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

搜索文档
2024年石化行业责任关怀报告发布:石油和化工行业持续深化责任关怀实践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10:27
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2024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责任关怀报告》(下称《报告》) 并指出,石油和化工行业持续深化责任关怀实践,坚定不移地朝着绿色、安全、低碳的方向迈进,在自 律引导、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准则落地 园区、企业协同推进 202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新增责任关怀承诺单位98家(其中园区11家),累计承诺单位达1082家,包括 96家化工园区、986家企业事业单位,基本实现"十四五"期间"百园千企"目标,形成"政府支持、联合会 牵头、专业协会配合、园区助推、企业践行"的协同推进格局。 2024年度,行业深入贯彻责任关怀理念,一批表现优异的单位脱颖而出。 《报告》评选出20家"责任关怀之星",覆盖化工园区、央企、外企、院校等,为行业树立了实践典 范。"责任关怀之星"以安全运营为基石、以环境保护为使命、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社会责任为己任, 以高标准的实践诠释责任关怀内涵,为推动责任关怀理念在化工全产业链的深化落地注入强劲动力。 这些"责任关怀之星"的成功经验,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向他们看齐。从关键绩效指标看,责任关怀成员单 位HSE绩效稳步提升:2024年工艺安全事件率降至0.19 ...
中央企业开放134个中试验证平台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9:37
国务院国资委9月17日正式发布《中央企业中试验证平台对外开放服务手册(2025年版)》,推动 中央企业中试验证服务共用共享。 三次采油先导中试验证平台 稠油开采先导中试验证平台 长输油气管道中试验证平台 手册共对外开放中试验证平台134个、服务项目291项,覆盖资源开发、能源利用、制造工程、信息 网络、先进材料、生命健康、绿色环保、公共安全等产业技术领域,提供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可靠 性验证、小批量试制、性能评价等方面能力。 涉及到石油和化工领域的平台包括: 航天动力节能环保技术中试验证平台 氢液化装备中试验证平台 物探技术中试验证平台 钻井工程技术中试验证平台 加氢催化剂与工艺工程中试验证平台 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制备工艺中试验证平台 化工催化剂制备工艺及性能评价中试验证平台 苯加氢均相催化剂制备及评价中试验证平台 二元醇催化剂与工艺工程中试验证平台 高分子材料改性加工中试验证平台 加氢和临氢催化剂中试验证平台 聚乙烯(淤浆)催化剂与工艺工程中试验证平台 聚烯烃催化剂与工艺工程中试验证平台 石油工程井下工具及油田化学助剂中试验证平台 石油炼制中试验证平台 石油化工阻火阻爆中试验证平台 钻采新工具新工艺中试验证 ...
60余家石化企业上榜中企500强
中国化工报· 2025-09-17 10:29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石油化工行业表现 - 60余家石油和化工企业上榜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占总榜单数量12% [1] - 石油和化工企业营业收入29690亿元和29320亿元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列榜单第二和第三名 [1]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入前100强 [1] -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弘润石化(潍坊)有限责任公司 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传化集团有限公司 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石油和化工企业上榜500强 [1] 石油化工企业创新与国际化 -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 中国海油 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石化企业位列2025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 [2] - 中国石油海外资产达1万亿元 位居2025中国跨国公司100大首位 [2] - 中国石化海外资产突破5000亿元 中国海油海外资产突破5000亿元 [2] -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化企进入2025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榜单 [2] 中国企业500强整体发展 - 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营收总规模110.15万亿元 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46% [1] - 十四五以来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提高逾87亿元 营收总额增长超过22% 资产总额增长超过34% [2]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 [2]
三板斧”推进节能减碳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41
加快产能转型 - 重点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 以示范化带动产业化并逐步推进与氢能相结合的CCUS项目 [1] - 着力发展氢能产业 持续加大风光制氢 海水制氢和PSA技术提纯生产蓝氢等项目建设力度 [1] - 大力实施石化装置余热余压深度利用工程 如蒸汽能量深度回收 避免能量浪费 [1] 实施流程再造 - 通过原料替代 工艺革新 能源重构 副产物循环及数字化赋能实现碳排放与能耗系统性下降 [2] - 在装置生产源头重视低碳原料替代并进行适配性改造 在生产过程中用高效低耗工艺替代传统工艺 通过装置互联 物流互通 能量互供减少浪费 [2] - 用先进设备替代陈旧设备 重点抓好蒸汽产出设施替代 用生物质锅炉 核能供汽 绿电制汽等绿汽替代传统燃煤燃气锅炉 [2] 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 - 实行石化装置生产全生命周期碳核算与交易管理制度 形成量化碳排放 管理碳排放 通过市场机制激励减排的完整体系 [2] - 从原油开采 运输 炼制 化工合成 产品运输 用户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过程明确核算对象 进行量化考核 [2]
业界: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转化为提质增效实际动能
中国化工报· 2025-08-29 10:08
行业政策与战略指引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标志着人工智能从概念走向大规模应用新阶段 为石油和化工行业提供战略指引[1] - 石油和化工行业既是AI技术急需突破的重点领域 也是其价值释放的最大受益者[1] 当前应用现状 - AI在化工行业应用从初步探索走向规模化落地 研发领域通过分子模拟和高通量计算显著缩短新材料研发周期[1] - 生产环节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和数字孪生技术逐步普及 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1] - 安全环保方面AI驱动智能监控和风险预警系统成为行业标配 大幅降低事故发生率[1] 发展面临挑战 - 行业存在数据孤岛 算力不足 复合型人才短缺等挑战[1] - 化工领域AI推进缓慢原因包括技术适配难 行业对工艺控制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 传统AI模型难以满足复杂化学反应精准预测需求[2] - 数据异构性强 DCS MES等不同系统间数据孤岛现象普遍 机理模型与数据模型冲突未形成优化解决方案[2] - 组织认知层面存在决策层风险偏好保守 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2] - 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化工企业或园区普遍存在边缘计算能力薄弱问题 安全合规压力大[2] 发展路径与解决方案 - 加快构建多元适配技术体系 实现机理驱动与数据驱动融合 分级部署AI应用 建构安全可信AI框架[3] - 实施三步走战略 示范引领阶段采用小步快跑策略 首期聚焦供应链协同和数据平台[3] - 系统集成阶段整合ERP MES SCADA等系统 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 实现数据有机贯通 开发行业APP[3] - 生态构建阶段联合高校院所攻关行业关键技术 建立AI+化工创新中心 制定化工行业AI应用成熟度评估标准[3] - 重点聚焦AI+研发 AI+生产 AI+安全环保 AI+供应链 AI+服务五大应用场景[3] - 建立四位一体支撑体系 实现技术筑基 人才保障 生态协同和制度护航 形成政府引导 企业主导 科研支撑和平台服务新格局[3] 企业实践案例 - 河南心连心集团将人工智能+制造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 通过大数据智能 混合增强智能 群体智能等新一代AI技术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4] - 应用环境风险识别 机器人巡检 数字孪生工厂等智能场景保障安全生产 加快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转变[4]
2025中国民企500强公布!这些化工企业上榜→
中国化工报· 2025-08-28 18:40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概况 - 京东集团、阿里巴巴、恒力集团、华为投资控股、比亚迪位居前五,营业收入均超过7700亿元[1] - 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2]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资产总额51.15万亿元,其中97家企业资产超千亿元[2] 石油化工行业表现 - 石油化工企业70余家上榜,占榜单份额超10%,18家进入前100强[1] - 营收超千亿元化工企业18家(较上年增6家),500-1000亿元企业21家[1] - 恒力集团(8715.21亿元)、浙江荣盛(6586.02亿元)、盛虹控股(5656.23亿元)位列化工行业前三[1][5] 区域分布特征 - 山东省以26家化工上榜企业领跑全国,浙江省15家(6家进入百强),江苏省10家,福建省6家[2] - 恒力集团(江苏)、盛虹控股(江苏)进入前十;浙江荣盛、恒逸集团(浙江)位列前十二[1][5] 研发与创新投入 - 500强企业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115.17万人,平均研发强度2.77%[3] - 研发费用超10亿元企业171家,超30亿元64家,超50亿元37家,超100亿元19家[3] 新兴产业布局 - 309家500强企业投资6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涵盖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2] 化工企业详细排名(部分) - 前20强化工企业包括:桐昆控股(2001.66亿元,浙江)、利华益集团(1590.33亿元,山东)、东明石化(1550.04亿元,山东)[5] - 山东省化工企业占据榜单多数,如弘润石化(1508.10亿元)、万达控股(1506.78亿元)、京博控股(1030.01亿元)[5][6] - 福建省中景石化(1096.32亿元)、恒申控股(1068.74亿元)进入百强[5]
多维度探索节能降碳路径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8-25 10:02
核心观点 - 石油化工行业在双碳战略下面临节能降碳任务与转型机遇 公司通过创新实践探索节能降耗路径 [1] - 公司通过精准施策 多维发力与创新驱动实现显著节能成效 包括缩短生产周期 降低蒸汽消耗与节约用电等 [1][2] 节能措施与实施 - 开展水平衡测试与能源审计摸清能源使用家底 基于分析报告制定整改方案与节能节水计划 [1] - 优化异丙醇装置开工流程 将丙烯提浓时间从30天缩短至20天 创效105万元 [1] - 修订管理办法与考核细则 细化计划管理与定额考核 新增奖惩措施提供制度依据 [2] - 推行全员节能节水个人行动计划 通过上下游联动优化全厂低温热运行 [2] 技术创新与能效提升 - 引入PDCA动态循环管理模式 将闭环管理贯穿能效提升全过程 [2] - 气分装置脱丙烷塔重沸器增加高温凝结水流程优化 采用余热替代蒸汽 每小时节约蒸汽消耗4吨 [2] - 延迟焦化装置水代汽智能喷雾系统用净化水替代蒸汽 汽提阶段蒸汽节省率超50% [2] - 苯乙烯循环乙烯压缩机变频控制改造后电流下降8安 年节电70万千瓦时 [2] 经济效益 - 重油罐区维温用低温热系统实现长周期运行 罐区1.3兆帕蒸汽每小时消耗降低7.31吨 年创效780万元 [2]
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08:23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77万亿元,同比下降2.6% [1] - 原油产量、进口量、加工量、消费量同步增长,化学品产量和消费量实现"双增长" [1] - 板块分化加剧,化工板块表现优于油气开采和炼油板块 [1] 原油与化学品市场 - 原油产量、进口量、加工量和消费量同比均增长,扭转去年下降趋势 [1] - 主要化学品产量和消费量"双增长",显示市场需求稳定 [1] - 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6%,但成品油产量同比下降5.4%,成品油产出率降至55.3%(去年同期59.7%) [2] 板块分化与进出口 - 化工板块呈现"两增一降":营业收入和进出口额同比增长,利润同比下降 [1] - 油气开采和炼油板块出现"三下降":营收、利润、进出口额均同比下降 [1] - 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和贸易逆差同比下降,出口额仅微增0.4%,呈现"量增价减"态势 [1] 成品油市场变化 - 成品油总量及汽煤柴产量、消费量首次同步下降 [2] - 柴油消费已在"十三五"末达峰,汽油消费峰值提前至"十四五"中期 [2] - 新能源汽车和液化天然气重卡分别对汽油和柴油市场形成替代效应 [2] 价格与外部因素 - 原油和主要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2] - 价格下跌受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伊以冲突及经济增长乏力等多重因素影响 [2] 行业转型与政策方向 - 行业加快"减油增化"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效果显现 [2] - 下半年重点包括提质增效、降本挖潜、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治理"内卷式"竞争及淘汰落后产能 [2] - 行业需坚持安全底线确保本质安全 [2]
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中国化工报· 2025-08-18 10:41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77万亿元 同比下降2.6% [1] - 行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但板块分化加剧 [1] 原油供需情况 - 原油产量 进口量 加工量 消费量均实现同比增长 扭转去年同步下降趋势 [3] - 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6% [3] 化学品市场表现 - 主要化学品产量和消费量实现"双增长" 显示市场需求稳定 [3] 板块分化特征 - 化工板块表现优于油气开采和炼油板块 呈现营业收入和进出口额同比增长 利润同比下降的"两增一降"态势 [3] - 油气开采和炼油板块出现营收 利润 进出口额的"三下降" [3] 进出口贸易状况 - 进出口总额 进口额和贸易逆差同比下降 仅出口额微增0.4% [3] - 延续"量增价减"态势 主要受世界市场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低位影响 [3] 成品油市场变化 - 成品油总量及汽煤柴的产量 消费量首次同步下降 [3] - 成品油产量同比下降5.4% 产出率55.3% 低于去年同期的59.7% [3] - 汽油消费峰值已于"十四五"中期提前到来 受新能源汽车影响 [3] - 柴油消费在"十三五"末达峰 现受液化天然气重卡替代影响 [3] 价格走势 - 原油和主要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4] - 受俄乌冲突持续升级 巴以冲突加剧 伊以冲突突发以及经济增长乏力 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影响 [4] 行业转型进展 - "减油增化"效果显现 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 - 行业将加快高端化 绿色化转型 治理"内卷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4]
第44次石化行业QC小组会议将开
中国化工报· 2025-08-11 10:06
会议安排 - 第四十四次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暨2025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将于8月27—29日在河南郑州召开 [1] 会议内容 - 会议将对照《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等部署安排 总结交流近一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工作和经验 [1] - 会议将研讨深化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的措施 并部署下一年度工作任务 [1] - 同期举办2025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成果发表赛 [1] - 将邀请典型企业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