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检测

搜索文档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中嘉微视·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7-11 21:36
公司融资情况 - 中嘉微视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国泰君安创新投、国金鼎兴、天通股份等机构 [2] 公司背景与业务 - 中嘉微视为中韩合资高科技企业 专注于TFT-LCD、OLED、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及泛半导体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3]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在显示面板前道检测领域拥有核心技术 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在线量检测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融资用途 - 融资将用于巩固显示前道检测优势 加速产能扩张 满足国内主要面板厂商对国产检测设备的需求 [4] - 拓展半导体前道检测布局 加速晶圆量检测设备的研发迭代与量产交付 [4] - 持续投入高精度标定、纳米级3D测量等核心环节的自主研发 巩固技术壁垒 [4] 投资方观点 - 中嘉微视在显示前道检测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 覆盖全部核心工艺并打入龙头面板厂 [5] - 公司正以显示领域技术为基础开拓半导体前道量检测第二增长曲线 技术可迁移性和团队执行力获得投资方认可 [5] 行业观点 - 中嘉微视融资事件是半导体检测领域国产替代进程的重要一步 符合政府支持半导体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 [6] - 公司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得到资本市场高度认可 投资机构对其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6]
上半年江苏收获12个IPO,苏州领跑全省,还有近80家苏企正在排队
搜狐财经· 2025-07-02 19:00
江苏2025年上半年IPO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江苏共有12家企业成功登陆A股,IPO数量领先全国,此外还有6家企业成功登陆港股 [1] - 上半年共有51家企业在A股成功IPO,江苏占比约23.53%,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3] - 江苏还有接近60家企业在沪深京三地交易所排队上市,超20家企业在港交所排队上市 [4] A股上市企业城市分布 - 苏州以4家的数量领跑全省,包括赛分科技、胜科纳米、众捷汽车和华之杰 [2] - 常州有2家A股上市企业,分别是常友科技和泽润新能 [3] - 无锡、南通、淮安、扬州、镇江、泰州各有1家A股上市企业 [3] 重点A股上市企业介绍 - 赛分科技是国内液相色谱材料龙头企业,1月10日上市,募资2.16亿元,最新市值69.67亿元 [2] - 胜科纳米主要从事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3月25日上市,募资3.66亿元,最新市值107.12亿元 [2] - 众捷汽车是国内汽车热管理系统及部件领军企业,4月25日上市,募资5.02亿元,最新市值42.5亿元 [2] - 华之杰是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6月20日上市,募资4.97亿元,最新市值53.62亿元 [2] 港股及美股上市情况 - 上半年有6家江苏企业在港股上市,包括曹操出行、药捷安康、恒瑞医药等 [3] - 南京司凯奇汽车科技通过SPAC合并实现在纳斯达克上市,总市值8.51亿美元 [3] 已过会待上市企业 - 沪深交易所方面有8家公司通过首发审核,包括汉桑科技、技源集团、汇川联合动力等 [3] - 北交所有3家苏企顺利过会,包括苏州鼎佳精密、江苏酉立智能装备等 [3]
胜科纳米(688757):国内领先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企业,失效与材料分析领军者
开源证券· 2025-06-25 14: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商,在技术、客户等方面有优势,所处行业需求增长且头部优势显著,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扩大市场份额 [1][2][3] 各部分总结 稀缺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企业,被喻为“芯片全科医院”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商,为全产业链客户提供服务,被喻为“芯片全科医院” [1][9] - 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先进制程覆盖能力达 3nm,先进工艺营收占比近八成 [9] - 2023 年失效分析与材料分析领域市占率 7.86%,位居头部 [1][3][9] - 累计服务全球 2000 余家客户,布局六个实验室满足时效性要求 [1][9] - 2024 年上半年失效分析和材料分析等高附加值业务收入占比 97.09% [10] - 2021 - 2024 年营收和净利润 CAGR 分别达 35%和 43%,2024 年毛利率 46.86% [1][13] - 苏州检测分析能力提升项目投资额 2.97 亿元,预计 2025 年底建成投产 [20] - 2024 年多项关键财务数据处于可比公司前列,研发费用率 11.03%高于可比公司均值 [23][24] 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行业:具备逆周期韧性的高景气赛道 行业存在逆周期韧性,Labless 模式大势所趋 - 半导体检测分析是产业链重要环节,为保证产品良率需专业检测分析服务 [25] - 产业链上游是设备等制造商,中游是检测分析厂商,下游是检测报告使用者 [25] - Labless 模式具经济性、专业性、中立性优势,将为行业创造发展空间 [30][31] - 行业需求受半导体产业扩张驱动,且在下游景气降低时有反周期韧性 [32] 半导体技术迭代、产业国产化和工艺容错要求提升拉动行业需求增长 - 半导体技术更新迭代催生研发投入,推动第三方检测分析需求增长 [33] - 先进制程迭代提升容错率要求,带动测试与分析需求增长 [33] - 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和国产替代加速,为测试分析市场提供契机 [33][34] - 预计 2027 年全球市场规模达 66.77 亿美元,国内达 180 - 200 亿元 [2][35] 时效性需求致使市场竞争格局分散,但头部效应明显 - 市场呈“小、散、弱”特征,集中度低,参与者分五类 [40] - 头部民营机构如闳康、胜科纳米等占据主要份额,解决高端技术难题 [40] - 市场头部效应显著,龙头企业竞争优势将强化 [41][43] 检测范围可触达 3nm 工艺,客户覆盖全球超 2000 家优质厂商 卡位失效分析和材料分析两大优质赛道,在细分赛道保持领先地位 - 失效分析和材料分析技术难度、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好 [44] - 2024 年 H1 公司失效分析、材料分析业务收入占比 97.09%,2023 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约 7.86% [48] 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与 know - how,资质认证数量领先 - 依托核心技术构建高附加值业务体系,先进制程覆盖能力达 3nm,2024 年 1 - 6 月先进工艺收入占比 77.29% [49] - CNAS、CMA 认证项目数量在可比公司中领先 [53] 拥有优质且稳固的客户基础与认证壁垒,兼具独特的国际化优势 - 累计服务全球 2000 余家客户,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有良好市场认可度 [57][60] - 创始人在新加坡创办实验室,在东南亚有领先优势,与国内对手比有国际化优势 [63]
127岁顶级985,专业做VC,专心做生态
36氪· 2025-05-06 11:27
北京大学校庆与历史贡献 - 北京大学迎来127周年校庆,自1898年创立以来始终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旗帜,为国家培育无数人才 [1] - 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策源地,孕育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理念,鲁迅"立人"思想,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 [1] - 北大在科技领域贡献显著,参与"两弹一星"科研攻关,培养出于敏、王选、屠呦呦等杰出科学家 [1] 北大校友在科技与商业领域成就 -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康德新药董事长李革、蔚来创始人李斌、新东方俞敏洪等均为北大校友 [2] - 风险投资领域北大校友云集,包括松禾资本厉伟、真格基金王强、IDG资本崔广福等 [2] - 创投圈已形成"北大系天团",校友们在资本领域推动创新创业 [3] 北大校友企业IPO案例 - 胜科纳米创始人李晓旻(北大微电子专业)带领公司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半导体检测领域标杆企业 [4][5] - 图达通(激光雷达制造商)创始人鲍君威(北大物理系)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募集5.5亿港元 [7] - 纳芯微(芯片企业)由北大校友王升杨创立,已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现计划赴港发行H股 [7] 北大校友在创投领域的布局 -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北大社会学系)2016年成立蔚来资本,投资宁德时代、图达通等企业 [9][10][11] - "并购女王"刘晓丹(北大政治学/法学)创办晨壹投资,参投比亚迪半导体等龙头企业 [12] - 峰瑞资本李丰、华盖资本许小林等众多顶级投资人均为北大校友 [13] 北大在创投领域的机构布局 - 2018年北大开始筹备科技成果转化基金,2020年正式成立"元培基金" [15][16] - 2023年成立燕缘创投,聚焦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早期项目投资 [16] - 燕缘创投已投资银河通用机器人、国测量子等北大科研团队项目 [17] 北大科技创新生态建设 - 2025年北大提出"涵育一流生态,服务科教强国"发展主题,推进有组织科研和转化 [18][20] - 北大临港科创中心试点"拨改投"模式,为早期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19] - 筹建燕缘孵化器,计划举办燕缘国际科创大赛,打造系统化科创资源平台 [21] - 北大校友会推动"燕缘科创生态"建设,邀请校友参与科创领域共建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