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江禁捕智能监控系统

搜索文档
持续探索长效监管机制
经济日报· 2025-06-18 06:27
长江十年禁渔执法监管成效 - 长江十年禁渔4年多来各地禁捕管理秩序总体平稳 渔政执法能力明显提升 但监管难度随鱼类资源恢复持续升级 [1] - 2024年涉渔行政案件同比下降24.7%至2.1万起 刑事案件下降12.1%至6034起 非法渔获物案件下降52.7%至1300起 [4] - 沿江省市配备无人机、夜视仪等装备 马鞍山采用非现场执法模式 铜陵建成84套光电设备实现重点水域视频监控全覆盖 [3] 跨区域协作与执法模式创新 - 江西湖口县整合6部门24小时联合执法 组建16名退捕渔民巡护队 三省交界水域建立跨省协作机制破解"三不管"难题 [2] - 四川泸州布设40个高清摄像头覆盖赤水河 上海试点"声呐+无人机"巡航 精准识别潜水电鱼等新型违法手段 [6] - 国家累计投入12.6亿元支持《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 [4] 非法捕捞新趋势与挑战 - 2024年涉渔犯罪团伙同比增加50.4%至839个 出现大马力快艇游击偷捕、潜水电捕鱼等隐蔽手段 [5] - 非法捕捞转向支汊水域和水下暗网 职业化垂钓、可视锚鱼等科技化手段增加执法难度 [5][6] - 基层执法力量不足 部分县执法人员难以覆盖长岸线和高强度任务 [5] 长效机制与政策建议 - 需明确生产性垂钓法律定义 赋权乡镇查处违规垂钓案件 完善群防群治体系 [7] - 建议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强化公众教育 将禁渔从政策要求转化为社会自觉 [7] - 需建立极端天气预警系统 在鄱阳湖等关键水域布设水文气象监测站 制定分级应急响应预案 [9][10]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专家指出长江生态仍处"大病初愈"阶段 需协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巩固禁渔成果 [8] - 建议以"两山"理念为指导 开展科学评估和政策创新 平衡保护与发展关系 [9] - 极端天气导致鄱阳湖鱼类死亡等风险 需突破常规保护区管理上限应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