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icon
搜索文档
葵花药业:关于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6 20:40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全资子公司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 - 国家药监局同意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开展用于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试验 [1]
葵花药业:子公司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药物临床试验获批准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7:08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全资子公司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关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 - 该药品获准开展用于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试验 [1] 产品管线拓展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公司现有产品,此次获批进行新适应症(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试验 [1] - 新适应症的开发有望拓展该产品的市场应用范围 [1]
葵花药业: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6:33
公司核心事件 - 公司全资子公司近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该产品开展用于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试验 [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医药行业占比99.61%,其他业务占比0.39% [1]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91亿元 [1]
葵花药业(002737.SZ):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格隆汇APP· 2025-10-16 16:14
核心观点 - 公司全资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1] - 该药品获批开展用于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试验 [1] 药品与临床试验信息 - 药品名称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简称"小儿肺热" [1] - 该药品为公司持有的已上市品种 [1] - 本次临床试验是在药品原功能主治基础上 新增开展用于"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相关研究 [1]
葵花药业: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新浪财经· 2025-10-16 15:56
公司研发进展 - 全资子公司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 - 该药物获批开展用于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试验 [1]
葵花药业股价微跌0.36% 子公司两款益生菌粉获受理
金融界· 2025-08-01 02:0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收盘 葵花药业股价报16 45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36% [1] - 当日成交额2 33亿元 换手率2 42% 总市值96 07亿元 [1] 公司业务 - 公司专注于儿童药和消化系统用药 主要产品包括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护肝片等 [1] - 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 涉及中药 创新药等概念板块 [1] 产品动态 - 全资子公司哈尔滨葵花药业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葵花牌益生菌粉和小葵花牌益生菌粉注册申请的受理通知书 [1] - 两款产品申报的保健功能分别为增强免疫力 调节肠道菌群和增强免疫力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03 68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0 05% [1]
葵花药业净利下滑超八成:渠道调整、高管换血,能否雄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9:1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000万元至8500万元 同比下降82.52%至85.61% [1] - 扣非净利润缩水至4000万元至5500万元 同比下滑88.04%至91.30% [1] - 二季度营业收入企稳并呈稳步回升态势 [2] 库存与成本管理 - 主动进行渠道库存优化策略 控制发货总量以降低渠道库存 [2] - 中药材价格较2023年高点下降 成本端出现喘息迹象 [2] - 通过招标采购/产地直采等方式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2]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两位高管离职:陈亮辞职 马新因退休辞任副总经理 [1][3] - 新聘任三位副总经理:肖淋/杨阳/刘光涛 均具有营销背景 [1][3] - 组织梯队配置健全 相关工作有序承接 [3] 营销战略升级 - 营销模式升级基本完成 正在进行流程固化与局部优化 [6] - 组建自营B2B事业部"药直达" 上线营销供应链"葵之云" [6] - 计划投资1000万元设立葵花大药房(湖北)有限公司构建线上营销闭环 [6] 产品研发管线 - 新获批布洛芬混悬液 计划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形成协同效应 [7] - 聚乙二醇3350散为首仿品种 共有11家企业递交报产申请 [7] - 在研化药品种接近40个 部分进入放大生产/BE试验及注册申报阶段 [7] 创新合作项目 - 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签署合作意向书 计划共建菌源酶与创新药物联合实验室 [7][8] - 享有研发技术成果优先受让权 计划3年内出资不少于1000万元 [8] - 合作意向书有效期至2025年3月31日 尚未披露正式协议进展 [1][9] 战略定位 - 采用"买/联/代"外延扩张策略 聚焦"一老/一小/一妇"三大人群 [6] - 通过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缓冲集采影响 [7] - 推动儿童药领域品牌优势与化药仿制药管线补充 [6][7]
葵花药业去库存致净利预降超80% 销售费一年压缩9亿毛利率三连降
长江商报· 2025-07-14 07:08
业绩下滑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7000万元—8500万元,同比下降82 52%—85 61% [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预计4000万元—5500万元,同比下降88 04%—91 30%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 63亿元,同比下降56 30%,归母净利润5711 18万元,同比下降77 62% [4]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 28亿元,同比下降16 69%,归母净利润4 86亿元,同比下降23 79% [5]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 34亿元,归母净利润6 38亿元,同比增长34 89%和59 06% [5] 业绩下滑原因 - 消化渠道库存导致发货总量控制 [6] - 库存原材料成本高位导致毛利率下降 [2] - 生产规模下降导致固定成本分摊增加 [7] - 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持续进行渠道梳理 [7] 销售费用变化 - 2023年销售费用13 67亿元,2024年急降至4 31亿元,降幅68 46% [10][11]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0 82亿元,同比下降79% [12] - 广告及业务宣传费占比从80%降至50% [12] 毛利率趋势 - 销售毛利率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57 75%,2023年56 29%,2024年44 89% [13] - 2021年毛利率为59 27% [13] 公司背景 - 主打"一小、一老、一妇"产品线,儿童药超60个品种 [10] - 2018年创始人关彦斌因刑事案件入狱,由女儿关玉秀、关一接管 [8][9] - 1998年改制民企,2014年A股上市 [8]
葵花药业副总经理陈亮辞职,年薪曾高达306万同职位最高,近一年公司4位副总经理离任
新浪证券· 2025-07-10 15:43
高管变动 - 公司副总经理陈亮因个人原因辞职,这是两个月内第二位离职的核心高管 [1] - 近一年已有4位副总经理离任,包括李金明(退休)、朱晓南(个人原因)、马新(退休)[1] - 马新2024年年薪137万元,陈亮2023年薪酬高达306万元 [1] - 公司火线引入职业经理人肖淋接任副总经理,其具有广药、同仁堂等传统药企营销背景 [2][4]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6 63亿元同比暴跌56%,净利润0 59亿元缩水超70% [2] - 护肝片2023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但难掩整体业绩颓势 [2] - 销售费用同比骤降79%,反映渠道动能衰减 [3] - 毛利率保持54%水平,但经营性现金流下降50% [3] 业务转型 - 招商中证红利ETF等偏好稳定分红的指数基金新进十大股东 [3] - 高管更迭或预示战略从广告驱动转向专业学术推广 [2]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传统优势品种面临增长瓶颈 [3] - 新任副总肖淋被赋予处方模式升级使命,兼任哈尔滨红叶医药总经理 [4] 品牌与产品 - "小葵花"儿童药系列曾创造多个爆款产品 [2] - 公司正试图在传承"妈妈牌"感冒药形象与业务转型间寻找平衡 [7] - 目前缺乏第二条十亿级产品线支撑业绩增长 [7]
ST葫芦娃危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20:17
公司治理与信披违规 - ST葫芦娃未能在2024年会计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披露业绩预亏公告,迟至2025年4月23日才发布亏损预警,预计2024年度亏损2.5亿元至2.8亿元,较规定时限延误近四个月 [1] - 上交所对ST葫芦娃及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景萍、财务总监于汇、董事会秘书王清涛予以通报批评,并将相关处分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4] - 2025年3月,刘景萍辞去总经理职务,仅保留董事长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职务,接任者张铭芮履职仅两个月便因"个人原因"辞职 [6] - 2023年时任副总经理韦天宝因配偶短线交易被上交所及海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6] - 海南证监局指出公司2023年年报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存在提前确认收入、销售价格异常等问题 [6] 内控缺陷与审计问题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ST葫芦娃2024年财报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指出未完整提供财务重述资料、控股股东通过个人账户向客户提供资金、关联交易存在异常 [7] - 公司以4205.37万元向关联方海南中旺外购8个研发项目,而海南中旺法定代表人系公司实控人亲属,且成立以来仅与ST葫芦娃存在交易 [7] - 多个研发项目存在"先签约后审批"的流程倒置问题,如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等项目立项审批日期晚于总经理办公会决议日期 [7]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直接触发股票"戴帽"风险警示 [7] - 公司成立董事长牵头的专项整改小组,重点排查研发、合同及财务管理环节 [8] 行业竞争与销售费用 - 在集采降价与中药材成本波动的双重夹击下,ST葫芦娃2024年消化系统药物营收同比下滑56.94% [1] - 儿科用药市场中,公立医院终端占比从2019至2023年的40%左右跃升至2024年的50.1%,零售药店终端份额2024年回落至37% [10] - ST葫芦娃2024年销售费用达到6.11亿元,占营收比重高达43%,远超葵花药业(13.67亿元,占比<30%)和太极集团(32.87亿元,占比<30%) [13]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大增77.79%至2.02亿元,但2025年一季度同比骤降78.87%,仅录得1032.85万元 [13] 研发与市场动态 - 截至2024年年底,ST葫芦娃在研项目达116个,包括7款1类中药创新药,其中小儿化积颗粒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入组 [10] - 葵花药业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独家品种,2021至2024年一季度分别同比增长11.14%、18.15%、5.89%、16.31% [12] - 济川药业加快推进创新药进度,获得盐酸非索非那定干混悬剂、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药品注册证书 [12] - 2025年多家企业申报中药1.1类创新药上市,如小儿黄金止咳颗粒、小儿牛黄退热贴膏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