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宗商品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市前三季度外贸“阶梯式”上行 9月份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
新华财经· 2025-10-22 21:46
新华财经上海10月22日电(记者吴宇)上海海关22日公布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进出口 3.3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5.4%,增速较前8个月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3%;进口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1%。 相比高端制造业充沛的出口动能,上海市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劳动密集型产品 出口1496.3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纺织服装出口882.7亿元,同比增长2.7%。 前三季度,上海市进口高新技术产品6015.8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总体进口高5.3个百分点。其 中,半导体制造设备、电脑及其零部件、飞机、飞机零部件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2.6%、16.1%、1.2倍、 30.2%,显示国内产业升级带动高技术产品进口提速。消费品进口3585.4亿元,虽同比下降6.5%,但乳 品、水果、肉类等民生类消费品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9.7%、15.3%、2.8%。 前三季度,上海市大宗商品进口2148.1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金属矿砂进口增长10.4%。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今年第一、第二、第三季度,上海市进出口规模分别为1.01 ...
以史为鉴:过去50年大宗商品指数拐点复盘
对冲研投· 2025-10-20 20:06
以下文章来源于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作者蒋东义 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 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文 | 蒋东义 来源 | 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编辑 | 杨兰 审核 | 浦电路交易员 过去这个季度,市场情绪确实像坐了一轮过山车。7月初时,关于大宗商品是否迎来新一轮"超级周期"的讨论颇为热烈,舞台的灯光似乎已经 打好。但进入8月后,"震荡"与"分化"成了主旋律,激动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这种冷却,反而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沟通"机会——不 是与人沟通,而是与过去五十年的市场周期进行一场深度对话,去倾听历史拐点处的信号。 作为这场系列复盘的开篇,咱们先不急于判断灯光该打向哪里,而是先一起检查支撑整个舞台的基石——宏观经济。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结 构化地倾听几个关键声音:比如美元周期的节奏、全球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变化所透露的"期待"等。 我们研究的对象采取了CRB大宗商品现货指数,相比CRB期货指数整体的趋势和拐点是一致的,但是时间更长,覆盖到了70年代大滞涨时 期和美元脱钩黄金的时期,另外少了一些换月月差的影响,更真实反映了实体商品的价格变化。我们也跳出库存周期繁荣与衰退的框架, 关注更宏 ...
为何9月出口增速超预期?:——2025年9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光大证券· 2025-10-14 14:15
出口表现 - 2025年9月出口额为3285.7亿美元,同比增长8.3%,较上月增速提升3.9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5.7%[2][5] - 进口额为2381.2亿美元,同比增长7.4%,远超市场预期1.4%[2] - 贸易顺差为904.5亿美元,较前值1023.3亿美元收窄[2] 增长驱动力 - 非美经济体需求旺盛:新兴市场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上,9月为51.2%;韩国和越南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2.7%和25.3%[5] - 产能出海拉动中间品出口:9月越南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38.3%,自中国进口同比增长34.4%;韩国对美国出口增长6.1%,自中国进口增长18.8%[5] - 低基数效应:2024年9月因台风影响,出口同比增速仅为2.3%[5] 区域结构 - 对美出口同比降幅收窄,从8月的-33.1%升至9月的-27.0%;对欧盟出口增速从10.4%升至14.2%;对东盟出口增速从22.5%降至15.6%[6] - 对新兴市场出口强劲:非洲、拉丁美洲和印度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56.4%、15.2%和14.4%[6] - 贸易多元化成效显著:美国、欧盟、东盟合计占中国出口份额降至41.4%,连续3个月下滑;拉丁美洲和非洲份额升至14.9%[6] 产品结构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5%,机电产品拉动出口增长7.7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船舶分别拉动增长1.5和0.7个百分点[15] - 劳动密集型产品整体出口同比下降4.1%,拉动作用有限;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分化,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和手机出口降幅收窄至-0.3%和-1.9%[9][10] - 大宗商品中稀土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97.1%,但出口量从5792吨降至4000吨;肥料出口增长95.4%[15] 进口改善 - 国内需求改善: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制造业PMI采购量指数从50.4%升至51.6%[18] - 高端制造进口强劲:集成电路、大飞机、半导体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4.1%、201.3%和9.9%[17] - 大宗商品进口量改善:重点进口商品中,19类商品进口数量同比增速较上月上升,15类实现正增长[18] 未来展望 - 非美经济体支撑持续:非洲、越南制造业PMI保持高位;欧元区产能利用率连续两个季度上行[3][21] - 中美贸易不确定性可能引发"抢出口":特朗普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10月可能因圣诞旺季再次出现出口高峰[3][21] - 高基数压力:2024年10月起出口增速较高,可能对未来数月同比读数造成压力[4][22]
数据点评 | 出口为何再“超预期”?(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10-13 20:51
核心观点 - 9月出口同比增速为8.3%,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5.7%和前值4.4%,进口同比增速为7.4%,亦高于预期的1.4%和前值1.3% [1][2] - 出口走强主要受低基数效应和外需改善的共同影响,其中对欧盟出口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而大幅回升 [2][8] - 外需保持韧性,9月全球制造业PMI(3个月移动平均)为50.8% [2][8] 国别与地区出口表现 - 对发达经济体出口改善,其中对美国出口同比回升6.1个百分点至-27.0%,对欧盟出口回升3.8个百分点至14.3% [6][15][56] - 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上行4.2个百分点至15.8%,表现强劲,其中对非洲出口大幅冲高30.5个百分点至56.5% [3][6][20] - 对东盟出口虽回落6.9个百分点至15.7%,但在“转口关税”落地背景下仍维持较高增速 [3][6][20] 商品类别出口表现 - 消费品出口回升,消费电子出口增速大幅回升3.3个百分点至9.4%,其中手机出口回升17.0个百分点 [5][43] - 轻工制品出口增速回升2.4个百分点至-5.7%,纺织纱线、鞋靴、家具等品类均有改善 [5][43] - 资本品出口增速回升,医疗仪器及器械、通用机械、船舶出口分别回升2.7、20.6、7.8个百分点 [6][47] - 中间品出口增速分化,集成电路出口增速微降0.1个百分点至32.7%,仍保持高增,汽车零配件出口增速小幅回升0.5个百分点 [6][47] 进口表现与未来出口韧性指示 - 9月进口同比大幅回升,机电产品进口增速较上月回升9.1个百分点至10.1%,农产品如原油、大豆进口亦有较大改善 [3][31][59] - 加工贸易进口大幅回升6.6个百分点至12%,该指标受外需驱动且领先整体出口约1个月,预示10月出口或保持韧性 [3][31][32] - 领先指标偏强,10月首周港口外贸货运量、出口链生产指数分别上行15.9和2.9个百分点 [38] 出口驱动因素分析 - 对美国出口改善或源于美国补库周期持续,带动其进口需求回归,美国对我国集装箱预定量从8月初的-22.5%显著回升至9月25日的-0.7% [2][15] - 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提速,以及中国加速替代欧洲市场份额,继续支撑对新兴经济体出口,中游制造类商品出口回升1.9个百分点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