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汽车

搜索文档
纯电向上 混动向下——新能源车市开启新周期
环球网· 2025-09-16 11:19
具体来看,8月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38.5%,而狭义插混汽车仅增长5%,增程式汽车更是同比 下降9.5%。去年还势头正猛的插混汽车(含增程,下同)如今却已明显失速。 来源:中国汽车报 8月的新能源车市热闹非凡,新势力车企上演着集体冲高的戏码,自主汽车大集团的新能源板块突飞猛 进,主流合资车企则想要靠本土化新车的发布站稳脚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0.1万辆,同比增长 7.5%,在国内总体乘用车零售中的渗透率达55.2%,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呈平稳增长之势。 然而,平静之下,暗藏汹涌。 纯电、插混销量及增速变化 图片作者: 张奕雯 纯电与插混增速拉开差距 插混汽车能否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面对2024年全年插混汽车高达83.3%的同比增速,今年 年初,行业上下对于插混汽车的发展都寄予厚望。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此前预 测,插电混动和增程两个技术路线将成为新能源增量中的重要力量,2025年销量将超800万辆,同比增 长60%,在新能源市场中的比重将接近50%。 然而,进入2025年,插混汽车增速却持续下滑,给新能源汽车 ...
7月乘用车市:政策空档致增速放缓 纯电重夺新能源主导地位
经济观察网· 2025-08-09 15:10
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7月全国乘用车零售182 6万辆 同比增长6 3% 1-7月累计零售1272 8万辆 同比增长10 1% 淡季市场需求仍然较强 [2] - 7月增速较3-6月15%的高增长有所放缓 主要因补贴政策空档期和高息政策收缩导致购车成本上升 [2] 价格战与促销动态 - 7月降价车型数量17款 与去年同期持平 新能源车促销力度10 2% 同比增加2 1个百分点 传统燃油车促销力度23 4% 同比增加1 5个百分点 [3] - 反内卷浪潮推动车市降价减少 促销趋于平缓 [3] 新能源汽车市场 - 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98 7万辆 同比增长12% 1-7月累计零售645 5万辆 增长29 5% [4] - 纯电动车增速24 5% 市场份额提升至64% 插混和增程分别下降0 2%和11 4% [4] - 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54% 同比提升2 7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渗透率74 9% 合资品牌仅6 7% [4] - 自主品牌新能源份额70% 新势力份额21 4% 特斯拉份额4 1% [4] 品牌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7月零售121万辆 同比增长14% 市场份额65 9% 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1-7月份额64% 同比提升6 9个百分点 [5] - 合资品牌7月零售45万辆 同比增长1% 德系份额14 5% 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日系份额12 9% 美系份额4 7% [5] - 豪华品牌7月零售17万辆 同比下降20% 份额9 3% 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6] 出口市场 - 7月乘用车出口47 5万辆 同比增长25% 1-7月出口295 5万辆 同比增长9% [6] - 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44 7% 同比增加19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出口41 5万辆 同比增长34% [6] 未来展望 - 8月改款新车上市潮将丰富产品供给 燃油车或迎智能升级热潮 竞争力有望提升 [6]
看国七排放标准最新进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4 10:04
国七排放标准概述 - 国七标准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规",可能在2027年发布,2029年正式实施 [2] - 标准相比以往有较大变化,涉及轻型车和重型车,其中轻型车变动较大 [3] - 标准旨在实现6个目标: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强化真实环境排放管控、协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引入、车联网排放智慧化监管、持续加严关键污染物控制、关注国际新趋势 [4] 轻型车标准变化 - 标准框架中多个章节有较大修改,包括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企业平均排放管控要求等 [3] - 将插混汽车、增程式汽车检测归入混合动力汽车,测试方法单独纳入每个型式检验项 [3] - 引入"车型+车队"互补的长效减排机制,运用Bin限值等灵活限值体系 [4] 重型车标准变化 - 变化相对较少,包括车载诊断系统(OBD)要求待定,整车底盘测功机排放测量方法中增加电耗测量 [3] 测试标准升级 - 将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纳入标准范围 [5] - 在尾气排放、非尾气排放、控制装置耐久性、排放故障监测等方面增加内容 [6] - 更新UF曲线,更接近插混车型真实节能减排效果 [7] - 提出2030年建议目标值:乘用车污染物40mg/km,温室气体95gCO₂e/km;轻型商用车污染物60mg/km,温室气体165gCO₂e/km [7] 排放控制强化 - 蒸发排放限值大幅降低,整体排放强度下降至少50% [8] - 新增非尾气颗粒物规定,包括制动排放和轮胎磨损排放 [8] - 强化蒸发耐久管控,补充动力电池耐久衰减内容 [6] - 实现监测项目升级、远程OBD数据报送 [6] 新能源汽车监管 - 引入远程OBD数据报送、强化车辆软件防篡改技术要求 [9] - 规定动力电池老化衰减测试:SOCEread不大于98%,累计行驶里程不低于20000km或50000km [9] - V2X精度验证需包括所有功能项,最大放电功率为放电2小时或至截止电压 [9] - SOCEread与SOCEmeasured差值不超过5%,车载虚拟里程与测量虚拟里程相对偏差不超过3% [9] - 电动汽车纳入OBD管理,需诊断电机最大输出扭矩下降30%时的性能故障 [10] 实施进展 - 已完成二阶段预研究,正处于三阶段预研究中,将开展立项答辩、开题论证 [11] - 按照规划,2027年可能发布标准,2029年正式实施 [11]
2025H1:新能源汽车增速超四成,动力电池装车量近300GWh
高工锂电· 2025-07-19 17:41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达约700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市场渗透率攀升至44.3% [1][2] - 国内市场销量约588万辆 同比增长35.5% 出口量达106万辆 同比激增75.2%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引擎 [2] - 插混车型出口表现尤为突出 1-6月出口39万辆 同比增长2.1倍 增速远超纯电动汽车的40.2% [5] 动力电池产业协同发展 - 2025年1-6月动力及其他电池累计产量约697GWh 同比增长60.4% 累计销量约659GWh 同比增长63.3% [3] - 动力电池销量485.5GWh 占总销量的73.7% 同比增长51.6% 与整车市场形成深度协同效应 [3] - 动力及其他电池累计出口127.3GWh 同比增长56.8% 其中动力电池出口81.6GWh 占总出口量的64.1% [5] 动力电池装车结构变化 - 新能源商用车销量35.4万辆 同比增长55.9% 出口4.9万辆 同比激增2.3倍 成为意外增长亮点 [4] -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244GWh 占总装车量的81.4% 同比增长73% 三元电池装车量仅55.5GWh 占比18.5% 同比下降10.8% [4] - 磷酸铁锂在成本与安全性优势明显 但三元电池在高端车型与低温性能需求场景仍具不可替代性 [5]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更成为动力电池核心供应基地 [5] - 技术竞争正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领域延伸 创新活力与产业链韧性将成为关键竞争优势 [7]
汽车行业:25年数据点评系列之八:如何看待EV及PHEV渗透率提升斜率分化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纯电和插混渗透率提升情况及原因 - 纯电渗透率提升快:今年前四个月纯电销量同比增长60万台,增长原因包括以旧换新政策拉动10万以下纯电销量,10 - 15万优质供给拉动,小米持续交付表现好拉动 [1][2] - 混动渗透率提升慢:今年同比只提升2.2个点,前四个月增量20万台,主要因比亚迪切换支架平权致插混销量同比负增长,塞里斯车型换代致插混销量下滑 [2][3] 后续展望 - 纯电:核心是20万以上插混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优质供给来自小米逾期和理想A系列7月上市带来的增量 [4] - 插混:供给更集中,20万以下有吉利银河、长城哈弗梦龙等新车,20万以上7月后有极客9X 8X、长城卫排新平台新车等 [4] - 综合考虑,预计插混渗透率下半年提升好于纯电 [5] 国内需求和库存情况 - 需求:今年前四个月销量同比正增长5.5%,参考2017年比率对应25年潜在全年同比增速约7.6%,考虑政策因素25年1 - 4月累计销量含全年同比增速小幅增长0 - 5个点,行业需求表现不错 [5][6] - 库存:截止4月底行业库存比约2.2个月,相对合理;自主品牌库存压力小,合资车企大,如比亚迪2.5个月、长安1.7个月、长城1.6个月、吉利1.3个月 [6] 中国品牌出口情况 - 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品牌出口增速10%,插混提升比率更快,主要受比亚迪拉动;后续关注俄罗斯需求和比亚迪插混海外市场开拓 [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10 - 15万优质供给车型包括小狂M03、吉利银河E5、比亚迪秦RL、领跑C10B10等 [2] - 比亚迪2 - 4月插混销量同比为负,因消费者对中间智能驾驶付费意愿弱,老款非支架版本库存去化 [3]
强势增长!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均首破1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达44.3%
华夏时报· 2025-07-10 20:56
汽车产销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 [1] - 汽车国内销量为1257万辆,同比增长11.7% [2]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3] 新能源汽车市场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44.3%,较去年同期35.2%提升9.1个百分点 [1][3] -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66.7%,豪华车新能源渗透率为33%,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有6.6% [4] - 中国插混技术专利占全球总量的68%,涵盖电池管理、电机控制、动力耦合等核心领域 [6] 以旧换新政策影响 - 以旧换新补贴累计申请量达412万份,5月申请量123万辆,较4月109万辆增长13% [2] - 近70%私人购车用户是以旧换新的受益者,私人首购用户占比降至30%左右 [2] 汽车出口表现 - 上半年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5] - 纯电动汽车出口67万辆,同比增长40.2%,插混汽车出口39万辆,同比增长2.1倍 [5] - 整车出口前十企业累计出口265.5万辆,占汽车出口比例86%,奇瑞出口54.8万辆(+3.1%),比亚迪出口47.2万辆(+1.3倍) [7] 政策与行业展望 - 美国取消电动汽车7500美元税收抵免政策,比原计划提前7年 [6] - 中国插混技术成本比国际竞品低20%-30%,拥有全球最完善的混动产业链 [6][7] - "两新"政策继续实施,新能源免购置税优惠面临退坡,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 [4]
增程式汽车再加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09:57
车企增程式技术布局 - 宝马计划2026年推出iX5增程版,综合续航1000km,并将技术扩展至第六代iX3和第七代iX7 [2] - 广汽丰田宣布生产汉兰达和赛那增程版,上汽大众发布IDERA概念车进军增程市场 [2][5] - 现代汽车开发续航超900km增程车,日产考虑推出中型/大型SUV增程版,小鹏加速增程车型研发 [2][13] - 宝马曾于2019年停产i3增程版,现因纯电市场增速放缓重新回归增程路线 [4]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前5月增程车销量同比增50%,远超插混停滞和纯电增速 [4] - 理想汽车2024年销量超50万辆,成为首家盈利新势力车企 [5] - 零跑汽车转型增程后销量从2022年439万辆飙升至2023年806万辆,2024年一度登顶新势力榜首 [13] - 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407%,其中增程车销量同比增幅达787% [12] 技术优势与用户需求 - 增程车采用"大电池+小增程器"架构,发电功率控制在30kW内,馈电油耗接近燃油车水平 [10] - 增程车5年平均折旧率456%,低于纯电车588%的折旧率 [18] - 用户偏好增程车的纯电驾驶体验+燃油备用方案,中高端车型智能化配置更具吸引力 [14] - 增程技术结构简单利于降成本减重,低速工况节能优势显著 [9]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2023年增程车销量同比增111%,2024年增幅扩大至167%,增速远超插混和纯电 [12] - 固态电池商业化将提升增程车性能,多家企业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17] - 宝马/丰田/大众等计划2026-2027年集中推出增程产品,行业竞争将加剧 [18] - 专家认为增程非过渡技术,未来将与纯电/插混长期共存 [18]
汽车视点 | 进口量同比大跌33%,仅占出口6%!中国汽车进出口“冰火两重天”
新华财经· 2025-06-24 20:55
中国汽车进出口格局逆转 - 2025年1-5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283万辆同比增长16%同期进口量仅18万辆同比下降33%进口规模仅为出口的6%创历史新低[1] - 2014年进口量143万辆为出口量90万辆的1.6倍2025年进出口比例完全逆转标志着产业从技术引进转向全球输出[1] 进口市场持续萎缩 - 2025年1-5月汽车进口量较2014年峰值缩水70%日德品牌仍占61.5%份额但绝对量下滑至11万辆[2] - 超豪华品牌劳斯莱斯宾利等跌幅超20%德系豪华车进口量同比下滑18%奔驰5月单月降幅达23%[2] - 大排量燃油车进口量暴跌4.0L以上车型降74%3.0-4.0L车型降41%新能源车中纯电动进口量下滑81%插混降64%[3] 出口市场量质齐升 - 2021-2024年汽车出口年均增速超50%2025年1-5月出口283万辆5月单月68.2万辆相当于2014年全年出口量的75%[4] - 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从2020年27%升至2025年46%1-5月出口116万辆同比增长33%四驱SUV出口销量同比激增8.6倍[4][5] - 出口均价从2021年1.6万美元升至2023年1.9万美元2025年回调至1.7万美元中高端车型逐渐成为主力[4][5] 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化 - 中国车企在墨西哥泰国巴西推进本地化生产2025年5月墨西哥阿联酋巴西成为前三大出口国俄罗斯跌出前三[5] - 小鹏在德国建研发中心零跑通过反向合资Stellantis拓展欧洲市场长安比亚迪加速海外工厂落地[8][9] 技术路线与竞争压力 - 插混车型出口持续高增长2025年1-5月增速达140%纯电动车增速10%电池成本下降推动插混海外份额扩大[8] - 欧美车企混动技术迭代可能收窄中国插混技术窗口期部分国家推迟燃油车禁售令影响电动车需求[6] - 智能驾驶技术进入输出周期反向合资模式助力中高端车型冲击海外市场[9]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乘用车出口达570万辆技术+本地化双轮驱动下自主品牌出海空间广阔[9]
汽车行业5月数据点评:国内市场表现活跃,插混汽车出口快速增长
东兴证券· 2025-06-17 15: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汽车市场在政策刺激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呈现“电动化加速渗透、自主品牌强势崛起”特征,汽车产业竞争重心正转向智能化领域 [4] - 混动化趋势将会持续提升,内燃机将以混动形式长期存在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汽车产销数据 - 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4.9万辆和268.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和3.7%,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1.2%;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30.7万辆,同比增长35%和36.9% [1] - 1 - 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2.6万辆和127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0.9%;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 [1] 国内市场 - 5月汽车国内销量213.5万辆,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10.3%;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62.2万辆,同比增长22.6%;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09.5万辆,同比增长27.9%,占汽车国内销量的51.3% [2] - 1 - 5月,汽车国内销量1025.8万辆,同比增长11.7%;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756.2万辆,同比增长26.3%;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447万辆,同比增长40%,占汽车国内销量的43.6% [2] - 5月新能源汽车零售中,纯电动汽车销量61万台,同比增长24%;插混汽车销量30万台,同比增长32%;增程式汽车销量12万台,同比增长52% [2] - 1 - 5月新能源汽车零售中,纯电动汽车销量267万台,同比增长38%;插混汽车销量127万台,同比增长31%;增程式汽车销量42万台,同比增长19% [2] 出口市场 - 5月汽车出口55.1万辆,环比增长6.6%,同比增长14.5%;新能源汽车出口21.2万辆,环比增长6.1%,同比增长1.2倍 [3] - 1 - 5月,汽车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7.9%;新能源汽车出口85.5万辆,同比增长64.6%,占总出口的34.3% [3] - 5月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出口13.8万辆,同比增长79.8%;插混汽车出口7.4万辆,同比增长2.4倍 [3] - 1 - 5月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出口54万辆,同比增长30.3%;插混汽车出口31.5万辆,同比增长2倍 [3] - 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出口量达44.2万辆,排名第一,同比增长1.6%,占总出口量的17.7%;比亚迪排名第二,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38.2万辆,同比增长1.1倍 [3] 投资策略 - 看好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车企,包括智选车模式下的赛力斯(601127)、江淮汽车(600418)、北汽蓝谷(600733)、上汽集团(600104),以及HI模式下的长安汽车(000625) [10] - 看好国内汽车管路总成龙头供应商川环科技(300547)、汽车变速操纵控制系统龙头企业宁波高发(603788)、国内涡轮增压壳体企业科华控股(603161)、气门传动组核心供应商新坐标(603040)、国内气缸套龙头公司中原内配(002448)等 [10] 行业基本资料 - 股票家数233,占比5.16% [6] - 行业市值43749.92亿元,占比4.51% [6] - 流通市值33478.1亿元,占比4.25% [6] - 行业平均市盈率29.74 [6]
同比飙升29%,全球电车销量创纪录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20 23:08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概况 - 2025年3月全球电动汽车(纯电+插混)销量达170万辆,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40% [5][7]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销量410万辆,同比增长29%,中国(36%)、欧洲(22%)、北美(16%)及其他地区(27%)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5][9] - 增长动能主要来自中国和欧洲市场,北美受政策影响增速放缓 [5][19] 分区域市场表现 中国 - 2025年3月销量约100万辆,接近历史峰值,第一季度销量240万辆(同比+36%) [11][13] - 中美关税对整体销量影响有限,但特斯拉Model X/S因关税暂停在华预订 [13] 欧洲 - 2025年3月销量40万辆(同比+24%),第一季度90万辆(同比+22%),纯电车型增速(+27%)显著高于插混(+10%) [15][17] - 德国纯电销量同比+37%,意大利+64%,英国3月单月销量首破10万辆(同比+41%) [17] - 法国因补贴取消导致整体销量下降18%,其中插混车型暴跌47% [17] 北美 - 2025年3月销量20万辆(同比+12%),第一季度50万辆(同比+16%),增速为全球主要市场最低 [19][20] - 美国政策变动(削减补贴+25%进口关税)导致供应链成本上升,本土生产占比60%但依赖日韩墨进口的40%车型面临贸易壁垒 [22] 政策与行业影响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包括对墨加25%关税及全球汽车零部件关税)加剧市场不确定性,可能推高终端售价并改变竞争格局 [22] - 欧盟通过放宽对华电动车关税换取价格下限,平衡供应链与本土制造商利益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