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

搜索文档
3.9亿债务违约!董事长总经理集体走人!知名针织企业跨界投资大败局
搜狐财经· 2025-09-01 14:36
项目终止与债务危机 - 公司终止扬州年产10GW高效光伏组件及研发中心项目 因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变化导致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增加 [1] - 公司终止江山高效光伏电池片及大尺寸硅片切片项目 需支付1500万元赔偿款 逾期需按日万分之五支付违约金 [3] - 新能源子公司因3.9亿元借款违约遭法院股权冻结 光伏板块累计逾期债务达9.86亿元 占净资产329% 新增诉讼金额近4000万元 [3] 财务表现恶化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2亿元至1.8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1.42亿元 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8800万元至1.48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1.45亿元 [5] - 亏损主因光伏板块设备折旧及厂房租金等固定费用高企 同时对供应商及金融机构债务逾期违约责任计提预计损失 [5] 控制权与管理层变更 - 控股股东由陶建伟变更为上海启烁睿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实际控制人由陶建伟变更为黄荣耀 [5][7] - 原董事长陈剑嵩及陶士青等5名非独立董事集体辞职 新选举曹远刚为董事长 贺琦为副董事长 夏金强为总经理 [8][9] - 新管理层成员曹远刚 贺琦 夏金强均具备金融投资背景 与此前光伏制造管理团队形成显著差异 [10] 行业背景与跨界风险 - 中国光伏产能达全球需求两倍 严重供需失衡导致各环节价格大跌 五家龙头企业上半年合计亏损达173亿元 [12] - 光伏行业因政策支持与资本追捧曾为蓝海产业 但无序扩张导致产能过剩 现已成为反内卷政策典型案例 [12] - 纺织企业跨界需警惕投资周期长 市场变化及技术迭代风险 跟风投资易导致产能过剩与社会资源浪费 [14] 股价表现与项目影响 - 公司股价从2022年12月光伏项目官宣时历史高点下跌超60% 至8月22日报收4.92元 [1] - 光伏子公司债务压力及停产严重拖累整体业绩 但传统服装业务未受直接影响 [3][5]
桐庐以文润城展画卷
杭州日报· 2025-07-28 10:36
文化与科技融合 - 桐庐推进"文化+科技"融合,数字技术成为强劲引擎,推动"人工智能+文化"等新业态发展[7] - 棱镜光电搭建车载AID、AR-HUD全息智能终端产品生产线及检测线,核心技术应用于车规级智能车软硬件解决方案、儿童智能教育设备及AI驱动的交互硬件模组[9][10] - 分水制笔产业通过技改升级,由"专精特新"企业领衔,年产85亿支笔,产品附加值提升30%[11] 传统产业升级 - 分水制笔产业研发投入强度达3.8%,高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与温州大学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建产品检测中心、模具研发中心[11][12] - 横村镇从家庭作坊转型为特色产业集群,计划通过工厂店业态创新、农商旅资源整合,构建"线上推广+线下体验"全渠道营销体系[12] 文旅产业发展 - 桐庐位列2025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8位,连续6年上榜且连续3年位列前十[13] - 开元森泊旅游度假区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串联杭州马术中心、瑶琳仙境等资源,打造华东区域一站式旅游度假目的地[14] - 中国·桐庐富春江影视基地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开辟"文旅+影视"新赛道[14] 文旅产品创新 - 瑶琳仙境通过5.0版灯光系统完成"科技焕颜",红灯笼外婆家景区植入度假酒店与亲子游乐设施,垂云通天河景区借助AR技术转型为"OMG心跳乐园"[14] - 梅蓉村千亩稻田成为"黄金左岸"大地艺术展厅,石舍村串联"舍庐艺术馆""洒秀"咖啡馆等形成文创生态圈,翙岗古村以叶浅予国漫IP为媒注入文化肌理[15] 交通与旅游联动 - 杭温高铁开通使桐庐进入"双高铁时代",18分钟直达杭州,推出"高铁+酒店""高铁+景区"联票及长三角主要城市旅游直通车[15]
福建泉州:数字赋能传统产业 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人民网· 2025-07-25 23:46
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 - 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2][4][6][8][11][12] - 通过技术创新为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可持续支撑 [2][4][6][8][11][12] - 数字化转型激活民营企业发展新动能 [2][4][6][8][11][12] 数字经济规模 - 2024年泉州市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超7000亿元 [2][4][6][8][11][12] -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6% [2][4][6][8][11][12] 具体应用案例 - 宏芯科技硅光芯片生产车间展示数字化制造场景 [2] - 联兴发针织织造有限公司建立莱卡面料检测中心和5G智能数字化生产车间 [4][11] - 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研发智能服务型机器人 [8] - 中通正和医药有限公司建设数字化中药煎煮工厂 [12]
跨境电商助力“偃师制造”——阿拉山口-偃师区跨境电商出口商品展览会开幕
搜狐财经· 2025-05-27 19:54
展会概况 - 阿拉山口-偃师区跨境电商出口商品展览会由阿拉山口市进出口贸易商会主办 洛阳市偃师区制鞋行业协会 三轮摩托车商会协办 [1] - 展会集中展示偃师区摩托车 制鞋 针织 电线电缆 智能家居等百余家企业产品 [1] - 活动促成阿拉山口市与洛阳市偃师区签订友好城市合作协议 [3] 产业基础 - 偃师区拥有历史文化底蕴和强大制造业基础 产业门类齐全 [5] - 当地实施"1338"产业发展思路 同步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 [5] - 2024年电商交易额突破60亿元 民营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5] 区位优势 - 阿拉山口市是国家一类口岸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通道"关键节点 [7] - 该口岸是中国连接中亚 西亚和欧洲市场的战略枢纽 [7] 合作模式 - 展会开创"产业带+口岸"联动新模式 推动跨境电商国际合作 [8] - 合作将助力更多中国制造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入国际市场 [8]
美国人疯狂下单中国
投资界· 2025-05-22 16:04
中美贸易动态反转 - 中美航线订单在关税政策调整后出现戏剧性反转 从货轮归零到订单飙升 一舱难求[3] - 盐田港承担中国对美出口超1/4货运量 声明发布后美国采购商连夜催发货 港口运力紧张[5] - 宁波港美线订舱量24小时内从个位数猛增至近4000箱 多地港口集装箱爆仓[5] 航运与供应链现状 - 航运公司从东南亚 欧洲航线紧急调配船舶 但舱位缺口仍达30%[6] - 中美互降关税后中国至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 5月底前美线舱位已售罄[6] - 长滩港作为全美最大集装箱港口之一 当前进出港船舶稀疏零落 呈现萧条景象[8][11] 制造业生产响应 - 宁波慈溪韩电电器全自动冰箱车间满负荷生产 美国客户紧急排产发货[6] - 上海针织厂48小时内完成5万件积压成衣工序 30万件库存销售一空[6] - 深圳 义乌等地外贸企业订单同比激增 生产线连夜重启[6] 产业链替代困境 - 美国中小企业因成本高效率低难以实现本土生产 波音公司长期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13] - 东南亚代工厂无法满足定制需求 原材料和产业链仍依赖中国 美国客户被迫回流[14] - 中国工厂通过拓展欧洲等市场降低对美国依赖 如明瑞集团欧美市场占比从七三开变为三七开[14] 全球贸易格局 - 义乌商户对美国关税政策表现淡定 通过转向欧洲 日韩 俄罗斯等市场维持业务[14] - 中国工厂调整策略 采取按订单生产模式避免囤货风险[14] - 历史案例显示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关税提至59% 反而加剧经济萧条[15]
因关税调整对美出口订单增加,央视报道多家外贸企业赶工生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9 16:08
中美关税调整后外贸企业恢复对美出口 - 上海松江区针织厂全员上岗恢复美国订单生产 原暂停订单5月17日开始出货[1] - 江西纺织企业新增10万套童装美国订单 当前订单排至9月份 预计全年美国订单突破1亿元[1] - 赣州头盔企业接到恢复50万顶运动头盔供货函 正加紧赶制[1] 外贸企业市场多元化策略 - 赣州科技公司因美国市场不稳定积极开拓欧洲市场 已收到样品订单[2] - 上海针织厂和江西纺织企业在关税调整前已拓展欧洲和国内市场[1] 外贸物流行业变化 - 盐田港调整调度计划应对美线出货高峰 每天6班船舶赴美 单船操作超2000集装箱[4] - 上海货代公司美国航线订舱量翻倍 服装橡胶制品等加工类产品为主 出现"爆仓"现象[4] - 国际货代公司咨询量暴增 美线出货高峰持续[3]
外贸企业重启美国市场供应:订单量激增 物流迎高峰
央视网· 2025-05-15 15:32
外贸企业恢复对美出口 - 上海松江区针织厂全员上岗恢复美国订单生产,包装车间成衣进入最后工序 [3] - 江西纺织企业新增10万套童装美国订单,预计今年美国订单量突破1亿元 [5] - 赣州头盔企业接到50多万顶运动头盔供货函,加紧赶制恢复供应 [7] 外贸物流迎出货高峰 - 深圳盐田港紧急调整调度计划应对美线出货高峰 [8] - 上海货代公司海运订舱单激增,美国航线集装箱舱位一舱难求 [10] 行业订单增长情况 - 纺织企业订单充足,加班加点赶制美国及欧洲市场订单 [5] - 头盔企业恢复大规模供货,运动头盔订单达50多万顶 [7]
第137届广交会闭幕 创新拓宽多元市场新航道
证券日报· 2025-05-06 00:43
广交会总体情况 - 第137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达288938人,同比增长17.3%,其中新采购商171750人(增长14.6%),老采购商117188人(增长21.4%)[1]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187450人(占比64.9%),金砖国家采购商72417人(增长24.1%),RCEP成员国采购商64808人(增长6.9%),欧美采购商51862人(增长3.4%)[1] - 头部跨国采购企业达376家创历史新高,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增长3%),"一带一路"国家成交占比超六成[1] 参展产品与技术亮点 - 企业展示产品超455万件,含新产品102万件、绿色低碳产品88万件、智能产品32万件[2] - 服务机器人专区首次设立,46家企业展出500多种机器人,日均接待客户超300人次[2] - 绍兴南特起重设备推出智能物联网起重机,实现实时监测、智能预警等创新功能[2] 企业市场拓展案例 - 丹阳登峰户外用品通过广交会开拓俄罗斯、蒙古国等新兴市场,占订单半壁江山,本届获18万美元意向订单[2] - 江苏五龙针织抗菌面料"银本康"获200万元意向订单,30多位采购商线上预对接[3] - 浙江伊德家纺瞄准宠物经济,达成88万美元意向订单,主要来自"一带一路"国家[3] 国际采购商反馈 - 荷兰采购商评价中国制造技术先进,部分产品性能优于发达国家品牌[3] - 澳大利亚采购商认为中国机器人技术(如机器狗、擦窗机器人)已居世界前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