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仅退款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仅退款引发商家极端要求:需先把商品剪烂或砸坏,京东、快手等取消“仅退款”
新浪财经· 2025-06-20 16:05
电商平台"仅退款"政策调整 - 多家电商平台近期调整"仅退款"规则 淘宝表示后续将不主动介入已收货后的不退货退款申请 由卖家与消费者先行协商处理 [2][3] - 淘宝于去年7月率先松绑"仅退款"政策 随后京东 快手等平台跟进优化相关规则 [3] - 今年4月22日多家电商平台宣布对"仅退款"规则进行调整 该政策或将在电商行业迎来终结 [2] "仅退款"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 部分职业"薅羊毛"者利用"仅退款"规则钻空子 收到货就发起售后服务 导致商家在责任未明确情况下被平台单方面判定退款 损失货款和产品 [2] - 为防范恶意退款行为 部分商家要求消费者销毁商品(如剪烂手机壳 倒掉变质牛奶)并提供销毁证据才予以退款 [1][2] - "仅退款"政策虽简化售后流程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但实际运行中滋生了恶意退款行为 成为部分人"薅羊毛"的捷径 [2] 消费者遭遇案例 - 广东陈女士因手机壳质量差申请退款 被商家要求当场损毁商品并拍照为证 [1] - 成都张女士因收到变质牛奶申请"仅退款" 被要求将牛奶倒入马桶并拍摄视频作为退款证据 [1]
全网取消该服务,“白嫖”商家行不通了!
猿大侠· 2025-04-24 11:16
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政策 - 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 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行处理 [1] - "仅退款"服务自2021年推出后被广泛采用 初衷是通过简化退货流程刺激消费 但后期出现职业羊毛党等滥用现象 [1] - 政策取消后平台可能仅保留"退款退货"选项 已收货情况下的退款退货需由买卖双方协商决定 [7] 政策调整背景与进程 -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要求治理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导致的商家损失问题 [7] - 淘宝天猫于2023年7月率先放宽"仅退款"限制 京东、快手等平台随后跟进政策优化 [7] - 淘宝近期推出店铺真实体验分、佣金激励等措施 同步打击AI假图和违规店群行为 [7] 行业影响分析 - 取消政策将减轻商家因规则滥用导致的财务压力 避免货款两空风险 [7] - 消费者需更谨慎购物 遇到质量问题需与商家直接协商退款事宜 [7] - 有助于行业摆脱低价竞争恶性循环 推动商家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8] 典型滥用案例 - 二手平台出现"七折代购"骗局 商家通过在其他平台下单后恶意发起"仅退款"实现零成本获利 [3] - 职业羊毛党利用政策漏洞谋取不正当利益 形成灰色产业链 [1] 平台后续措施 - 淘天集团明确表示不再主动介入已收货订单的不退货退款申请 [7] - 政策细节已与监管部门多次讨论修订 预计审核完成后正式公告 [7] - 业内人士预测该调整将促进电商行业回归良性竞争生态 [7]
全网取消该服务,“白嫖”商家行不通了!
猿大侠· 2025-04-24 11:16
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政策 - 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即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 后续消费者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行处理 [2][3] - 该政策自2021年推出后被广泛采用 旨在通过简化退货流程刺激消费 但逐渐出现职业羊毛党等滥用现象 [4] - 典型滥用案例为二手平台"七折代购"服务 商家通过在其他平台下单后恶意发起仅退款实现"0元购" [4] 政策演变过程 - 淘宝天猫于2023年7月率先放宽限制 京东、快手等平台随后跟进政策优化 [7] - 2024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表态将治理滥用"仅退款"导致的商家损失问题 [6] - 淘天集团已明确表示将不再主动介入已收货订单的仅退款申请 改由买卖双方协商处理 [7] 行业影响分析 - 对商家:减轻因规则滥用导致的财务压力 避免货款两空风险 [8] - 对消费者:需更谨慎购物 退款流程将增加与商家的沟通协商环节 [8] - 对行业:遏制低价竞争乱象 推动商家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7][8] 未来政策方向 - 平台可能仅保留"退货退款"选项 已收货订单的退款方式由买卖双方协商决定 [7] - 政策调整有助于电商行业摆脱无序竞争 回归健康发展轨道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