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号链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杰华特涨2.04%,成交额2.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98.2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53.06元/股 成交额2.53亿元 换手率1.84% 总市值237.1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98.24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21.12% 大单卖出占比29.60% [1] - 年内股价涨幅73.34% 近5日涨15.57% 近20日涨57.92% 近60日涨73.40% [1]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15日净买入1.95亿元 买入总额占比23.36%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模拟集成电路研发销售 电源管理芯片占比93.09% 其中DC-DC芯片56.79% AC-DC芯片20.48% 线性电源芯片14.40% [2] - 所属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行业 涉及储能 新能源车 比亚迪概念等板块 [2] - 上半年营业收入11.87亿元 同比增长58.20% 归母净利润-2.95亿元 同比减亏12.44%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10万户 较上期减少9.16% 人均流通股23,997股 增加10.08% [2] - 银河创新混合A新进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100万股 嘉实科创板芯片ETF新进第三大股东持股636.77万股 [3] - 国投瑞银新能源增持154.23万股至535.85万股 富国新兴产业增持65.33万股至472.36万股 [3] - 前海开源新经济减持60.30万股 兴全趋势投资减持330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129.38万股 [3]
希荻微9月15日获融资买入4731.36万元,融资余额1.4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41
股价及融资融券表现 - 9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4.65% 成交额达3.70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4731.36万元 融资偿还2601.63万元 融资净买入2129.73万元[1] - 融资余额1.40亿元 占流通市值2.07% 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1] - 融券卖出5400股 金额9.00万元 融券余量1.42万股 余额23.66万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11日 2022年1月21日上市 总部位于广东佛山[2] - 主营业务为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及信号链芯片[2] - 主要产品涵盖DC/DC芯片、超级快充芯片、锂电池快充芯片、端口保护和信号切换芯片[2] - 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领域[2] 财务及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6亿元 同比增长102.73%[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468.84万元 同比增长61.98%[2] - 电源管理芯片占比49.41% 端口保护及信号切换芯片占比17.93% 音圈马达驱动芯片占比16.99% 传感器芯片占比13.05%[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42万户 较上期增加16.22%[2] - 人均流通股16873股 较上期减少13.95%[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297.13万股[3]
国泰海通|电子:商务部发起模拟IC反倾销调查,国产替代加速
反倾销调查启动 - 商务部于2025年9月13日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 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产业损害调查期覆盖2022年至2024年 整体调查预计在2026年9月13日前完成 若遇复杂情况可延长6个月 调查范围聚焦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与栅极驱动芯片 [1] 盈利空间影响 - 海外模拟大厂发起价格战 2023年5月德州仪器率先全面下调中国市场芯片价格 降幅高达50% 尤其针对电源管理与信号链芯片 其他海外大厂随后卷入 国产厂商市场份额与利润空间遭受严重挤压 [2] - 商务部数据显示 2022至2024年期间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累计增长37% 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低价倾销行为压低和抑制了国内产品销售价格 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 反倾销调查启动将加速释放行业利润空间 [2] 市场份额与国产替代 - 中国为全球模拟芯片最大消费市场 2024年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的35% 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人民币 [3] - 海外厂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023年全球模拟厂商排名前十均为海外公司 CR10达68% TI/ADI两家模拟芯片大厂2024财年来自中国的收入超过300亿 [3] - 国产替代率从2019年的个位数提升至2024年的16% 模拟芯片制程成熟 供应链已完成国产化 产能保障充沛 未来在工业、汽车等中高端市场的突破将加速国产化率提升 [3] 行业催化剂 - 反倾销调查下行业价格企稳回升 [4]
市场复苏、代工增长之下,信号链芯片赛道“涨声一片”
巨潮资讯· 2025-09-14 17:28
行业整体表现 - 模拟芯片行业整体复苏 信号链芯片产业将汽车电子等视作新增长引擎 并向高端市场发起冲锋 [1] - 2025年上半年信号链头部上市公司几乎均实现营收和净利双增长 并不断扩充产品品类 [1] - 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从2020年1249亿元增长到2024年1953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为11.8% 预计2029年将达到3046亿元 [10] - 信号链芯片市场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059亿元 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2% [10] - 中芯国际联合CEO表示二季度模拟芯片需求增长显著 [11] 公司营收表现 - 圣邦股份以18.18亿元营收位居榜首 同比增长15.37% [2][4] - 纳芯微营收15.23亿元 同比增长79.49% [2][4] - 艾为电子营收13.69亿元 同比下降13.4% [2][4] - 上海贝岭营收13.47亿元 同比增长21.27% [2][4] - 杰华特营收11.87亿元 同比增长58.2% [2][4] - 思瑞浦营收9.49亿元 同比增长87.33% [2][4] 公司利润表现 - 圣邦股份归母净利润2亿元 同比增长12.42% 扣非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下降14.98% [5][7] - 艾为电子归母净利润1.56亿元 同比增长71.09% 扣非净利润1.22亿元 同比增长81.88% [5][7] - 上海贝岭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增长2.25% 扣非净利润1.16亿元 同比增长1.03% [5][7] - 纳芯微和杰华特出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亏损 但在营收显著增长背景下亏损额有所收窄 [5][7] 信号链产品表现 - 圣邦股份信号链产品营收6.92亿元 [7] - 思瑞浦信号链产品营收6.43亿元 同比增长53.66% [7] - 纳芯微信号链产品营收5.86亿元 [7] - 艾为电子信号链产品营收1.35亿元 [7] - 杰华特信号链产品营收0.52亿元 [7] - 思瑞浦表示其信号链产品在精度 线性度 带宽等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 研发投入情况 - 圣邦股份研发投入5.07亿元 占营收比27.88% [8][10] - 杰华特研发投入4.2亿元 占营收比35.45% [8][10] - 纳芯微研发投入3.61亿元 占营收比23.71% [8][10] - 思瑞浦研发投入2.68亿元 占营收比28.29% [8][10] - 艾为电子研发投入2.62亿元 占营收比19.2% [8][10] - 上海贝岭研发投入2.01亿元 占营收比14.92% [8][10] 市场竞争格局 - 德州仪器和亚德诺等国际巨头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在高端信号链芯片市场尤其是工业 汽车等领域占据优势 [10] - 国产厂商在部分中低端领域实现突破 但仍存在差距 [10] 贸易环境变化 - 美国商务部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11] - 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11] - 美国生产商包括德州仪器 亚德诺 博通和安森美 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12] 行业发展机遇 - 国产信号链芯片企业有望迎来更多市场空间 高端领域可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11] - 将促使国内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 攻克高端信号链芯片技术难题 [11] - 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头部企业可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提升市场份额 [11] - 国际模拟芯片厂商可能调整中国市场策略 加大本地化布局 将更多资源投向高端市场 [12]
【国信电子|模拟芯片专题】推荐具有高端化和平台化能力的企业
剑道电子· 2025-09-12 22:20
模拟芯片行业周期与市场规模 - 全球模拟芯片行业正处于周期向上阶段 ADI和TI营收在连续多个季度同比下降后于2025年首季同比转正[3][7] - 2025/2026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分别增长3.3%/5.1%至822/864亿美元 2004-2024年CAGR为4.77%[3][12] - 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减少2.0%至796亿美元 占半导体销售额比例12.6%[12] 中国模拟芯片市场结构 - 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1953亿元 2020-2024年CAGR为12.7%[18][21] - 电源管理芯片规模1246亿元 信号链芯片规模707亿元[18] - 下游应用中消费电子占比37%达722亿元 汽车电子增速最高2020-2024年CAGR为23.9%[21] 国产化发展空间 - 中国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35% 但自给率仍偏低[7][34] - TI/ADI/MPS 2024年来自中国收入分别约30/21/12亿美元 合计63亿美元[7][34] - A股龙头圣邦股份2024年收入仅33.5亿元 显示巨大国产替代空间[7] 重点发展领域 - 工业领域需求呈现小量多种类特点 竞争格局较好且毛利率优于消费电子[7] - AI数据中心带动多相电源管理等核心电源管理芯片需求[7] - 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提供增量 国内车厂积极布局推动国产化突破[7] 行业特性与成长模式 - 模拟芯片产品型号和客户数量众多 ADI产品数量约7.5万款 客户超1.25万家[23] - 产品生命周期长 ADI约一半收入来自10年以上产品[24] - 成长模式呈现产品与客户相互强化趋势 产品种类齐全可导入更多客户[28] 国际厂商布局重点 - TI来自工业和汽车电子收入占比分别从2013年24%/13%提升至2024年34%/35%[37] - ADI工业和汽车电子收入占比从FY2009的43%/10%提高至FY2024的46%/30%[37] - MPS计算与存储及汽车电子收入占比从2011年16%/0%提升至2024年55%/19%[37] 企业经营模式对比 - IDM模式以TI为代表 积极扩建产能预计2030年内部制造比例达95%[48] - 混合制造模式以ADI为代表 超过一半晶圆来自外部代工[48] - Fabless模式以MPS为代表 完全依赖外部晶圆制造[48] 国内企业竞争格局 - 圣邦股份2025上半年收入18.19亿元(YoY+15%) 毛利率50%[52] - 纳芯微2025上半年收入15.24亿元(YoY+79%) 但毛利率仅35%[52] - 思瑞浦2025上半年收入9.49亿元(YoY+87%) 毛利率46%[52] 产品型号与研发投入 - 圣邦股份2024年末在售产品型号5900款 研发人员1219人[52] - 纳芯微2024年末产品型号约3600款 研发人员588人[52] - 杰华特2025年中研发人员1022人 在售产品型号3200+款[52]
模拟芯片专题:推荐具有高端化和平台化能力的企业
国信证券· 2025-09-11 19: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模拟芯片行业周期向上,预计2025/2026年全球市场规模分别增长3.3%/5.1%至822/864亿美元[3][14] - 国产化空间较大,工业、AI、汽车是重点领域,国际大厂TI/ADI/MPS 2024财年来自中国的收入合计63亿美元,而A股龙头圣邦股份2024年收入仅33.5亿元[3] - 国内企业核心推荐逻辑是去库周期结束+AI增量+国产化率提高+份额提升+盈利能力改善,重点推荐圣邦股份、杰华特、思瑞浦等企业[3] 模拟芯片产品类型和客户数量 - 集成电路分为模拟芯片和数字芯片,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6305亿美元,其中模拟芯片796亿美元,占比12.6%[11][12][14] - 模拟芯片包括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1953亿元,预计2025-2029年CAGR为11%[17][19][20] - 汽车是中国模拟芯片增速最高的应用领域,2020-2024年CAGR为23.9%,2025-2029年预计CAGR为17.6%[23] - 模拟芯片应用领域繁杂,产品型号和客户数量积累重要,ADI FY2024产品数量约7.5万款,客户数量超过1.25万家,最大单一终端客户收入占比仅约5%[26][27] - 模拟芯片生命周期长,存在先发优势,ADI约一半收入来自于10年甚至更长年龄的产品[26] 模拟芯片行业核心问题思考 - 模拟芯片企业成长模式是产品和客户相互强化,产品种类越齐全可导入客户越多,客户越丰富有助于新产品研发[34] - 行业短期去库存结束周期向上,TI 1Q25营收在连续九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季同比转正,ADI 2QFY25营收在连续七个季度同比减少后首季同比转正[3][37] - 长期AI带来增量,AI数据中心以及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AI应用带来广泛增量,机器人技术发展使ADI提供价值量从数百美元增加到数千美元[37] - 国产化空间较大,2024年我国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35%左右,TI/ADI/MPS 2024年来自中国收入分别约30/21/12亿美元[41] - 国产化重点应用领域是工业、汽车、AI,TI来自工业和汽车电子收入占比分别由2013年24%/13%提高到2024年34%/35%[44] - 模拟芯片企业成长路径包括平台超市型(如TI、ADI通过外延并购)和特色聚焦型(如MPS以内生增长为主)[51][54][56][58] - 经营模式包括IDM(如TI内部制造为主)、混合制造模式(如ADI超过一半晶圆来自外部代工)和Fabless/虚拟IDM(如MPS完全依赖外部代工)[61] 国内模拟芯片企业对比 - 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工业、汽车、AI等领域技术、产品、客户积累成为进军中高端国产化关键[65] - 2025年上半年圣邦股份收入18.19亿元(YoY +15%),毛利率50%,归母净利润5.00亿元;纳芯微收入15.24亿元(YoY +79%),毛利率35%[65] - 国际大厂对比:TI 2025年上半年收入609.70亿元(YoY +14%),毛利率57%;ADI收入364.62亿元(YoY +8%),毛利率60%[65] - 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圣邦股份2025年上半年研发人员1219人,在售产品型号约5900款;纳芯微研发人员588人,在售产品型号约3600款[65][69]
艾为电子涨2.03%,成交额1.0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35.7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1 11: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83.05元/股 成交金额1.07亿元 换手率0.96% 总市值193.6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35.70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451.95万元占比4.23% 大单买入2789.13万元占比26.1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9.51% 近5日下跌0.61% 近20日上涨12.75% 近60日上涨20.17% [1] - 8月20日龙虎榜净卖出1.08亿元 买入总额1.46亿元占比12.08% 卖出总额2.54亿元占比21.02%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研发销售 收入构成: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51.64% 电源管理芯片38.34% 信号链芯片9.89% [1] - 属于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行业 涉及星闪概念/谷歌概念/模拟芯片/智能眼镜/汽车芯片等概念板块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70亿元 同比减少13.40%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7亿元 同比增长71.09%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29万户 较上期增加19.13% [2] - 人均流通股10524股 较上期减少15.7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七大股东 持股309.68万股 [3] - 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混合A减持15.50万股至267.27万股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A减持16.06万股至257.51万股 [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持20.60万股至221.18万股 汇丰晋信核心成长混合A退出十大股东 [3]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21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836.55万元 [3]
圣邦股份(300661):H1经营业绩平稳增长,持续丰富产品料号拓展新兴领域
中泰证券· 2025-09-07 20:5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H1经营业绩平稳增长 收入达18.2亿元同比增长15.4% 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增长12.4% [3] - 25Q2营收创单季历史新高 达1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环比增长30.4% [3] - 公司持续丰富产品料号 拓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57/9.3/12.93亿元 对应PE为68/48/34倍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347百万元 同比增长28% 净利润500百万元 同比增长78% [2] - 2025E营业收入4105百万元 同比增长23% 净利润657百万元 同比增长31% [2] - 2025H1综合毛利率50.16% 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 其中信号链芯片毛利率58.85% 电源管理芯片毛利率44.64% [3] - 2025H1研发费用5.08亿元 同比增长21.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0亿元 同比下降23.8% [3] 业务构成 - 2025H1信号链芯片收入6.92亿元 同比增长28.6% 占总营收38.0% [3] - 电源管理芯片收入11.2亿元 同比增长8.16% 占总营收61.8% [3] - 公司在电动汽车、工业控制、5G通讯、物联网等领域取得良好销售业绩 [3] 产品研发 - 持续推出新产品包括低噪声运放、高精度比较器、车规级ADC、车规级转换器等 [3] - 研发项目包括5.8GHz22dBmWLAN前端模块、4V-80V超高精度电流传感放大器等 [3] - 开发17V/3A同步降压DC/DC转换器、车规级高压低功耗LDO等电源管理产品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4994百万元 同比增长22% 净利润933百万元 同比增长42% [2]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6026百万元 同比增长21% 净利润1293百万元 同比增长38% [2] - 预测每股收益2025E1.39元 2026E1.97元 2027E2.73元 [2]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4年11%提升至2027年18% [2]
688270,股价翻倍!这一板块火了,什么情况?
证券时报· 2025-09-06 21:04
行业整体表现 - 模拟芯片板块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近18% [1] - 2025年第二季度模拟芯片板块盈利增速位居A股半导体细分行业之首 [1] - 第二季度半导体行业盈利环比增长近六成 模拟芯片行业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约4倍 [3] - 34家模拟芯片上市公司中约六成第二季度盈利同比上涨 [3] 个股表现 - 臻镭科技股价今年以来翻倍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232万元同比增长约10倍 [1][5] - 翱捷科技-U、敏芯股份、思瑞浦等股价上涨超过60% [1] - 思瑞浦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569万元同比大幅扭亏 [5] - 敏芯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519万元同比大幅扭亏 [7] - 晶丰明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76万元同比大幅扭亏 [6] - 艾为电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七成 [8] 业务驱动因素 - 汽车电子、泛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带动需求增长 [1] - 工业市场作为思瑞浦最大业务板块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约50% [5] - 臻镭科技产品应用于卫星互联网产业链 在手订单同比大幅增长 [5] - 晶丰明源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业务收入同比上升约四成 [6] - 敏芯股份MEMS声学传感器在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领域广泛应用 [7] 产品结构优化 - 模拟芯片行业销售毛利率中位数从一季度34.72%提升至二季度35.05% [7] - 芯动联科二季度毛利率接近88% 臻镭科技接近83% [7] - 敏芯股份产品综合毛利率31.64% 同比增加10.21个百分点 [7] - 艾为电子综合毛利率36.12% 较上年同期上升8.03个百分点 [8] - 汇顶科技毛利率提升至43.3% [9] 存货周转情况 - 第二季度存货周转中位数177天 超过2022年同期水平 [10] - 近六成上市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压缩 [10] - 希荻微、思瑞浦、臻镭科技等存货周转天数显著压缩 [10] - 钜泉科技第二季度盈利环比增长约2倍 布局BMS芯片新业务 [10]
思瑞浦(688536):四大市场平台化布局 工业、汽车领域优势明显
新浪财经· 2025-09-05 18:50
核心观点 - 公司下游终端需求回升 整体出货量和营收大幅增长 同时加强费用管控 释放利润弹性 [1] - 公司业务在汽车 AI服务器 新能源 电源模块 电网 工控 测试测量 家用电器等市场持续成长 并通过并购实现工业 汽车 通信 消费电子四大市场全面布局 [1]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9.49亿元 同比增长87.33% 归母净利润0.66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2] - 2025Q2营业收入5.27亿元 同比增长71.96% 环比增长25.03% 归母净利润0.5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环比增长222.07% [2] - 营收连续5个季度稳步增长 信号链芯片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53.66%) 电源管理芯片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46.11%) [3]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母净利润7815.38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3] 市场布局 - 工业市场可销售产品超2000款 客户超6000家 在新能源 电网 工业电源等应用领域收入增长 [4] - 汽车市场与多家Tier1及车企合作 产品应用于智能驾驶等系统 可销售产品近300款 上半年新增超90款 [4] - 通信市场5G基站64通道AFE量产 光模块AFE份额提升 AI服务器I3C等新产品开始出货 [4] - 消费电子市场锂保芯片在手机 移动电源等业务增长 产品应用拓展至电动自行车 储能电源等细分领域 [5] 并购整合 - 对创芯微的并购整合成效显著 在销售 研发 运营端业务融合深入 [6] - 创芯微2025H1营业收入1.68亿元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3642.46万元 [6] - 并购为公司开辟新业务增长点 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