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京冀超链接助力生物药企成果转化
北京青年报· 2025-04-28 09:00
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发展 - 生物医药产业链是京津冀协同培育的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形成"北京研发、河北转化"模式 [1] - 保定市锚定"服务首都、对接京津、联动雄安"定位,借助京津创新资源形成"京津研发、保定转化"格局 [1][5] - 保定距离北京仅100多公里,交通便利且邻近雄安新区,具备人才潜力和市场前景优势 [1][4] 企业案例与产业布局 - 保定诺未科技拥有29项知识产权,获批建设河北省抗肿瘤免疫细胞技术创新中心 [3] - 保定佳瑞源生物芯片在建项目预计年产体外诊断试剂1.2亿份(人次),一期工程2023年下半年投用 [5] -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保定生命健康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医、药、养、健、游"融合新高地 [3] 区位优势与运营效率 - 北京至保定车程70分钟,可实现上午出方案下午落实生产线的超高效协作 [4] - 细胞产品从保定到北京医院仅需2小时,保障专业冷链运输时效 [4] - 保定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协助企业跑手续,降低房屋和人力成本 [5] 技术转化与临床价值 - 诺未科技开展T细胞免疫治疗和干细胞研究,技术可针对性杀伤肿瘤细胞且副作用小 [2] - 研发成果通过北京三甲医院开展临床验证,服务京津冀乃至全国患者 [6] - 案例显示胆管癌患者接受免疫细胞治疗后5年未复发,生存质量显著提升 [6] 产业链延伸模式 - 库尔科技通过建立保定子公司实现体外诊断试剂和检验仪器的产业化 [3] - 企业采用"总部研发+基地转化"模式,北京房山与保定双生产线保障高效转化 [3] - 雄安新区高校资源将为周边地区持续输送生物医药产业所需人才 [4][5]
IPO在审9家未盈利企业扫描
梧桐树下V· 2025-03-18 18:40
政策动态与市场背景 - 自智翔金泰2023年6月20日上市后,A股未再有亏损企业实现IPO上市,但2024年下半年以来恢复优质未盈利企业IPO上市的呼声持续增长 [2] - 2025年3月11日证监会党委会议明确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提出增强制度包容性、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 [2] 在审未盈利企业概况 - 当前200家IPO在审企业中仅9家为最近一年未盈利企业,其中8家申报科创板,1家申报北交所 [3] - 9家企业中西安奕材营收最高(14.74亿元),恒润达生与必贝特营收为0,思哲睿营收仅5.94万元 [5] - 亏损幅度最大为恒润达生(-3.04亿元),最小为节卡机器人(-3568万元) [5] 重点企业财务与业务分析 西安奕材(科创板) - 中国大陆最大12英寸硅片厂商,2023年营收14.74亿元,扣非净亏损6.92亿元,研发投入占比11.63%-49.41% [7][8]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7.13%升至2024年9月的49.6%,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至6.53亿元(2024年1-9月) [8] 天广实(北交所) - 专注抗体靶向药物研发,2023年营收6388万元,毛利率波动显著(-46.14%至74.48%),研发投入占比达311%-6629% [8][9]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扩大至1.3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9] 百奥赛图(科创板) - 临床前CRO及生物医药企业,2023年营收7.17亿元,扣非净亏损4.05亿元,研发投入占比66.17% [9][11]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至69.4%(2024年6月),但现金流压力有所缓解 [11] 节卡机器人(科创板) - 协作机器人厂商,2023年营收3.5亿元,扣非净亏损3568万元,研发投入占比15% [5][12]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29.21%降至2024年6月的6.88%,显示轻资产转型 [12] 北芯生命(科创板) - 心血管诊疗器械企业,2023年营收1.84亿元,扣非净亏损1.64亿元,研发投入占比72.03% [13]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至1.45亿元,亏损收窄至3654万元 [13] 禾元生物(科创板) - 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企业,核心产品HY1001完成III期临床,2023年营收2426万元,研发投入占比655.71% [14][15] 思哲睿(科创板) - 手术机器人企业,2022年营收仅5.94万元,扣非净亏损2.5亿元,无研发投入占比数据 [16] 恒润达生(科创板) - 免疫细胞治疗企业,2023年无营收记录,净亏损2.84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71.45% [17][18] 必贝特(科创板) - 创新药研发企业,2022年无营收,扣非净亏损2.0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流出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