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搜索文档
配电网“自驾驶”、“无人机”探伤:看广西上海如何玩转“电力黑科技”
新华财经· 2025-06-11 12:55
数智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南方电网广西来宾供电局引入算力支持评估分布式光伏并网潜力,形成两类实用工具提升安全管理及服务水平[1] - 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供电局开展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直控试验,系统2分钟内完成全流程验证高效性与可靠性[1] - 用户侧负荷管理模式从"粗放调控"转向"精准智控"得益于分钟级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测分析功能[1] 智能运维技术突破 - 南方电网广西贺州供电局应用通信蓄电池远程核容技术,实现一键启动测试和实时参数监测[2] - 该技术已覆盖贺州网区所有220千伏站点,精准识别劣化电池提升运维效率[2] - 南方电网广西梧州供电局引入配电网"自驾驶"技术,检修申请执行效率和准时率大幅提升[2] 创新检测与自愈技术 - 国网上海电力采用"无人机+机器人"协同作业模式进行输电线路X光探伤检测[2] - 重型无人机精准投放X光检测机器人至百米高空,作业效率提升且安全风险降低[3] - 上海中心城区配电网实现自愈系统双重覆盖,故障恢复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3]
国网沈阳供电:新型电力系统激活城市新质生产力
中国能源网· 2025-05-30 15:02
工业用电与数字化转型 - 2025年1-4月沈阳全社会用电量达154.6亿千瓦时,工业用电占比39.7%(61.45亿千瓦时),较历史峰值55%显著下降但仍为核心负荷 [1] - 沈鼓集团通过"沈鼓云"平台实现数字化工厂管理,生产流程依赖MES/EAM/QMS系统,5G+工业互联网技术保障精密部件(如叶轮)加工质量 [2][3] - 国网沈阳供电部署5G数智化配电网系统,可在75秒内自动隔离电力故障,保障高端制造企业供电稳定性 [4] 新能源转型与能效管理 - 北方重工利用25万平方米厂房屋顶光伏,年发电超2500万千瓦时,2024年向社会输送绿电1500万千瓦时,减碳14065吨 [6][7] - 国网沈阳联合政府建立"能效管理工作小组",为921家工商业用户完成新能源并网,构建负荷储备资源池 [6][7] - "电网负荷管理"系统实现政企协同,兼具电网稳定、能源转型和政企联动功能 [6] 智能网联与新型基建 - 大东区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园联合26家企业及宝马完成东北首条"车路云一体化"试点,计划拓展至红色文旅无人接驳专线 [8] - 盛京-滂江电缆隧道采用盾构技术,集成5G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四足机器人+无人机+红外监测实现地下30米智慧运维 [8][9] - 沈阳在新材料、生物医疗、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领域同步推进产业升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