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

搜索文档
从上半年“冰火两重天”的财报 看零部件巨头的转型阵痛与盈利希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2 09:50
近日,采埃孚、法雷奥、博格华纳、李尔等多家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陆续发布了第二季度及上半年 财报。面对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叠加美国关税新政落地、供应链重构加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重外 部变量,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的业绩呈现出"冰火交织"的分化态势。 从已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头部企业普遍面临传统燃油车业务收缩与电动化业务盈利承压的双重挑战, 但部分企业通过精准的成本管控、业务结构重组以及在华深度布局,实现了利润修复与战略转型的阶段 性突破。与此同时,美国关税新政成为影响业绩的关键因素,不少厂商受到冲击利润缩水,也有部分厂 商通过成本转嫁、供应链调整、本土化策略等来对冲风险。 新旧动能接续不畅 结构性矛盾凸显 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结构性矛盾愈发凸显。一方面,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日益提升,传 统零部件巨头的燃油车相关业务,例如发动机零部件、变速器等市场需求持续萎缩,不少企业该板块营 收下滑;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电动化、智能化业务,例如电驱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虽 然实现了营收增长,但因研发投入高、市场竞争加剧等,多数企业该板块仍处于"增收不增利"的阶段。 以采埃孚为例,上半年营收197.35亿欧元, ...
贝斯特(300580):汽零主业持续向上,丝杠业务多点开花
中泰证券· 2025-08-26 16:51
投资评级 - 维持持有评级 [3] 核心观点 - 公司三大业务梯次清晰 第一梯次涡轮增压器业务海外市场驱动增长 报告期内海外收入达2.78亿元 同比+14.71% 泰国工厂预计4Q25竣工开业 将进一步推动该业务增长[5] - 第二梯次新能源车零部件业务加速放量 安徽贝斯特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074.82万元 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为公司提供第二成长曲线支撑[5] - 第三梯次直线运动部件业务多点开花 宇华精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4.06万元 较2024年全年139万元显著提升 在工业母机 新能源车EMB线控制动系统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均取得突破[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7.16亿元 同比+2.73% 归母净利润1.48亿元 同比+3.30% 单二季度营收3.67亿元(同比+3.55% 环比+4.93%) 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6.15% 环比+13.94%) 经营态势稳步向好[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E/2026E/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6.19亿元/20.12亿元/25.37亿元 同比增长19.3%/24.3%/26.1%[3][5][7] - 预计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2亿元/3.97亿元/5.07亿元 同比增长14.9%/19.5%/27.9%[3][5][7] - 预计2025E/2026E/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66元/0.79元/1.01元[3][7] - 预计2025E/2026E/2027E毛利率维持在34.0%/35.0%/35.0% 净利率为20.6%/19.8%/20.1%[7] - 预计2025E/2026E/2027E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9.9%/10.9%/12.5%[3][7] 估值指标 - 基于2025年08月25日收盘价28.39元 对应2025E/2026E/2027E的P/E分别为42.8x/35.8x/28.0x[3][7] - 对应2025E/2026E/2027E的P/B分别为4.3x/3.9x/3.5x[3][7] - 公司总股本500.54百万股 总市值142.10亿元 流通市值133.66亿元[1]
贝斯特(300580):汽零主业持续向上 丝杠业务多点开花
新浪财经· 2025-08-26 16:3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2.73% 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3.30% 扣非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3.63%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4.93% 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增长6.15%环比增长13.94% [1] 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零部件板块营业收入6.67亿元同比增长6.05% 其中涡轮增压器业务受海外市场驱动 海外收入达2.78亿元同比增长14.71% [1] - 新能源业务子公司安徽贝斯特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074.82万元 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1] - 第三梯次业务子公司宇华精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4.06万元 超过2024年全年139万元营收规模 [2] 产能建设进展 - 泰国工厂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开业 将支撑涡轮增压器海外业务增长 [1] - 安徽贝斯特生产基地已于2024年开业投产 助力新能源业务放量 [1] 新产品开发进展 - 高精度滚动丝杠副和直线导轨副实现国内机床厂商小批量滚动交付 [2] - 应用于EMB线控制动系统的滚珠丝杠副完成首次客户交样 [2] - 人形机器人线性执行器核心部件行星滚柱丝杠持续优化工艺 [2] 盈利预期 - 预计2025年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19.3% 2026年20.1亿元同比增长24.3% 2027年25.4亿元同比增长26.1% [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14.9% 2026年4.0亿元同比增长19.5% 2027年5.1亿元同比增长27.9% [3]
贝斯特(300580):2025H1业绩稳健 直线驱动器业务持续突破
新浪财经· 2025-08-26 14:43
财务业绩 - 2025H1实现营收7.16亿元,同比增长2.73%,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3.30% [1] - 2025Q2实现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4.93%,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增长6.15%,环比增长13.94% [1] - 2025Q2毛利率达35.2%,环比提升1.0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合计12.0%,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 [1] 业务进展 - 涡轮增压器业务维持稳健,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与泰国产能建设 [1] - 安徽贝斯特竣工投产,新能源零部件业务产能快速增长 [1] - 工业母机、直线驱动器、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业务依托宇华精机实现深度布局 [1] - 滚珠丝杠副精度达行业最高C0级,直线导轨副精度达UP级,已在知名机床商批量应用 [2] - 行星滚柱丝杠2023年出样,生产工艺持续优化,国产化设备开发有序 [2] - 新能源汽车EMB制动系统用滚珠丝杠副完成交样 [2] 全球化战略 - 泰国子公司倍永华计划2025Q4竣工开业,目标深耕东南亚市场并辐射澳新、南亚区域 [2] - 凭借区域贸易协定政策红利强化客户端国际竞争力 [2] - 聚焦培养与引进国际化人才,组建熟悉东盟市场规则及汽车领域的复合型团队 [2] 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高精度双端面中心孔专用磨床及滚珠丝杠副寿命测试机 [2] - C0级滚珠丝杠副实现突破并获首单 [2]
贝斯特(300580):2025H1业绩稳健,直线驱动器业务持续突破
国盛证券· 2025-08-26 14:1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稳健 营收7.16亿元同比+2.73% 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3.30% [1] - 2025Q2单季度表现亮眼 营收3.67亿元同比+3.55%环比+4.93% 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6.15%环比+13.94% [1] - 直线驱动器业务实现技术突破 滚珠丝杠副精度达行业最高C0级 直线导轨副精度达UP级 [2] - 泰国工厂计划2025Q4投产 全球化布局加速 [2] - 新能源零部件产能快速增长 安徽贝斯特竣工投产 [1] 财务表现 - 2025Q2毛利率35.2% 环比提升1.0个百分点 [1] - 期间费用率12.0% 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 其中管理费用率7.7%环比降1.6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3.7%环比降1.5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5/4.0/4.6亿元 对应PE 41/35/31倍 [2] - 2025E营收15.20亿元同比+12.0% 2026E营收17.15亿元同比+12.9% [4][9] - 净资产收益率持续提升 2025E达10.2% 2027E预计达11.4% [4][9] 业务进展 - 涡轮增压器业务维持稳健 持续推进泰国产能建设 [1] - 工业母机业务通过宇华精机实现深度布局 [1] - 行星滚柱丝杠2023年出样 生产工艺持续优化 [2] - 新能源汽车EMB制动系统用滚珠丝杠副完成交样 [2] - 滚珠丝杠副、直线导轨副已在知名机床商批量应用 [2] 全球化战略 - 泰国子公司倍永华定位东南亚市场 辐射澳新、南亚区域 [2] - 借助区域贸易协定政策红利降本增效 [2] - 组建国际化团队支撑海外业务拓展 [2] 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高精度双端面中心孔专用磨床" [2] - 成功自研"滚珠丝杠副寿命测试机" [2] - C0级滚珠丝杠副实现突破并获首单 [2]
湖南天雁股价小幅调整 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即将举行
金融界· 2025-08-21 03:3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0日收盘,湖南天雁股价报13.1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13% [1] - 当日成交量为548802手,成交金额达7.25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涡轮增压器、发动机零部件等 [1] - 属于汽车零部件板块,涉及尾气治理、新能源车等概念 [1] 公司公告 - 将于2025年8月28日上午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 资金流向 - 8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447.66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8.44亿元 [1]
湖南天雁股价上涨3.03% 成交额达18.88亿元
金融界· 2025-08-18 21:53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18日收盘价13.9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41元 [1] - 当日成交量140.08万手 成交金额18.88亿元 [1] - 13时19分出现快速反弹 5分钟内涨幅超过2% 股价从13.41元升至13.50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467.72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7323.10万元 [1] 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业务涵盖涡轮增压器、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等车型 [1]
成都西菱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控股孙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15 03:01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与成都银行签订协议,为控股孙公司西菱新动能提供1,000万元人民币的保证担保 [2] - 该担保属于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授权范围,无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 [2]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被担保人西菱新动能成立于2019年12月20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主营涡轮增压器、精密铸件等研发制造及进出口业务 [3] - 公司间接持有西菱新动能70%股权,对其经营管理、财务等方面具有有效控制能力 [3][6] 担保事项主要内容 - 担保债权范围包括本金、利息(含罚息、复利)、相关费用及实现债权的费用(如诉讼费、律师费等) [4] - 保证期间为三年,具体起算时间根据主合同债务履行期限或垫款情况确定 [5] 董事会意见 - 担保有助于子公司筹措经营资金、降低融资成本,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 [6] - 西菱新动能涡轮增压器业务发展迅速、资产质量良好,担保风险可控 [6] - 其他股东未提供同比例担保或反担保,因公司持股比例高且能有效监控其现金流 [6]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截至公告日,公司对外担保总额9,850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93% [7] - 公司无逾期担保、诉讼担保或担保败诉损失 [7]
西菱动力: 关于为控股孙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6:19
担保事项概述 - 公司为控股孙公司西菱新动能提供人民币1,0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担保对象为成都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项下贷款债权 [1] - 该担保属于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授权范围 无须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 [1]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西菱新动力为控股孙公司 公司间接持股比例70%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主营涡轮增压器及精密铸件研发制造 [1] - 截至公告日资产总额110,160.17万元 负债总额101,563.07万元 净资产8,597.10万元 资产负债率92.20% [1] - 利润总额6,210.75万元 净利润5,181.17万元 银行贷款总额2,979.14万元 流动负债总额97,522.08万元 [1] 担保协议条款 - 保证期间为债务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 若债务提前到期则从提前到期日起算三年 [2] - 担保范围包括债务本金 利息 罚息 复利及实现债权的费用(诉讼费 律师费 评估费等) [1] 担保合理性分析 - 担保风险可控因素包括公司持有70%股权 对财务经营具有有效控制能力 能充分监控被担保公司现金流 [2] - 涡轮增压器业务发展迅速 资产质量较好 融资符合业务发展需要 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3] - 其他股东未提供同比例担保或反担保 但基于业务发展质量良好 不会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2][3] 担保规模统计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9,850万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5.93% [3] - 无逾期担保 无涉及诉讼担保 无因担保被判败诉应承担损失的情况 [3]
BorgWarner (BWA)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13 22:32
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BorgWarner 专注于汽车动力系统技术 包括传统内燃机(ICE)和电动化产品(e-products)[1] - 行业涉及全球汽车市场 重点覆盖中国 欧洲 北美三大区域[6][31]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关税影响与应对 - 关税暴露从销售额的1.6%降至1% 主因监管变化和团队创新解决方案[3] - 已与客户达成70%的补偿协议 剩余30%预计短期内完成[4] - 北美下半年产量计划正常 但需持续监控[4] 电动化战略调整 - 中国仍是最大电动车市场 欧洲BEV增长显著 美国以混动技术为主[6][7] - 上半年e-product收入增长47%(Q1)和31%(Q2) 远超行业增速(25%和17%)[9][10] - 30款e-product新品上市 技术优势集中在逆变器 电机 高压加热器等领域[10] 财务表现与资本配置 - Q2 EBIT利润率10.3% 高于市场预期 供应链优化和质量提升贡献显著[15][16] - 成本控制措施使低质量成本降低20%[17] - 股息提高55% 股票回购授权增至10亿美元 预计全年自由现金流7.5亿美元[24][25]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营收占比20% 其中国内车企客户占75%[32] - 本地化响应速度快 产品开发周期较欧美缩短50%[33][34] - 面临价格压力但通过缩短研发周期维持15% ROIC目标[36][37] 商用车与新兴领域 - 商用车业务占比16% 电动客车需求稳定但卡车领域放缓[43][45] - 退出充电桩业务因行业分散且未达ROIC目标[47][48] 技术路线与竞争 - 800V碳化硅逆变器技术领先 高电压加热器市场份额第一[69] - 目标在所有细分市场保持前三地位以维持规模效益[70] 其他关键信息 - 并购标准聚焦工业逻辑 短期增值和合理估值 已放弃多项不符合要求的标的[20][22] - 北美市场涡轮增压渗透率50% 中国四驱系统渗透率仅个位数 存在结构性增长机会[60] - 采用分散运营模式适应中国客户快速迭代需求[11][34] 注:所有数据点均来自原文引用 未进行外推或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