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注射用维拉苷酶β(戈芮宁)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月4.6倍涨幅或还不是北海康成-B(01228)的终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19:46
股价表现 - 7月9日公司股价开盘后半小时涨幅超过50%,上午11时触及0.85港元,涨幅达60.38%,实现"三连阳" [1] - 7月7日和8日分别收涨24.64%和23.26%,三个交易日内最大涨幅达165.63% [1] - 6月16日股价达到阶段性高点0.48港元后出现技术性回归,6月27日触及0.28港元较前高点下跌41.67% [2] 量价分析 - 6月18日成交量仅1087.60万股,较6月13日高点5846.44万股下降81.40% [4] - 6月25日成交量降至267.90万股,显示场内惜筹态度 [4] - 7月2日至8日成交量逐日递增,从240.80万股增至3200.10万股,呈现量价齐升 [5] 技术指标 - 6月18日股价处于超买阶段,随后5个交易日向BOLL线中轨0.25港元回归 [4] - 6月30日股价在0.27港元踩住BOLL线中轨后收涨3.57%,开启新一轮行情 [4] - 当前股价再次接近BOLL线上轨,可能出现技术性调整 [6] 政策与产品 - 6月30日国家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支付给予全链条支持 [9] - 7月3日公司创新药维拉苷酶β在上海新华医院开出首张处方,填补国内戈谢病治疗空白 [9] - 维拉苷酶β定价预计比同类疗法低50%以上,有望打破进口垄断 [9] 市场前景 - 维拉苷酶β凭借国产和先发优势有望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并可能进军全球市场 [10] - 公司当前PS估值3.15倍,仍远低于行业平均值7.98倍 [11] - 中长期来看公司估值修复行情可能持续 [11] 资金流向 - 富途证券、耀才和招商永隆银行位列净买入前三,分别买入523.10万股、476.10万股和385.40万股 [7] - 高盛、招商银行和长桥位列净卖出前三,分别卖出1358.60万股、223.14万股和215.10万股 [7]
智通特供|股价拉升2.5倍成交量创上市新高,北海康成-B(01228)吹响估值反攻号角?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20:45
行业表现 - 创新药成为港市涨幅最大板块,年初至今超过30家创新药企股价翻倍 [1] - 港股市场流动性回暖,恒生与恒生科技年内涨幅均超15%,主板日均成交额近2500亿港元,显著高于2024年全年日均1318亿和2023年日均1049亿港元 [4] - 国产创新药企呈现营收增长、亏损收窄趋势,行业在技术突破、国际化加速、政策支持三轮驱动下加速发展 [3] 公司股价表现 - 北海康成-B(01228)以半个月2.5倍股价涨幅名列前茅,6月月度股价最高涨幅达252.94% [1] - 6月前11个交易日有5个交易日单日涨幅超15%,其中6月12日和13日分别收涨26.54%和58.54% [1] - 6月13日成交量达5846.44万股,创上市以来单日成交量新高 [5] 产品获批 - 5月15日NMPA批准注射用维拉苷酶β上市,成为中国首个针对戈谢病的酶替代疗法,打破进口药物垄断 [3] - 维拉苷酶β在60U/kg和30U/kg剂量组均达到主要疗效终点,脾脏体积平均缩小百分比显著改善 [8] - 安全性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受试者仅经历轻微不良反应,无严重药物相关副作用 [9] 市场机会 - 全球罕见病影响人数2.6亿-4.5亿,已知罕见病超7000种,仅约5%有有效治疗方法 [8] - 维拉苷酶β预计定价较同类现有疗法降价至少50%,有望通过价格优势提高药物可及性 [11] - 公司PS估值1.76倍,远低于行业平均7.66倍,存在较大股价和估值增长空间 [11] 交易数据 - 5月15日后3个交易日成交量分别为240.8万股、549.6万股和841.2万股,显著高于获批当日的97.7万股 [4] - 前十大净买入经纪商中富途证券、招商永隆银行和长桥分别净买入1487.40万股、487.70万股和281.90万股 [6] - 前十大净卖出经纪商中美林、高盛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分别净卖出2246.43万股、526.80万股和489.17万股 [6]
北海康成盘中大涨超40% 首个自研产品能否扭转业绩颓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2:17
公司股价表现 - 6月16日盘中涨幅超过40%,收盘涨幅16.92%,最新股价0.38港元/股 [2] - 当日成交量为5206.319万股 [1] - 公司当前市值1.6亿港元 [2] 核心产品进展 - 注射用维拉苷酶β(戈芮宁)国内获批上市,适用于12岁及以上I型和Ⅲ型戈谢病患者 [2] - 戈芮宁是国内首个通过生物制品分段生产检查的创新生物药 [3] - 该产品是北海康成与药明生物在罕见病领域的首个合作项目 [3] - 戈芮宁适应症范围最广,覆盖I型和Ⅲ型患者群体 [3] 产品定价策略 - 进口戈谢病药物年治疗费用150万-250万元 [4] - 公司预计通过分段生产使患者年治疗费用下降至少50% [4] - 具体定价尚未公布,但承诺大幅降低治疗成本 [4] 研发管线 - 拥有8个在研候选药物,覆盖多种罕见病 [5] - 研发方向包括酶替代疗法(ERT)和单克隆抗体等 [5] - 重点针对东亚地区高发罕见病进行研发 [4] 财务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8510.3万元,归母净利润-4.43亿元 [6]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仅1050万元(截至2024年底) [7] - 已采取多项措施缓解资金压力,包括获得2000万元贷款和1300万元过桥贷款 [7] 运营调整 - 全职雇员精简至50名(截至2025年3月) [7] - 终止部分租赁协议和许可协议以减少运营成本 [7] - 正在寻求新的融资来源和战略投资 [7] 市场策略 - 计划推动戈芮宁进入医保丙类目录 [8] - 同时探索国际市场的拓展机会 [2] - 利用亚洲临床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 [4]
国内首个本土创新戈谢病酶替代疗法获批上市
环球网资讯· 2025-05-26 19:35
产品获批上市 - 药明生物合作伙伴北海康成创新罕见病治疗产品注射用维拉苷酶β(商品名:戈芮宁)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 [1] - 该产品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I型和III型戈谢病患者 [1] - 这是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本土自主开发的戈谢病酶替代疗法药物 [1] - 该产品是目前覆盖适应症最广泛的戈谢病治疗产品 [1] 戈谢病背景 - 戈谢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症 [2] - 患者临床表现包括肝脾肿大、贫血、骨痛和神经系统病变 [2] - 严重时甚至可能因并发症危及生命 [2] - 全球平均每10万人中戈谢病患病人数为0.7~1.75 [2] - 戈谢病已被纳入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2] - 重组人源葡萄糖脑苷脂酶替代疗法 (ERT) 作为戈谢病的标准治疗方案 [2] - ERT经过30年的临床应用,在改善患者的主要非神经系统症状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2] 技术优势 - 戈芮宁利用平台化技术将大大降低开发成本 [2] - 开发采用了第二代创新技术,提高了酶的活性 [2] - 通过公司超高效连续生物工艺平台WuXiUPTM实现了产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2] - 综合产量提升超过110倍 [2] - 酶比活性提升超过50% [2] - 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2] - 开发了用于商业化产品放行和稳定性测试的细胞活性检测方法 [2] - 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控制 [2]
戈谢病迎来国产替代疗法:患者用药成本有望大幅下降,企业打开盈利空间有哪些新思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3 22:44
产品获批与市场定位 - 北海康成旗下注射用维拉苷酶β(戈芮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是国内首个本土研发用于12岁及以上Ⅰ型和Ⅲ型戈谢病患者的长期酶替代治疗药物,可完全替代进口产品[1] - 戈芮宁适应症覆盖范围最全面,同时获批用于Ⅰ型和Ⅲ型患者群体,并特别覆盖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细分人群[2] - 公司预期戈芮宁可使患者年治疗费用较进口药物下降50%以上,进口药伊米苷酶年费用国际约10万~30万美元,国内成人患者年均费用超100万元[3] 技术优势与成本控制 - 药明生物通过CRDMO模式从源头控制开发和生产成本,利用WuXiUP技术平台使戈芮宁综合产量提升超110倍,酶比活性提升超50%[5] - 戈芮宁是国内首个通过生物制品分段生产检查的创新生物药,该突破有效提高产能利用率并降低生产成本[6] - 酶替代疗法技术平台已支持开发庞贝病产品Pombiliti和戈芮宁,未来将拓展至更多罕见病药物研发[6] 市场策略与行业挑战 - 国内戈谢病患者约3000人,全球可负担治疗患者约5000~8000人,大量患者因高昂费用未获治疗[3][5] - 公司重点推动戈芮宁纳入医保范畴,寻求省级或国家层面政策支持以扩大患者受益面[6] - 罕见病药物需开发国际市场,戈芮宁研发和生产均符合国际标准,未来目标为海外市场拓展[7] 行业生态与发展方向 - 全球罕见病患者2.5亿~4.5亿人,分散至7000种疾病后单病种患者规模极小,企业需平衡社会责任与盈利[4] - 东亚地区部分罕见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全球(如黏多糖贮积症Ⅱ型50%病例在东亚),可依托本土资源开展针对性研究并摊薄成本[7] - 酶替代疗法全球28种产品年销售额超百亿美元,公司计划长期合作药明生物开拓新疗法[6]
首个国产戈谢病酶替代疗法获批上市,价格有望比进口药低一半以上
第一财经· 2025-05-23 16:49
戈谢病治疗现状 - 重组人源葡萄糖脑苷脂酶替代疗法(ERT)是戈谢病的标准治疗方案,显著改善患者非神经系统症状和生活质量 [1] - 戈芮宁获批前中国戈谢病ERT药物依赖进口且未纳入医保,患者年治疗费用达150万-250万人民币 [1][2] - 戈谢病为罕见遗传病,中国已纳入首批罕见病目录,I/III型患者需长期依赖ERT治疗 [1] 戈芮宁药物突破 - 戈芮宁是中国首款本土自主研发的戈谢病ERT药物,适用于12岁以上I/III型患者 [1] - 采用创新技术使酶比活性提升50%,综合产量提升110倍,生产成本降低80%以上 [3][5] - 通过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原液与制剂分别委托药明生物不同子公司生产 [4][5] 商业化与定价策略 - 公司预计戈芮宁年治疗费用较进口药降幅超50%,但具体定价未披露 [2] - 海外市场因支付政策完善,同类药物商业回报良好,公司正推动国内医保准入 [2] - 药明生物通过连续生物工艺平台WuXiUP实现产量与质量双重优化 [3] 行业生产模式创新 - 生物制品分段生产在欧美普遍,中国选择戈芮宁作为首个境内试点项目 [4] - 分段生产可提升厂房产能利用率并降低药物成本,但需管控质量风险 [4][5] - 国家药监局委托上海市局起草试点方案,建立分段生产检查标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