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梯形丝杠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
国元证券· 2025-08-01 19:12
行业投资评级 - 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6][12] - 2025年成为具身智能量产元年,行业从技术验证迈入规模化生产 [16] 核心观点 具身智能发展沿革 - 2020年OpenAI发布ChatGPT3开启智能化周期,具身智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8][11] - 2020-2025年为初级智能化阶段,特斯拉、小米、比亚迪等企业密集入局形成产业链雏形 [11] - ChatGPT3推动具身智能从机械执行升级为具备认知能力的智能体 [11] 供给端进展 - 2025年多家厂商量产计划落地:特斯拉年产5000台、优必选1000台、智元机器人1万台产能 [13][16] - 工业场景为优先攻坚领域,技术成熟度与需求适配性较高 [16] 政策端支持 - 2025年深圳、北京、广东等地出台专项政策,聚焦技术攻关与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17][18] -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差异化布局,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发展 [21] 需求端潜力 - 制造业到2035年替代率预计达59%,机器人需求547.6万只 [23][26] - 住宿餐饮业替代率73%,教育行业机器人需求137.1万只 [26] - 2027-2035年机器人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31.5% [27] 整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结合 布局原因 - 硬件趋同:传感器、芯片、电机等组件复用率达70%以上 [43][49] - 软件趋同:自动驾驶VLA模型与具身智能架构高度一致 [59][64] - 生产场景优势:车企工厂提供天然数据采集环境 [76][82] 企业动态 - 特斯拉Optimus成本有望降至2-3万美元,小鹏IRON已实现工厂实训 [36][78] - 华为、比亚迪等车企研发团队超4000人,云端算力达10EFlops [84][86] 具身智能核心硬件 丝杠技术 - 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效率90%,寿命为滚珠丝杠10倍以上 [90][92] - 2023年中国丝杠市场规模31.2亿,行星滚柱丝杠占比4% [94][98] - 本土产品在精度、承载能力上与国际仍有差距 [99]
【重磅深度】人形机器人催化丝杠国产化,优质企业乘势而上
丝杠行业概述 - 丝杠是一种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械传动元件,按摩擦特性可分为梯形丝杠、滚珠丝杠和滚柱丝杠三类 [2][11] - 滚珠丝杠传动效率达90%-96%,是梯形丝杠的2-4倍,行星滚柱丝杠在承载能力、寿命、导程和速度等方面优于滚珠丝杠 [2][11] - 丝杠螺纹加工工艺是核心壁垒,主要有磨削技术、滚轧成型和旋风铣削三种,磨削精度高,轧制效率高,旋风铣较均衡 [2][31] 丝杠下游应用 - 丝杠广泛应用于机床、航空航天、机器人、汽车等领域,其中机床是最大应用市场,2023年占比达23% [2][55] - 新能源汽车催生滚珠丝杠需求,主要用于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驻车系统,预计2030年全球汽车线控地盘丝杠市场规模达634亿元 [69][72] - 人形机器人带来新增长空间,丝杠约占其价值量的19%,单台机器人需14个行星滚柱丝杠,加上灵巧手微型丝杠,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450亿元 [3][94][96] 行业竞争格局 - 高端滚珠丝杠市场被德国力士乐、日本THK和NSK垄断,2024年市占率达90%,中国厂商仅占5% [76][77] - 行星滚柱丝杠市场欧洲企业主导,2023年Rollvis和GSA在中国市占率合计近60%,南京工艺和济宁博特各占约6%和5% [3][83] - 中国滚柱丝杠专利数量跃居全球第一,行业进入高速成长期,为产业化推广奠定基础 [98][100] 行业发展趋势 - 数控机床放量带动滚珠丝杠需求,预计2030年中国数控机床丝杠+导轨市场规模达130亿元 [61][63] - 行业将向高精度与高性能、智能化制造、新材料应用、定制化设计和绿色制造方向发展 [80][82]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将推动行星滚柱丝杠需求,预计2030年相关市场规模达476亿元 [96] 主要企业布局 - 北特科技基于汽车底盘技术延伸至丝杠业务,计划投资18.5亿元建设行星滚柱丝杠研发生产基地 [104][105] - 双林股份收购丝杠设备公司科之鑫,已研发出样品并向头部车企送样 [107][110] - 五洲新春投资15亿元布局行星滚柱丝杠和微型丝杠,已开发出相关产品 [111][113] - 福达股份通过收购进入机器人领域,完成行星减速器样件并通过台架试验 [114][115] - 嵘泰股份设立合资公司开展行星滚柱丝杠研发生产,并布局专用设备制造 [116][118] - 震裕科技建成行星滚柱丝杠半自动产线,日产能达50套,已向客户实现小批试制 [119][121]
丝杠行业深度报告:人形机器人催化丝杠国产化,优质企业乘势而上
东吴证券· 2025-06-27 0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丝杠为核心传动部件,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相比其他核心部件低,随着国内高端机床/高端设备产量提升,将拉动滚珠丝杠需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使得丝杠应用前景广阔;未来人形机器人逐渐迈向产业化并逐渐放量,行星滚柱丝杠行业空间将迎来较大提升 [3][128] 分组1:丝杠为线性驱动核心部件,滚柱丝杠性能更优 - 丝杠是将电机端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机械部件,按摩擦特性可分为滑动、滚动和静压丝杠,滚动丝杠又分滚珠和滚柱丝杠 [7] - 梯形丝杠制造工艺简单、技术成熟,但精度和效率低,原采用车削加工,现多使用旋风铣削工艺 [10] - 滚珠丝杠传动效率和精度高,工艺分研磨与轧制,已国产化,但高精度产品技术仍待提升 [18] - 行星滚柱丝杠具有螺纹传动和滚动螺旋传动综合特征,应用于高精度、高承载领域,根据结构设计分多种类型 [21] - 丝杠发展始于19世纪中叶,新行业新应用不断涌现,螺纹加工工艺是核心壁垒,主要有磨削、滚轧成型和旋风铣削技术 [23][26] 分组2:丝杠下游空间广阔: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汽车 - 2020 - 2022年中国丝杠产品市场规模扩张,2023 - 2025年增长乏力,2025 - 2030年预计保持20%左右增长甚至更高 [50] - 梯形丝杠市场参与玩家多、集中度低,国产化充分,最大应用市场为机床行业 [51] - 滚珠丝杠市场行业集中度高,被台资和外资企业垄断,下游行业分布广,高端市场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56][68] - 行星滚柱丝杠欧洲企业占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大,人形机器人带来大量增长空间 [2][78] 分组3:人形机器人滚柱丝杠相关标的梳理 - 北特科技深耕汽车零部件,基于技术积累延伸至丝杠业务,计划建设研发生产基地 [102] - 双林股份收购丝杠设备公司,已研发出样品并送样,对接车企开发项目 [108] - 五洲新春为精密制造领域龙头,在丝杠、轴承领域产能布局领先,已开发相关产品 [109] - 福达股份是曲轴行业龙头,布局机器人业务,具备客户和技术协同优势 [113] - 嵘泰股份是EPS转向器铝铸壳体行业龙头,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拟开展丝杠研发生产业务 [121] - 震裕科技建成行星滚柱丝杠生产线,完成标品开发,客户送样及小批量试制取得突破 [122] 分组4: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 投资建议推荐福达股份、北特科技,关注双林股份、五洲新春、嵘泰股份、震裕科技 [3][128] - 风险提示包括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滚柱丝杠国产化不及预期、未来竞争加剧价格不及预期、供应链波动风险 [3][131]
人形机器人“肌腱”替代战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5 20:17
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定档5月25日在杭州举行 包含表演赛(单机/群体格斗展示)和竞技赛(四支队伍实时操作比拼)[1] - 人形机器人活跃度提升依赖上游核心零部件创新 丝杠作为"肌腱"直接影响运动精度与稳定性 行星滚柱丝杠因高传动效率/精度/负载能力成为适配方案但成本较高[1] 行星滚柱丝杠行业格局 - 行星滚柱丝杠市场由外资主导(如舍弗勒) 因工艺要求高且国内企业起步晚(90年代才随数控机床需求开始研发)[3] - 国内企业加速国产替代布局 借人形机器人赛道催生成长机遇 头部公司通过技术共通性切入该领域[3] 上市公司布局分析 北特科技 -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底盘/压缩机/铝合金轻量化) 技术积累深厚 客户覆盖全球50强车企及国内头部品牌[4][5] - 依托车端技术共通性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 开发行星滚柱/滚珠/梯形丝杠全品类 投资18.5亿建昆山研发生产基地 上海/昆山工厂推进样件研发及量产[7][8] 五洲新春 - 轴承全产业链企业转型新能源/机器人赛道 轴承与丝杠工艺共通 研发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及微型丝杠[9][11] - 成立线控传动事业部聚焦行星滚柱丝杠+微型滚珠丝杠 布局机器人执行器核心零部件[11] 双林股份 - 汽车部件制造商(座椅/控制系统/轮毂轴承) 攻克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工艺 2024年底建成1.2万套/年试制产线[12] - 收购科之鑫机械打通上游产业链 降低量产成本 切入人形机器人直线关节模组[14] 贝斯特 - 精密零部件及工装夹具厂商 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 研发高精度滚珠/滚柱丝杠副及微型丝杠[15] - 全资子公司宇华精机自研专用磨床及寿命测试机 优化行星滚柱丝杠批量生产工艺[17] 恒立液压 - 液压系统龙头投入14亿研发线性驱动器 完成精密滚珠/行星滚柱丝杠等数十款产品 2024年Q2进入批量生产阶段[20] 斯菱股份 - 汽车轴承企业布局谐波减速器/执行器模组 2024年投产首条谐波减速器产线 消息称已打造行星滚柱丝杠样品[23] 产业链企业分类 - 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宇树/逐际动力等 工业机器人:埃斯顿/节卡等 核心零部件: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26][27][28]
北特科技(603009):2025年Q1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汽车零部件+新兴业务”为公司注入增长动能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10.73% [1][2] -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增长40.31% [1][2]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增长40.75% [1] - 毛利率18.17%,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4.32%,同比提升0.91个百分点,主要因期间费用下滑 [2] 业务布局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推进R290新型制冷剂压缩机、8-15KW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电动压缩机用控制器(集成PTC和SiC控制器)等项目 [3] - 凭借金属精加工技术积累,开发行星滚柱丝杠、滚珠丝杠和梯形丝杠等产品,应用于汽车后轮转向、智能刹车系统及机器人领域 [3] 增长动能 - 汽车零部件业务稳步增长,行星滚柱丝杠或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62亿元、25.28亿元、28.35亿元,同比增速均为12%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亿元、1.29亿元、1.5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0%、29%、22% [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30元、0.38元、0.46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