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插混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二手燃油车单辆拍卖 新能源车却1000辆一包卖
第一财经· 2025-11-04 09:00
二手车拍卖市场总体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二手车累计交易957.01万辆,同比增长约2%,累计交易金额超6000亿元[1] - 拍卖形式被广泛用于消化二手车库存[1] - 2024年全国机动车拍卖车辆均价为4万元/辆,同比降幅超11%[7] - 2024年传统燃油车总计拍卖成交超111万辆,占市场总量份额超90%[1] 不同能源类型车辆拍卖特点 - 燃油车通常采用单辆形式拍卖,而新能源汽车则以“打包”形式拍卖,一包数量可达十几辆至1000辆[1] - 新能源车“打包卖”主因是出行平台拥有大量且更新速度快的新能源车[1] - 2024年插混汽车在拍卖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出现明显上升[1] - 2024年燃油车拍卖均价为3.87万元/辆,纯电动车型拍卖均价为4.64万元/辆,插混车型拍卖均价为6.11万元/辆[8] - 与2023年相比,三种主要车型2024年拍卖均价均同比下滑,插混车型均价下滑幅度最大,同比降幅约28.9%[8] - 目前纯电车型和插混车型占整个汽车拍卖量和流通量还比较少[8] 事故车拍卖市场分析 - 事故车成交量稳步上升,2019年~2024年普通事故车拍卖量复合年增长率为27%[4] - 2024年事故车拍卖成交量达53万辆,预计到2029年达到104万辆的规模[4] - 2024年将近90%的事故车辆通过拍卖方式处置[4] - 事故车拍卖市场以普通事故车为主,2024年普通事故车拍卖量约为47.7万辆,特殊事故车拍卖量约为5.6万辆[4] - 2019年~2024年电动汽车事故车拍卖量复合增长率为70%[2][5] - 2020年电动事故车拍卖量仅为2300台,到2024年增长至1.8万辆[5] - 保守预计到2029年,电动事故车至少要达到5万辆[5] - 新能源车比燃油车更容易出现事故损失金额在3万~5万的事故大案[5] 事故车拆解与零部件交易 - 无法整体修复的事故车会被拆解销售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三电系统等,拆件市场利润较高[5] - 2020年用于拆解的事故车拍卖量约5400辆,到2024年增长至2.45万辆[5] - 预计到2028年用于拆解事故车的增长率将接近40%[5] - 电动汽车事故车更适用于精细化拆解,包括电池再循环利用和梯次利用,能创造更多价值[6] 拍卖市场价格与车龄结构变化 - 新车市场价格下探导致二手车市场价格竞争激烈,拍卖成交额增速明显低于成交量增长[7] - 2024年拍卖市场价格区间两极分化更趋明显,成交价5万元以下车辆成交量达97.41万辆,市场份额高达78.86%,增长4.82个百分点[7] - 成交价20万(含)以上车辆的市场份额缩水至2.42%[7] - 车龄结构向高龄车区间下沉,6年以上车龄车辆份额较上年增长3.95个百分点,成交量总计87.81万辆,占总成交量超过7成[7] - 车龄在10年以上车辆总计成交46.80万辆,占总成交量的37.89%[7] - 车龄与均价负相关:3年以下车龄均价9.00万元/辆,3年(含)~6年车龄均价5.58万元/辆,6年(含)~10年车龄均价3.58万元/辆,10年(含)以上车龄均价2.14万元/辆[7] 拍卖方式与未来趋势 - 拍卖方式包括实时拍、现场拍、线下线上联合同步拍等[8] -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流入二手车市场的新能源车会相应增多,其拍卖方式可能根据车辆情况调整[8] - 随着新能源二手车市场需求增多,相应的服务需求和服务标准也将跟上[8]
二手燃油车单辆拍卖,新能源车却1000辆一包卖
第一财经· 2025-11-04 08:52
2025.11. 04 本文字数:2308,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黄琳 近年来,汽车以旧换新、报废政策推动着国内新车销量增速超11%,也让批量二手车涌入市场。 2025年上半年,国内二手车累计交易957.01万辆,同比增长约2%,累计交易金额超6000亿元。为 了进一步消化二手车库存,拍卖这一新形式正愈发广泛地被市场使用。 "目前,燃油车往往采用单辆的形式拍卖,而新能源汽车则以'打包'的形式拍卖,一包的数量在十几 辆、二十几辆、三十几辆,甚至是1000辆,且'一包车'的年份、款型都大致一样。"中国拍卖行业协 会副会长兼车委会主任韩涛表示,新能源车"打包卖"的原因是,近几年出行平台拥有的新能源车数量 最大,且新能源车的更新速度也最快。这些新能源车更新换代之际,大批量的新能源二手车通过拍卖 的形式,进入流通市场。 《2024年中国机动车拍卖市场统计年报》(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传统燃油车总计拍卖成 交超111万辆,占市场总量份额超90%,仍是机动车拍卖市场的绝对主导力量。同时,插混汽车在拍 卖市场中的市场份额也出现明显上升。 此外,泡水车等事故车的成交量也在稳步上升,2019年~20 ...
二手燃油车单辆拍卖,新能源车却1000辆一包卖
第一财经· 2025-11-04 08:37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二手车累计交易957.01万辆,同比增长约2%,累计交易金额超6000亿元[1] - 汽车以旧换新、报废政策推动国内新车销量增速超11%,使批量二手车涌入市场[1] - 拍卖作为消化二手车库存的新形式被市场广泛使用[1] 机动车拍卖市场结构 - 2024年传统燃油车总计拍卖成交超111万辆,占市场总量份额超90%,是绝对主导力量[1] - 插混汽车在拍卖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出现明显上升[1] - 燃油车通常采用单辆形式拍卖,而新能源汽车则以“打包”形式拍卖,一包数量从十几辆到1000辆不等[1] 事故车拍卖市场 - 2024年事故车拍卖成交量达53万辆,预计到2029年达到104万辆的规模[3] - 近4年事故车拍卖成交量稳步上升,2019年~2024年普通事故车拍卖量复合年增长率为27%[3] - 2024年将近90%的事故车辆通过拍卖方式处置[3] - 2024年普通事故车拍卖量约为47.7万辆,特殊事故车拍卖量约为5.6万辆[3] 电动汽车事故车拍卖 - 2019年~2024年,电动汽车事故车的拍卖量复合增长率为70%[2][3] - 2020年电动事故车拍卖量仅为2300台,到2024年增长至1.8万辆[3] - 保守预计电动汽车事故车拍卖从2025年到2028年的3年增长率至少超过50%[1][2] - 保守预计到2029年,电动事故车拍卖量至少要达到5万辆[4] - 新能源车比燃油车更容易出现事故损失金额在3万~5万的大案,使得赔偿金额更高[4] 事故车拆解市场 - 无法整体修复的事故车会被拆解销售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三电系统,且拆件市场利润较高[4] - 2020年用于拆解的事故车拍卖量约5400辆,到2024年增长至2.45万辆[4] - 预计到2028年用于拆解事故车的增长率将接近40%[4] - 电动汽车事故车更适用于精细化拆解,包括电池再循环利用和梯次利用,能创造更多价值[4] 拍卖价格趋势 - 2024年全国机动车拍卖车辆均价为4万元/辆,同比降幅超11%[5] - 受新车价格下探影响,二手车市场价格竞争激烈,拍卖成交额增速明显低于成交量增长[5] - 成交价5万元以下的车辆成交量为97.41万辆,在整体市场中份额高达78.86%,增长4.82个百分点[5] - 成交价20万(含)以上车辆的市场份额缩水至2.42%[5] 车龄结构变化 - 2024年车龄结构向高龄车区间下沉,6年以上车龄车辆份额较上年增长3.95个百分点[5] - 6年以上车龄车辆成交量总计87.81万辆,占总成交量超过7成[5] - 车龄在10年以上车辆总计成交46.80万辆,占总成交量的37.89%,是车辆整体均价下行的原因之一[5] - 3年以下车龄车辆均价为9.00万元/辆,3年(含)~6年车龄均价为5.58万元/辆,6年(含)~10年车龄均价为3.58万元/辆,10年(含)以上车龄均价下降至2.14万元/辆[5] 各能源类型拍卖价格 - 2024年燃油车拍卖均价为3.87万元/辆,纯电动车型拍卖均价为4.64万元/辆,插混车型拍卖均价为6.11万元/辆[6] - 与2023年相比,三种主要车型2024年拍卖均价均出现同比下滑,其中插混车型降幅最大,约28.9%[6] - 纯电车型和插混车型占整个汽车拍卖量和流通量还比较少,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流入二手车市场的新能源车会相应增多[6] 拍卖方式演变 - 拍卖方式包括实时拍、现场拍、线下线上联合同步拍等[6] - 新能源汽车目前采用“打包拍”的形式,未来是否改为单辆拍卖需视车辆情况而定[6]
崔东树:中国新能源车出口表现好于预期 插混和混动替代纯电动成新增长点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19:51
中国汽车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1-9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571万辆,同比增长21%,9月单月出口76.3万辆,同比增长26%,环比持平 [1][6] - 中国汽车出口在2021年突破百万量级后持续高增长,2021年增速102%,2022-2023年增速超50%,2024-2025年增速回落至20%左右 [5] - 2025年出口呈现季节性特征,1月增速强劲,2-4月受外部贸易政策干扰低迷,5-9月恢复增长,因市场分散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 [7][10]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2025年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32万辆,同比增长52%,增速远高于2024年同期的22% [1] - 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30.0万辆,同比增长66% [1] - 插电混动和混合动力车型替代纯电动成为出口新增长点,尤其是插混皮卡表现强劲,出口市场向中东和发达国家高质量发展 [1] 出口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1-9月累计出口前三大国家为墨西哥(410,739辆)、阿联酋(367,796辆)、俄罗斯(357,708辆) [2] - 2025年9月单月出口前三大国家为俄罗斯(69,126辆)、墨西哥(48,636辆)、阿联酋(47,700辆) [2] - 对俄罗斯出口下降幅度较大,前苏联地区份额从2024年的25%下降至2025年9月的17%,而欧盟、中南美和中东出口增长 [20][25] 出口车型结构特征 - 乘用车是出口绝对主力,2023年占比达85%,随后保持稳定,货车和客车占比回落至较低水平 [12] - 2025年1-9月货车出口增长24%,客车出口增长31%,轻卡和中卡出口表现较好 [12] - 2025年9座以下小客车占比35%,未列名乘用车出口改善,自主小微型电动车增长较好 [11][14] 出口动力技术结构 - 2025年乘用车出口增速回落,但混合动力乘用车出口强劲,插混乘用车出口增速最强 [15] - 2025年1-9月乘用车中纯电动占比回升,插混和混动车型出口较好增长,汽油乘用车和柴油货车出口下降较大 [16] - 分区域看,2025年插混和混合动力车型出口暴增,尤其在澳大利亚、欧盟等市场 [23] 出口区域与均价分析 - 中国汽车出口均价在2023年达到1.9万美元高点后回落,2024年为1.8万美元,2025年为1.7万美元,部分原因是特斯拉出口占比下降 [27] - 安徽在2024年取代上海成为全国汽车出口龙头,2025年1-9月出口80万辆,主要因奇瑞和江淮表现较强,且出口多元化较好 [17][18] - 近期墨西哥市场表现较强,智利、秘鲁、泰国等市场在前期暴跌后今年有所恢复 [28]
车市热度持续走高,汽车产销月度增速连续5个月超10%
贝壳财经· 2025-10-14 20:53
"当前汽车市场整体延续良好态势,产销月度同比增速已连续5个月保持10%以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副秘书长陈士华如是说。 10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9月汽车产销分别为327.6万辆和322.6万 辆,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9%;汽车产销历史同期首次超过300万辆。今年前9个月,汽车产量为 2433.3万辆,同比增长13.3%;销量为2436.3万辆,同比增长12.9%。 对此,陈士华分析,近期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部分暂停的地区开始恢复,行业综合治理"内 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地方车展火热进行,企业新品密集上市,且新动能加快释放,对外贸易呈现韧 性。 自主品牌月度市占率约70% 据中汽协数据,今年前9个月,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124.1万辆和2124.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9%和 13.7%;其中9月乘用车销量为285.9万辆,同比增长13.2%。从乘用车内销情况来看,今年前9个月仍保 持两位数增长,9月环比同比双增。 值得一提的是,时至9月,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销量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不仅如此,今年前9个月传统 燃油乘用车国内销量也扭转了下滑趋势,实现1.7%的 ...
三部门: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技术门槛提高
证券时报· 2025-10-11 09:53
根据《公告》,2026年1月1日起,列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需符合该公 告要求。2026年1月1日(含)起,购置列入减免税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可按规定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 策。 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技术要求调整明显:纯电动续驶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 不低于100公里。与此前政策相比,本次新技术要求相应车型的纯电动续驶里程由此前的大于等于43公 里大幅增至100公里,增幅达132.6%。 同时,针对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新技术要求按车辆整备质量进行了分档。根据《公 告》,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中对应车型的燃料消耗量限值相 比,整备质量为2510kg以下的乘用车,应小于70%,整备质量为2510kg及以上的乘用车,应小于75%; 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能消耗量与《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第1部分:乘用车》(GB 36980.1— 2025)中对应车型的电能消耗量限值相比,整备质量为2510kg以下的乘用车,应小于140%,整备质量 为2510kg及以上的乘用车,应小于145%等。 10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三部 ...
【乘联会论坛】从市场销售看车企低碳转型现状---解析1-8月TOP10批发与零售
乘联分会· 2025-09-28 16:39
中国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现状 - 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33-34%,新能源销量占全球65-70%,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重要力量 [2] - "十四五"期间行业快速实现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形成全球最完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 [2] 主流车企新能源化率排名(2025年1-8月批发数据) - 比亚迪汽车:批发量282.6万辆,新能源占比100% [3] - 特斯拉中国:批发量51.6万辆,新能源占比100% [3] - 上汽通用五菱:批发量65.5万辆,新能源占比73% [3] - 吉利汽车:批发量189.7万辆,新能源占比53% [3] - 长安汽车:批发量112.8万辆,新能源占比49% [3] - 长城汽车:批发量66.6万辆,新能源占比35% [3] - 奇瑞汽车:批发量166.2万辆,新能源占比27% [3] 完全新能源化车企分析 - 比亚迪连续四年稳居国内乘用车销量冠军,采用插混与纯电双技术路线,2024年销量达424.8万辆创历史新高 [4][5] - 特斯拉中国国产化6年间国内销售占比60-70%,2025年1-8月国内销售36.1万辆占其总销量70.1% [5][6] 高新能源化率车企进展 - 吉利汽车新能源化率从2024年40.8%提升至53%,进步12个百分点,通过新品密集上市(5款全新车型)和出口策略(出口占比15%)实现增长 [7][8] - 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化率达73%(零售端达85%),受益于"双新政策"推动小型电动车发展,产品矩阵以纯电和混动为主 [8][9] 传统车企转型差异 - 奇瑞汽车国内新能源化率36%(高于整体27%),出口业务以燃油车为主,近期港交所上市体现集团实力 [9] - 长安汽车国内零售新能源化率54%(高于批发49%),出口业务中新能源与燃油车占比基本持平 [9] - 长城汽车国内新能源化率49%(高于整体35%),出口仍以燃油车为主导 [9] 合资企业现状与展望 -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合资企业新能源占比均低于15%,因外方拥有完整海外渠道导致无出口需求 [10] - 合资企业2026年将推出重量级新能源产品,燃油车目前仍贡献行业一半销量及主要税收,与新能源车形成互补关系 [10]
欧洲车市增长最快的是一个中国品牌
第一财经· 2025-09-27 14:09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趋势 - 2025年8月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及英国地区插混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4.5% 实现连续第六个月增长 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30.2% [1] - 前8个月欧洲市场新能源汽车增长与中国车企加速进入密切相关 比亚迪累计销量同比增幅达280% 上汽集团同比增长19.7% [1] 主要汽车集团销量表现 - 大众集团前8个月以233.75万辆保持销量第一 同比增长3.7% 其中Cupra品牌销量增长38.6%至19.66万辆 [2] - 比亚迪前8个月在欧洲销售9.59万辆 同比增长280.1% 销量排名超过捷豹路虎、本田和三菱 [1][2] - 上汽集团前8个月欧洲销量19.24万辆 同比增长19.7% 超过特斯拉的13.39万辆(同比下降32.6%) [1][2] - 现代集团前8个月销量下降3.4%至69.99万辆 丰田集团下降6.7%至61.56万辆 [1][2] 中国车企产品策略与市场突破 - 中国插混车型在欧洲适用10%基础关税 而纯电动车面临最高45.3%关税 使插混成为突破口 [2] - 比亚迪在欧盟销售的电动汽车中插混车型占比达41% 上汽集团达49% 奇瑞高达71% [3] - 比亚迪在欧洲推出SEAL U DM-i和海豹6 DM-i旅行版 上汽MG销售MG HS PHEV插混车型 [3] 品牌具体销量变化 - 宝马集团前8个月销量增长5.6%至63.09万辆 Mini品牌增长20.9%至10.58万辆 [2] - 特斯拉前8个月销量下降32.6%至13.39万辆 8月单月下降22.5% [2] - 捷豹品牌前8个月销量暴跌83%至2845辆 路虎品牌微增0.2%至8.63万辆 [2]
冲刺年销目标、消化乘用车库存,车企如何破局?
第一财经· 2025-09-24 16:17
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产能利用率约为52%,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500万辆,主要受以旧换新政策和出口业务增长推动 [3] - 2025年上半年轻型车产量同比增长12%,但下半年可能面临消费放缓、去库存及出口受阻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 [6] - 在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下,汽车业仍将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将进一步提升 [6] 市场价格与竞争格局 - 从2024年1月到2025年7月的18个月里,乘用车平均价格已下降5000至9000元,折扣幅度为2.8%至5.6% [3] - 百余款新车扎堆上市加速抢夺市场份额,尤其插混、增程新车数量增长最为显著 [3] - 中国乘用车品牌数量已达100家,在长期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本土车企计划扩大在目标市场的产能,尝试产业整合以实现海外优势最大化 [5] 插电混动与增程市场动态 - 截至2025年8月,插混及增程新车型数量较去年均几乎翻倍增长,但对促进销量增长的边际效应明显减弱 [3] - 去年插混单车型平均销量增加值高达3.6万辆,但2025年仅约8000辆;去年增程单车型平均销量增加值近3万辆,但2025年仅约9000辆 [3] - 2024年插混车型销量同比增速超过80%,增程车型销量同比增速超70%,但从2025年3月开始插混汽车出现明显增速下滑 [4] - 2025年8月插混汽车销量仅31.4万辆,同比出现负增长为-7.3%,增程车8月销量增速仅约0.3% [5] - 插混汽车累计库存(2023年至2025年6月)已高达百万辆,假设每月去库存3万辆,去库存周期也需要33个月 [5] 纯电动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纯电车销量高达68.6万辆,同比增速17.2%,远远领先插混车型和增程车型 [5] - 2025年1至8月纯电新车单车增量达2.3万辆,而去年仅约1.4万辆 [5] 出口市场趋势 - 自2023年起出口已成为推动汽车产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随着中国车企海外目标市场本土化生产要求的推进,整车出口增速将放缓 [5] - 目标市场正从俄罗斯转向欧洲和南亚等成熟市场 [5] - 2025年1至8月中国汽车出口比利时的累计总量约21万辆,出口英国的累计总量约19万辆增量显著 [6] - 中国新能车2025年1至8月出口表现好于预期,主要是插混和混动替代纯电动成为出口增长的新增长点,出口向中东和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局面,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亚洲市场 [6] - 2025年1至8月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下降幅度较大 [6]
冲刺年销目标、消化乘用车库存,车企如何破局?
第一财经· 2025-09-24 15:09
行业整体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产能利用率约52%,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500万辆,主要由以旧换新政策和出口业务增长推动[1] - 2025年上半年轻型车产量同比增长12%,但下半年可能面临消费放缓、去库存及出口受阻等不利因素[3] - 在政策带动下,汽车业仍将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将进一步提升[3] 价格与市场竞争 - 2024年1月至2025年7月的18个月里,乘用车平均价格下降5000~9000元,折扣幅度为2.8%~5.6%[1] - 百余款新车扎堆上市加速抢夺市场份额,尤其插混、增程新车数量增长最为显著[1] - 截至2025年8月,插混及增程新车型数量较去年均几乎翻倍增长[1] 不同能源车型销售表现 - 2024年插混车型销量同比增速超80%,增程车型销量同比增速超70%[2] - 从2025年3月开始,插混汽车增速明显下滑,8月销量仅31.4万辆,同比出现负增长为-7.3%[2] - 2025年8月增程车销量增速仅约0.3%[2] - 2025年8月纯电车销量高达68.6万辆,同比增速17.2%,领先插混和增程车型[2] - 2025年1~8月纯电新车单车增量达2.3万辆,而去年仅约1.4万辆[2] 车型销售效率与库存 - 插混及增程新车型对促进销量增长的边际效应明显减弱[1] - 去年插混单车型平均销量增加值高达3.6万辆,但2025年仅约8000辆[1] - 去年增程单车型平均销量增加值近3万辆,但2025年仅约9000辆[1] - 插混汽车累计库存(2023~2025年6月)已高达百万辆,假设每月去库存3万辆,去库存周期需要33个月[2] 出口市场动态 - 自2023年起,出口已成为推动汽车产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3] - 随着中国车企海外目标市场本土化生产要求的推进,整车出口增速将放缓[3] - 目标市场正从俄罗斯转向欧洲和南亚等成熟市场[3] -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出口比利时的累计总量约21万辆,出口英国的累计总量约19万辆[3] - 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向中东和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局面,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亚洲市场[3] - 插混和混动替代纯电动成为出口增长的新增长点[3] 企业战略与应对 - 去库存的思路之一是瞄准海外市场[1] - 中国乘用车品牌数量已达100家,在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本土车企计划扩大在目标市场的产能,尝试产业整合以实现海外优势最大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