机器人等新产品 [22] - 将5G通讯、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整合进手术机器人技术体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