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链芯片
搜索文档
艾为电子跌2.02%,成交额4422.8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82.2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0:21
11月5日,艾为电子盘中下跌2.02%,截至10:03,报79.70元/股,成交4422.87万元,换手率0.41%,总市 值185.80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882.24万元,特大单买入0.00元,占比0.00%,卖出159.56万元,占比 3.61%;大单买入510.20万元,占比11.54%,卖出1232.89万元,占比27.88%。 今年以来艾为电子已经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8月20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08亿 元;买入总计1.46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12.08%;卖出总计2.54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21.02%。 资料显示,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秀文路908号B座15层,成立日期2008年6 月18日,上市日期2021年8月1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集成电路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为: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51.64%,电源管理芯片38.34%,信号链芯片9.89%,其他0.14%。 艾为电子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星闪概念、谷歌概念、智 能手机、小米概念、机器人概念等。 艾为电子今年以来股价涨14.6 ...
杰华特股价跌5.14%,招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75.05万股浮亏损失190.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3:39
截至发稿,陈西中累计任职时间4年39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6.3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73.7%,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21%。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数据显示,招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杰华特。招商金安成长严选混合(012123)三季度持有股数75.05 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3.44%,位居第四大重仓股。根据测算,今日浮亏损失约190.64万元。连续6天 下跌期间浮亏损失477.34万元。 招商金安成长严选混合(012123)成立日期2021年6月10日,最新规模12.67亿。今年以来收益23.73%, 同类排名3932/8150;近一年收益25.01%,同类排名3677/8043;成立以来亏损23.88%。 招商金安成长严选混合(012123)基金经理为陈西中。 11月4日,杰华特跌5.14%,截至发稿,报46.83元/股,成交3.49亿元,换手率2.73%,总市值210.89亿 元。杰华特股价已经连续6天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1.41 ...
杰华特股价跌5.14%,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74.14万股浮亏损失18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3:39
11月4日,杰华特跌5.14%,截至发稿,报46.83元/股,成交3.49亿元,换手率2.73%,总市值210.89亿 元。杰华特股价已经连续6天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1.41%。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华夏数字经济龙头混合发起式A(016237)成立日期2022年8月5日,最新规模5.72亿。今年以来收益 52.44%,同类排名902/8150;近一年收益60.7%,同类排名564/8043;成立以来收益43.86%。 华夏数字经济龙头混合发起式A(016237)基金经理为张景松。 截至发稿,张景松累计任职时间3年283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5.83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43.61%,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24.95%。 资料显示,杰华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华星路创业大厦7楼西,香港铜锣湾希慎 道33号利园1期19楼1919室,成立日期2013年3月18日,上市日期2022年12月23日,公司主营 ...
纳芯微20251031
2025-11-03 10:3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是纳芯微,一家专注于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的研发和生产的中国上市公司[1] * 行业覆盖包括汽车电子、泛能源(光伏、储能、服务器电源)、工业自动化及消费电子等[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业绩与增长动力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到23.66亿元,保持高速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约-1.4亿元[3] * 增长主要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尤其是汽车相关应用市场的显著增长,以及泛能源市场的良好表现[3] 产品矩阵与业务结构 *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覆盖传感器、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从前端感知到执行驱动环节均有布局[4] * 2025年前三季度传感器业务收入占比已接近27%至28%[4] * 2025年上半年产品结构为传感器占比约20%,信号链和电源管理各占30%以上,结构总体保持平稳[11] * 公司致力于提供完整解决方案,MCU是重要一环,2025年专用MCU已实现千万级以上营收[12] 重点市场发展与展望 **汽车电子领域** * 公司与国内主要新能源车厂(特斯拉除外)有深入合作,许多车型使用了其芯片[5] * 目前量产的单车价值量已超过1,300元,并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达到3,000元左右[8] * 第一成长曲线集中在隔离应用,涉及三电系统及动力总成,部分客户市场份额超过一半[8][25] * 第二成长曲线聚焦车身电子、照明和热管理等方向,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潜力巨大[8][25] **泛能源市场** * 2025年服务器电源模块增长迅速,主要受AI服务器需求拉动,公司的隔离产品广泛应用于其中[9] * 储能和光伏储能市场开始复苏,2025年客户提货量增加,该业务对整体营收贡献超过10%[9] * 地面电站相关的大型储能逆变器需求在2025年大幅增加,预计趋势将持续[9] * 光伏行业竞争格局稳定,毛利率相对更好[23] **工业自动化与消费电子** * 工业自动化板块随宏观经济恢复呈现增长[10] * 消费电子业务占比约10%,聚焦扫地机器人、智能家电、无人机等新兴应用场景,增速较快[10] * 2024年收购的麦格恩公司的磁传感器对消费电子营收贡献显著[10] 技术布局与竞争优势 * 公司通过聚焦汽车、泛能源等高壁垒市场进行布局,并在技术上拥有深厚积累,如工艺能力和IP平台化能力[6] * 在隔离产品方向上已迭代到第三代工艺平台,不断降低成本并提升性能[6] * 在碳化硅(SiC)方面已开始小批量出货碳化硅MOSFET,但体量尚小[21] * 在氮化镓(GaN)方面正开发相关驱动产品,并与联电等客户合作开发集成化产品[21] * 公司重视机器人方向,已有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位置检测的磁传感器等产品实现量产[17] 市场环境与公司策略 * 公司境外营收占比约15%,主要收入来自国内市场,受益于国产化趋势,客户积极寻求国产替代[13][14] * 面对竞争,公司采取聚焦头部客户和明确应用市场的策略,虽然带来短期压力但有助于提升长期核心竞争力[23] * 上游晶圆厂及测试产能依然紧张,但公司已提前锁定增量产能以保障交付[16] 毛利率与成本控制 * 过去两年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由于与TI等竞争对手进行价格竞争所致,目前价格端趋稳但仍有季度性波动[22] * 毛利率波动受客户结构和产品品类变化影响,不同领域毛利率不同,例如汽车行业因竞争激烈目前毛利率相对较低[22] * 通过成本优化和新产品(如车灯LED驱动)放量,有望逐步提升整体毛利率[24]
252亿!江苏模拟芯片龙头冲刺港交所,年卖30亿颗芯
芯世相· 2025-11-01 10:39
以下文章来源于芯东西 ,作者ZeR0 芯东西 . 芯东西专注报道芯片、半导体产业创新,尤其是以芯片设计创新引领的计算新革命和国产替代浪潮;我 们是一群追"芯"人,带你一起遨游"芯"辰大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淨額概約 | |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2030年 | 總百分比 | | 提升我們的底層技術 | | | | | | | | 能力及工藝平台 | 21% | 15% | 26% | 19% | 21% | 18% | | 進一步豐富我們的 | | | | | | | | 產品組合 | 11% | 15% | 19% | 24% | 31% | 22% | | 擴展我們的海外銷售 | | | | | | | | 網絡及於海外市場 | | | | | | | | 推廣我們的產品 | 17% | 18% | 20% | 22% | 24% | 25% | | 戰略投資及/或收購 | 20% | 20% | 20% | 20% | 20% ...
思瑞浦(688536):三季度延续收入高增,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民生证券· 2025-10-31 19:24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收入实现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并实现扭亏为盈 [2][3] - 下游工业、汽车、通信及消费电子等终端需求回升,公司通过与创芯微的业务融合,竞争力得到加强,驱动出货量和营收大幅增长 [3] - 公司在四大应用市场全面增长,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尤其在汽车市场,第三季度规模收入客户数实现翻倍 [4] - 基于公司在泛通讯、新能源汽车、泛工业等领域的布局,长期成长可期 [5] 2025年三季报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5.31亿元,同比增长80.47%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均同比扭亏为盈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5.82亿元,同比增长70.29%,环比增长10.29%,连续6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扭亏,环比增长20.35% [3]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6.46%,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综合毛利率为46.60%,环比提升0.26个百分点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净利率为8.23%,同比大幅转正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销售净利率达到10.37%,环比第二季度提升0.87个百分点 [3] 分产品与市场表现 - 分产品看,2025年前三季度信号链芯片收入10.12亿元,同比增长42.64% [3] - 2025年前三季度电源管理芯片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274.08% [3] - 工业市场: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快速增长,第三季度环比继续增长,在电源模块、新能源、电网、充电桩、无人机、电池化成等领域高速增长 [4] - 汽车市场: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快速增长,第三季度环比高增,在三电、车身控制、智驾、激光雷达、照明等领域收入增长强劲,第三季度汽车规模收入客户数实现翻倍 [4] - 通信市场: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快速增长,第三季度环比增长,光模块业务同比高增,AI服务器相关新品出货加速,基站业务第三季度同环比快速增长 [4] - 消费电子市场: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5倍,第三季度环比继续增长,在移动电源、手表手环等市场增长强劲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82亿元,2026年为3.66亿元,2027年为5.91亿元 [5] - 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市盈率(PE)分别为129倍、64倍和40倍 [5][6]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31亿元、28.09亿元和35.6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74.7%、31.8%和26.8% [6]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32元、2.65元和4.29元 [6]
艾为电子的前世今生:营收21.76亿行业第八,净利润2.76亿行业第三,均高于行业均值
新浪财经· 2025-10-31 18:1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于高性能数模混合、电源管理、信号链等芯片产品 [1] - 公司于2021年8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和办公地址均位于上海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半导体 - 模拟芯片设计,涉及星闪概念、谷歌概念等多个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21.76亿元,在行业34家公司中排名第8,高于行业平均数11.35亿元和中位数6.08亿元 [2] - 当期净利润为2.76亿元,行业排名第3,远高于行业平均数2965.8万元和中位数1012.57万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8.02%,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98%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8.07亿元创历史新高 [5]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0.45%,高于行业平均的16.92% [3] - 当期毛利率为35.72%,低于行业平均的36.44%,但较去年同期的29.69%有显著提升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7万,较上期增加32.09%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7967.56股,较上期减少24.29%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07.27万股,较上期增加197.60万股,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5] 产品战略与业务进展 - 公司对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信号链芯片三大产品线进行战略布局 [5][6] - 在车载和端侧AI领域有新产品推出和认证出货 [6] - 电源管理芯片中的DCDC产品取得新进展 [6] - 推出首款卫星通讯宽频LNA产品 [6] - 新一代压电微泵液冷主动散热驱动方案被寄予厚望 [5] 机构预测与评级 - 华安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亿元、6.1亿元、8.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 民生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5亿元、5.15亿元、6.69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6]
“超募王”再闯港股IPO
IPO日报· 2025-10-30 17:39
港股IPO申请概况 - 公司于10月27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 [1] - 此次为公司在2025年4月25日递表失效后的再次申请 [1]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4097.69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募资将用于提升技术能力、丰富产品组合、扩展海外市场、战略投资及补充营运资金 [1] A股上市历史与股价表现 - 公司于2022年4月22日在A股科创板上市,发行价230元,原计划募资7.5亿元,实际募资达58亿元,超募近50亿元,被称为“超募王” [4] - 公司以250元开盘,开盘涨8.7%,上市首日市值超260亿元 [4] - 上市四个月后,股价在2022年8月达到峰值465.82元,总市值高达459.81亿元 [4] - 至2024年4月,股价跌至109.89元,总市值降至114亿元,较高峰期蒸发75%,市值减少345亿元 [4] - 截至10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80.43元,总市值257亿元,相当于回到上市起点 [5]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模拟芯片提供商,专注于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三大品类,采用fabless模式运营 [8] - 以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并且是前十名中唯一重点布局三大产品类别的厂商 [8] - 以2024年汽车模拟芯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及全部fabless厂商第二名 [9] - 以2024年数字隔离类芯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及全部厂商第二名,市场占有率为15.6% [9] - 以2024年磁传感器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市场占有率为7.1% [9] 财务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7亿元、13.11亿元、19.6亿元、15.24亿元,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9] - 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3.05亿元、-4.03亿元、-7801万元,已连续两年亏损,前三年累计亏损4.58亿元 [9] - 公司毛利率由2022年的48.5%减少至2023年的33.9%,并进一步减少至2024年的28%,累计下滑20.5个百分点 [10]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回升至32.9%,主要归因于下游需求增加、产品组合优化及成本降低措施 [10]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增加研发投资以推动技术创新,并重点扩展车规级产品组合 [9] - 公司计划扩大全球市场营运,加速国际布局,并深化与主要客户的合作 [9] - 公司计划通过产业整合来扩大产品类别和市场覆盖范围 [9]
“超募王”再闯港股IPO
国际金融报· 2025-10-30 17:36
港股上市申请 - 公司于10月27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此为继2025年4月25日递表失效后的再次申请 [1] - 本次港股IPO拟发行不超过4097.69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募资拟用于提升技术能力、丰富产品组合、扩展海外市场、战略投资及补充营运资金 [1] A股历史表现与市值变动 - 公司于2022年4月22日在A股科创板上市,发行价230元,原计划募资7.5亿元,实际募集资金达58亿元,超募近50亿元,被称为“超募王” [3] - 上市当日以250元开盘,涨幅8.7%,市值超260亿元;上市四个月后股价达峰值465.82元,总市值高达459.81亿元 [3] - 至2024年4月,因2023年业绩不及预期,股价降至109.89元,总市值降至114亿元,较高峰期蒸发75%(345亿元) [3] - 截至10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80.43元,总市值257亿元,相当于回到上市起点 [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设计,产品包括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三大品类,应用领域涵盖汽车电子、泛能源、消费电子,采用fabless模式运营 [5] - 以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并且是前十名中唯一重点布局上述三大产品品类的厂商 [5] - 以2024年汽车模拟芯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中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及全部fabless厂商第二名 [6] - 以2024年数字隔离类芯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及全部厂商第二名,市场占有率为15.6% [6] - 以2024年磁传感器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市场占有率为7.1% [6] 财务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7亿元、13.11亿元、19.6亿元、15.24亿元,收入整体增长良好 [6] - 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3.05亿元、-4.03亿元、-7801万元,已连续两年亏损,前三年累计亏损4.58亿元 [6]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由2022年的48.5%减少至2023年的33.9%,并进一步减少至2024年的28%,累计下滑20.5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回升至32.9% [7] 业绩变动原因与未来计划 - 报告期内除2022年外录得亏损主要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调整、研发及市场拓展的庞大投资,以及A股上市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7] - 毛利率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调整;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回升归因于下游需求增加、产品组合优化及成本降低措施 [7] - 公司未来计划增加研发投资推动技术创新、扩展车规级产品组合、扩大全球市场营运、深化客户合作及追求产业整合 [6]
必易微:三季度业绩持续改善,拟通过产业整合完善产品谱系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09:05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与环比均取得增长 [1] - 单季度毛利率超过30%,同比提升超过5个百分点 [1] - 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02.1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盈利1579.15万元,连续两个季度扭亏为盈 [1] - 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9.3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1758.63万元 [1] 业务运营与行业背景 - AI技术革新推动大模型、人机交互、机器视觉等领域发展,带动工业机器人等应用迅猛发展 [1] - 行业趋势推动对电源管理芯片、电机驱动控制芯片、电池管理芯片等产品的新需求 [1] - 公司前三季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份额、推动降本增效,毛利额同比提升超过15% [1] 战略收购与业务拓展 - 2025年8月,公司拟以2.95亿元收购上海兴感半导体有限公司100%股权 [2] - 兴感半导体是高性能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专注于电流传感器等全集成式传感器芯片研发 [2] - 收购将显著丰富公司产品组合,形成从电流检测到电机驱动的完整产品体系 [2] - 公司将成为国内少数可同时提供电流传感器、磁编码器及“三电”核心芯片的集成方案供应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