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斗法”把俄罗斯打醒,绍伊古:稀土产业必须独立自主
搜狐财经· 2025-10-26 11:24
据俄卫星网报道,当地时间10月24日,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的一番言论,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激起了层层涟漪。他直 言,俄罗斯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全独立于中美的"自主稀土金属产业链"。这一表态,背后是中美"贸易大战"中稀土这一关键元素所引发的深刻影响。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稀土早已超越了普通矿产资源的范畴,成为高科技产业、军事工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中美这场"贸易大战",犹如一 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各个领域激烈交锋,而稀土则成为了这场战争中的关键"武器"。美国长期以来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中国凭借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在 一定程度上对美国形成了制约。俄罗斯目睹了美国在失去中国稀土供应后的窘境,如同被当头棒喝,猛然警醒。 从军事角度来看,稀土在军事装备的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先进的战斗机、导弹,还是高精度的雷达系统,都离不开稀土元素的加持。美国在 军事领域的强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先进的武器装备,而稀土的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这些装备的生产和维护。俄罗斯作为军事大国,深知军事装备自主 可控的重要性。一旦在稀土供应上受制于人,其军事工业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绍伊古提出建立自 ...
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俄罗斯需尽快建立自主稀土产业
搜狐财经· 2025-10-25 16:59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小程序上线啦,欢迎使用! 他强调,安加拉-叶尼塞大区域关键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深加工集群项目恰恰提供了这样的途径:打造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生产设施。绍伊古解释说,国 家提供基础设施,企业获得平台和激励机制,科研获得订单和资金。 他强调说:"我们将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西伯利亚投资的每一卢布都将造福整个国家。" 绍伊古表示,计划在西伯利亚投资超过7000亿卢布打造一个关键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加工集群,预计仅第一阶段便将创造3500个就业岗位。 他在为《消息报》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安加拉-叶尼塞大区域关键金属深加工集群是一个集科学、教育、工业和投资于一体的生态系统。该项目正在 大西伯利亚地区实施,将数十家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整合成一个网络。总投资预计超过7000亿卢布,预计仅第一阶段便将创造至少3500个新就业岗 位。"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谢尔盖·绍伊古表示,俄罗斯迫切需要打造一个独立于中美的自主稀土金属产业。】 稀土金属在国防等各行各业都有很高的需求。 绍伊古在为《消息报》撰写的文章中指出,"然而,在当今环境下,我们国家必须100%地从稀土金属等自然资源中获取利益。俄罗斯迫 ...
稀土,为什么比黄金还珍贵?
雪球· 2025-10-25 12:07
稀土的定义与分类 - 稀土并非农业相关资源,而是关键的工业材料[11] - 稀土家族包含17种元素,前7种原子量小的称为轻稀土,适合做基础功能性材料[7] - 后10种原子量大的称为重稀土,一般用于军工、高端装备等领域[8] 稀土的战略价值与应用 - 稀土是工业维生素,用量少但不可或缺,对手机、电脑、电动汽车的性能提升至关重要[12][23] - 在军事领域应用广泛,1架F-35战斗机需使用900多磅稀土,1艘潜艇消耗9200磅稀土[13] - 稀土制造的高性能永磁体是导弹制导系统的核心,坦克激光测距仪和潜艇声呐系统也依赖稀土[14][15] - 在AI领域,稀土是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为算法提供算力支撑[17][18][20][22] 稀土产业的挑战与稀缺性 - 稀土的稀缺性不在于地壳含量(比金银多),而在于开采和提炼的技术难度[24][25] - 稀土分布分散,常与其他矿石混杂,开采难度大[28] - 稀土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分离提纯需复杂化学方法和多轮萃取,技术门槛极高[30][31]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稀土资源,兼具轻稀土和重稀土[34][35] - 通过徐院士的串级萃取理论实现技术突破,分离纯度达95%以上,回收率超98%,形成全产业链闭环[39][41][42] - 提炼效率高且成本低,建立了显著的技术护城河[41][42]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演变 - 美国加州芒廷帕斯矿曾是全球稀土产业明星,巅峰时产出全球1/3的轻稀土[43] - 因稀土产业利润率不到金融行业1/5,美国资本放弃该领域,导致生产线拆除和技术团队解散[43][44] - 美国稀土产业停滞十余年后技术落后,本土分离纯度不足,80%稀土精矿需运至中国加工[47]
特朗普亮出底牌:美国取消芬太尼税,中国购美豆、取消稀土管制
搜狐财经· 2025-10-25 04:26
特朗普的三张"底牌":暴露美国命门,中美博弈迎新篇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近期中美经贸谈判桌上抛出的三项核心议题——取消芬太尼相关税收、恢复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以及放松对稀土出口的管控,表面上看 是步步紧逼,实则却揭示了美国在供应链、农业出口及毒品治理等领域的深层困境与脆弱之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对此回应清晰而坚定:"中方在处 理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双方应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协商解决有关问题。" 特朗普的谈判筹码:策略的转变与诉求的焦点 从挥舞"关税大棒"到提出具体谈判条件,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显露出战略性的调整。此前,他曾扬言对中国商品施加高达100%的关税,然而数日之 内,其语气明显缓和,表达了降低关税的意愿。但这并非无条件退让,而是伴随着对中国在三个关键领域提出要求:重启大规模采购美国大豆,加强芬太尼 管控并取消所谓的"芬太尼税",以及放宽对中国稀土出口的限制。 这套"降低关税以换取中国让步"的方案,在字面上看似是一种互利的交易,但深入剖析,其内在逻辑存在明显的不对等性。特朗普此举的战略意图在于巩固 其在中西部农业州的传统票仓,同时缓解美国高 ...
西方硬碰中国稀土,疯狂施压引发全球震荡,格局逆转恐难实现
搜狐财经· 2025-10-24 14:47
全球稀土格局,风云再起,各方目光聚焦美澳两国。2025年某日,一纸价值85亿美元的协议在白宫签署,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言辞激 昂,誓言要"终结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试图重塑全球稀土产业的版图。然而,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行动,实则暗藏着深深的焦虑与无奈。 美澳联手,意图打造一个从澳大利亚的矿产采掘,到美澳两国的联合加工,再到最终西方市场供应的全新稀土供应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双方计划各自投 入巨额资金——半年内各出资10亿美元,希望以此撬动高达50亿美元的民间资本。然而,这雄心勃勃的计划,却难以掩盖稀土产业链面临的重重难题。 作为这一战略部署的一部分,美国战争部将支持澳大利亚Alcoa公司在西澳大利亚州建立一座镓精炼厂,预计年产量可达100吨。这一举措配合着美澳日三边 合作,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同时,澳大利亚企业Lynas也获得了来自美方的2.58亿美元合同,计划于2026年启动在德克萨斯州的重稀土工厂建设,预计 2027年开始试生产,2028年实现商业化运营,目标清晰,时间紧迫。 美国唯一的永磁体制造商Noveon也计划跟进,在德克萨斯州建设一家磁材厂,专门为军工和电动汽车领域提供产品。值得注意 ...
特朗普通告全球,不想伤害中国,若中方作出让步,美或降低关税
搜狐财经· 2025-10-24 11:33
在中美高层即将在韩国APEC峰会会晤的预期下,气氛似乎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一改往日强硬姿态,公开表示其加征关税 的目标并非意在"伤害中国"。这种口风的转变,让外界议论纷纷。 大豆里的选票账本 农产品贸易,尤其是大豆,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买卖问题。它始终是中美经贸谈判桌上的一个焦点,因为它的背后直接连着美国农民这个庞大的利益 群体。可以说,大豆贸易已经进化成一个能够精准撬动美国国内政治格局的杠杆。 紧接着,他又提起中国需要做出"三大让步"——大豆、稀土、芬太尼。声称中方只要在这三个方面能够满足美国的要求,那么,他可以考虑降低对中国的 关税。但他似乎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主动权并不在美国手中。 特朗普过去惯用的关税大棒,这次却打出了一记"回旋镖",狠狠地砸在了自己人身上。受关税战影响,中国企业从美国采购大豆的成本急剧上升,生意就 是生意,买家自然会转向更划算的选择。 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凭借其庞大的市场需求,拥有着足以重塑全球农产品贸易版图的强大力量。当特朗普的商人式谈判风格意识到处境不利时,他便开始 更多地谈论自己与中方高层良好的个人关系,言辞也变得柔和起来。 那么,中方有理由选择让步吗 ...
美国大豆被清零,特朗普称愿降低关税,但中国需“回报”做三件事
搜狐财经· 2025-10-21 19:50
中美大豆贸易现状 - 2024年9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归零,为2018年以来首次[2] - 2024年1月至8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降至2.18亿蒲式耳,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2] - 2023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为126亿美元,占美国大豆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一[2] - 2024年6月、7月、8月连续三个月对华大豆出口为零,9月持续清零[2] - 美国农业对华整体出口下滑53%,大豆品类首当其冲[2] 美国大豆产业影响 - 美国中西部大豆主产区(如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农民面临仓库积压和价格下跌压力[4] - 中国转而从巴西和阿根廷大量进口大豆,其中从阿根廷进口200万吨[4] - 阿根廷政府为促进出口临时取消大豆出口税[4] - 美国大豆出口整体下降23%,仓储设施面临压力[9] 美国贸易政策与关税措施 - 美国于2024年4月开始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包括10%的普遍税率和20%的芬太尼相关税率,部分商品总税率最高达55%[2] - 特朗普曾威胁从2024年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考虑限制船舶和波音零部件出口[5] - 2024年10月20日特朗普表态称美国准备降低对华关税,但需中国满足三项条件作为交换[7] 中国反制措施与出口管制 - 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采取了对等措施,并加强了出口管制[2] - 2024年10月9日中国宣布扩展稀土出口控制,新增五种中重稀土元素,并加强半导体相关审查[5] - 2024年9月中国稀土磁铁出口总量为5774吨,环比8月下降6.1%,其中对美出口份额仅占7.3%,同比下降29.5%[5] 双方谈判焦点与潜在协议 - 美国要求中国作为降低关税的交换条件包括:恢复进口美国大豆、配合管控芬太尼泛滥、不在稀土上实施限制[7] - 双方同意于2024年10月底重启高级别谈判,谈判团队已在华盛顿和北京间交换文件[7] - 中国已小幅增加部分美国大豆订单,美国相应放宽了一些限制[7] - 芬太尼管制成为协议的一部分,中国已加强相关化学品出口检查[7] 供应链转移与长期影响 - 美国正寻求替代市场如埃及、台湾地区和孟加拉国来弥补对华出口损失,但总量难以完全替代[9] - 特朗普政府与澳大利亚签署稀土协议,试图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短期内难以实现[5] - 贸易摩擦暴露美国农业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性和稀土供应链的脆弱性[9]
万斯刚到印度,莫迪对华钢铁征12%关税,中国若出4招,印招架不住
搜狐财经· 2025-10-21 15:50
印度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的背景与动机 - 印度政府宣布对中国钢铁加征12%的关税[1] - 此举被视为向美国示好的外交表态,同时在经济上向中国施压[1] - 印度本身是钢铁生产大国,加征关税旨在保护本国钢铁产业,应对中国低成本钢铁的竞争优势[1] 中国潜在的反制措施 - 中国可能采取多种强硬反制措施应对印度的关税政策[3] 反制措施一:限制稀土资源出口 - 稀土是现代高科技及军事设备不可或缺的原材料[5] - 中国是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美国等多国严重依赖其供应[5] - 印度军事工业薄弱,高科技武器装备严重依赖中国稀土资源,若供应中断将严重影响其国防能力[5] 反制措施二:停止基础设施援助 - 中国为印度建设了大量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高铁和通信信号站[7] - 这些项目改善了印度基础设施水平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7] - 若援助停止,在建项目将停工,导致民众生活质量下降、失业问题加剧,使印度政府承受巨大政治压力[7] 反制措施三:切断制造业供应链 - 印度制造业崛起但仍依赖中国的原材料和基础加工服务[10] - 若供应链被切断,印度工厂将因缺乏原料和技术支持而停产,引发广泛失业并冲击整个经济体系[10] 反制措施四:切断电子支付技术支持 - 印度电子支付系统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的技术支持[14] - 若技术支持停止,印度支付系统可能崩溃,迫使经济退回现金支付时代,对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造成致命打击[14] 博弈态势总结 - 中国被认为完全掌控对印度的制约力量,在博弈中掌握主动权[15] - 采取适当反制措施可使印度难以承受,可能迫使其政府求和[15]
自作自受!美国自废优势想卡中国,却被一招反制,军工产业被牵连
搜狐财经· 2025-10-20 12:32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现代工业关键设备制造不可或缺的材料 [3] - 轻稀土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风力发电机永磁体、AI芯片散热系统等新兴科技领域 [5] - 重稀土是军事领域必需品,用于雷达信号灵敏度提升、战斗机隐身涂层、制导武器精准定位等,例如每架F35战斗机需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 [6] - 稀土是制造科技产品“大脑”(芯片)和“四肢”的基础材料,其供应中断将导致民用科技产业停滞及军用装备生产遇阻 [6][8]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演变 - 美国曾掌控全球79%稀土产能,但因其将开采冶炼等环境污染严重、技术难度高的环节外包,导致本土产业萎缩,并于2015年前后停止主要稀土矿开采 [7][10][17] - 中国通过国家整顿成立六大稀土集团,集中管理95%以上产能,结束了低价竞争的开采模式 [12] - 科学家徐光宪团队攻克稀土串级萃取技术,经过14年推广,使中国从资源大国转变为全球稀土生产巨头,至1990年代初产量占全球97.54% [15][17]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与管制策略 - 中国稀土提纯工艺纯度可达99.99999%,显著高于美国技术的99.5%,且在人工成本上具有优势(美国成本为中国2.8倍) [19] - 美国重建完整稀土产业链预计需投入3000亿美元和10年时间,且面临技术落后风险 [19][23] - 中国实施精准稀土管制,要求全球企业若产品中使用超过0.1%中国稀土,必须向中国商务部备案并获得出口许可,此举削弱了美国科技围堵计划 [24] 中国稀土贸易数据(2025年1-8月) - 稀土精矿进口量23,537.7吨,累计同比下降38.99%;进口金额6,257.3万美元,同比下降39.22% [7] - 稀土氧化物进口量36,381.0吨,同比微增0.81%;进口金额89,118.8万美元,同比增长4.13% [7] - 冶炼分离产品合计进口量48,493.5吨,同比下降8.68%;进口金额99,108.1万美元,同比增长1.44% [7] - 稀土永磁体进口量1,232.3吨,同比下降2.34%;进口金额7,136.6万美元,同比下降0.66% [7]
美西方要一起开发稀土?澳专家泼凉水:至少要5年,才能赶上中国
搜狐财经· 2025-10-19 13:58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材料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具有广泛且不可替代的用途,是手机、芯片、新能源电动车、风力发电机等高端电子和清洁能源设备的重要材料 [5] - 在军事领域,稀土对导弹制导、雷达、隐身涂层、永磁电机等核心部件至关重要,能显著提升武器的精度、可靠性和作战能力 [5] - 稀土供应不足会严重影响高精尖武器和高端民用电子产品的制造 [5] 中国在稀土产业链的优势 - 中国在从开采到深度提纯、加工的完整稀土产业链上具有明显优势,掌握核心工艺和相关专利 [6] - 中国在稀土提纯、分离、材料制备与产业化方面投入巨大,而欧美、日本等在稀土深加工和规模化精炼上存在差距 [6] - 中国在全球稀土精炼产能和专利上占有很高的比例,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实现自给自足 [9] 稀土作为战略反制工具 - 中国将稀土作为外交和经贸博弈中的重要筹码,在双边关系紧张时凸显其战略物资价值 [7] - 中国对稀土出口管理更加严格,出口需提前申报并等候审批,对欧美国家形成压力 [12] - 稀土可作为谈判筹码,以争取在关税、技术与高科技企业制裁等方面的对等让步 [15] 全球稀土产业的潜在变化 - 中美在稀土问题上的竞争将推动全球相关产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包括更大力度的研发投入、二次资源回收以及替代材料的探索 [18] - 能率先突破提纯或替代技术的国家和企业将获得产业话语权 [18] - 欧美国家要缩小与中国的差距,建立稳定的大规模加工能力,至少需要几年时间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