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
搜索文档
瞭望 | 投资之问看合肥
新华社· 2025-11-03 17:27
2008年,"重仓"投资京东方,2024年全市新型显示产业产值超千亿元; 2016年,投资的长鑫科技,成为全球前四大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企业; 2020年,"押宝"蔚来汽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7.6万辆,跃居全国城市第二; 2021年,探索场景创新工作,合肥已累计发布约1000项场景机会,汇聚1500项场景能力,服务超3000家 科技企业…… 安徽合肥,这座在长三角地区曾默默无闻的省会城市,如今却频频在各类城市榜单上崭露头角,成为万 亿GDP城市中的"黑马"。近十几年来,合肥以政府领投带动社会跟投的科创和产业重大项目获得较高成 功率,打造出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被网民们称作"最牛风 投公司"。 项目好却风险高,社会资金不敢投,怎么办?合肥给出回答——以投带引"栽大树",坚持长期主义,发 挥国有资本"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合肥跳出具体企业、特定环节的"点"性思维,更加关注要素"对接""匹配",探索出"龙头企业-重大项目- 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新兴产业发展路径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菁 张紫赟 吴慧珺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合肥政府投资 ...
低空倾转生死局:速度、认证与资本,中国eVTOL的真战场
36氪· 2025-11-03 09:35
2025 年的中国低空赛道,热得像一场不眠的风暴。 在航展、城市示范区、媒体镜头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正一次次以"首飞"、"签约"、"交付"刷屏。 但在闪光灯之外,这个行业开始出现温差:资本收紧、适航审查趋严、地方项目停滞,叙事的热度正被现实的冷气包围。 在这片仍未形成气候的天空里,有三家公司格外引人注目—— 时的科技(TCab Tech)、天翎科(INFLYNC)、沃兰特(Volant)。 作为行业中倾转构型技术路线的重要代表企业。 三家都押注"倾转"架构——即同时兼具垂直起降与固定翼巡航的中速或高速飞行方案。 三家都宣称自己代表"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主流方向"。 三家都拥有实验样机、政府签约、以及不同程度的融资记录。 但问题是—— 当热度褪去,谁真的能飞得久? 谁的速度是真实的进度,而不是宣传片里的速度? 一 速度的幻觉:首飞之后,故事才刚开始 在低空经济这场军备竞赛里,"首飞"被过度神化。 TCab 时的科技 y 倾转旋翼 · 务实主义 机械倾转桨叶,借鉴传统航空经验,适航路径清晰 核心优势 性能参数 320 km/h 巡航速度 300 km 航程 商业化前景 务实稳健,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 ...
低空经济驶入“快车道” 多场会议密集举行
证券日报· 2025-10-25 11:13
行业发展阶段与政策支持 - 低空经济已从政策酝酿和地方试点阶段转入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产业顶层设计正在加速落地[1]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2025年3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3] - 当前产业处于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商业化过渡的关键阶段,已具备规模化发展的基础条件[4] - 多个省份已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但跨部门协调机制仍需完善[4]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 截至2024年底,获得无人机运营合格证的单位达19979家,全行业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161.9万个,较上年底增长80.4万个[3] - 全行业注册无人机共217.7万架,比上年底增长98.5%[3] - 低空经济有望催生一个数万亿元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5] -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商业化运营,城市空中交通、低空旅游等场景将形成万亿级市场[6] 标准化与产业协同 - 会议聚焦空域管理、飞行器适航等核心环节,旨在推动建立统一技术规范,解决产业各自为战的乱象[2] - 未来产业链将呈现协同趋势,电机、电池、复合材料等上下游企业将加速集聚,形成完整产业生态[6] - 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技术优势有望转化为国际标准制定权,推动低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极点[6]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路径 - 重点探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等新兴业态的商业化路径,促进需求端与供给端精准对接[2] - 消费级无人机领先全球,但工业级应用如城市物流、应急救援等尚未形成稳定盈利模式[4] - 未来城市将形成三维立体交通,无人机物流实现万物可送,eVTOL提供点对点空中通勤,低空旅游、应急救援等场景全面普及[5] - 以农业植保为例,无人机作业效率是传统人工的50倍以上,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3] 发展瓶颈与挑战 - 技术层面无人机、5G-A通信等技术已实现突破,但空域管理、飞行服务站等基础设施仍滞后[4] - 空域管理方面传统一刀切限飞策略制约应用,需建立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类分级治理框架[4] - 技术标准方面飞行器适航审定、数据安全等标准缺失,导致企业研发成本高企,影响技术迭代速度[4] - 市场体系方面应用场景普及率低,公务飞行、私人飞行等高端消费占比不足20%,远低于美国的65%[4] 人才储备与技能发展 - 首届全国低空经济技能竞赛通过实操考核,为产业培养既懂技术又懂运营的复合型人才,缓解当前人才短缺的痛点[2]
飞行汽车行业周刊:行业迎来爆发前夜,各大厂商陆续斩获订单
产业信息网· 2025-10-22 13:37
Eve Air Mobility 巴西业务进展 - 与圣保罗州投资促进局举行战略会议,目标在2027年实现eVTOL商业运营,聚焦法规制定、基础设施开发及人才培训 [1] - 公司在陶巴特市的工厂年产能可达480架,目前全球订单约2800架,总价值约140亿美元 [1] - eVTOL为五座机型,续航100公里,可将圣保罗南区至瓜鲁柳斯国际机场的行程从150分钟缩短至15分钟 [2] Archer Aviation 战略收购与订单 - 以1800万欧元收购德国Lilium公司约300项eVTOL相关专利,涵盖高压系统、电池管理及涵道风扇技术 [2][3][5] - 获得大韩航空多达100架Midnight eVTOL订单,用于政府和商业用途,该机型可将60-90分钟车程缩短为10-20分钟飞行 [8][9] - 公司股价在消息公布后盘前上涨超过5%,并带动同业公司股价上涨近4% [10] 海上风电场无人机物流应用 - Skyports无人机服务公司、RWE与Skyways在德国完成首次至海上风电场的远程无人机交付试验,飞行距离超40公里,有效载荷10公斤 [11][12][13] - 无人机运输时间仅需30分钟,相比船舶运输至少1小时大幅提升效率,累计飞行超2500公里,续航65小时 [12][13] - 此次试验旨在验证无人机在偏远恶劣环境下的物流潜力,并探索其与人员转运船协同的混合供应链模式 [13][14] 中国低空经济政策与区域发展 - 陕西礼泉县获批800平方公里低空飞行空域,规划50条物流航线,并签约十家单位共建低空经济创新基地 [17][18] - 深圳已建成8个快递无人机运营基地,配备175架无人机,开通449条航线,实现大湾区同城2小时、跨城3小时送达 [26] - 乾宇智航低空经济创新中心在北京启动,旨在通过“一体两翼”模式整合产业资源,推动技术升级与应用创新 [19][20][21] eVTOL 主机厂技术进展与融资 - 亿航智能发布长航程eVTOL VT35,满载航程超200公里,预售价格650万元,中国民航局已受理其型号合格证申请 [33] - 沃兰特航空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其VE25-100机型每公里单座运营成本仅为直升机的1/8至1/10,并计划开展有人驾驶飞行试验 [42][43][44] - 零重力飞机工业完成近3亿元A++++轮融资,两个月内累计融资近7亿元,将用于推进eVTOL适航认证与电动固定翼飞机量产 [50][51][52] 电池与动力系统产业链动态 - 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锂电厂商加速布局eVTOL电池市场,eVTOL被视为半固态电池的理想应用场景 [27] - 地平线飞机公司为其Cavorite X7 eVTOL选定普惠PT6A发动机,预计可降低高达30%的碳氢化合物排放 [15] - 长安汽车计划在2030年推出航线飞行汽车产品,未来5年将投入超200亿元发展飞行汽车产业 [37][39] 国际市场拓展与合作 - 亿航智能在泰国启动先进空中交通沙盒计划,EH216-S已在曼谷启动持续性试运行,并计划拓展至芭堤雅、普吉岛等地 [28] - 小鹏汇天获中东地区600台飞行汽车订单,创下该领域海外最大批量订购纪录,其“陆地航母”已累计获得7000台订单 [29][30][32] - 沃飞长空与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eVTOL研发、制造和运维的技术创新 [41] 行业挑战与风险信号 - 宗申动力控股子公司宗申航发终止IPO进程,触发对赌协议,母公司面临近6亿元股权回购压力 [47][48] - 行业融资规模与数量持续双降,核心企业仍面临需求不足与盈利困难的挑战 [49]
一笔A++++轮融资完成,金额近3亿
搜狐财经· 2025-10-16 09:05
文:韦亚军 自成立以来,零重力已完成7轮融资(含本轮),总金额约8亿元。 近日,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重力")宣布,正式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金额近3亿元,由四川制造业协同发展基金与方 广资本注资。 官网资料显示,零重力成立于2021年3月,总部位于合肥高新区,在南京、深圳、嘉兴等地分别设有研发、运营、生产、试飞等分支机构。 创始人李宜恒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系,硕士学历。在创业之前,他已经在航空领域积累了10多年的经验,并曾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国家级重 点实验室工作,积累了高精尖技术成果。 零重力的愿景是"构建地球上第三种交通生态",其以新能源航空器整机研制为核心,以"色飞行、服务民生"为使命, 布局电动固定翼飞机(eC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多型号产品,覆盖低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从飞行培训、文旅观光,逐步向低空交通推进。 2023年6月,天使轮融资近亿元人民币,投资方涵盖啟赋资本、联想创投、牛扬基金,合方资本; 2023年8月,零重力还做了一轮战略融资,金额为近亿人民币, 投资方涵盖南京交工、合肥创新投资、蓝驰创投,距离上一轮仅两个 ...
Burkhan与Robo.ai 联合宣布2.7亿美元战略投资
搜狐财经· 2025-10-11 20:25
美国著名投资机构 Burkhan Capital LLC (Burkhan) 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Robo.ai Inc.(NASDAQ: AIIO)于9月30日联合宣布了一项总金额为 2.7 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加速核心产品商业化 此次以 Burkhan 为首的财团投资,将为 Robo.ai 在 AI 软件、智能硬件、智慧资产 三大战略方向的发展 提供资金与资源支持。 Robo.ai Inc.是一家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人工智能机器人网络平台的科技公司。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 Robo.ai 核心产品商业化。同时,融资将重点支持在智能科技产品方面的投资并购,具体涵盖下一代自 动驾驶汽车、智能商用车、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物流机器人以及智能网联系统的构建。 Burkhan 执行主席 Shahal Khan 表示认可 Robo.ai 在智慧科技和人工智能产业的长期潜力,并强调"此次 投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理念契合"。 他表示,期待在世界各地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下一代智慧科技的建设。 Robo.ai 首席执行官 Benjamin Zhai 称,这笔融资为 Robo.ai 创新布局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体现了 ...
华东首个吨级eVTOL基地落户昆山
苏州日报· 2025-10-09 10:56
基地概况与战略意义 - 昆山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正式获批,是华东地区首个具备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测试、生产、交付能力的综合基地 [1] - 基地位于锦溪镇,占地64亩,从破土动工到获批试运行仅用时7个月 [1] - 基地获批标志着行业在eVTOL测试验证基础设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后续适航认证与商业化应用铺平道路 [1] 运营管理与建设效率 - 昆山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低空飞行服务中心统筹规划建设,昆山交发集团组建昆山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日常运营 [1] - 运营团队在民航华东管理局专家组严格验证中快速响应优化,最终获得“具备持续安全运行能力”的高度评价 [1] 技术设施与空域优势 - 基地拥有24平方公里空域,将无人机试飞高度提升至真高600米,较普通试飞空域提升一倍,可在更接近实际应用场景的中低空环境中完成测试 [1] - 基地创新融合5G通信、导航、气象等一体化服务,通过与上海空管系统直接对接实现试飞审批流程大幅优化 [1] - 依托“天城无人机云”系统实现飞行态势实时监控,每一架无人机的航迹都清晰可见 [1]
Robo.ai获得3亿美元战略投资
新浪财经· 2025-10-01 19:29
融资事件 -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Robo ai Inc于9月30日宣布获得由Burkhan Capital领投财团的3亿美元战略投资 [1] 资金用途 - 融资将重点支持公司加速核心产品商业化 [1] - 资金将用于推进在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商用车、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物流机器人及智能网联系统等智能科技产品领域的投资并购 [1] 行业领域 - 公司业务涉及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商用车、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物流机器人及智能网联系统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 [1]
创新药、低空飞行器、量子计算、脑机接口 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9 17:48
创新药行业 - 中国创新药获批数量从2015年的4个增长至2024年的37个,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行业迈入全球首发第一梯队 [1] - 中国创新药开始走向国际,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2024年又有6个,但总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 [1] - 行业面临缺乏原创理论与技术、内卷式竞争、国际环境剧变以及支付体系挑战等深层隐忧 [1] - 对策包括加大投入打造自主大型数据库和基础研究平台,企业需寻求差异化发展并共享资源,医保政策需科学评估创新药价值并探索多元化支付体系 [2] 低空飞行器(eVTOL)行业 - 中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局面,整体规模已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2] - 行业发展面临分布式推进气动布局、高比能动力电源、复杂环境下安全控制等全新科技难题 [2] - 破局关键在于智能化,人工智能赋能的eVTOL能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和行动的深度融合,支撑全天候、全场景自主飞行及无人集群协同 [2] 量子计算产业 - 量子产业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是差异化竞争,例如在传统强项外开辟固态量子计算和科学仪器研发新赛道 [3] - 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必须加强科学仪器等基础工具的自主研发以突破封锁 [3] 脑机接口技术 - 脑机接口技术分为脑控和控脑两部分,脑控是通过解码人脑信息控制外部设备帮助运动障碍患者,控脑是通过外部设备改变人脑活动治疗疾病 [3] - 控脑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关键在于明确解码和调控的脑区,新技术可实现无需切片即在磁共振扫描中做出更精细且能提供脑区连接信息的图谱 [3] - 以帕金森治疗为例,无创精神磁刺激可针对特定脑区施加脉冲,避免传统有创手术可能引发的抑郁副作用 [3]
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9 11:13
创新药行业 - 中国创新药获批数量从2015年的4个增至2024年的37个 [1] - 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行业迈入全球创新药首发第一梯队 [1] - 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2024年又有6个,但总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 [1] - 行业面临缺乏原创理论与技术、内卷式竞争、国际环境剧变以及支付体系挑战 [1] - 对策包括加大投入打造自主大型数据库和基础研究平台,企业需寻求差异化发展并共享资源,医保政策需科学评估创新药价值并探索多元化支付体系 [2] 低空飞行器行业 - 中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局面,整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2] - 行业发展面临分布式推进气动布局、高比能动力电源、复杂环境下安全控制等全新科技难题 [2] - 破局关键在于智能化,人工智能赋能的eVTOL能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和行动的深度融合,支撑全天候全场景自主飞行及无人集群协同 [2] 量子产业 - 量子产业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是差异化竞争,例如布局固态量子计算和科学仪器研发等新赛道 [3] - 建议加强科学仪器等基础工具的自主研发以突破封锁,助力中国成为科技强国 [3] 脑机接口技术 - 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分为通过解码人脑信息控制外部设备的脑控,和通过外部设备改变人脑活动以治疗疾病的控脑 [3] - 控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明确解码和调控的脑区是关键 [3] - 新技术无需切片,通过磁共振扫描即可制作更精细且能提供脑区连接信息的图谱,基于此开展脑控和控脑工作 [3] - 以帕金森治疗为例,无创精神磁刺激可针对特定脑区施加脉冲,避免传统有创手术可能引发的抑郁副作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