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业务产品

搜索文档
微创医疗(0853.HK):2024年利润端达到业绩指引 公司扭亏为盈在即
格隆汇· 2025-05-15 18:22
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持续践行降本增效和聚焦主业的经营战略,利润端亏损大幅收窄58.6%至2.69亿美元,符合预期,但收入端增速9.6%略低于预期,主要因部分产品受国内集采和政策指导影响出厂价调整 [1] - 展望2025年,冠脉、骨科和心律管理业务有望稳健增长,手术机器人、神经介入、心脏瓣膜和主动脉及外周介入业务将保持快速增长,自有产品出海在1亿美金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 [1] - 公司扭亏为盈在即,长期集团化、多元化、全球化战略有助于整合全球研发、销售和品牌优势,打开可持续增长空间 [1] 2024年业绩表现 - 实现收入10.31亿美元,同比增长9.6%(剔除汇率影响),其中国内收入5.22亿美元(+6.0%),海外收入5.09亿美元(+11.1%)[3][5] - 净利润亏损2.69亿美元,同比收窄58.6%,EBITDA从去年亏损3.70亿美元改善至盈利0.60亿美元 [1][2] - 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合计下降2.17亿美元,三项费用率合计下降28.5 pct,其中研发费用率下降19.0 pct [2] - 毛利率55.7%,同比下降0.3 pct,主要因产品组合调整和通胀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6] 分业务表现 - 冠脉业务收入1.66亿美元(+9.9%),其中国内+2.0%,海外+47.0% [4] - 骨科业务收入2.53亿美元(+6.2%),其中国内+26.1%,海外+3.6%,EBITDA转正 [4] - 心律管理业务收入2.21亿美元(+7.2%),其中国内+51.3%,海外+3.4% [4] - 主动脉及外周介入收入1.70亿美元(+1.6%),海外+99.4%,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3.6% [4] - 神经介入收入1.07亿美元(+14.4%),海外+137.6%,海外收入占比9.9% [4] - 瓣膜介入收入0.51亿美元(+7.5%),海外+108.3%,占比6.5% [4] - 手术机器人收入0.36亿美元(+146.0%),海外+388.3%,海外收入占比40.2% [4] 分地区表现 - 北美洲收入0.92亿美元(-7.5%)[5] - 欧洲收入2.80亿美元(+10.5%)[5] - 亚洲(除中国)收入0.88亿美元(+23.6%)[5] - 南美洲收入0.33亿美元(+46.5%)[5] - 其他地区收入0.15亿美元(+43.2%)[5] 自有产品出海表现 - 2024年自有产品出海收入0.96亿美元,同比增长85%(剔除汇率影响),近5年CAGR达56% [5][6] - 产品进入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医院超20,000家 [6] - 预计自有品牌出海将成为下一增长曲线,保持长期快速增长 [6] 研发与产品注册 - 2024年国内新获NMPA注册58款产品,9款进入"绿通",累计39款"绿通"产品,连续10年同业第一 [6] - 海外新获FDA注册4款产品,CE注册18款产品,累计在4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249项首次注册证 [6] 财务与运营 - 在手现金及等价物7.13亿美元,同比减少3.07亿美元,主要因抵押金、定期存款增加及经营支出和资本化开支增加 [6]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1.41亿(+10.67%)、13.20亿(+15.65%)、15.26亿(+15.66%)美元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亿(+75.39%)、0.91亿(+272.53%)、1.32亿(+44.74%)美元 [8]
微创医疗(0853):2024年利润端达到业绩指引,公司扭亏为盈在即
中信建投· 2025-05-14 21: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践行降本增效、聚焦主业战略,利润端亏损大幅收窄符合预期,收入端增速略低,部分产品因集采和政策调整出厂价;展望2025年,多业务有望增长,自有产品出海或保持高速,公司扭亏为盈在即,集团化等战略助其打开全球增长空间 [1] 事件 - 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实现收入10.31亿美元,同比增长9.6%(剔除汇率影响),净利润亏损2.69亿美元,同比大幅收窄58.6%,EBITDA转正,EPS为 - 12.15美分/每股 [2] 简评 - 2024年公司亏损大幅收窄符合预期,收入端增长承压,营收增速略低因部分产品出厂价调整,但全球化平台和自有产品出海使营收仍稳健增长;净利润亏损收窄达业绩指引目标,EBITDA转正得益于收入增长等措施;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合计下降2.17亿美元,三项费用率合计下降28.5pct,研发费用率下降19.0pct [3] 展望2025年 - 冠脉业务产品管线完善,有望二次增长;骨科和心律管理业务稳健增长;主动脉等业务虽受集采扰动,但在国产替代或出海助力下有望较快增长;手术机器人业务海外销售带动业绩快速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改善,有望25年下半年半年度扭亏为盈,全年利润端亏损大幅收窄至千万美元级别 [7] 业务发展情况 分业务 - 冠脉业务收入1.66亿美元,同比增长9.9%,国内增2.0%,海外增47.0%;骨科业务收入2.53亿美元,同比增长6.2%,海外增3.6%,国内增26.1%,净亏损同比收窄67.1%,全年EBITDA转正;心律管理业务收入2.21亿美元,同比增长7.2%,海外增3.4%,国内增51.3%;主动脉及外周介入业务收入1.70亿美元,同比增长1.6%,海外增99.4%,海外收入占比提至13.6%;神经介入业务收入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4.4%,海外增137.6%,海外收入占比提至9.9%;瓣膜介入业务收入0.51亿美元,同比增长7.5%,海外收入同比增108.3%,占比提至6.5%;心通医疗净亏损750万美元,同比大幅收窄88.8%;微创机器人收入0.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6.0%,国内增84.4%,海外增388.3%,海外收入占比提至40.2% [9] 分地区 - 24年国内业务营收5.22亿美元,占比50.6%,同比增长6.0%;海外业务营收5.09亿美元,占比49.4%,同比增长11.1%,其中北美洲营收0.92亿美元,同比降7.5%,欧洲营收2.80亿美元,同比增10.5%,亚洲(除中国)营收0.88亿美元,同比增23.6%,南美洲营收0.33亿美元,同比增46.5%,其他地区收入0.15亿美元,同比增43.2%;自有产品出海收入0.9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85%(剔除汇率影响),近5年CAGR达56%,产品进入全球100余国家和地区,覆盖医院超20000家 [10] 研发实力与产品注册 - 2024年微创医疗及联营公司58款产品新获NMPA注册,9款进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累计39款'绿通'产品,连续10年同业排名第一;海外4款产品获美国FDA注册认证,18款获欧盟CE注册认证,累计在海外43个国家和地区获249项首次注册证 [11] 降本增效举措 - 2024年公司毛利率55.7%,同比降0.3pct,因产品组合结构调整和生产成本增加;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研发、管理、销售费用率累计同比降28.5pct,研发费用率大幅降18.9pct;截至24年底,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13亿美元,同比减3.07亿美元,因抵押金等增加 [13] 公司发展前景 - 短中期集采等不利因素有望改善,创新医疗器械获批并借助全球化销售网络商业化,自有产品出海收入占比近10%,25年业绩有望加速增长;利润端25年下半年有望半年报扭亏为盈,全年亏损大幅收窄,26年有望全年扭亏并持续释放利润;长期集团化等战略整合资源和渠道优势,缩短研发周期,促进产品放量,全球研发、销售和品牌优势将持续体现 [1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1.41、13.20和15.26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67%、15.65%和15.6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0.53、0.91和1.3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5.39%、272.53%和44.74%;以2025年5月12日收盘价(7.18港元)计算,2025 - 2027年PE分别为 - 32.4、18.8、13.0倍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