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没・重启未来》

搜索文档
21家上市影视公司账本出炉,谁在赚实钱?谁在掺水分?
36氪· 2025-04-30 08:56
文章核心观点 上市影视公司2024年度财报呈现营收与利润背离的魔幻现实,不过今年一季度行业整体盈利状况有所改善,但部分公司仍面临困境,各公司正通过拓展主业和副业来寻求自救机会 [1][2][15] 2024年度财报情况 - 至少21家上市影视公司披露2024年度业绩,5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7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为正,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1] - 华谊兄弟等四家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影视公司去年实际合计亏损超6.3亿元,慈文传媒仅赚300万元且经营现金流从1896万元暴跌2012%至 -3.53亿元 [2] 2025年一季度行业改善情况 - 光线传媒、横店影视等多家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向正增长,光线传媒归母净利润同比大涨374.79%,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幅高达5819.54% [2] 乘风翻盘公司情况 光线传媒 - 2024年电影业务收入占比71.20%但较上年减少12.22%,因项目结构失衡过度依赖《第二十条》,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77.76%达1.68亿元,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1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7.24% [3] - 一季度营收与净利暴增得益于《哪吒2》,截至发稿前《哪吒2》内地票房突破153亿元,全球累计票房突破157亿元,光线传媒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0 - 10.10亿元,相关营收或已超30亿元 [4][5] - 已将AI植入动画制作流程,预计提升动画电影产能至每年4 - 5部并降低成本,2024年电视剧业务收入2.37亿元成新增长点,计划扩大衍生产品开发规模、推进品牌店建设和洽谈主题乐园合作 [17][20] 万达电影 - 一季度营收47.09亿元同比增长23.23%,净利8.3亿元同比增长154.72%,旗下国内直营影院票房34.2亿元同比增长44.9%,观影人次6397.9万同比增长32.7%,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5.4% [4][5] - 受益于《哪吒2》及春节档出品发行的《唐探1900》《熊出没・重启未来》,强调深化“超级娱乐空间”战略推动影院经济创新发展 [5][6][20] 时运不济公司情况 博纳影业 - 2022 - 2024年总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持续下降,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9.43%至5.25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因《蛟龙行动》撤离同比暴跌17303.99%至 -9.55亿元 [8] - 与抖音红果短剧合作多部短剧,有多部储备电视剧项目,包括反腐题材剧《匿名举报》 [16] 北京文化 - 一季度受益于《封神2》确认收入营收同比增长1480.50%至9798.17万元,但因该片确认成本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8496.24%至2.8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亏1490.38%至 -2.18亿元 [10] - 加强剧集创作和市场拓展,《封神第三部》在后期制作,还有多个参投电影项目推进中 [17][20] 华谊兄弟 - 2024年影视娱乐板块主营业务同比下降29.36%仅收入4.43亿元,今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但扣非净亏损同比扩大11.98%至2754万元,盈利依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12] 芒果超媒 - 2024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3.75%、61.63%,今年一季度两项核心数据又分别同比下降 -12.76%、 -19.8%,虽内容创作有成绩但传统业务收缩拖累业绩 [13] - 与红果短剧达成系列合作探索短剧市场增量价值,加大电视剧和研发费用投入 [14][17] 公司自救布局情况 - 多家公司布局短剧与AI,如博纳影业合作多部短剧,光线传媒将AI植入动画制作,柠萌影业等加速布局短剧 [16][17] - 围绕IP大作文章,光线传媒扩大衍生产品开发、推进品牌店和主题乐园合作,万达电影深化“超级娱乐空间”战略 [20]
半月15家倒闭,真人电影减产,后哪吒时代电影业迎来阵痛期
36氪· 2025-03-04 20:44
核心观点 - 《哪吒2》票房预计达150亿,成为中国影史现象级作品,但行业认为其难以复制[2][3] - 电影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春节档票房占比显著提升,全年票房向头部集中[10][15] - 影院倒闭潮持续,半月内15家影院关闭,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7][9] - 动画电影成为行业新宠,真人电影投入缩减,因舆情风险更低[4][23] - 电影产能可能从年产400部锐减至50部,行业面临结构性变革[25] 影院行业现状 - 2月下半月全国至少15家影院关闭,主因包括租赁到期(占比60%)和经营调整(占比40%)[7][8] - 典型闭店案例:CGV长沙麓山店(经营调整)、佛山兆阳保利影城(租约到期)、上海卢米埃大融城影城(房租高昂)[8][9][18] - 县城影院春节档票房占比从2023年35%跃升至2024年50%,全年收入结构失衡[10] - 影院经营模式创新:北京万荟影城尝试"社区影院"模式,设5-6个VIP厅(<100座/厅)[22] 电影市场数据 - 《哪吒2》单日票房占比高达83.5%,碾压同期《唐探1900》(14%)和《熊出没》(2.3%)[21] - 河南某县城影院2024年1-2月票房141.9万,已达2023年全年票房(189.5万)的75%[10] - 中国影史观影人次前三:《哪吒之魔童闹海》1.6亿、《战狼2》1.59亿、《哪吒之魔童降世》1.41亿[27][29] 行业转型趋势 - 动画电影开发加速:《中国奇谭》首部电影《从前有座浪浪山》定档2025夏,追光/光线等公司重点项目推进[24] - 真人电影面临信任危机,从业者预测未来20年难有超100亿票房的真人电影[23][25] - 内容创作转向:神话IP改编+现代精神内核(如《哪吒2》"朝中有坏人"设定)成为新方向[30][31] - 放映端尝试多元化经营,探索"两个月影院+十个月活动场地"的混合商业模式[21] 产业深层问题 - 马太效应加剧:2025春节档票房占全年比例创新高,中小体量影片生存空间被挤压[25] - 观影频次低下:3亿观影人次中多数为低频消费者(年均1-2次),导致影院过剩[25][30] - 生产力瓶颈:《哪吒2》动用100+公司/4000+人/5年制作周期,缺乏技术突破[30] - 内容创新困境:需在传统IP中寻找多层内涵(如亲情线+社会批判+价值观输出)[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