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化债工作
新华财经· 2025-08-02 09:20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中国人民银行党委 书记、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讲话,朱鹤新、曲吉山、宣昌能、陆磊、陶玲、邹澜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202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 署,加强形势研判,做好政策储备,集中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稳妥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深化 金融改革开放,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有力有效推进。 一是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 持信贷合理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抓好各 项货币政策措施的执行,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提升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资金 使用效率。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二是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 平。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加大"两重""两新"等重 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 ...
央行重磅定调: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搜狐财经· 2025-08-02 09:12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2025年以来工作,分析当前金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 出席会议并讲话,朱鹤新、曲吉山、宣昌能、陆磊、陶玲、邹澜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202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加强形势研判,做好政策储备,集中推出一揽 子货币政策措施,稳妥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有力有效推进。 二是金融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质效提升。加强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统筹。聚焦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强化政策协 同配合,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调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等额度。 6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小微、养老产业、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2.5%、25.5%、12.3%、43%、11.5%。 三是 ...
刚刚,央行重磅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8-01 20:44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5] - 下调政策利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促进金融市场利率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5] - 6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小微、养老产业、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2.5%、25.5%、12.3%、43%、11.5% [6] -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 [10] 金融服务与结构转型 - 加强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统筹,聚焦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 [6] - 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6] - 调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等额度 [6] - 加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 [10] 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 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取得重要成效,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 [7] - 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委员会,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7] - 优化支持资本市场两项工具额度使用和政策安排,严肃查处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7] - 持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化债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地区和机构风险处置 [12] 金融开放与国际化 - 持续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和发展,实现与多国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 [7] - 数字人民币及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支付场景不断丰富 [7] - 加快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 [12] - 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推动形成稳定的、期限齐全的流动性供给渠道 [12] 金融市场改革与创新 - 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使用,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 [12] - 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制度框架,加快推进票据法、公司债券管理条例等制定修订工作 [12] - 深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改革,积极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12] 金融管理与服务提升 - 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统计全面落地实施,首次形成统计全景图 [8] - 强化支付市场严监管,精准治理涉诈涉赌"资金链" [8] - 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应用,加强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应用 [9][13] - 建设安全高效的跨境支付体系,有序推进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13]
央行重磅定调: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0:39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2025年以来工作,分析当前金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中国人民银行 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讲话,朱鹤新、曲吉山、宣昌能、陆磊、陶玲、邹澜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202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加强形势研判,做好政策储备,集 中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稳妥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有 力有效推进。 一是金融支持经济持续向好力度加大。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下调政 策利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促进金融市场利率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持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培育政 策利率,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做好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巩固拓展整治资金空转、金融业"内卷式"竞争成效。 二是金融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质效提升。 ...
工行全面深化金融基础设施合作 携手共建安全高效金融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7-29 10:21
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方案 - 工商银行发布中国银行业首份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方案 助力健全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1] - 公司定位为"使用者""服务商"和"共建方" 推动方案落地见效 支持金融强国建设 [1] 人民币国际化与跨境服务 - 推动37家机构成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直参行 联通230余家间参行 [2] - 在境外12个国家担任人民币清算行 与700余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建立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合作关系 [2] - 结算代理业务覆盖6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为100余户境外投资者提供期货交易结算服务 [2]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 - "沪深港通"年结算量超1.7万亿元 [2] - "债券通"南向通托管业务规模达600亿元 [2] - 首批参与"北向互换通"超长期限合约和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香港合约交易创新 [2] 直接融资与创新工具 - 落地全市场首笔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工具(SFISF)债券回购交易 [3] - 第三方存管账户数突破一亿户 [3] - 银行间市场首批发行科技创新债 [3] 清算结算网络扩展 - 为1600余家交易商提供上清所"大宗清算通"服务 年结算量超1700亿元 [4] - 为48家金融机构提供外汇代理结算服务 是银行间市场唯一外汇全品种全币种结算银行 [4] - 作为全牌照期货保证金存管银行 服务超190万期货投资者 [4] 创新融资工具承销 - 科创债、熊猫债、两新债承销项目数和承销额居市场前列 [4] - 同业率先完成股权投资试点城市基金合作意向全覆盖 [4] - 票据交易所贴现通试点累计为1万余户企业对接贴现资金730亿元 [4] 金融风控与安全 - 向400余家中小金融机构进行风控技术输出 [5] - 反洗钱服务平台"融安e控"服务40余家同业客户 覆盖超5.7亿客户和日均1.5亿笔交易 [5]
“大贬值”已经在路上了
虎嗅· 2025-07-29 06:32
美元体系危机 - 美联储面临通胀复燃和经济衰退的双重压力,同时受到政治干预,导致其独立性受到严重挑战 [1] - 美元资产大规模贬值的核心原因是规则制定者权威崩塌和制度功能失灵,这将影响普通人的购买力 [2] - 美国2025年6月CPI数据显示通胀率回升至2.7%,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样顽固,达到2.7% [3] -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被视为通胀的"助燃剂",可能将美国经济拖向"类滞胀" [3] 债务问题 - 美国国债已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接近经济学家丹尼尔·巴拉塔预测的50万亿美元 [5] - 2025财年前六个月联邦政府赤字突破1.3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天新增70亿美元债务 [6] - 美债利息支出每年超过1.2万亿美元,预计2025年可能超1.3万亿美元,已超过国防预算 [6] - 2025年将有9.2万亿美元国债到期,占总额四分之一,高利率环境下借新还旧成本急剧攀升 [6] 政策与市场反应 - 《大而美法案》将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预计未来十年新增债务超3.4万亿美元 [7] - 美联储独立性受到政治压力,特朗普公开表达对鲍威尔不满,共和党议员推动司法调查 [8] - 市场预期转向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关注其政治忠诚度而非专业判断 [8]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2024年净购入量连续第三年超1000吨,中国央行连续18个月增持 [11] 去美元化趋势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2025年一季度处理金额达44.25万亿元 [12] - 美元稳定币2500亿美元体量与美债总量相比占比极小,且存在结构性矛盾 [6][12] - 部分国家减持美债,中国连续数月减持,但外国投资者总持有量仍在攀升 [11] 投资策略 - 建议分散投资,关注A股和港股核心资产及非美货币 [14] - 黄金因其稀缺性被视为对抗通胀的有效工具,全球通胀利好金价 [15] - 大宗商品如铜、铝、石油、天然气因供应弹性不足和需求刚性,在通胀时期能保值增值 [15] - 比特币因总量固定具备抗通胀特性,但价格波动大且监管不确定 [15] - 稳定币无法成为独立价值之锚,其信任基础仍依赖美元信用 [16]
美元霸权的“黄昏”VS人民币国际化的“弄潮”
搜狐财经· 2025-07-25 21:27
美元霸权现状与挑战 - 美元长期作为全球储备、支付和定价工具,但美国金融霸权正因单边主义政策(如关税)和多边机制退群行为而受到削弱 [1][3] - 美元指数上半年下跌超10%,创1973年以来同期最差表现,主因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加剧 [4] -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穆迪从Aaa下调至Aa1,财政赤字扩大或使联邦债务未来10年增加3万亿美元 [4] 美元地位动摇的驱动因素 - 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导致投资者抛售美元,哈佛大学教授指出经济放缓预期降低美元需求 [4] - 美国债务水平上升及"大而美"减税法案进一步打压美元币值,复旦大学教授认为美元"重新抬头"难度大 [4] -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预测10年后美元角色将显著弱化,主因美国滥用美元结算体系制裁他国促使替代货币需求上升 [5][6]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在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权重居全球第三 [7] - OMFIF报告显示30%央行计划未来10年增持人民币,预计全球储备占比将翻两倍 [7]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近期接入非洲、中东及新加坡核心外资银行,覆盖区域显著扩大 [8] 人民币国际化的结构性支撑 - 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产业链,进出口规模扩大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 [8] - 货币互换、RQFII/RQDII等机制已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新接入的外资银行将加速离岸市场建设 [8]
中国抛美债280亿!保尔森来华碰一鼻子灰,美国急得直跺脚
搜狐财经· 2025-07-23 08:07
中国减持美债动态 - 中国5月减持美债9亿美元,为连续第三个月减持,三个月累计减持280亿美元 [1] - 减持行为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形成鲜明对比:日本增持5亿,英国增持17亿,加拿大大幅增持617亿创历史新高 [3] - 中国美债持仓从巅峰时期的1.3万亿美元降至7563亿美元,降幅达42%,持仓占比从11.2%降至4.3% [3][6] 中国资产配置策略转型 - 央行黄金储备飙升至7383万盎司创历史新高,形成"抛美债+买黄金"的双轨策略 [3] - 外汇储备结构显著变化:美元资产占比从80%下降,黄金+欧元占比突破34% [6]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70国,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量同比暴涨240% [6][7] 全球货币体系格局演变 - 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占比从2015年1.89%升至3.2%,增速显著快于美元 [7] - 多国推进去美元化:沙特原油人民币结算量翻三倍,东盟十国推行本币结算,印度俄罗斯建立卢比卢布互认机制 [6][7] - IMF特别提款权中人民币权重提升至14.2%,反映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趋势 [6] 美债市场压力与中美博弈 - 美国国债规模达34万亿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警戒线,穆迪下调美债评级 [5][6] - 中国当前仍为美国第三大海外债主,持仓规模保持战略灵活性 [6] - 历史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曾增持4000亿美债,与当前连续减持形成强烈反差 [6]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完善:CIPS用户突破70国,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6][7] - 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突破:沙特石油、俄罗斯天然气、印度煤炭贸易均采用人民币结算 [7] - 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提升:人民币在IMF特别提款权篮子中权重达14.2% [6]
软件ETF(515230)涨超1.5%,AI技术迭代或驱动算力需求扩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1:42
AI技术发展 - Grok-4发布标志AI技术进入下一代 其革命性进步体现在跨行业复杂任务处理能力上 如金融决策 生物医学研究及游戏开发等全流程整合 [1] - AI模型持续迭代与降价将加速应用爆发 云服务商和数据中心运营商将受益于算力需求增长 [1] - 具备垂直领域优势和数据壁垒的AI解决方案提供商有望脱颖而出 [1] 计算机行业机遇 - 数字资产政策推进和科技自主驱动为计算机行业带来新机遇 [1]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业务规则修订等行业动态将进一步推动技术融合与创新 [1] 软件ETF与指数 - 软件ETF跟踪软件指数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从沪深市场选取业务涉及软件开发 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该指数具有较高成长性和创新能力 能较好体现软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全指软件ETF联接A012636和国泰中证全指软件ETF联接C012637 [1]
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超2.3%,政策支持与制造业周期或提振科技主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10:31
稳定币与RWA发展 - 《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RWA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现实资产代币化,涵盖房地产、充电桩等多元领域 [1] - 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推出八项金融开放政策,包括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及区块链跨境支付试点,构建"主权信用+市场化补充"的双层架构应对全球美元稳定币挑战 [1] - 上海国资委强调需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区块链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等场景的应用 [1] - 稳定币与RWA主要服务于跨境支付和资产上链需求,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规则修订进一步明确运营机构资质及资金所有权,为港元等外币支付预留空间 [1] - 金融IT领域或受益于稳定币产业链发展,跨境支付效率提升 [1] 港股科技ETF - 港股科技ETF跟踪的是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港股通标的范围内选取具有规模优势和良好流动性的科技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成分股 [1] - 指数重点覆盖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创新驱动型领域,综合考量企业的研发投入、盈利增长等成长性指标 [1] - 指数旨在反映通过港股通机制交易的港股市场科技板块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参与港股科技领域投资提供专业参照基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