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件
icon
搜索文档
数据折射资本市场助力科创实践轨迹 强化枢纽功能 A股含“科”量跃升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06:29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稳中有升,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 分点,达到31.6%;"十四五"期间,交易所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各类债券超52.4万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 券已累计发行1.77万亿元,有力支持科技强国战略;截至二季度末,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九成 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一组数据折射出"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助力 科技创新的实践轨迹,A股含"科"量实现跃升。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得益于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的市场功能持续完善,以及政策持续 向"新"倾斜。分析人士认为,展望"十五五",相关政策有望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构建覆 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与服务生态,推动更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 场,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结构生变:"科技叙事"逻辑日益清晰 商业航天企业天兵科技由中信建投(601066)证券作为其IPO辅导机构,目前已完成辅导备案。这是近 期资本市场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力度的典型案例之一,也是政策面大力提升对硬科技企业包 容性和适应性的范例。证监会于6月发布的《关 ...
摩根斯坦利策略首席:中国真正的“核心资产”不是茅台,而是它们
搜狐财经· 2025-10-08 10:13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MSCI中国指数的企业盈利基本面已连续三个季度企稳 [4][24] - 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MSCI中国指数的季度盈利达到市场共识预期,并持续至2024年上半年 [24] - MSCI中国指数的盈利修正广度在8月转为正值,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正值区间的主要市场 [4][24] - 市场上涨的底层逻辑正从估值提升转向业绩驱动 [4] 行业分化与投资机会 - 资讯科技、互联网、大金融、生物医药是盈利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分析师持续上调其未来盈利预期 [9][10][26] - 大消费和房地产板块因宏观经济增长预期放缓而面临盈利预期下调,建议投资者远离 [11][27][29] - 市场内部分化严重,科技和互联网龙头是拉动指数上涨的主要力量 [8][11] - 材料行业因“反内卷”的积极效应,盈利增长预期也在上调 [27] 科技与AI领域估值 - 中国向AI领导者转型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在总市值、自由流通市值和估值水平上,均远远落后于美国同行 [12][27] - 这些龙头公司拥有海量数据、丰富应用场景和强大工程师团队,AI是其现有业务的超级放大器 [12] - 市场因过去监管和竞争担忧给予过低估值,创造了巨大的预期差 [12] - 真正的机会在于拥有稳健盈利交付轨迹和市场份额提升潜力的龙头企业,需警惕估值过高的细分领域小公司 [12][27] 外资流向与战略布局 - 超过90%的受访美国投资者计划增加对中国股票的敞口 [14][29][30] - 外资关注中国在人形机器人、自动化和生物科技领域已建立的世界级领导地位 [15][16][30] - 外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将中国特定行业视为全球科技竞赛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资产进行战略布局 [16] - 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龙头公司有望获得全球资金持续流入,享受流动性和估值的双重溢价 [17]
硬件业务四年亏损近5000亿,扎克伯格哪来的底气挑战苹果?
凤凰网· 2025-09-26 21:24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26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硅谷流行一句话:做硬件不易。对脸书母公 司Meta来说,硬件不仅难做,还超级烧钱。 不过,鉴于该公司在AI上的巨额投入,扎克伯格积极探索用户与AI交互的新方式是正确之举。智能手 机和个人电脑目前是接触AI的主要入口,但随着该技术催生出不适用于这些设备的新功能,这种局面 可能改变。Meta并不是唯一一家在这一方向上探索的公司。OpenAI已经通过收购团队的方式与前苹果 著名设计师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合作,打造一系列"AI伴侣"。该公司将这些AI伴侣描述为继PC和 智能手机之后的"第三大核心设备"。 这些硬件领域的后起之秀看起来处于劣势,毕竟苹果拥有数十年设计精良、利润丰厚的硬件产品经验。 但Meta也有自身优势,其中之一就是能够把产品推向其庞大的日活用户群,规模接近35亿人。此外, Meta核心广告业务带来的丰厚利润也能支撑大量投入。截止到6月的12个月里,Meta的整体营业利润率 为44%,比同期苹果高出12个百分点,尽管其现实实验室部门亏损严重。 "我们设计眼镜的初衷,就是让人们在新技术成熟时能第一时间获得新功能。"扎克伯格在上周发 ...
硬件公司创始人背刺友人、反悔赠股;无人机公司老板一句话致整个部门被裁;电动牙刷品牌三倍薪资挖竞对主播丨鲸犀情报局Vol.20
雷峰网· 2025-09-24 20:07
明星无人机企业困境 - 公司面临严重经营困难,自巨头推出竞品后四五年资金状况持续紧张,处于“走钢丝”状态[1] - 公司运营依赖政府项目和编队表演维持,导致优秀骨干大量流失[1] - 上一轮融资由地方政府机构出资,为获得支持在当地设立子公司并接受特殊条件[1] - 创始人筹备第二代自飞产品,自信技术领先巨头一代,等待巨头发布后再发布自家产品[1] 外骨骼初创公司争议 - 创始人请另一公司CMO免费帮忙做众筹并承诺股份回报,众筹成功后反悔并威胁索回股份,导致该CMO被开除[2] - 创始人被指擅长包装人设,对外展现理想主义形象,实则缺乏研发背景且“只看中钱和利益”[2] - 为打压竞争对手,采取打听融资机构、撰写千字长文抹黑、抢先发布产品等非常手段[2] 消费电子巨头内部矛盾 - 公司内部战略目标矛盾,创始人层面强调品牌建设,下一级管理者更强调生意规模,导致执行困境[3] - 各区域负责人岗位频繁换人,“几乎没有能呆满两年的”[3] - 推进高端化策略,但一次大型发布会资源投入与产出不匹配,原计划资源仅产出一支TVC广告[3] 硬件公司高管动态 - 某硬件公司同一事业部两位高管关系微妙,均有意离职创业,对外职责表述混乱[4] - 老板对高管A负责的硬件业务表现不满意,对其未经授权声称“已获融资”的行为颇有意见[4] - 高管B曾任职于大疆,创始人与高管A有“君子协议”,对去留持开放态度[4] 无人机厂商管理问题 - 创始人一次无心询问“你们这个部门是做什么的”,一周后该创意部门被整体裁撤,疑为指令“层层加码”导致决策变形[5] - 公司持续推动裁员并实行外包化改革,百人以上IT团队管理已全部转为外包[5] 电动牙刷品牌竞争白热化 - 品牌因不正当竞争败诉,争议双方背后有共同投资方[6] - 被告方以三倍薪资挖走胜诉方主播,内部设立专门“清除竞品”的会议室,明确以打击对手为目标[6] - 胜诉方被指保密能力不及行业一线大厂,需加强内部管理[6] 硬件公司决策文化 - 创始人保持奇特作息,凌晨2-4点微信“轰炸”所有高管,公司存在强烈的“一人决策”文化[7] - 创始人ego极大,认为外部产品都是“垃圾”,内部资深产品经理与其冲突频繁,所有产品决策无论大小均需上报至其本人[7] - 随着业务扩展和产品数量增加,仅凭创始人一人决策的模式难以为继[7] 机器人公司代工困境 - 本土机器人公司A试图为国际泳池机器人巨头代工未果,巨头转而与公司B洽谈贴牌合作[8] - 公司A以量大低价为策略,拥有两万方生产基地但年营收仅一亿元,正与地方政府谈合作“不要钱只要地”,计划扩展至庭院机器人领域[8] - 公司A负责人被指“擅长讲故事”,曾有投资方退股情况[8] 清洁品牌出海成功案例 - 某中国清洁品牌为海外代理商提供极具吸引力的供货政策,终端售价1000美元产品拿货价低至七五折,渠道利润空间充足[9] - 凭借产品力获得全球华人用户自发支持,形成独特的“零成本售后生态”[9] - 产品保值率惊人,催生活跃二手翻新市场,有人通过官方配件翻新后以接近新机价格出售[9] 激光雕刻机品牌与智能硬件投资 - 激光雕刻机品牌联合创始人因公司“家族化”及自身被架空而离职,该联创曾有顶流机构投资经历[10] - 离职联创虽未投资智能猫头鹰项目,但推荐给小红书,后者果断投资1200万美金[10] - 智能猫头鹰项目为无人机设计成猫头鹰造型,可扫描家庭环境实现避障飞行,充当移动摄像头[10] AI硬件创业动态 - 前vivo网红产品经理离职创业,组建团队并已获得千万级投资,估值约一亿元[11] - 团队打磨的产品为AI穿搭镜,预计年底国内首发,售价预计几百元左右[11]
降息落地不等于降息结束,港股科技板块上行仍有驱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3:20
【港股科技相关ETF】 覆盖科技全产业链——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聚焦互联网龙头——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9月23日,恒生指数午盘下跌0.97%,恒生科技指数下挫2.20%,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走低1.17%,市场半 日成交额为1652.30亿港元。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半日收跌1.83%,成分股哔哩哔哩-W下跌 4.45%,华虹下跌4.08%。 此前市场对本次降息已有充分预判,港股科技板块的前期涨幅或许已提前消化了这一利好。但是,降息 落地不等于降息结束。伴随利率决议一同发布的点阵图数据显示,官员预期中值仍指向2025年还将有两 次降息。这意味着,年内持续存在的降息预期,仍将是拉动港股及港股科技板块上行的重要动力。 港股科技企业多依赖海外融资,降息直接降低美元债务成本,改善现金流压力。企业可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长期竞争力,财务费用减少有望增厚利润空间。 降息周期中美元趋弱,港股科技企业海外收入折算为港币/人民币时价值提升。汇兑收益增厚利润率, 尤其对互联网出海、硬件出口等细分领域形成直接利好。 ...
OpenAI从苹果挖了20多人搞硬件,知情人士:苹果创新缓慢、官僚主义令人厌倦
新浪财经· 2025-09-21 11:24
OpenAI硬件人才战略 - 从苹果挖走超过20名消费硬件领域员工 包括用户界面设计总监 制造设计专家和Apple Watch硬件团队高层 [4][5] - 新员工包括专注于用户界面 可穿戴设备 摄像头和音频工程等领域的硬件工程师和设计师 [4] - 许多苹果员工主动联系OpenAI希望加入 部分因对渐进式产品改进感到厌倦且不满公司官僚主义 [12] OpenAI硬件产品布局 - 开发产品线包括无屏智能音箱 智能眼镜 数字录音笔及可穿戴胸针等多种硬件 [4] - 目标发布时间定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 [4] - 已与苹果主要代工厂商合作:立讯精密获得至少一款设备组装合同 歌尔被接触提供扬声器模块等组件 [4] 人才流动驱动因素 - 提供价值超10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作为薪酬激励 [12] - 承诺创造"官僚主义更少 协作更多"的工作环境 [12] - 首席硬件官Tang Tan(前苹果25年老将)承诺重现苹果过去高效合作方式并打造更大胆产品 [12] 战略收购与行业影响 - 以65亿美元收购io Products 获得约50名工程师 设计师和研究人员团队 [15] - Jony Ive(苹果复兴关键人物)的参与显著提升OpenAI在苹果员工心中的可信度 [15] - 人才挖角可能复杂化双方合作 当前正就OpenAI模型整合至Siri进行深入讨论 [17] 行业竞争格局 - 苹果取消中国供应链年度会议 因高管需防止更多员工跳槽至OpenAI [17] - 历史显示硬件领域挑战苹果主导地位多失败 如Humane公司的AI Pin产品获差评后被惠普1.16亿美元收购停产 [17] - 若AI成为设备核心特征 OpenAI相比苹果可能具关键优势 后者超70%收入依赖设备销售 [18]
全球硬件大爆款,生于中国
芯世相· 2025-09-20 09:06
硬氪 . 专注全球化、硬科技报道。36kr旗下官方账号。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有50W+芯片行业粉丝。 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 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 源链接等, 我会分享在朋友圈 。 扫码加我本人微信 作者 | 袁斯来 来源 | 硬氪(ID: south_36kr )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氪 ,作者袁斯来 特朗普挥动关税大棒的时候, 却不知道, 中国公司仍然在纽约时代广场的荧幕上抢占眼球。 巨幕下的匆匆过客中,一定有这款Plaud AI录音笔的用户。它纤薄小巧,能贴在iPhone背后,接 入ChatGPT整理录音 ,售价 不算便宜, 159美元起 ,但 销量 却迅速 突破 了 百万台。 无论从产品、宣传, Plaud 这家公司都看起来"中美莫辨" 。 但实际上,它成立在 2021年 的 深 圳。创立之初,创始人许高就表达过Plaud的愿景:"Day One(第一天)就要做一个全球化的企 业"。 这样的口号放在十年前,没有多少人会当真。当下,却可能是许多野心勃勃年轻人理所当然的创业 路径。不止一位创业者向36氪表达了这样的想法: 一个硬件创业公司,在2025年要是不盯着全 (20 25年6月,Pla ...
中信证券:预计下半年港股业绩增速将迎来拐点 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或享有市场关注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8:57
港股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港股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9%,盈利同比增长4.6%,净利润率同环比上行,ROE同比小幅下滑至5.2% [1] - 恒生科技指数盈利增速达11.2%,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及恒生国企指数 [1] - 107只有效彭博一致预期个股(占恒生综指市值56.5%)中,盈利超预期个股比例接近50%,非金融EBIT超预期个股占比近60% [1] 行业业绩分化特征 - 营收增速超10%的行业仅资讯科技与可选消费,盈利增速超10%的行业包括原材料、医疗保健、资讯科技与工业 [2] - 能源、地产建筑、公用事业与综合行业业绩压力显著,医疗保健与原材料净利润率及ROE同环比上行 [2] - 原材料板块受益能源价格下行及供给端扰动,工业工程业绩增速上行,农业产品持续磨底 [2] 防御板块与大金融表现 - 公用事业业绩显著下滑,电力企业面临需求不足与电价下行压力,电讯行业盈利维持5%增长 [3] - 必选消费盈利增速转正,饮料和啤酒企业拐点明显,牛奶企业压力仍存 [3] - 非银金融业绩高增,保险业受益分红险转型及投资端支撑维持中高个位数增长,银行业净息差缩窄但维持低个位数增长 [3] 成长板块结构性亮点 - 科技行业受硬件与半导体驱动,消费电子需求支撑硬件板块,半导体产能满载,互联网企业增速放缓但仍高增 [4] - 医药行业中医保设备与服务稳健上行,生物科技制药进入业绩兑现期 [4] - 可选消费的家电、用品及媒体娱乐受益降本增效与AI赋能,业绩增速上行 [4] 全年业绩预期与下半年展望 - 恒生综指、恒生指数与恒生国企指数全年营收及盈利预期均上修,仅恒生科技指数预期下修 [5] - 原材料、医疗保健与金融行业盈利预期上修最显著,消费、科技、公用事业与综合行业预期下修 [5]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港股业绩增速回暖,原材料、医药与科技维持高景气,地产建筑、必选消费、公用事业与能源有望迎来增速反弹 [5] 投资景气行业筛选 - 下半年高景气或预期上调的细分行业包括金属、商贸零售、制药、生物科技、半导体等 [6] - 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在流动性驱动的牛市中将持续获得市场关注 [6]
全球硬件大爆款,生于中国|深氪
36氪· 2025-09-17 12:21
文章核心观点 - 以深圳Plaud、大疆、影石创新、正浩创新、拓竹科技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硬件创业公司,正通过技术创新、全球视野和对供应链的深度整合,成功打造高溢价全球品牌,标志着中国硬件创业黄金时代的到来 [1][3][7][8][9][12][13][18][19][23][25][27][31][33][38][39][46][50][51][58][60][75][76][78] 新一代硬件创业公司的崛起与特征 - Plaud AI录音笔在2025年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广告,产品接入ChatGPT,售价159美元起,销量迅速突破百万台 [1] - 新一代创业者如Plaud创始人许高、影石创新CEO刘靖康等,具备全球化产品视野,目标直接触达海外消费者心智,厌倦山寨薄利模式 [3][12] - 创业者多出生于中产家庭,拥有良好教育背景和全球格局,伴随全球化浪潮成长 [33] - 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和供应链红利外溢,为创业提供丰富机会 [13] 大疆的标杆作用与方法论 - 大疆2014年营收超过10亿美元,长期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七成以上份额,业界认为其年营收已超500亿元人民币 [7][8] - 大疆代表的产品方法论是:在细分赛道做有技术门槛、高客单价产品,通过饱和投入在全球利基市场取得统治地位 [18][19] - 大疆对供应链全程把控,关键零部件即使便宜到几分钱也自行采购 [26] - 大疆系创业者(如正浩创新王雷、拓竹科技陶冶)成功验证此方法论,正浩创新在2023年便携储能电源市占率全球第一,估值达10亿美元 [21][23][27] - 拓竹科技Bambu Lab X1众筹达700万美元破平台记录,公司4年内营收从0做到50亿元人民币 [23][24][25] 全球化品牌战略与市场策略演变 - 大疆早期通过投资人关系将产品送给比尔·盖茨等硅谷科技大佬,进行顶级营销 [31] - 新一代公司出海策略演进:第一代靠B端大订单,第二代靠亚马逊等平台,第三代通过Kickstarter、Indiegogo等众筹平台验证产品并获取用户反馈 [38] - Kickstarter上来自大中华区的项目众筹总金额在2014年至2024年间翻了20多倍 [43] - 安克旗下子品牌eufyMake一款消费级UV打印机众筹超4000万美元 [42] - xTool激光雕刻机通过众筹验证,营收突破20亿元 [39][40][41] 中国供应链的基础与升级 - 2025年的华强北,1公里内可找到1350家公司做设计,3200家公司做研发,实现“上午设计、下午打样、次日量产、一周出海”的效率 [46] - 智能手机产业的巨大成功催生了成熟供应链,其能力外溢至其他智能硬件领域,大幅降低核心零部件成本 [49][50][51] - 例如,高速马达价格从2017年的几百元降至2025年的十分之一,良率超95% [52] - 供应链开始寻求与有质感的新公司合作,影石创新的供应商弘景光电因其大额订单,营收从2021年的1.2亿元增长至2023年超7亿元,并于2025年上市 [57][58][59] - 中国在OLED屏幕等关键元器件市场份额从5年前的3%提升至45% [60] 投资环境的转变 - 早期硬件投资被视为高风险,成功率低,互联网项目更受青睐 [67][68] -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高秉强等人创立的松山湖XbotPark基地,为硬件初创公司(如大疆、云鲸)提供早期孵化投资 [63][69][70] - 云鲸智能在推出可自动洗拖布的扫拖机器人J1后,销售额当年破2000万,完成8轮融资,估值突破百亿 [72][73] - 随着安克创新(市值突破700亿元)、影石创新(市值超1200亿元)等公司上市成功,投资市场对硬件公司偏好发生根本转变 [75][76] - 2025年硬件投资市场活跃,头部机构每月上会15个早期硬件项目,项目融资竞争激烈 [76]
全球硬件大爆款,生于中国|深氪
36氪· 2025-09-15 19:0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新一代硬件创业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化战略 成功打造高溢价品牌 颠覆了过去中国制造廉价低质的印象 大疆等公司开创的产品方法论被广泛效仿 推动中国硬件行业进入黄金时代 [5][12][21][30][37][39][45][55][59][116][118] 中国硬件公司全球化发展历程 - 2014年大疆营收超10亿美元 击败北美最大民用无人机厂商3D Robotics 此后长期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以上份额 年营收超500亿元 [10][12] - 影石创新不断吞噬GoPro市场份额 2025年上市后市值三个月突破千亿 成为全景相机赛道绝对龙头 [13] - 正浩创新2023年便携储能电源市占率超华宝新能成为全球第一 估值达10亿美元 [34] - 拓竹科技3D打印机4年营收从0做到50亿元 众筹金额达700万美元破平台记录 [36][37] 新一代硬件创业者特征 - 80、90后创业者多出身中产家庭 拥有全球视野和高学历 直接触达海外消费者心智 [17][45][46] - 创业者拒绝山寨模式 追求技术创新和高溢价 产品定价显著高于国际同行 [12][18][30][53] - 典型代表包括影石刘靖康(90后科创板最年轻敲钟人)、正浩王雷(大疆前电池研发负责人)、拓竹陶冶(大疆前消费级无人机事业部负责人) [13][32][34] 大疆产品方法论 - 选择细分赛道 做有技术门槛、高客单价产品 不惜投入营销费用抢占全球利基市场 [30] - 对供应链全程把控 关键零部件自主采购 生产环节严格管控 [38] - 采用饱和投入策略 拓竹初期投入人力是同行10倍 一两百人专注一款产品 [37] - 该方法论带来高风险报酬比 正浩、拓竹等公司验证其有效性 [37] 供应链能力外溢 - 华强北1公里内可找到1350家设计公司、3200家研发公司、1260家小样测试公司和3480家量产供应商 [69] - 手机产业链能力外溢 双频GPS芯片价格从高端专用芯片降至300多元 NPU芯片价格"烂大街" [79][81] - 中国供应全球90%手机、90%计算机、70%彩电 OLED屏幕市场份额从3%提升至45% [46][93] - 供应链企业获得高回报 影石供应商弘景光电2024年净利率达15% 远超舜宇光学的7.3% [89] 出海模式演进 - 第一代靠B端大订单无品牌露出 第二代通过亚马逊卖通用品 第三代通过Kickstarter等平台验证产品反馈 [54] - Kickstarter上大中华区项目众筹金额2014-2024年间增长20多倍 [61] - 安克旗下eufyMake消费级UV打印机2025年众筹超4000万美元 [60] - 典型发布轨迹:天使轮融资-研发样品-众筹验证-改进量产 [63] 投资环境变化 - 早期硬件投资被视同买彩票 失败率高回报低 [100] - 松山湖XbotPark基地提供早期支持 孵化大疆、云鲸、逸动科技等公司 [102] - 云鲸2019年销售额破2000万 5年完成8轮融资估值破百亿 [105] - 2025年硬件投资迎来小阳春 头部机构每月上会15个早期硬件项目 [111][112] - 安克创新市值700亿元 影石创新市值超1200亿元 推动市场对硬件赛道追捧 [110] 代表性公司业绩 - Plaud AI录音笔售价159美元起 销量破百万台 [4] - xTool激光雕刻机营收突破20亿元 众筹超260万美元 [55][57] - 库犸动力割草机器人定价比老牌厂商高三分之一以上 营收或超20亿元 [53] - 徕芬等国产吹风机5年内将戴森市占率从36%打到7% [83] - 泳池机器人公司成立两年营收数亿 产品定价上千美元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