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为孩子打造纯净阅读空间 四川开展“绿书签行动”
四川日报· 2025-09-17 15:49
活动概况 - 四川省暨成都市举办"护苗2025·绿书签行动"主题宣传示范活动 活动时间为9月16日 地点为成都市北新实验小学(乐行校区)[1] - 活动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和成都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 四川省"扫黄打非"办公室等单位承办[1] - 活动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倡导绿色阅读和文明上网[1] 活动内容 - 全省小学生代表通过视频分享对"护苗2025·绿书签行动"的理解与感悟[1] - 开场舞蹈以"红色经典阅读"为主题 演绎英雄故事[1] - 学生代表现场发起"绿书签行动"倡议 号召远离文化垃圾[1] - 开展"绿书签·传承红色经典"亲子共读展演 家长与孩子共同解读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新作《向前进》[1] 执法成果 - 2024年1-8月四川省查缴涉未成年人非法出版物1128册[2] - 同期清理网络有害信息超过90000条[2] 活动规模 - 主会场设在成都 其他20个市(州)设立分会场同步开展活动[2] - 各地将以示范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护苗2025"专项行动[2]
海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搜狐财经· 2025-09-13 08:16
行业准入条件 - 网络文化经营活动需依法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涵盖互联网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流通 [1] - 许可证管理范围包括网络音乐、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表演、网络艺术品、网络动漫等互联网文化产品 [1] - 申请主体需为海南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 营业执照经营范围须包含互联网文化相关活动 [1] - 企业需具备确定的互联网文化活动范围 包括具体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方式 [1] - 企业需拥有必要设备、工作场所及管理技术措施 并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来源和数额 [1] - 注册资本需达到一定规模 例如不低于特定数额元 [1] - 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管理人员需具备从业资格 无严重违法违规记录 [1] 申请流程与材料 - 申请材料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企业章程、业务发展报告、设备与场所证明材料、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资格证明、资金来源说明等 [2] - 所有材料需真实有效并加盖企业公章 [2] - 办理流程分四步:提交书面申请及材料、主管部门初步审核、实质性审查(资质/经营能力/设备条件核实)、审查通过后颁发许可证 [2] - 整个流程耗时视具体情况而定 [2] 合规经营要求 - 企业需在许可证核准范围内经营 不得超范围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 [4] - 需定期向主管部门报送经营情况并接受监督检查 [4] - 企业发生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变更时需及时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 [4] - 许可证有效期固定 到期前需提前申请续期 [4] 地区性政策 - 海南作为经济特区可能出台地方性法规或政策 企业需密切关注最新动态 [9] - 海南鼓励发展数字文化产业 企业可结合当地产业政策规划经营活动 [9] 违规后果 - 未取得许可证擅自经营或违反管理规定将面临法律法规处理 [6]
从文化传播者到新文学形态的开拓者(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12
行业规模与用户增长 - 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达2亿 新增注册用户3000万[2] - 海外本土作者新增12万 海外本土创作作品达50万部[2] - 海外平台签约外国作者近百万名[2] 技术赋能与传播效率 - AIGC技术使翻译效率提升近百倍 成本降低超九成[2] - 头部平台年新增AI翻译作品3200部 占中文翻译作品总量近50%[2] - AI翻译覆盖多语种 包括中译英《神话纪元》及英语译西班牙语《公爵的蒙面夫人》等畅销作品[2] 内容生态与文化影响 - 网络文学构建网剧网游共同叙事逻辑 延伸至动漫影视等领域[1] - 创造"穿越""异能""仙侠"等文化符号 被海外创作者借鉴使用[1] - 形成"中国故事—本土表达—全球传播"创新链 增强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2] 产业模式与文学形态 - 互联网技术实现文艺创作领域共创共享 重构文艺生产链[3] - 建立大众共创共读互动的新文学景观 成为新大众文艺重要载体[3] - 推动世界通俗文学叙事方法创新 从文化传播者发展为新文学形态开拓者[3]
王浩专题调研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有关工作并赴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调度
杭州日报· 2025-07-28 10:36
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 - 省委书记王浩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新起点,推动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 [1] - 要求统筹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 [1] - 强调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系列活动,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标杆 [4] 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 -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是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重要目标,要坚持守正创新、强化精品意识 [2] -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注重"第一选题"、精品出版、新营销模式场景和出版融合发展 [2] - 宋城演艺是文旅融合先行者,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做强文旅融合特色品牌 [2] 文化"新三样"出海 - 推动网文、网剧、网游等文化"新三样"出海是发展文化贸易、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3] - 浙江要加快形成文化出海全产业链,打好"政策+服务+改革"组合拳,壮大头部企业 [3] - 推进AI大模型等数字技术应用,将文化"新三样"打造为高科技产品、数字经贸产品 [4] 文旅深度融合 - 浙江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态丰富,为文旅融合提供"文化活水" [2] - 扎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突出抓好文旅重大项目,丰富产品供给、强化业态创新 [4] - 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要以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助力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 [4] 文化科技融合 - 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改革,确保取得实质性突破、标志性成果 [4] - 推进AI大模型等数字技术应用,提升文化产品科技含量 [4] - 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中国网络作家村和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文化科技融合代表企业 [3]
推动城市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6-12 07:38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核心和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1] - 行业存在业态同质化、缺乏龙头企业、创意人才匮乏、产业服务平台功能有限等问题 [1] - 长三角城市在动漫领域具备制作能力优势,可向原创IP开发延伸以提升产业链能级 [2] 产业链优化策略 - 需聚焦网络游戏、动漫、网络文化等重点细分领域,精准引入龙头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3] - 推动中小数字文化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发挥补链强链功能提升细分领域竞争力 [2] - 鼓励城市广电集团、文旅集团投资文化资源数字化项目,支撑龙头企业培育 [3] 产业园区建设 - 通过产业园培育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及独角兽企业 [4] - 探索老厂房改造为生产型/消费型数字文化产业园,实现城市更新与产业结合 [4] - 构建园区金融协同体系,提供授信、创投、产业基金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4] 人才生态构建 - 应用型院校需重点培养复合型数字创意人才,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学院 [5] - 建立校企双主体培训机制,通过工作站/驿站等创新形式拓展引才渠道 [5] - 落实购房补贴、公租房政策,将数字文化人才纳入城市人才政策体系 [5] 公共服务支持 -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模式和文化金融产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成长性企业 [6] - 打造特色文博会/创博会,通过"展会节演赛"融合提升文化会展拉动效应 [6] -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应用、人才服务、投融资功能,构建多层次服务网络 [7]
未成年人充值打赏“低龄化”“大额化”,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青年报· 2025-06-11 09:54
未成年人网络消费现状 - 北京互联网法院近三年审结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案件近700件 单案最高标的额310万元 平均标的额8万余元 [1] - 案件呈现消费主体低龄化、消费金额大额化趋势 例如未成年人一晚充值4万余元抽取游戏皮肤 单场直播打赏8万元 [1] - 法院通过"示范判决+调解"模式为家庭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并推动平台完善身份验证技术 [1] 平台责任与典型案例 - 某漫画平台因提供含不健康内容的漫画被法院认定合同无效 需全额退还未成年人1400元充值款 法院强调内容需符合公序良俗 [3][4] - 某游戏平台因未严格落实实名认证机制 允许未成年人修改身份信息并充值10万余元 被判退还部分款项 法院明确平台需承担主要过错责任 [5][6] 家长防护措施建议 - 建议家长定期核查账户流水 设置消费限额 运用"未成年人模式"等技术防护手段 [2] - 提倡制定家庭用网公约 明确上网时长和权限 通过奖惩机制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2] - 建议通过儿童银行账户、定额零花钱等方式培养理财观念 增加现金使用机会以理解金钱价值 [2] 行业监管与司法导向 - 法院强调网络服务提供者需依法完善内容审核 典型案例对"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认定具有参考意义 [4] - 司法实践督促游戏平台增强保护意识 要求充分履行实名认证等法定义务 [6]
沈阳举办“网络文化企业进校园”活动搭建就业新通道
新华网· 2025-06-09 09:43
活动概况 - 活动由中共沈阳市委网信办、沈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指导,沈阳市互联网发展联合会主办,主题为"精准对接、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旨在为高校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并促进网络文化产业链与人才链衔接 [1] - 活动在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城市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三所高校举办,吸引近百家重点网络文化企业参与,涵盖网络内容生产、动漫电竞、数字营销、数字音乐制作等领域 [3] 岗位与就业情况 - 企业提供1500余个优质岗位,覆盖内容运营、短视频编导、技术开发、游戏开发、新媒体运营等热门方向 [3] - 超500名应届生及在校生达成初步就业或实习意向,其中沈阳音乐学院艺术类专业学生通过"音乐+数字技术"岗位实现差异化就业,沈阳工业大学理工科学生在网络内容生产领域表现突出 [3] 政企校合作模式 - 计划推动网络文化企业与属地高校开展"定向培养+按需定制"协同培养模式,例如沈阳城市学院已与多家头部企业就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产学研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5] - 未来将通过"订单式培养""项目制实习"等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动态适配 [5] 后续规划 - 沈阳市将持续深化"政企校社"协同机制,扩大活动覆盖范围并开展高校专场活动 [5] - 推动建立"沈阳市网络文化人才数据库"以实现人才供需动态匹配 [5] - 依托大东区云创未来网络视听产业园区构建网络文化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打造涵盖内容生产、运营推广、科技创新的高端人才队伍 [5]
“点亮网络文明之光”2025年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人民网· 2025-05-16 22:10
网络文明主题活动 - 2025年"点亮网络文明之光"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大连启动 联动大连 青岛 宁波 厦门 深圳五个计划单列市 打造全国性正能量传播矩阵 [1] - 活动通过邀请网络名人讲述传播故事 发起网络文明传递行动 重点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1] - 现场发布主题片《追光者自有光》 演绎原创歌曲《奔跑大连》 展示300多万网友参与的竞唱活动 [17] 创新传播案例 - 大连公安单禹齐以"连警小哥"形象创作方言反诈短视频 2024年实现438.9万次电诈预警 拦截资金1.2亿元 [3][4] - 青岛古麦嘉禾团队通过《名侦探小宇》栏目重塑红色记忆 挖掘"铁姑娘队"劈山引水等历史故事 [6] - 宁波果燃文化创始人果小桃运用数字技术连接乡村振兴与国际传播 推动龙舟文化输出至保加利亚 [7][8] 跨文化传播实践 - 华侨大学"海外新声代"工作室组织29国留学生创作900余期多语种短视频 搭建文明对话的数字新丝路 [9][10] - 深圳大学杨洸团队发布《网络文明蓝皮书》 通过大数据分析网民行为 构建多维评估体系 [12][13] 艺术赋能网络文明 - 表演艺术家孙维民通过《海棠依旧》等作品在互联网传播红色经典 现场朗诵《大江歌罢掉头东》引发共鸣 [14][15] - 活动联合辽宁师范大学 大连艺术学院等院校 共同演绎网络文明主题文艺作品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