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碳氨
icon
搜索文档
伍德赛德:CBAM将推动低碳氨业务向好
中国化工报· 2025-10-17 12:02
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影响 - 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的实施将为投资清洁生产技术的能源企业创造市场机遇,而非构成贸易壁垒 [1] - 该机制旨在平衡因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运行20年而导致的当地制造商与国际竞争对手之间的成本差异,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1] - CBAM过渡阶段为2023年10月至2025年年底,仅要求进口商报告排放数据,最终阶段于2026年1月1日开始,企业需为排放承担费用 [1] - 目前CBAM涵盖化肥、氢能、水泥、钢铁、铝和电力等行业,预计将对高碳密集型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1] 伍德赛德能源公司的战略与项目 - 公司正在开发的低碳氨项目将在欧盟CBAM新规下获得竞争优势 [1] - 公司初期计划同步开拓欧美市场,待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投用后,将重点转向欧洲和亚洲市场 [2] - 公司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低碳氨成为发电和海运燃料,特别是在亚洲市场 [2] - 全球氨能产业发展较预期更具挑战性,公司已参与日本、韩国和新加坡通过招标构建低碳氨供应链的多个采购流程 [2]
阿联酋第六个化建合同将签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4:07
项目进展与产能规划 - ADNOC子公司Ta'ziz在Ruwais新建生产综合体 计划今年年底前签署阿联酋第六个工厂的建设合同[1] - 综合体首期开发阶段将形成470万吨/年大宗化工产品产能 包括甲醇 低碳氨 烧碱 二氯乙烯 氯乙烯单体和聚氯乙烯[1] - 6个项目中5个已处于建设阶段 第六个工厂合同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授出[1] 公司结构与未来规划 - Ta'ziz是由ADNOC与主权基金ADQ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1] - 公司已披露后续发展规划 包括建设世界级蒸汽裂解装置及下游衍生品工厂[1] - 扩建项目将使Ruwais基地的化学品总产能较当前水平实现翻番[1]
亚洲积极推进掺氨共燃发电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01
亚洲能源转型与氨燃料应用背景 - 2024年燃煤发电仍占亚洲电力结构的54% [1] - 亚洲国家正转向使用氨燃料发电 特别是通过共燃技术以减少排放 [1] - 中国 印尼 日本和韩国被预计将成为氨燃料转型的核心国家 [1] 氨燃料供应与基础设施挑战 - 亚洲地区要实现2030年排放目标 每年需新增约880万吨氨供应 [1] - 转向氨燃料发电缺乏政策框架和市场需求来支撑基础设施投资 [1] - 日本 韩国等国面临资源限制 需从海外进口清洁氨以保障能源安全 [1] 氨共燃技术成本与竞争力 - 假设低碳氢价格为5美元/千克 10%氨混合燃烧的发电成本比纯煤发电高约50% [2] - 需要通过技术创新 规模经济或实施碳定价来提升氨共燃发电竞争力 [2] - 多数进展依赖国际合作和长期承购协议 [2] 亚洲主要国家氨燃料发电进展 - 日本和印尼是亚洲国家中较早探索氨共燃发电的国家 中国虽起步较晚但态度更坚决 [3] - 韩国计划到2029年支持氢基发电 其产业通商资源部已启动第二轮清洁氢发电拍卖 [3] - 韩国第二轮拍卖规模相比首轮减少3.5太瓦时 实现该发电量需每年约20万吨低碳氢 [3] 韩国清洁氢发电拍卖机制 - 韩国约59家电厂中仅6家参与第二轮拍卖 最终仅1家电厂符合评估标准 [3]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向韩国南部电力公司的三陟电厂授予750吉瓦时电量 仅占总招标量的11.5% [3] - 为鼓励参与 新一轮拍卖推出汇率挂钩结算制和氢量预借制两项新机制 [3] 日本氨燃料发电规划与供应 - 日本作为早期采用者 计划从美国采购蓝氨 从中国和印度采购绿氨以扩大规模 [4] - 日本已签订关键合同并吸引外资 确保低碳氨稳定供应 [4] - 明年初日本将公布差价合约计划的中标结果 为氨燃料发电野心提供额外支持 [4]
两巨头宣布:世界级化工项目不建了!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11:29
项目终止决定 - 巴斯夫与雅苒国际于8月26日联合宣布终止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开发低碳氨项目 [1] - 项目原计划建设年产能120万至140万吨的低碳蓝氨生产设施并配备碳捕获设施 [1] - 终止原因是将资源集中于附加值潜力更高的项目 [1] 项目背景与现状 - 该联合研究项目于2023年6月宣布启动 [1] - 项目设计目标是捕集并封存约95%的生产排放 [1] - 雅苒国际将继续推进其氨战略并评估在美的其他投资机会 [1] 行业市场环境 - 低碳氨市场正面临投融资困境 欧美政策不确定性直接阻碍市场发展 [1] - 美国《大而美法案》中45V清洁氢生产税收抵免的决策存在模糊性 [1]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于2026年1月1日分阶段实施 其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1] - 目前追踪到530个低碳氨项目 但已达成最终投资决定的项目数量稀少 [1] - 已决定项目的总产能约为680万吨/年 其中蓝氨约420万吨/年 绿氨约260万吨/年 [1] - 已决定的清洁氨产能与灰氨相比微不足道 [1] 公司现有业务 - 巴斯夫与雅苒国际是长期合作伙伴 共同运营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自由港的世界级氨厂 [2] - 巴斯夫在德国路德维希港和比利时安特卫普拥有氨生产基地 [2] - 雅苒国际运营全球最大氨系统 在欧洲、美洲和亚洲设有生产基地 [2]
低碳氨开发“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11:21
低碳氨市场现状与挑战 - 全球低碳氨需求到2050年可能因能源载体、下一代燃料及工农业脱碳潜力推动近乎翻倍 [1] - 当前低碳氨项目建设和市场开发不足,厂商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摸索前行 [1] - 低碳氨市场陷入投融资困境,投资者要求中长期承购协议,欧美政策不确定性阻碍发展 [2] - 追踪的530个低碳氨项目若以60%投产概率计算,2050年实际产能仅2700万吨/年,远低于32300万吨/年的理论潜力 [2] - 当前全球灰氨产能约2.5亿吨/年,低碳氨占比很小,已达成最终投资决定的清洁氨项目总产能约680万吨/年 [2] 长期增长潜力 - 全球氨需求未来25年将以年均2%增速增长,能源领域应用将成为主要驱动力 [3] - 预计年总需求量将从2025年的2.03亿吨增加到2035年的2.25亿吨和2050年的3.72亿吨 [3] - 全球氨产量年均增速将维持在2.3%,2050年总产量预计达3.72亿吨,与需求相符 [3] - 2050年灰氨、绿氨和蓝氨的产量预计分别为2.04亿吨、1.27亿吨和4000万吨 [3] 短期发展瓶颈 - 2028至2035年间,新兴需求端难以消化高成本产能,低碳氨产能利用率可能走低 [4] - 北美和中东仍是项目落地主力区域,但全球宣布的232个低碳氨项目中只有少数正在推进 [4] - 资本成本上升、长期原料成本和地缘政治事件造成的不确定性限制了新氨产能 [4] 政策与市场博弈 - 欧盟CBAM机制可能催生低碳氨新溢价空间,但具体影响尚不确定 [5] - CBAM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进口商需报告产品碳强度并购买CBAM证书 [5] - 中国和印度企业正以低于700美元/吨的价格争夺欧洲绿氨市场,印度ACME已与欧洲雅苒国际签订50万吨/年供应协议 [5] - 可再生绿氨项目需10至20年承购协议支撑,Fertiglobe以每吨1000欧元的价格赢得德国首份H2Global绿色氨合同 [6] 未来定价预期 - 行业普遍预期随着碳强度差异显性化,低碳氨终将形成独立定价体系 [7]
低碳氨开发“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10:51
低碳氨市场发展现状 - 低碳氨市场面临投融资困境 投资者要求中长期承购协议才放款 欧美政策不确定性阻碍市场发展 [3] - 全球低碳氨项目进展缓慢 530个追踪项目以60%投产概率计算 2050年实际产能仅2700万吨/年 远低于32300万吨/年理论潜力 [3] - 已达成最终投资决定的清洁氨项目总产能约680万吨/年 包括420万吨/年蓝氨和260万吨/年绿氨 相比2.5亿吨/年灰氨产能占比很小 [3] 长期需求与产能预测 - 全球氨需求将以年均2%增速增长 从2025年2.03亿吨增至2035年2.25亿吨和2050年3.72亿吨 能源领域应用成为主要驱动力 [4] - 全球氨产量年均增速维持2.3% 2050年总产量达3.72亿吨 与预期需求相符 增速主要与绿氨和蓝氨产能扩张有关 [4] - 2050年灰氨、绿氨和蓝氨产量预计分别为2.04亿吨、1.27亿吨和4000万吨 [4] 短期市场挑战 - 2028至2035年间低碳氨产能利用率可能走低 新兴需求端难以消化高成本产能 北美和中东仍是项目落地主力区域 [5] - 全球宣布的232个低碳氨项目中只有少数推进 受资本成本上升、长期原料成本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 [5] 政策影响与市场实践 - 欧盟CBAM机制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进口商需报告产品碳强度并购买证书 可能催生低碳氨新溢价空间但具体影响不确定 [6] - 中国和印度企业以低于700美元/吨价格争夺欧洲绿氨市场 印度ACME已与欧洲雅苒国际签订50万吨/年供应协议 [6] - Fertiglobe以每吨1000欧元价格赢得德国首份H2Global绿色氨合同 2027年将从1.95万吨开始供应 [7] 行业发展趋势 - 低碳氨项目开发者进入未知领域 2050年全球低碳氨需求可能因能源载体等因素推动近乎翻倍 [2] - 行业普遍预期随着碳强度差异显性化 低碳氨终将形成独立定价体系 [8]
Fertiglobe推迟阿联酋低碳氨项目
中国化工报· 2025-08-06 10:31
公司项目动态 - 公司推迟在阿联酋鲁韦斯建设年产100万吨低碳氨拉布丹项目的计划 项目将进入调整阶段 [1] - 推迟原因为全球低碳氨市场尚处萌芽期 监管框架与需求信号仍在动态演变 基于公司对资本配置的审慎原则 [1] - 公司正在阿联酋建设年产100万吨Harvest低碳氨项目 该项目被强调为企业脱碳路线图的核心 [1] - 公司正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 埃克森美孚合作评估贝城项目开发 作为全球低碳氨解决方案布局的重要环节 [1] 公司业务与产能 - 公司尿素和商品氨总产能达660万吨/年 [2] - 生产基地分布于阿联酋 埃及和阿尔及利亚 [2] - 公司是中东—北非地区重要的氮肥生产商 [2] 行业市场与交易 - 全球低碳氨市场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监管框架不断演变 [1] - 自2021年以来 公司已向日本 印度和欧洲试运低碳氨与可再生氨产品 主要用于电厂混燃发电及化工品生产 [1] - 今年5月 日本丸红株式会社与埃克森美孚签署长期承购协议 每年采购约25万吨产自得克萨斯州贝城工厂的低碳氨 [1]
CF Industries (CF) 2025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25 15:04
业绩总结 - 公司在2024年向股东回报了19亿美元[34] - 公司在过去15年内的总股东回报率为831%,显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371%[37] - 公司在2025年LTM的净收益为24.3亿美元[137] - 公司在2025年LTM的调整后EBITDA为58.8亿美元[137] - 公司在2025年LTM的自由现金流为27.6亿美元[137] - 公司在2025年LTM的现金流来自运营为58.8亿美元[137] - 公司在2025年LTM的股东回报为27.6亿美元[137] - 公司在2025年LTM的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52%[143] - 公司在2025年LTM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为10.7%[149] 用户数据与市场需求 - 公司在2024年预计将面临每年5500万吨的尿素需求[70] - 预计2025-2029年期间,全球氨气需求将短缺7-8百万吨[88] - 公司在2024年全球氨生产量预计为200百万吨[47] - 公司在2025年预计需要额外12-14百万吨的氨气设施,以满足全球需求的显著增长[87] - 预计到2025年,年氮当量将达到796吨[188] 未来展望与战略 - 公司预计通过战略举措实现20%的EBITDA增长[173] - 预计到2030年,EBITDA将达到约30亿美元[174] - 公司计划通过减少股份数量和增加生产能力,分别实现62%和46%的增长[189] - 预计到2030年,每千股的年氮当量将达到65吨[188] - 公司在运营卓越和资本管理方面的战略将推动现金流的提升[184] 生产与技术优势 - 公司在北美的年产能力约为2000万吨[57] - 公司在其北美生产网络中,产品切换时间少于1天,能够快速满足客户需求[64] - 公司在生产和物流网络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184] - 公司在低碳项目中,预计每吨的低碳溢价为25-50美元[172] 投资与并购 - 公司在2025年预计将继续增加蓝点合资企业的投资[40] - 公司在2024年出口到超过20个国家[67] 负面信息 - 无负面信息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