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App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已有3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无障碍改造
快讯· 2025-07-22 11:14
无障碍科技发展 - 残疾人无障碍需求已从设施扩展到信息交流、公共服务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1] - 国家推进无障碍科技赋能创新应用加快发展,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更加便利 [1] - 通过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3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改造 [1] - 语音识别、文本转换等功能上线,更多电视节目加配字幕和手语 [1] - 多地开展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1543个药品参与试点 [1] - 相关企业公益无障碍导航已覆盖69座城市 [1] - 听障人士呼救小程序和120报警平台在多地启用 [1] - 智能化公交出行服务系统逐步推广 [1]
应对“网瘾”,英国拟推手机“宵禁”限制青少年冲浪
环球时报· 2025-06-10 06:36
英国政府拟出台智能手机限制令 - 英国政府计划颁布更严格的智能手机限制令以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 核心措施包括设置每日App使用时长不超过2小时及晚10点后禁用功能的"宵禁令" [1] - 政策要求网络平台从2024年7月起必须提供适龄内容 否则将面临刑事制裁 [1] 社会压力与行业现状 - 网络安全倡导团体和家长批评政府立法进度缓慢 指出监管薄弱导致青少年健康风险 呼吁采取果断措施 [2] - 英格兰8-15岁青少年中 45%每日使用电子设备2-4小时 23%超过4小时 [2] - 现有"青少年模式"存在漏洞 如TikTok的60分钟限制可被手动关闭 不同应用控制功能分散且操作繁琐 [3] 政策实施挑战 - 公众对政策可行性存疑 因现有措施如家长控制面板实际效果有限 难以统计用户启用率 [3] - 技术执行层面存在障碍 跨平台统一管控尚未实现 导致限制功能形同虚设 [3]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百年研究报告,2030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 2025-04-01 23:17
文章核心观点 - 斯坦福大学AI100项目首份报告《人工智能与生活2030》为审视未来十几年AI融入日常提供理性视角,AI虽有潜力带来积极影响,但也会带来社会、伦理和法律挑战,需制定政策引导其发展 [3][18] 百年之约:AI100项目的缘起与使命 - AI100项目源于对AI领域快速发展及其深远社会影响的认识,受2008 - 2009年AAAI组织的“阿西洛马会议”启发而生 [4] - 项目设立常设委员会,计划每五年组织专门研究小组评估AI,目标是为AI研究、开发、设计和政策制定提供指导,确保AI惠及个人与社会 [4] 首份报告研究小组及任务 - 首份报告研究小组由17位AI专家及多领域学者组成,背景多元确保研究广度与深度 [5] - 常设委员会要求研究小组聚焦AI到2030年对“典型的北美城市”生活的影响,选择城市和限定北美是为深入探讨特定背景影响并承认全球城市多样性 [5] 揭开AI的面纱:它是什么,不是什么 - AI是一门科学和计算技术,灵感源于人类神经系统和感知等方式,但运作方式与人类不同,精确定义AI有挑战 [6] - 当前AI在特定任务上进展显著,如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AI规划等,但并非“通用人工智能”,缺乏人类常识等能力,不会对人类构成迫在眉睫威胁,应期待其积极影响 [7][8] AI渗透八大领域:2030年城市生活图景 - 交通运输领域,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将更普遍,会改变城市面貌、缓解交通问题,但面临安全性和可靠性挑战,公众对AI的认知可能由此塑造 [9][11] - 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未来十五年会出现更多特定用途机器人,但制造通用型机器人面临技术和成本障碍,近期商业机会集中在特定应用 [11] - 医疗健康领域,AI可利用健康数据进行疾病预测等,有望改善数百万人健康和生活质量,但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速度较慢,面临数据隐私等挑战 [11] - 教育领域,AI能为教育带来个性化变革,但设计有效AI系统面临挑战,需关注教育资源平等和内容准确性等问题,人机交互顺畅性和信任度是关键 [10] - 低资源社区领域,AI可帮助优化资源分配等,但应用设计可能忽略社区特殊需求或加剧不平等,确保技术普惠性和建立社区信任至关重要 [10] - 公共安全与安防领域,AI用于犯罪预测等引发隐私和偏见担忧,需在提升安全效率与保护公民权利间取得平衡,公众信任是基石 [12] - 就业与职场领域,AI会自动化部分工作冲击现有岗位,但也会创造新岗位和增强人类能力,社会需适应转变,克服人们对被边缘化的恐惧 [12] - 娱乐领域,AI已深度融入娱乐产业,未来会有更具交互性和沉浸感的形式,但可能带来社交隔离等社会风险 [12] 超越技术:AI的社会挑战与政策前瞻 - AI发展带来公平性与偏见、隐私、安全与可靠性、责任归属、经济影响与分配、人机关系等社会、伦理和法律挑战 [13][14] - 报告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提升政府AI专业能力、鼓励对AI社会影响的研究、避免对“AI”笼统监管、促进透明度和公众信任、关注公平与普惠 [14][15][17] 结语:面向2030的理性期待与责任 - 报告描绘了AI融入城市生活带来便利和挑战的未来图景,将讨论焦点拉回现实,提醒人们AI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需积极引导其发展 [18] - AI100项目才刚开始,当下应理解报告洞察与建议,塑造负责任、可持续、以人为本的AI未来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