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林业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加快打造全国林业产业现代化先行省 力争实现“一亩山万元钱”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1 16:17
会议透露,"十五五"期间,广东将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培育林业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兴产 业,打造油茶、竹、森林药材、花卉苗木、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香料香精、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八大 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广东林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产业升级路径,广东将突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统筹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培育稳定健康优 质的森林生态系统,壮大林下经济,增强优质林产品供给能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森林资源 管理、产业发展与森林经营深度融合,创新森林资源经营和管护机制,激活集体林权经营活力,搞 活"两山"转化机制。同时,全省还大力培育县域林业产业,打造提质绿美产业发展平台,依托产业园区 和特色基地实施集群培优行动,重点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加强科技创新,做强林产加工。 在生态价值转化上,广东将通过绿美生态建设政策倾斜,重点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及林业碳汇经 济,深挖生态产品价值潜力;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为发展方式,实施林产品质量提升与品牌培育工 程,增强"粤林+"公用品牌影响力,搭建林产品交易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与区域协作,进一步做大林产 品市场。此外,全省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培育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福建:“三多”妙笔写活山林文章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7 10:46
编者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实践。福建省、江西省、重庆市3个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 区打样板、走在前,以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为重点,以兴林富民为目标,创新集体林权制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展"两山"转化 路径,形成了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蓝图加速转化为"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实景画。 福建省邵武市二都国有林场。黄海摄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近年来,福建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建设现代林业强省目标,持续深化集体 林权制度改革,接续实施林业"八大工程",生态红利不断释放,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如今,绿色已经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林业,不仅展示出"生态美",同时促进了"百姓富"。 逐绿前行 筑牢东南沿海生态屏障 福建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多林多是其一大特色和优势。 同时,福建林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从生态建设来看,森林分布不均衡,东南沿海人口密集地区森林覆盖率较低,总体生态系统较脆 ...
短评丨“点”读林改“绿富密码”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7 10:46
生态文明建设与林改核心观点 -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1] - 福建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共富样本 [1] - 成功经验的关键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点、敢于创新的发展基点、系统推进的实践支点 [1]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点 - 林改成功根植于为民林改、让林农受益的初心,落实好"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政策 [1] - 改革使林农从"看山人"变为"山主人",激活绿水青山潜力,发展林木产业、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普惠林业金融等 [1] - 林农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绿色银行",为践行"两山"理念提供了内生的驱动力 [1] 敢于创新的发展基点 - 林改是一个持续迭代、勇于突破的动态过程,从三权分置改革到林票等机制盘活林业资源 [2] - 林地经营权可流转、入股、抵押,林权抵押贷款、"闽林通"等金融创新产品为林业注入金融"活水" [2] - 创新精神破解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难题,充分释放森林经济价值 [2] 系统推进的实践支点 - 林改是复杂系统工程,福建构建了林业保护、服务、科技支撑、管理、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六大体系 [2] - 配套政策打出"组合拳",包括生态补偿机制、林业碳汇交易、简化采伐审批、优化政务服务等 [2] - 三产融合发展措施形成相互支撑的良性闭环,确保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2] 未来展望与全国意义 - 福建林改的探索找到了生态富民的"最优解",其经验可望向全国 [3] - 未来需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秉持创新精神、运用系统方法,推动更多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3]
广东举办第三届经济林金秋消费季活动 20个项目集中签约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01:47
中新网清远10月16日电(记者程景伟)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广东省第三届经济林金秋消费季活动在 清远佛冈举行。活动现场,20个林业产业项目进行集中签约。 来自广东全省21个地市的70余家林业龙头企业携经济林产品参展,各类山林特色美味纷纷亮相。油茶籽 油色泽金黄、南药干货纹理清晰、魔芋块脆嫩爽滑、油焖笋香气四溢……现场吸引了不少民众驻足品 尝。 活动现场举行了林业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包括清远市清新区澳洲坚果产业园建设项目、清远市佛冈县种 苗繁育基地项目、清远市英德市"惠林宝"林业贷款项目、清远市连南县木本油料种植基地建设与运营管 理项目在内的20个林业产业项目正式落地清远。 据广东省林业局介绍,截至2024年,广东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9416亿元,约占全国十分之一,连续十余 年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已形成18个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94个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75家省级以上 林业龙头企业、3518个农民林业合作社、651个家庭林场等高质量载体,林业产业生态完善、集群化与 集约化水平持续提升。(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清远市连山县壮瑶宝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带来的山苍子颇受欢迎。数据显示,当前,清远市连南县 ...
广西统筹资金1.27亿元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4:20
中新网南宁10月16日电 (韦佳秀)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近日发布消息称,该厅统筹中央和自治区两级资 金1.27亿元(人民币,下同),重点支持中幼林抚育、森林质量提升等关键环节,切实提高用材林、经济 林经营效益和森林生态功能。 据介绍,该厅聚焦推动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强化产业发展支持、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重点任务,强 化资金保障和政策供给,推动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力助推广西林业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林业产业绿色化、现代化发展方面,今年以来,该厅安排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96亿元,重点支持 绿色家居、生态板材加工等现代林业产业园区建设,助力林业重点县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培育新质生产 力;指导贺州市成功入选全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城市,积极推广竹制品 等绿色建材应用,拓展林业产品市场空间,培育林业经济新增长点。 广西统筹资金1.27亿元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董文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 ...
南农晨读 | 绿美岭南 翰墨千春
南方农村报· 2025-10-16 12:03
文化艺术活动 - “翰墨千春·绿美岭南——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于10月15日在广州市东山湖畔的溯榭映美术馆开幕 [4][5] - 展览旨在通过艺术笔墨展现岭南古树千年风姿 推动生态文明与文化艺术深度融合 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注入人文情怀 [5][6] 能源行业 - 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流花油田群原油累计产量突破3800万吨 [8][9] - 流花油田群最大水深约为437米 目前有5个油田在产 拥有我国海上油气田规模最大的水下生产系统 [9][10] 农业与林业经济 - 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广东省第三届经济林金秋消费季活动于10月16日在清远市佛冈县开启 [12][13][14] - 活动重点展示木本粮油 经济林果 林下经济等森林食物发展成果 旨在促进消费 实现生态美 产业兴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15][16][17][18] - 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公布排名 广州增城6首作品进入南部大区赛前十五名 汕头潮南1首作品入选副赛前五名 [20][21][22][23][24] 特色产业 - 广东潮州饶平县杰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海鮸鱼加工 鱼鳔被取出用于制作鱼胶 被称为“潮汕女儿红” [26][27][28] 医疗协作 - 新会区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汤文秀于2025年9月11日到达宁明县人民医院 接替其丈夫黎炳祥医生 开展新一轮新会-宁明粤桂协作医疗帮扶 [30][31][33][34][35][36][37][38] 文化推广 - 音乐人尹晓芸在2025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半决赛凭借原创歌曲《连山摇》晋级 该歌曲融合摇滚 说唱与瑶族八音唢呐 旨在推广其家乡连山 [40][43][44][45][46]
不断增厚“绿色家底”还需持续发力
经济日报· 2025-09-12 14:08
森林资源发展成就 -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以上 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个陕西省 占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四分之一[1] - 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 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1] - 国家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和《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 为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1] 森林资源保护挑战 -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违法违规占用林地时有发生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2] - 部分地区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矛盾[2] - 林业产业规模较小问题突出[2] 资源布局优化措施 - 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规划体系 界定重点生态功能区并实施严格保护政策[2] - 科学规划林木种植结构和品种布局 合理布局商品林并推广高效栽培技术[2] - 推进跨区域协作机制 实施跨区域生态保护项目以实现优势互补[2] 科技创新应用 - 推广先进种植抚育技术 通过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提升林木生长速度和品质[3] - 利用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培育抗逆性强、生长周期短、经济价值高的林木品种[3] - 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和监测网络 采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巡护实现动态监测[3] 林业产业发展 - 深入挖掘森林文化底蕴和生态价值 打造地方特色生态旅游品牌[3] - 持续推进林下种植养殖 提升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3] - 加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提高林下经济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3]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森林法执法检查
陕西日报· 2025-08-29 06:46
森林资源保护与治理机制 - 西安市实现四级林长制全覆盖并制定天然林保护修复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和市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制度 [1] - 长安区实行林长加警长联动机制 周至县建立保护与利用协调机制促进保护治理常态长效 [1] - 宝鸡市建立林长制加重点工作机制一体推进保护治理常态长效 [2] 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 宝鸡市2024年完成营造林42.61万亩 封山育林20.39万亩 森林抚育19.1万亩 [2] - 延安市森林覆盖率增长至53.07%(含经济林) 植被覆盖度达87.6% 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2] - 延安市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营造林647万亩 实施干杂果低产园改造12.11万亩累计达52.7万亩 [2] 林业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西安市林业产业不断壮大 林药种植林下养殖森林康养等产业规模扩大带动8万多户农户 [1] - 宝鸡市161.7万亩经济林挂果丰产 森林旅游等接待70.86万人次带动群众增收4829万元 [2] - 延安市2024年生态旅游收入达2.75亿元 黄龙山等入选国家首批森林康养基地 [2] 创新示范与区域推广 - 长安区古树名木保护经验在全国推广 周至县被指定为全省森林普查县级先行试点示范 [1] -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列入陕西中华祖脉大秦岭生态旅游线路 [2] - 延安市山川大地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劳山国家森林公园获评国家4A级景区 [2]
猎神村“竹山变金山”
金融时报· 2025-08-26 10:45
生态治理成效 - 关闭5座石膏矿并舍弃近20年矿山经济 实现绿色转型 [1] - 划定生态保护区 整治矿区塌陷滑坡 实施复绿工程 [1][2] - 恢复群山叠翠自然面貌 保障公益林6900余亩 改造竹林6500余亩 栽种树木超30000株 [2] 生态修复技术 - 创新采用"小微湿地+"治理模式 修复65个采矿"天坑" [2] - 建成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群 梦溪湉园入选重庆市首批25个市级小微湿地名录 [3] - 水质达Ⅱ类标准 湿地植物从19种增至110种 水生无脊椎动物从13种增至52种 发现鸟类30余种 [3] 旅游产业发展 - 形成百里竹海民宿群 拥有乡村酒店及民宿50余家 客房700间 床位近1000个 餐位约4500个 [3] - 2024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旅游收入超6000万元 [4] - 解决就业300余人 村集体经济增收248万元 分红60万元 人均纯收入达3.6万元 [4] 产业融合模式 - 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涌现民宿/康养/露营等新业态 [4] - 引入重庆怡幽谷农林开发公司/亿联集团等民营资本共建民宿项目 [4] - 打造"矿咖"等网红打卡点 利用废弃矿洞改造保留原始风貌 [4]
央行等三部门:发挥金融力量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8-26 00:25
政策核心与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15条具体措施以发挥金融力量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1] - 政策旨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强化林业重要战略实施金融保障、加大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投入、建立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政策配套体系及保障机制 [1] 深化林权改革与金融服务 - 加大林权抵押贷款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拓宽可抵押林权范围,依法合规延长贷款期限,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提质扩面 [1]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动成立林权收储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开展林权收储担保服务 [1] - 优化林权价值评估机制,制定统一评估准则,提升评估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强化抵押林权管理和处置 [1] - 健全林权抵押登记机制,探索建立林业数据库和交易流转平台,规范有序推进林权市场化交易 [1] 重点领域金融保障与产业支持 - 聚焦国家储备林建设、"三北"工程等重要生态工程建设,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金融服务需求对接 [2] - 针对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特点,提供适配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林下特色产业培育、原料收储及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冷链保鲜和物流等融资需求 [2] - 综合运用信贷、股权、债券等融资方式,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融资创新 - 围绕林业碳汇资源经营开发,探索完善林业生态产品抵押价值评估方法 [2] - 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融资服务,提高生态产品价值融资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安全性 [2] 配套政策与保障机制 -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拓宽涉林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大林业领域资金支持 [2] - 探索构建包括指数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责任保险在内的森林保险产品体系 [2] - 提升金融机构风险防控能力,构建评估、保险、监管、处置、收储五位一体的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机制 [2] - 各地需建立金融支持林业改革发展工作会商机制,搭建协作和信息交流平台,林业主管部门需建立健全林业领域融资需求项目库,强化与金融系统共享对接 [2] 后续落实与展望 - 中国人民银行将与相关部门加快推动《通知》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畅通政银企融资对接渠道,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