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家电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要在武汉建设万人研发中心,希望通过努力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快讯· 2025-06-26 22:49
小米武汉研发中心与业务布局 - 公司提出在武汉建立万人规模研发中心的目标 目前已有四五千人规模 计划进一步扩大至万人[1] - 公司将大家电业务落户武汉 并在当地建设首座大家电智能工厂[1] - 公司通过持续投入研发和制造资源 强化在武汉的战略布局[1] 区域经济与产业协同 - 武汉作为公司重要战略据点 承接了研发中心和智能家电制造双重职能[1] - 公司通过产业链本地化 形成研发与制造的协同效应[1]
美团闪购618:下单用户数破亿 高单价品类成交额增长2倍
广州日报· 2025-06-21 00:16
即时零售成为618消费新趋势 - 今年618期间超过1亿用户选择通过美团闪购进行消费 带动平台整体成交额创下新高 [2] - 即时零售满足"全时段服务"需求 70%订单在30分钟内送达 夜间订单占比超25%且平均配送时效31分钟 [2] - "95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 推动闪购用户数创新高 人均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近40% [2][3] 高单价商品闪购表现亮眼 - 20余类高单价"大件"商品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2倍 其中手机翻倍 小家电增长近2倍 白酒增长超10倍 [3][6] - 智能设备成交额增长超6倍 大家电增长超11倍 珠宝首饰增长近5倍 运动鞋服增长超2倍 [3][6] - 美团黑钻会员人均消费金额达普通会员的3倍 [6] 本地实体零售受益显著 - 近百万本地实体门店参与 全国164个城市的1574个本地商圈成交额同比增长1倍以上 [4] - 平台补贴政策带动850个零售品牌成交额翻倍 涵盖酒类 3C家电 运动用品等多个类目 [4] - 3C家电品牌通过"国补+平台补贴"组合实现销量快速增长 [4] 行业模式创新 - 即时零售推动线上大促从"补贴线上"向"扩大线下消费"转变 帮助实体零售分享线上红利 [4] - 60余类商品成交额增长超1倍 显示即时零售正拓展至全品类消费场景 [2][5]
即时零售为“618”带来新增量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0 18:49
即时零售业务增长 - 今年"618"即时零售业务快速增长,高频消费业态助力平台激活全场景消费生态,线下实体门店商品参与线上大促 [1] - 美团闪购5月27日至6月18日超过1亿用户选择"在闪购过618",整体成交额创新高 [1] - 美团闪购60余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倍,近850个零售品牌成交额翻倍增长 [1]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数超4000万,非茶饮占比达75%,非餐品类订单增长远超预期 [1] 高单价商品消费趋势 - 美团闪购20余类"大件"商品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2倍 [1] - 手机成交额翻倍,小家电成交额增长近2倍,白酒成交额增长超10倍 [1] - 智能设备成交额增长超6倍,大家电成交额增长超11倍,珠宝首饰成交额增长近5倍,运动鞋服成交额增长超2倍 [1] - 下单用户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近40% [1] 商家增量与平台表现 - 天猫"618"期间喜德盛在淘宝闪购开通门店自提,第4天日GMV破300万 [2] - 迪卡侬在淘宝闪购整体日均订单环比增长2倍 [2] -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品质餐饮门店入驻超过150万家 [2] - 京东七鲜线上订单同比增长超150%,自有品牌商品销售同比增长340% [2] 行业规模与专家观点 - 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2030年预计超2万亿元 [2] - 美团闪购等即时零售平台让实体零售业首次分享线上大促红利,推动传统线上大促向"扩大线下消费"转变 [2] - 即时零售与实体零售形成良性循环,为连锁零售商带来线上增量,在便利民生、促进消费、赋能行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
京东618实现全面增长:数码家电占据近七成份额,户外服饰221%超高增速领跑行业
搜狐财经· 2025-06-18 10:50
京东618表现 - 公司在数码家电领域占据绝对领先优势 数码产品销售额占比69% 大家电占比68% 生活电器占比60% 三大品类同比增速均超50% [1] - 户外服饰品类实现221%同比增长 运动服饰增速127% 个护用具和个护清洁品类增速超30% 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9][12] - 美妆个护领域采取"价格简化+商户共赢"策略 推出"半年最低价"和"官方立减15%"等简化规则 新商家佣金激励政策带动品类增速 [12] 营销策略 - 公司采用38天超长促销周期 设计六大主题惊喜日活动 覆盖不同兴趣圈层消费者 通过明星效应和互动玩法实现传播破圈 [3] - 社媒声量(小红书 微博)全平台领先 高频次高创意营销活动显著提升消费者感知度 为销售爆发奠定流量基础 [4] - 数码家电领域推出"发烧友惊喜日"活动 以京东拍卖为核心玩法 聚焦3C数码爱好者 稀缺藏品拍卖与爆款促销结合 [7] 政策协同 - 数码产品享受15%国补补贴(单件≤3333元补贴500元封顶) 大家电一级能效补贴20%(最高2000元) 二级能效补贴15%(最高1500元) [8] - 家电领域叠加平台直降 以旧换新和30天价保等服务保障 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健康家电的升级需求 [8] - 户外运动品类整合"国补"与"百亿补贴"资源 推出"补上加补"活动 释放价格优惠势能 [9] 品类拓展 - 户外运动领域精选高质价比产品 覆盖陆冲 马术冲浪等新兴小众运动装备 强化"高专业性 高品质"消费认知 [9] - 美妆个护领域通过简化价格规则和商户激励政策 实现品类突破 增速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12] - 公司在巩固数码家电传统优势的同时 成功拓展户外 美妆等新增长极 [15]
3家湘企完成回购超2亿元 两日内181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
长沙晚报· 2025-06-04 13:52
A股市场回购动态 - 近两日共有181家A股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其中154家在4日发布,加上3日发布的公司 [1] - 美的集团拟以不超过100元/股价格回购5000万股至1亿股,回购金额50亿元至100亿元 [1] - 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1191家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美的集团拟回购金额目前最高 [2] - 贵州茅台、徐工机械、牧原股份、宁德时代等9家企业今年累计回购超过10亿元 [2] 美的集团回购详情 - 2025年一季度每股收益1.64元,归母净利润124.22亿元,同比增长38.02% [2] - 4月8日通过回购计划,金额15-30亿元,截至5月31日已回购1218.88万股,金额8.99亿元 [2] - 5月30日通过新回购计划,金额50-100亿元,价格不超过100元/股,期限12个月 [2] 回购增持贷款情况 - 自2024年10月以来,650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回购增持贷款,总金额约1370亿元 [3] - 17家上市公司(及股东)获得的再贷款规模上限超过10亿元 [3] - 东方盛虹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获得28亿元增持再贷款额度,已完成增持20.2亿元 [3] 上市湘企回购情况 - 威胜信息2025年一季度每股收益0.28元,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25.33%,已回购246.81万股,金额9001.63万元 [4] - 奥士康2025年一季度每股收益0.35元,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0.61%,已回购103.99万股,金额2608.40万元 [4] - 九典制药2025年一季度每股收益0.25元,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0.08%,已回购617.83万股,金额9998.51万元 [4]
小米集团-W:维持<font color='#2C8CE7'>“买入”评级,升目标价至62港元-20250529
交银国际· 2025-05-29 17: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调小米集团-W2025/26年收入预测至5,030/6,159亿元,上调2025/26年经调整EPS至1.87/2.14元,下调小米汽车2026年ASP至25.4万元,上调目标价到62港元 [1] - 1Q25业绩超预期,AIoT继续高增长,汽车毛利率提升 [1] - 建议关注YU7上市后销量及产能爬坡情况,小米在中国及新兴市场份额或继续提升,建议关注其高端化进程中ASP的变化 [2] - 管理层表示会持续加大在AI方面的投入,预计今年AI占总研发投入的四分之一,全年计划研发投入300亿元 [2] - 看好公司在大家电业务长期拓展并成为AIoT业务的强劲驱动力 [2] 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1Q25小米收入/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113/107亿元,超出市场和该行预期 [1] - 受益于大家电/可穿戴/平板等品类强劲增长,AIoT收入同比增59%至323亿元,毛利率由4Q24的20.5%增至25.2% [1] - 汽车毛利率继续提升至23.2%,主要来自SU7规模效应、公司管理和渠道效率、产品组合及权益类收入增长 [1] 汽车业务 - SU7爆品成功带来成本优化和规模效应,1Q25交付7.59万辆,ASP23.8万元,汽车业务亏损环比收窄2亿元至亏5亿元 [2] - 建议关注YU77月上市后订单表现及二期工厂产能爬坡情况 [2] 智能手机业务 - 1Q25小米重回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高端机份额提升至25% [2] - 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大盘增长小于1%,小米在中国及新兴市场份额或继续提升,建议关注其高端化进程中ASP的变化 [2] AI投入 - 管理层表示会持续加大在AI方面的投入,预计今年AI占总研发投入的四分之一,全年计划研发投入300亿元 [2] 大家电业务 - 1Q25空冰洗销量和ASP继续提升,收入保持114%的同比高增长,平板收入在1Q25取得40%的环比增长 [2] - 小米线下门店扩张、家电出海、较强产品力有望推动大家电销量和ASP持续增长,武汉智能工厂建设有望优化成本并提升毛利率,大家电有望成为AIoT的长期驱动力 [2]
小米总裁卢伟冰回应手机大盘变动
第一财经· 2025-05-27 23:5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总收入达1112 9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7 4% 经调整净利润106 8亿元 同比增长64 5% 整体毛利率22 8% 同比提升0 5个百分点 [1] - 手机与AIoT分部收入927 13亿元 同比增长22 8% 占总营收83 3% 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收入186亿元 其中智能汽车收入181亿元 [1] - 手机业务收入506 12亿元 同比增长8 9% ASP提升5 8%至1211元 海外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 [1]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23 39亿元 同比增长58 7% 毛利率提升5 4个百分点至25 2% 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113 8% 空调出货量超110万台 [2] 业务战略 - 手机业务将放缓销量要求 聚焦产品结构改善 如西欧区停售超低端产品 转向中高端 同时挖掘非洲等新兴市场增长空间 [2] - 高端化战略需从中国市场拓展至海外 从手机与汽车延伸至全品类 当前6000元以上产品市场份额仍较低 [2] - 大家电业务尚未达预期 需推进工厂启动与核心器件自研突破 行业竞争加剧但创新缓慢 [3] 研发投入 - 一季度研发支出67亿元 同比增长30 1%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21731人 占员工总数47 7% [4] - 自研SoC芯片玄戒O1在高端机型采用比例有限 将与联发科高通长期共存 当前处于不计成本投入期 需5-10年形成合理财务模型 [4] 市场环境 - 全球手机市场增速低于预期 中国市场因"国补"政策预计增长约3% 全球市场增速约1 2% 西欧区出现负增长 [2] - 宏观环境变动导致海外市场出货量下滑 不同区域表现分化明显 [1][2]
镜像历史:过往贸易战与关税的演化路径,当前股市投资的筛选逻辑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4-24 11:57
关税作为政策工具的历史演变 - 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平均关税水平从1929年的13.5%提升至1933年的19.8%,导致美国名义GDP四年间下滑45%,出口总额骤降67%,失业率攀升至近25% [1] - 当前世界贸易以国际价值链为特征,强行推进贸易壁垒会导致供应链紊乱甚至断裂,真实落地难度更大 [4] - 当前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冲击远小于1930年代,但进出口占GDP比重更高,波及人群和国家更广 [5] 2018年特朗普"关税优先"政策 - 美国对华发起多轮关税制裁,涵盖金额从500亿美元扩大至2000亿美元,税率提升至25%,中国采取反制措施 [6] - "抢出口"效应使部分行业业绩在关税生效前被短期拉高 [6] - 食品饮料、旅游、农林牧渔等本土内需导向行业展现出抗跌属性,钢铁、商贸零售、医药生物等出口依赖度高的行业盈利明显承压 [8] 2025年关税政策升级 - 加征税率分阶段推至最高125%,部分高依赖产品综合税负高达245%,平均有效关税率达22.4% [10] - 征收范围从消费品到高科技、关键原材料的全链条,采取"定额+从价"复合征税模式 [10] - 政策调整更灵活频次更高,行政命令主导跳过国会流程 [10] - 动因从解决贸易赤字转向战略产业制衡与全球科技主导权争夺 [11] 宏观经济影响路径 - 初期"抢出口效应"使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同比大幅增加,外向型企业利润短期改善 [12] - 中期企业盈利空间压缩,成本传导压力显现利润率下降,资本开支放缓PMI走弱 [15] - 长期引发全球产业链重构,供应链区域化与本土化,中美贸易额下滑 [18] - 滞胀风险上升,需求端乏力和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带来深远负面影响 [18] 投资建议 - 规避家电、汽车、纺服、机械等对美出口依赖度高、定价能力弱、产能高度集中在中国本土的行业 [19][20] - 关注品牌力强、渠道控制力高的终端品牌,如海外运动鞋服行业能通过终端提价5%-10%缓释关税影响 [22] - 寻找"地产地销"与本地化供应链成熟的行业,如暖通HVAC系统、大家电和日化企业 [23] - 内需驱动行业如食品饮料、农林牧渔、旅游等板块在外部冲击下更具防御性 [24] - 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聚焦国产替代与全球布局企业,如半导体设备、高端医疗器械、工业软件等 [25] - 精神消费、适老消费、小额高频消费领域如零食、软饮、游戏、宠物食品、文旅服务等具备韧性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