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
搜索文档
 FundPark完成7100万美元融资;三一重工登陆港交所,最新市值为2128.98亿港元丨全球投融资周报10.25-10.31
 创业邦· 2025-11-02 09:35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览 - 本周国内一级市场披露融资事件109个,较上周增加12个,其中36个事件披露金额,总融资规模47.86亿元人民币,平均融资金额1.33亿元人民币 [7] - 从融资事件数量看,智能制造领域最活跃,有21个融资事件,其次是人工智能16个和医疗健康13个 [9] - 从已披露融资规模看,人工智能行业最高,融资总规模约10.55亿人民币,其中仿生机器人研发商「五八智能」获近5亿人民币A轮融资 [9] - 医疗健康行业已披露融资总额为6.7亿人民币,其中医用同位素研发商「核素同创」获4.3亿人民币A轮融资 [10]   地区分布 - 从地区分布看,获投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其中江苏披露24个,浙江披露19个,广东披露18个 [14] - 浙江10起事件共融资11.03亿人民币,上海5起事件共融资6.32亿人民币,北京4起事件共融资6.82亿人民币 [17] - 江苏5起事件共融资4.20亿人民币,安徽4起事件共融资3.61亿人民币,四川2起事件共融资4.70亿人民币 [17]   阶段分布与活跃机构 - 从阶段分布看,早期融资事件81个,成长期24个,后期4个 [17] - 本周活跃投资机构包括中车资本(4个投资事件)、深创投(3个投资事件)、君联资本(2个投资事件) [24]   国内IPO公司 - 本周重点监测到国内IPO公司共8家,分别位于香港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 [28] - 「三一重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最新市值2128.98亿港元,上市募资133.07亿港元 [28][29] - 「奕斯伟材料」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最新市值1160.06亿人民币,发行价8.62人民币,上市募资45.07亿人民币 [29] - 「天元生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最新市值441.69亿人民币,发行价29.06人民币,上市募资24.30亿人民币 [29] - 「滴普科技」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最新市值371.38亿港元,发行价26.66港元,上市募资6.10亿港元 [30]   国内并购事件 - 本周国内披露已完成并购事件6个,较上周减少4个,分布在智能制造、传统行业、能源电力行业 [35] - 华海诚科以11.2亿人民币收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商华威电子70%股份,被收购方华威电子专注于半导体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材料 [35][37] - 华创三鑫以6.16亿人民币被并购,并购方为东创精密 [38] - 日华复能以4042.68万人民币被并购,并购方为栖贤悦奉(临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38] - 艾欧精细以1381.25万人民币被并购,并购方为四川达威 [39] - 瀚泽口腔以5.1万人民币被并购,并购方为北京康红科技有限公司 [40][41]
 【西安】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41.94亿元
 陕西日报· 2025-10-31 08:44
市场销售稳步增长。前三季度,西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1.74亿元,同比增长5.2%。消费品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4%。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 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6.5%,新能源汽车增长32.1%,智能手机增长 82%。网上零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19.4%,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 售额比重的36%,较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 进出口加快增长。前三季度,西安市进出口总值3549.29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出口总值 2467.39亿元,增长20.1%;进口总值1081.90亿元,增长8.4%。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07.44亿 元,增长5.2%;对东盟、欧盟进出口分别增长25.0%、58.3%。重点产品出口持续向好,机电产品出口 增长18.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4.4%,"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33.8%。集结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中 欧班列(西安)开行4455列、增长10.2%,运送货物494万吨、增长7.6%,运输陕西地区进出口货值增 长12.4%。(记者:陈志涛) "前三季度,西安 ...
 定西高强、泓毅股份上市申请获受理,丹娜生物网上中签率达0.02%
 搜狐财经· 2025-10-27 21:04
 北交所市场整体概况 - 截至2025年10月26日,北交所共有挂牌公司279家,总股本388.77亿股,其中流通股本248.54亿股 [2] - 上周(10月20日-10月26日)北交所周成交量为39.32亿股,环比减少0.71%,周成交金额为901.62亿元,环比减少2.64% [3] - 上周北证50指数上涨2.74%至1472.08点,成分股中43只上涨,1只平盘,6只下跌 [3] - 同惠电子以15.56%的涨幅领涨,国子软件上涨7.94%居次;鼎智科技下跌13.66%,骏创科技下跌12.96% [3] - 年内累计成交数量达2513.70亿股,累计成交金额达55297.66亿元,累计成交均价为22.00元 [3]   新股发行与审核动态 - 上周北交所新增1家公司申购,1家公司通过上市委会议,2家申请获受理,无公司挂牌、获注册批复或提交注册 [6] - 截至10月26日,有85家公司处于待审状态(已受理4家、已问询74家、上市委会议通过2家、提交注册5家),另有86家企业处于中止状态 [6] - 江苏爱舍伦医疗科技集团于10月24日通过上市委会议,委员会关注其与第一大客户合作的稳定性、境外销售风险及募投项目产能消化问题 [17] - 爱舍伦医疗拟募集3.00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6.92亿元,归母净利润8061.07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4.81%至4.38亿元 [19][20][21]   新受理上市申请公司 - 上周有2家公司上市申请获北交所受理 [22] - 定西高强度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于10月20日获受理,拟募集3.85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7.99亿元,归属净利润6103.20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91.41%至5.62亿元 [23][24] - 安徽泓毅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于10月23日获受理,拟募集8.18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高达28.88亿元,归母净利润2.43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5.49亿元,同比增长46.11% [25][26][27][28]   上市辅导阶段动态 - 上周有1家公司辅导备案获受理,进入辅导期 [30] - 安徽国电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0日进入辅导期,2023年及2024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8620.18万元和7581.27万元 [32] - 上周有1家公司终止辅导备案 [34] - 广东羚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22日确认终止辅导,原因为综合考虑公司发展战略及资本市场环境等因素 [35][37]   重点个股案例:丹娜生物 - 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上发行获配户数为7.2万户,网上获配比例约0.02%,获配金额1.23亿元 [10] - 公司拟募集1.37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2.40亿元,归属净利润8718.96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16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29.55%至4996.49万元 [10][11][12]
 工业稳大盘 连续三个季度增长7%以上
 四川日报· 2025-10-26 06:03
 工业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连续三个季度保持7%以上的较快增长态势 [5] - 41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85.4% [4][6] - 前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114.1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利润总额2193.3亿元,同比增长5.8% [9]   重点行业拉动作用 -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四个行业合计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 [4][6]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 [6]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4][6]   优势产业发展态势 - 工业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4][7] - 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5.8%,今年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4][7] - 先进材料产业同比增长4.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5][7]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5][8]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1.6% [5][9]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0.2% [5][9]   企业创新与产能 - 成都微芯药业有限公司凭借糖尿病原创新药实现上半年产值超去年全年 [5][8] - 企业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人员两班倒进行生产 [5] - 智能手表、工业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9]   产业合作与升级 - 成都经开区、中国一汽集团、大众汽车集团签署协议,在成都打造覆盖研产供销全价值链的汽车企业 [6] - 捷达品牌全新VS8车型和全新一代速腾L车型下线,丰富了“四川造”汽车产品矩阵 [6] - 菲斯特科技开发出全球首款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拓展激光显示应用场景 [7]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6% 增速呈逐季回升态势
 人民日报· 2025-10-24 05:54
三季度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5%,高于当季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4.3个百分点,形成新 的用电增长驱动力。其中,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 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领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智部副主任蒋德斌分析,今年一、二、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 2.5%、4.9%和6.1%,同比增速呈逐季回升态势。7月、8月全社会用电量规模高企、增速较快,一方面 是由于多轮高温过程拉动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 力,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系列政策拉动第二产业三季度用电量增速明显回升。"蒋德斌介绍,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对全社会 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是拉动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本报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丁怡婷)国家能源局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 瓦时,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用电量570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第三产业用电量17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 ...
 上海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5%,金融市场活跃财政收支增长
 贝壳财经· 2025-10-22 14:02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24亿元,同比增长5.9%,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64.26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增长3.9% [1]   工业生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 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1% [2]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 [2]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2]   服务业细分行业表现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277.43亿元,同比增长15.5% [2] - 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同比增长9.8% [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76.75亿元,增长5.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3274.66亿元,增长3.2% [2]   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3%,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3个百分点 [3]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 [3]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202.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 [3]   消费市场与金融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3] - 体育和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7.7%,家具类增长2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2% [3] - 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38.4%,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11.5%,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40.2% [3] - 9月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贷款余额12.89万亿元,增长7.1% [3]   财政收支与价格指数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5.68亿元,同比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76.39亿元,增长8.0% [3]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6% [4]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1% [4]   居民收入与就业 -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20元,同比增长4.3% [5]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 [5] - 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2% [5]
 GDP同比增长5.5%!上海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2 09:41
 地区生产总值总体情况 - 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24亿元,同比增长5.9%,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同比增长3.9%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64.26亿元,同比增长0.9% [1]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8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 [2]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1% [2]   第三产业发展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277.43亿元,同比增长15.5%,引领第三产业增长 [3] - 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同比增长9.8% [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76.75亿元,同比增长5.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3274.66亿元,同比增长3.2% [3]   固定资产投资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 [4]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3%,增速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4.3个百分点 [4]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2% [4]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202.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 [4]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5] - 限额以上单位中,体育和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7.7%,家具类增长2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2% [5]   金融市场与财政 - 全市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38.4%,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11.5%,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40.2% [6] - 9月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贷款余额12.89万亿元,增长7.1% [6]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5.68亿元,同比增长1.0%,支出6876.39亿元,增长8.0% [6]   价格指数与居民收入 -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6% [7]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1% [7] -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20元,同比增长4.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增长5.4% [7] - 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2% [7]
 四川2025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5%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7倍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21:22
 总体经济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32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78.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6966.4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28377.1亿元,增长6% [1] -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 [1]   农业经济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57.7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 [1] - 种植业产值5410.2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经济作物对种植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7% [2] - 牧业产值1967.3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生猪和牛出栏量分别增长1.2%和2.5% [2] - 实施"1+1+8"建圈强链工程,目标打造万亿级畜牧产业、五千亿级粮油产业及8个千亿级特色产业矩阵 [1]   工业经济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延续3个季度以来7%以上的较快增长态势 [2] - 全省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85.4% [2] - 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6%,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比上年全年加快8.8个百分点 [3]   重点行业与产品 -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3%、14.9%、13.1%、12.8%,四个行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 [3] - 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7倍、1.2倍、0.55倍 [3]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1.6%和20.2% [3] - 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50%、48.1%、41.8% [3]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8%,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 [1] - 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8%,增速较上半年加快5.3个百分点,其中8月和9月当月分别增长21.2%和28.3% [4]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4.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3% [4] - 汽车、通讯器材、家用电器三类主要的以旧换新商品零售额合计增长12.2%,拉动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4.2个百分点 [4]
 最高增近5000%,A股公司密集公告
 证券时报· 2025-10-20 22:11
 合金投资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54.61%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5.81万元,同比增长124.87% [2] - 第三季度净利润268.23万元,同比增长4985.25% [2]   川金诺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8.07亿元,同比增长27.5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175.61% [1]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63亿元,同比增长27.01%,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89.43% [1]   大族数控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9.03亿元,同比增长66.53%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2亿元,同比增长142.19% [1]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5.21亿元,同比增长95.19%,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281.94% [1] - 业绩增长受益于AI服务器高多层板需求旺盛及创新设备销售增长 [2]   双一科技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5.41%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125.25% [2]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05亿元,同比下降23.88%,净利润4466.68万元,同比增长9.91% [2]   金力永磁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3.73亿元,同比增长7.16%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161.81% [3]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8.66亿元,同比增长12.91%,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172.65% [3]   行业龙头公司业绩 -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947亿元,同比增长0.4%,主营业务收入6831亿元,同比增长0.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4.0% [4] - 宁德时代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0% [4] - 科大讯飞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9.89亿元,同比增长14.41%,归母净利润亏损6667.54万元,但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202.40% [4]   整体披露情况 - 截至发稿,已披露2025年三季报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100家 [4] - 多家公司如开勒股份、大洋生物、电工合金、日久光电等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也大幅增长 [3]
 常州,一个靠谱的“制造搭子”是怎样炼成的?
 36氪· 2025-10-20 16:27
 常州城市品牌与产业营销 - 城市将“精工”特质深度融入产业发展,利用足球赛事看台打造“先进制造博览馆”进行创意营销[1] - 文旅与外事部门联动,通过主题活动吸引20国超250位外企高管,将看台转化为招商前台,促成新能源项目落地[3] - 城市应对舆情时侧重展示制造业实力而非传统公关,凸显其“工业智造明星城”的定位[1][3]   区域经济与制造业地位 - 2024年江苏省GDP达137,008亿元,增量6,084亿元全国第一,常州GDP为10,813.6亿元,增速6.1%居苏南首位[4][5] - 常州税收占比84.1%,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全国城市排名跃升至第25位[4] - 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定在40.8%,工业经济总规模突破2.2万亿元,居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17位[6]   产业体系与企业实力 - 工业体系覆盖国家41个大类中的33个,培育超40个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1/2[6] - 全国前六大电池企业有3家布局常州,产能超230GWh全省第一[6] - 2025年9家企业入围中国民企500强(全省第三),11家入围制造业500强,涵盖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6]   制造业主体增长与结构 - 2024年上半年新设制造业主体3,046户,同比增6%,通用设备制造业占比40.5%[7] - 截至2024年6月末实有制造业主体11.16万户,同比增1.2%,通用设备、金属制品、电气机械为前三大行业[7] - 五年间制造业企业数量近翻倍(2020年近6万家),覆盖机械、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元领域[7][8]   产业发展策略与历史根基 - 城市发展模式具前瞻性:20世纪80年代兴起苏南模式,通过“老厂办小厂”链式扩张形成工业基础[9] - 新能源产业布局领先半步:80年代发展输变电,90年代培育光伏,2010年布局电池,2019年下线首台新能源整车[11] - 2013年明确十大产业链并推进“建链、补链、强链”,2016年后重点转向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14]   企业引进与资本运作案例 - 理想汽车2016年落户,看中本地智能装备集群与人才优势;宁德时代同年落户溧阳,推动动力电池布局[11][13] - 2018年资本运作抄底中航锂电,将其从央企子公司转为地方国企,并引入小米、红杉等投资者,后于2022年上市[14] - 政府基金矩阵总规模超400亿元(63支子基金),联合高投集团设10亿元科创基金,带动社会创新投入2,000亿元[17][18][24]   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 - 2020-2021年江苏省营商环境评价居第一方阵,“政务服务”指标连续两年全省第一[19] - 政策导向强调“懂得产业、舍得投入、等得花开”,构建全流程“双创”支撑体系[17][20] - 吸引深创投、松禾资本等机构落地,形成“项目孵化—资金投入—产业链培育”闭环[18]   未来产业规划与基础设施 - 2024年发布未来产业方案,目标2030年总产值超4,000亿元,划定13个先导区锁定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赛道[22][24] - 预留屋顶光伏、储能接口,绿电比例写入土地出让条件;建设算力中心,计划2027年5G基站2.7万座、智算规模1,000PFLOPS[24] - 推动动力电池、光伏企业跨链发展,落地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天合光能钙钛矿等项目,强化产业协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