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物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传感器黑马智子力控突围六维力控,破解机器人"笨手"难题 | 每日速递
搜狐财经· 2025-11-12 14:21
国内融资事件:医疗健康与生物技术 - 熙源安健完成超2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CGRP类小分子药物BR005项目的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及管线拓展 [2] - 福鑫数科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FusionAi系列医疗人工智能产品的技术迭代、规模化落地和渠道建设 [3][4] - 嘉玉医疗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手持式磁粒子成像系统的注册申报与临床推广 [5] - 安欣医疗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核心产品产能扩充、在研管线推进及产业化基地建设 [13] 国内融资事件:人工智能与硬科技 - 智子力控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种子轮融资,其六维度力觉传感方案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风机叶片监测等领域 [1] - 智子芯元完成千万级人民币种子轮融资,资金将用于高性能算子自动发现与优化平台的核心算法研发及工具链产品化 [8] - 云图知行获得千万美金级别天使轮融资,公司致力于地理信息和空间智能计算,为出海企业提供软件与数据解决方案 [9] - 诺万芯微电子完成近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光电互联芯片的研发与市场拓展 [11] 国内融资事件:企业服务与消费科技 - 俞英贸易完成8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软件开发升级及“贸易+科技”双驱动战略深化 [10] - 河南河马科技完成26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短视频社交电商平台的技术升级、内容生态建设和市场拓展 [11] - 上海轮上科技获宁波东睦广泰250万元人民币增资,认购其5%股权,公司专注于智能化模块化农业机器人的研发 [12] 国内新三板挂牌事件 - 奉加科技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无线IoT系统级芯片和高性能混合信号芯片的研发设计 [5] - 星网信通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智慧融合通信领域的信息与通信综合解决方案 [6] - 江苏永成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内外饰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7] 国外融资事件:人工智能与软件服务 - 1Mind AI获得3000万美元A轮融资,其核心产品为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销售代理工具“明迪” [14] - Scribe获得7500万美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3亿美元,公司旗下产品为工作流程管理软件“Scribe Optimize” [15] - Gamma完成68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达21亿美元,其年度经常性收入已突破1亿美元,公司主要产品为AI自动生成PPT工具 [17] 国外融资事件:医疗健康与生物制药 - Onchilles Pharma获得2500万美元A+轮融资,公司正在开发对多种癌症具有广泛疗效的候选药物 [15] - Iambic Therapeutics获得1亿美元战略投资,公司为一家人工智能医疗平台开发商 [16] 国外融资事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 Majestic Labs获得1亿美元A轮融资,公司主要从事大内存AI服务器研发业务 [16] IPO排队事件 - 真实生物递交招股书,公司为一家致力于抗病毒、抗肿瘤等创新药物研发的创新药物研发商 [18] - 迈瑞医疗递交招股书,公司为一家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等领域的医疗设备研发商 [19] - 中鼎智能递交招股书,公司致力于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智能仓储物流解决方案 [20]
晶泰控股20251111
2025-11-12 10:18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AI赋能药物研发(AI for Science)、生物医药、新材料(如新能源电池材料、石化催化剂)、消费品(如生发化妆品)[2][7] * 公司为金财控股(晶泰控股),一家以AI和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研发服务平台[2][7] 核心业务进展与商业模式 * 与礼来达成重要合作,签署价值约3.5亿美元协议,涉及AI赋能大分子抗体药物研发,礼来初步委托1-2个管线,公司参与后续临床及上市后的里程碑和销售分成[2][3] * 商业模式特点:为客户进行早期分子发现,在临床前候选化合物阶段收取服务费,并根据项目进展收取里程碑费用及上市后销售提成,覆盖全生命周期[3][9] * 与传统国内药企模式不同:公司通过持续性订单与客户共担研发成本、共享成果,实现长期稳定发展,降低偶然性风险[2][5] * 利用AI平台研发的两款生发功能分子已在美国注册为化妆品原料并获得FDA备案,未来将通过授权及销售提成模式与下游企业合作推广[2][4] 技术平台优势与作用 * AI作用:突破人类经验局限,在更大化学空间搜索、设计和探索分子,进行多目标优化,显著缩短研发周期(如从靶点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阶段可从传统4-6年缩短至约两年)并提高成功率[9][10] * 机器人实验室优势:可标准化执行高通量平行反应(如同时处理300个反应),24小时不间断工作,提高效率、减少误差和安全风险,并积累高质量数据用于训练AI,形成快速迭代闭环[11][12] * 技术平台具备跨领域应用能力:底层基于量子物理原理,可自然切换应用于药物、材料科学(如催化剂、新能源电池材料)、保健品等领域[13][14] 财务与资本市场表现 * 礼来订单首付款1亿美元,其中5100万美元已在2025年确认为收入,剩余4900万美元预计2026年确认[17] * 公司每年保持50-70%的增长率(不包括意外大单)[17] * 公司于2024年6月13日登陆联交所,为特专科技和AI for Science领域首家上市公司,迅速进入港股通,港股通持仓比例超过43%,获Vanguard、BlackRock、挪威主权基金等全球顶级机构持仓[2][6] 客户基础与行业地位 * 积累超过300家全球客户,包括辉瑞、礼来、强生等17家全球前20大跨国药企,典型案例包括助力辉瑞加速新冠口服药帕克斯洛维德上市[2][7][8] * 国内客户包括中国生物制药、正大天晴、珠海联邦等大型药企[21] 其他重要进展与风险考量 * 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进展:与中石化合作催化剂研发机器人方案,为北京大学提供新能源电池材料方案,参与珠海横琴中药现代化实验室项目(合同金额4500万人民币)[16] * 生发产品市场潜力:全球约25亿人受脱发困扰,公司产品在人体试验中,80%使用者显示明显效果(50人试验组)[15] * 中美摩擦风险:公司只做临床前研究,不涉及人类敏感遗传数据,因此不受相关制裁影响,其服务模式也不受关税博弈影响[18] * 核心壁垒是数据:机器人实验室积累的高质量化学合成数据稀缺且关键,公司获得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大赛一等奖,数据重要性高于算法[19][23] * 抗体业务:抗体端到端研发能力已具备,强生、优时比等跨国药企付费使用其平台,预计未来有更多订单[22]
英矽智能更新招股书:AI驱动药物研发,日前与礼来达成总额超1亿美元合作
IPO早知道· 2025-11-12 10:08
公司业务与商业模式 - 公司是一家业务遍布全球的AI驱动生物科技公司,其商业模式以Pharma AI平台为基础,聚焦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内部药物研发 [2] - 公司已通过Pharma AI平台将应用范围扩展至先进材料、农业、营养产品、兽医药物等多个行业 [2] - 公司采用“AI平台授权 + 内部管线开发”双引擎商业模式 [6] - 基于前沿AI与自动化技术,公司大幅提升了药物早期研发效率,候选药物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前候选药物确认需时12至18个月,远短于平均需时4.5年的传统方法 [2] 核心产品管线与临床进展 - 核心资产Rentosertib(ISM001-055)是一款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全球首创”候选药物,由AI发现和设计 [3] - 该药物在中国的IIa期临床研究取得了积极的顶线数据,研究结果和数据已于2025年发表于《自然·医学》 [3] - 该药物于2025年4月获得药品审评中心建议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3] - 药品审评中心已确认,公司可在2024年8月完成的IIa期研究取得积极结果后,开展III期临床试验,若推进III期临床,其将成为全球首款经AI赋能发现并进入III期临床的候选药物 [4] 商业合作与平台价值 - 截至2025年11月4日,公司已通过Pharma AI产生超20项临床或IND申报阶段的资产,其中三项资产已授权予国际制药及医疗保健公司,合约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 [4] - 公司已与赛诺菲等跨国药企建立AI药物研发合作,并与全球前20大跨国药企中的13家达成了软件合作 [4] - 公司与礼来达成潜在总额超过1亿美元的研发合作,公司将依托Pharma AI平台获得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商业化版税等收益 [4]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3015万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8583万美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63.4%提升至2024年的90.4% [5] - 公司净亏损从2022年的2.22亿美元大幅收窄至2024年的1710万美元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等价物由2024年末的约1.26亿美元增至约2.13亿美元,增长主要来源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的E轮融资 [7] 融资背景与资金用途 - 公司已获得启明创投、礼来亚洲基金、红杉中国、高瓴、复星医药等一众知名机构的投资 [7] - 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为关键临床阶段管线候选药物的进一步临床研发提供资金、开发新的生成式AI模型、扩展自动化实验室、为早期药物发现及开发的研发提供资金以及用作营运资金 [7]
汇正财经解码创新“生力军”,2025“未来20”中国A股上市公司成长力调研顺利收官
第一财经· 2025-10-28 16:40
通过第一阶段的数据指标筛选、模型量化评分以及评委投票选举三轮筛选,项目评审团队从A股市场 5000多家公司中筛选并确认了68家入围企业。经过为期三个月的调研,足迹遍布华东、华南以及中西 部省份,项目评审团队完成了对其中大部分企业的调研,涵盖了来自于新材料、电力装备以及高端制造 装备关键零部件厂商,也有来自于医疗领域具有极高研发能力的装备制造和药物研发企业。 当前全球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之下,各个领域科技创新活动愈发密集活跃,正在推 动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作为中国科创活力的具体承载,中小市值企业凭借着更为聚焦的产业布局和更高 的经营灵活性,在当今全球性的科技创新浪潮下,正不断朝着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并逐渐在产业链中构筑其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为了深度挖掘上市公司价值,汇正财经的专业投顾团队随评审组一起深入一线探访各个细分赛道明星企 业,凭借专业化的投研体系、前瞻性的行业洞察以及严谨的调研方法论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企业价值。 随着竞争维度的不断升级,中小市值龙头企业将凭借怎样的科技创新和商业策略脱颖而出,汇聚到产业 层面后将折射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未来还将进一步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何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药物生产成本
新华社· 2025-09-22 15:10
技术突破 - 开发出以葡萄糖为原料生产手性合成砌块(S)-3-羟基-伽马-丁内酯(HBL)的创新工艺 实现高浓度 高产量和低成本制取[1] - 新技术将HBL生产成本降低60%以上 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 - 葡萄糖可从木浆 锯屑等木质纤维素原料中提取 为HBL可持续生产开辟新路径[1] 应用领域 - HBL是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 抗生素和艾滋病病毒抑制剂等多种关键药物的合成单元[1] - HBL被认定为多种化学品和塑料的高价值前体[2] - 工艺能联产乙醇酸等具有商业价值的化学品 进一步提升经济可行性[2] 行业影响 - 技术有望大幅降低多种处方药的生产成本 特别是价格昂贵的手性药物[1] - 突破传统以石油衍生物为原料的工艺限制 解决以往可持续生产方法存在的安全问题 效率低下和缺乏成本效益等局限[2]
深港穗铁三角打造“东方创新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5:15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变化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排名中跃居首位,超越日本"东京—横滨"集群 [1] - 排名变化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次将风险资本交易量纳入评价指标,新方法更全面捕捉创新生态真实活力 [1] - 该集群在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风险资本三项关键维度上均衡领先,结构不偏科 [1] 集群创新优势分析 - 深港穗三地形成高度一体化的联合创新区域,创新要素在空间、时间、机制上高密度耦合,构成持续自我增强的系统 [4] - 集群具备从前沿研究、专利布局到企业融资的完整闭环,发明者活跃度、科研产出与资本供给相对均衡 [2] - 得益于高能级科研平台、密集高校集群、丰富算力与数据资源,顶尖人才在此更容易催生并转化科研成果 [4] 高校与科研支撑体系 - 广州作为全国唯一聚集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级重大平台的城市,拥有41家央省级科研院所、14家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及84所高校 [4] - 华南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金额排名全国第八,近5年超1000件专利实现转化,金额达7亿元,近200件专利作价入股企业金额超1.5亿元 [5] - 近十年广东新增40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增加27所,另有十多所高校在规划和建设中,通过"疯狂建大学"扩大创新优势 [5] 创新转化生态与典型案例 - 大疆创新依托港科大知识与国际视野、深圳工程师文化及完善供应链,产品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约七成市场份额 [7] - 晶泰科技以"AI+物理+机器人"切入药物研发,IPO前完成8轮超50亿元融资,投资方覆盖国内外一线机构 [7] - 大湾区拥有33个工业大类支撑快速试制与量产,深圳开放2101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广州提供AI公共算力与数据资源 [7] 创新模式与未来方向 - 深港穗集群采用"场景+资本+制造"模式,将实验室成果直接推向市场,替代"论文—专利—转化"的传统路径 [8] - 集群互补性强且有世界级制造业基地支撑,当三城优势互补形成超级生态时,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实现指数级上涨 [8] - 国际顶尖学者加速向深港穗集聚,如丘成桐领衔的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已吸引17位全球知名数学家入驻 [3]
欧洲科技企业组团赴无锡高新区精准对接
商务部网站· 2025-09-12 23:25
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 - 商务部投资促进局组织欧洲生命健康和绿色科技企业团组赴无锡高新区参访交流 [1] - 无锡高新区作为中英健康创新平台发起地方单位之一 共建平台深化合作 [1] - 无锡高新区借助商务部投资促进局驻欧窗口引入优质企业和项目资源 建立机制化互动联系 [1] 企业对接与产业合作 - CS Pharmaceuticals、LightOx生物技术公司、Fine Treatment医疗科技公司、Aptamer Group等欧洲企业与无锡高新区企业进行精准对接 [1] - 代表团参观无锡高新区展示中心和阿斯利康物联网创新中心 与区内标杆企业开展对接 [1] - 合作探讨围绕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健康消费等主题展开 [1] 资源网络与开放水平 - 商务部投资促进局欧洲代表处依托覆盖全欧的投资促进资源网络为中国地方园区引进优质欧洲项目资源 [1] - 持续提升园区对外开放水平 [1]
成都先导(688222):DEL重回快速增长轨道 布局AI、小核酸等新赛道未来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9-06 08: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27亿元,同比增长16.58%,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增长390.72%,扣非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长2517.66%,经营活动现金流1.11亿元,同比增长51.48% [1] - 单二季度营收1.20亿元,同比增长37.71%,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681.39%,扣非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693.45% [1]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53.81%,同比提升7.18个百分点,净利率21.82%,同比提升17.05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2] 业务板块表现 - DEL业务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40.45%,主要受定制库业务增长驱动 [2] - FBDD/SBDD收入6523.89万元,同比增长4.15%,ChemSer板块收入1871.92万元,同比增长94.17% [2] - OBT收入2784.63万元,同比下降3.35%,TPD收入753.39万元,同比下降8.67%,BioSer收入338.24万元,同比下降59.59% [2] - 化学相关业务包括DEL及ChemSer、FBDD/SBDD增长相对较好,新业务平台稳步发展 [2] 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持续推进DEL+AI/ML在新药发现与优化方面的项目研发及能力建设("HAILO"平台) [3] - 迭代升级靶点-小分子活性预测模型,构建适配高通量化学平台的分子生成模型 [3] - 基于模型快速完成以TRIM21、CRBN为E3配体的多靶点分子胶库设计与合成 [3] - 新增两个自研项目依托HAILO平台启动首轮DMTA循环并找到先导化合物进入评价环节和下一轮优化 [3] 新赛道布局 - 通过参股先衍生物布局小核酸赛道 [3] - 先衍生物高血压降压药已完成一期临床,准备启动二期临床 [3] - 预计在年底提交代谢类靶点的管线的IND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07亿元、6.09亿元、7.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83%、20.10%、20.65%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8亿元、1.11亿元、1.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2.32%、41.88%、22.47% [4]
四大变化,折射发展新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9-01 10:09
核心业绩表现 - 江苏713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超1.68万亿元,净利润近1482亿元 [1] - 429家公司营收正增长,45家营收增幅超50%,超四成公司营收超10亿元 [1] - 573家公司实现盈利,193家净利润超1亿元 [1] AI技术应用与行业融合 - 超半数上市苏企在半年报中提及"AI"或"人工智能",AI工具与主营业务深度融合 [2] - 恒瑞医药利用AI靶点发现平台提升临床转化效率,重塑从靶点验证到临床前研究的全链条 [2] - 太湖雪结合AI模型优化产品设计,南钢通过"元冶·钢铁大模型"实现研发成本减少20%及周期缩短30% [2][3] - 京源环保垂直领域大模型提供全栈智能服务,博众精工集成AI技术提升研发效率与产品精度 [3] - AI技术应用重心向垂直领域倾斜,满足效率提升和决策优化需求 [3][4] 行业"反内卷"战略 - 光伏、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通过技术升级与战略调整实现差异化竞争 [5] - 迈为股份优化HJT电池制造方案提升产能,中天科技以轻资产模式实现N型组件量产及钙钛矿电池效率突破23% [6] - 无锡隆盛科技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议价能力,富淼科技聚焦高附加值市场,上半年营收7.21亿元(同比下降5.80%) [6][7] - 行业通过产能控制、淘汰落后产能及并购整合优化供给,注重政策力度与市场化手段 [7] 海外市场拓展与供应链重构 - 440家上市苏企公布海外收入,合计2906亿元,通过本土化生产与供应链重构化解风险 [8] - 中信博全球跟踪支架市占率16%,排名全球第二,在印度、中东、亚太等多地区位居榜首 [8] - 天合储能海外出货量累计突破12GWh,在10余个国家设立服务中心,覆盖全球六大区域市场 [9] - 科沃斯海外业务收入占比40.8%,美国市场二季度同比增长86.5% [9] - 江苏国泰在缅甸、柬埔寨、越南建设货源基地,推动供应链向"全球整合"转型 [9] - 江苏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增502个投资项目,协议投资额37亿美元 [10] 中期分红与股东回报 - 江苏超12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中期分红预案,总规模超百亿元 [11] - 常熟银行中期分红每股0.15元,共计4.97亿元,占半年度净利润比例25.27% [11] - 华泰证券派息13.54亿元,国电南瑞派息11.75亿元,南钢股份派息7.31亿元(占净利润50%) [12] - 雅克科技、华信新材料承诺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30%,江苏国泰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可分配利润40% [12] - 中期分红反映监管政策引导及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增强投资者信心与市场认可度 [13]
一图看懂晶泰控股(02228.HK)2025H1业绩摘要
格隆汇· 2025-08-28 11:52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市一年来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标志着进入规模化增长新阶段 [3]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03.8% 经调整净利润141.6万元 现金余额达53.077亿元 [4]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达435.2百万元 同比增长615.2% [6] -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1.8百万元 同比增长95.9% [1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403.8% [4]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35.2百万元 较2024年同期的60.9百万元增长615.2% [6] -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1.8百万元 较2024年同期的21.3百万元增长95.9% [17] - 抗体业务收入达到2024年全年收入的近两倍 [12] 业务进展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 - 与Gregory Verdine教授达成合作 包含5,100万美元首付款 4,900万美元进一步付款 及58.9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 [7] - 与领先生物制药公司合作的3个项目均达到重要里程碑 [8] - 全球首款弥漫性胃癌靶向药物获得盖伦奖Best Biotechnology Product提名 系亚洲唯一提名管线 [8][9] - 利用Xpose技术和XFEP成功识别新靶点SRC 6个多月获得临床前候选化合物 [10][11] - 累计开发超过200个AI模型 涵盖分子生成、自由能微扰等领域 [14] 抗体业务 - AI抗体平台XtalFold®推出Ultra模式 抗原-抗体复合物结构预测准确率提升约10个百分点 [15][16] - 平台已授权给多家海外药企使用 业务角色从服务提供商升级为联合开发者 [15] - 在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行业领先性能 特别是在抗体-抗原界面建模领域 [15]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 - 建立覆盖18种反应类型的AI模型 将化学反应成功率提升至85%(传统人工约40%) [17] - 积累2,600万条化学反应数据 [17] - 完成对Liverpool ChiroChem的收购 增强化学空间探索能力 [17] - 分离纯化环节产率预测模型在多个项目中实现超过50%产率 [18] - 高压分离算法基于3,000-4,000个高质量数据训练 已在实际项目中部署 [18][20] 具身智能技术 - 新一代模块化机器人搭载灵动勺装置 可精准完成低于5mg的微量固体加样 [21] - 直接采用原装试剂瓶 减少昂贵原料浪费 [21] - 获得全球顶级大客户认可 [21] 战略合作 - 与韩国JW Pharmaceutical签署数百万美元协议 提供高通量自动化合成整体解决方案 [22] - 与良渚实验室签署数百万美元协议 建设生物材料机器人实验室 [23] - 与罗氏合作实现分子砌块的自动化分拣与存储 [24] - 与辉瑞持续升级AI药物发现模型 [14] 平台能力 - ID4Inno™小分子平台可在1-2天内生成数千万个分子 [27][31] - XtalFold®抗体-抗原预测平台具有高成功率和高精度 [28][31] - 多肽&蛋白研发平台PepiX™融合生成式AI与高通量筛选 [29][32] - 材料研究平台覆盖实验设计到报告生成全流程 [34][35] - Multi-Agent系统实现化学合成全流程自主决策 支持千亿规模化学空间预测 [39] 技术突破 - 代谢增强型CD19 CAR-T治疗剂量仅为常规方案1% 成功使SLE患者达到完全缓解 [15] - 实体瘤项目进入IIT临床准备阶段 [15] - XtalFold®入选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十大创新技术" [16] - 建立单中心序列化全量数据管理平台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