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检测
icon
搜索文档
胜科纳米9月12日获融资买入854.66万元,融资余额1.1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9:45
股价与融资交易 - 9月12日公司股价上涨0.03% 成交额达7221.40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854.66万元 融资净买入104.85万元 融资余额1.18亿元占流通市值11.90% [1] - 融券交易量为零 融券余额为0元 [1] 股东结构与经营业绩 - 股东户数1.13万户 较上期减少29.30% 人均流通股2891股增加41.45%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29.03% 归母净利润3336.86万元增长11.48% [2] 业务构成与分红情况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 失效分析(FA)占比64.04% 材料分析(MA)占比33.17% [1]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6009.34万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 成立于2012年8月17日 2025年3月25日上市 [1] - 专注于半导体产业链检测分析服务 包括失效分析、材料分析与可靠性分析 [1]
胜科纳米(688757):Labless模式持续深化,技术迭代驱动成长
中邮证券· 2025-09-03 09:53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1][9] 核心观点 - Labless模式持续深化 技术迭代驱动成长 作为Labless模式提出者和推动者 公司有望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4][7][8] - 受益于AI 5G等技术推动的半导体检测需求提升 公司2025H1实现营收2.39亿元 同比+29.03% 归母净利润3336.86万元 同比+11.48% [4][5]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5.43/7.06/9.19亿元 归母净利润1.1/1.6/2.4亿元 [9]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2.39亿元 同比+29.03% 归母净利润3336.86万元 同比+11.48% 扣非归母净利润3152.40万元 同比+19.00% [4] - 单Q2实现营收1.31亿元 同比+32.47% 归母净利润2184.96万元 同比+2.36% 扣非归母净利润2020.89万元 同比+0.12% [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543百万元 同比+30.65% 归母净利润108.04百万元 同比+33.08% [9][11] 业务优势 - 失效分析服务收入1.53亿元 同比+25.08% 材料分析服务收入7936.66万元 同比+38.21% [5] - 先进制程覆盖能力达到3nm 处于行业前列 2025H1先进制程相关业务主营收入占比约74% [5] - 透射电镜工艺监控与验证第三代产线及纳米探针电路验证第四代产线贡献最主要营收来源 第五代检测分析产线正在研发中 [6] 战略布局 - 在苏州 新加坡实验室基础上 新建南京 福建 深圳 青岛 北京实验室 服务能力辐射长三角 珠三角及全国市场 [6] - Labless模式通过大规模集中性设备投资和高水平技术团队 为半导体厂商提供专业检测分析服务 有效降低客户成本 [7] - 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能及时给出中立公正反馈 帮助客户缩短研发周期 [7] 估值指标 - 最新收盘价32.07元 总市值129亿元 流通市值10亿元 市盈率145.77 [3] - 预计2025年市盈率119.72 2026年80.73 2027年53.77 [11] - 预计2025年市净率13.03 2026年11.51 2027年9.81 [11]
胜科纳米(688757.SH):上半年净利润3336.86万元 同比增长11.48%
格隆汇APP· 2025-08-27 17:11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致力于为半导体产业链提供专业高效的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 主要服务于半导体客户的研发环节 提供样品失效分析 材料分析与可靠性分析等检测实验 [1] - 公司通过专业精准的检测分析实验 判断客户产品设计或工艺中的缺陷 助力客户提升产品良率与性能 成为半导体领域产品研发和品质监控的关键技术支撑平台 [1]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3924.02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29.03% [1]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6.86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11.48% [1] 股东回报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 [1]
胜科纳米8月26日获融资买入1669.40万元,融资余额1.5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45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8月26日股价下跌1.60% 成交额8902.30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669.40万元 融资偿还1193.24万元 融资净买入476.15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51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13.97%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59万户 较上期减少34.76% [2] - 人均流通股2044股 较上期增加53.29%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9亿元 同比增长25.11% [2] - 归母净利润1151.90万元 同比增长34.1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09.34万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 成立于2012年8月17日 2025年3月2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 [1] - 收入构成:失效分析(FA)67.43% 材料分析(MA)29.79% 可靠性分析(RA)2.74% [1]
胜科纳米8月22日获融资买入2360.54万元,融资余额1.4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0:12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8月22日公司股价上涨2.50% 成交额达1.4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360.54万元 融资净买入391.53万元 融资余额1.46亿元占流通市值13.16% [1] - 融券交易量为零 融券余额0.00元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1.59万户 较上期减少34.76% [2] - 人均流通股2044股 较上期增加53.29%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9亿元 同比增长25.11% [2] - 归母净利润1151.90万元 同比增长34.14% [2] 业务构成与公司背景 - 公司主营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 包括失效分析(67.43%) 材料分析(29.79%) 可靠性分析(2.74%) [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17日 2025年3月25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 [1]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09.34万元 [3]
创锐光谱自研全球首台半导体缺陷无损检测设备丨光合说
创业邦· 2025-08-21 08:08
公司核心技术 - 自主研发全球首台基于瞬态光谱技术的第三代半导体缺陷检测设备 实现全自主国产化替代 [4] - 瞬态光谱技术通过加入时间分辨维度 在纳秒 皮秒甚至飞秒尺度上动态检测材料内部电荷 光子 载流子的变化 [10] - 采用非接触式光学无损检测方式 平均10多分钟即可扫描整片晶圆并生成缺陷分布图 [12] - AI算法自动分类上万个缺陷 识别率从传统人工检测80%提升至99%以上 [16] - 采用平台技术+定制化开发策略 针对碳化硅 钙钛矿光伏电池和MicroLED等不同材料开发专用设备 [16]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解决碳化硅衬底位错缺陷无损检测的世界性难题 [4] - 颠覆传统化学腐蚀检测方式 避免晶圆废弃 每年为行业减少数亿元成本损失 [12] - 检测周期从传统方式半小时到1小时缩短至5-10分钟 检测精度大幅提高 [13] - 实现从抽检到片片全检的跨越 推动检测设备向生产型设备进化 [13] - 衬底和外延片环节良率提升5-10% [12] 市场进展与战略布局 - 客户覆盖国内多家头部碳化硅产业链巨头 设备已出口海外 [18] - 与头部客户合作推动碳化硅外延片载流子寿命测试国标制定 预计2026年完成 [18] - 研发团队130人 分设大连 杭州 南京三地 分别专注科研仪器 工业检测和探测器 [18] - 正在研发针对第四代半导体如氧化镓和金刚石的检测设备 [18] - 定位全栈式先进光谱检测技术企业 目标覆盖所有化合物半导体检测 [19]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金盛烨2010年获埃默里大学物理化学博士 曾任职Argonne国家实验室 [6] - 2016年创立公司 前5年深耕科研仪器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6] - 通过2年工业领域"地推" 探索瞬态光谱技术在工业检测的应用可能 [6] - 2014年创始人通过国家人才计划回国 加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6] 行业背景与痛点 - 国内90%半导体检测设备依赖进口 [4] - 传统化学腐蚀检测方法需破坏晶圆 仅能抽检 效率低且成本高昂 [4] - 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崛起 行业对无损高效检测技术需求迫切 [4] - 瞬态光谱技术长期被海外两家企业垄断 [6]
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重点产业 专利预审助企业创新提速
长江日报· 2025-08-20 08:35
核心观点 - 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与快速保护机制 为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半年专利预审申请量达2127件 同比增长20.3% 且预审专利在省级及以上奖项中获得多项认可 [1][2] 专利预审成效 - 上半年受理专利预审申请2127件 同比增长20.3% [1] - 预审专利中2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7项获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及专利奖 [1] - 通过消除文本错误和实质性缺陷提升专利申请质量 为高价值专利快速保护提供支持 [1] - 精测电子两件发明专利经预审后分别获得第四届湖北省高价值专利银奖和第二届湖北专利银奖 [1] - 湖北江城芯片中试服务有限公司的半导体封装技术专利通过预审获第二届湖北专利优秀奖 系企业第二次在高价值专利培育中获奖 [1] 企业技术布局与产业化应用 - 精测电子借助预审通道使118件发明专利快速获得授权 形成半导体检测全领域技术布局 其晶圆检测产品已实现头部客户批量出货 [2]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43件发明专利在钢轨打磨、状态监测等领域快速授权 支撑"钢管混凝土轨枕专利技术产业化"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2] 协同机制与服务优化 - 武汉保护中心与审协中心协同推进批量预审和疑难案件质检 发明专利批量预审授权率达90% [2] - 通过定期交流和质量报告制度优化预审与实审衔接 并针对疑难案件推出专门质检制度 [2] - 联合武汉市经信局开展3场专题培训 尝试推出"优先预审"模式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护航 [2] - 出台《预审质量控制规范》和地方标准《专利预审申请规范》 完善质控体系 [1] - 采用"主动送餐+按需定制"模式培训专业队伍以提升审查能力 [1]
中科飞测:上半年亏损1835.43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8:49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 02亿元 同比增长51 39% [1] - 归母净利润为-1835 43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6801 47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 06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亏损幅度收窄主要系营收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下降 [1]
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启动上市辅导,深耕半导体检测赛道
仪器信息网· 2025-08-16 12:05
公司IPO进展 - 中导光电于2025年8月7日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券商为国泰海通证券 [2][3] - 公司成立于2006年,由海归资深专家团队创立,专注于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 [4]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产品覆盖平板显示检测设备、半导体检测设备、光伏检测设备三大领域 [4] - 平板显示检测设备形成完整产品家族,检测灵敏度达亚微米级,是国内平板显示前段制程高端检测装备"中国解决方案"的主力军 [4] - 2020年初成功研制首台国产11代线高端量测设备(CDOL:自动线宽测量机),并于当年7月交付TCL华星 [5] - 2022年首台纳米级有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NanoPro-150成功交付,最高灵敏度达100nm,适用于0.13μm-0.18μm及以上制造工艺 [5] - 2023年该设备再次交付国内功率半导体头部公司量产线,主要性能参数与国际顶尖同类产品相近 [5] 公司行业地位与成就 - 是国内半导体及泛半导体前道图形缺陷检测设备的领军企业 [6] - 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6] - 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完全的自主产权 [6] - 亚微米级和微米级设备累计销售逾350台,长期稳定运行在众多量产线中 [6] 股东背景 - TCL华星光电为公司股东之一,早在2014年就对公司进行了投资 [5]
胜科纳米:公司在AI算力芯片使用到的HDI板分析检测领域有着独特优势
格隆汇· 2025-08-05 17:48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为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 为半导体全产业链客户提供样品失效分析 材料分析 可靠性分析等分析实验 [1] - 公司在AI算力芯片使用的HDI板分析检测领域有独特优势 [1] 技术能力与设备 - 公司拥有专业技术团队和先进检测设备 [1] - 能够针对HDI板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中的线路 孔径 层压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高精度分析检测 [1] - 可对成品的电性能 热性能进行检测 及时发现缺陷和潜在风险 [1] 行业发展趋势 - AI技术迅猛发展推动AI服务器对高频高速信号传输 芯片高集成度 复杂互连结构及高效散热提出极高要求 [1] - 行业PCB规格大幅提升 高端HDI板用量显著增加 [1] 客户服务与业务前景 - 公司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检测报告和优化建议 帮助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 - 公司PCB分析检测业务未来有望迎来更多机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