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回收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政企协同推动绿色转型!香港施政报告明确推动晋景新能(01783)电池回收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3:13
香港新能源政策与产业布局 - 香港政府将构建新能源产业链并推动电动车电池回收产业发展 重点建设首间大型电动车电池回收设施 预计2026年上半年在环保园启用[1] - 回收设施将本地退役电池转化为再生黑粉 供应中国内地和周边地区[1] 晋景新能业务规划与产能 - 公司建设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工厂 设计产能可满足香港2035年电动车电池处理需求[1] - 设施服务范围覆盖香港本地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地区 成为全球电芯循环服务体系核心枢纽[1] - 计划于2030年实现12万吨/年回收产能 通过全球化布局构建覆盖全球四大洲的锂电回收网络[1] 战略合作与业务价值 - 公司与国轩高科 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协议 锁定未来退役电池处置价值超过300亿人民币[1] - 业务布局迎来多重催化 未来数年业绩增长具备高确定性[1] 公司竞争优势 - 凭借领先回收技术 与全球主流新能源企业深度绑定 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1] - 成为香港绿色循环经济关键基础设施 提供电池材料闭环解决方案[1]
湖南裕能:公司全资子公司正有序推进电池回收项目建设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21:45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裕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正有序推进电池回收项目建设 [1] - 通过电池回收项目实施可高效回收废旧电池中核心材料 [1] - 电池回收项目有助于丰富公司原材料供应和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 [1]
重磅!2025(第11届)锂电金鼎奖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起点锂电· 2025-09-10 18:27
评选背景与目的 - 锂电金鼎奖旨在鼓励锂电新能源行业创新发展并表彰行业领先和创新企业[2] - 评选由起点锂电和起点研究院SPIR联合100+行业技术专家、企业家、研究机构和财经媒体共同推出[2] - 该奖项是锂电行业权威奖项和风向标且已成功举办10届2025年为第11届[2] 评选范围与要求 - 评选覆盖锂电产业链全细分领域包含锂电材料、零部件、设备、电芯、PACK、下游应用和电池回收等相关企业[2] - 参评企业需为锂电产业链上下游的领先和创新企业[2] 评选流程与安排 - 评选流程包括企业自荐或SPIR推荐、资料审核、评审委员会投票、入围通知、终审确定和现场颁奖[2] - 报名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10月15日初审打分及入围确定时间为10月16日至20日终审时间为10月21日至11月1日[3] - 颁奖典礼于2025年12月12日在深圳举行同期举办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十周年庆典[3] - 颁奖活动将邀请超过1000+锂电产业链企业高层、技术专家和媒体人员参与[3]
动力电池“退役潮”前夜,格林美拟赴港上市
36氪· 2025-08-27 10:03
公司战略与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启动A+H双融资模式 赴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1] -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并于2022年发行GDR 此次赴港上市旨在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 [1] - 赴港上市可提升公司国际影响力与融资能力 为拓展全球电池回收渠道及海外建厂提供资金支持 [2]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核心业务为电池材料与电池回收 年废旧电池处理能力达数十万吨 回收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总量10%以上 [1] - 公司年回收镍资源占中国原镍开采量20%以上 是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回收企业 [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8.75%) 净利润10.20亿元(同比增长9.19%) [2] - 三元材料业务营收257.62亿元(同比增长10.24% 占总营收77.6%) 电池回收业务营收74.37亿元(同比增长3.87% 占总营收22.4%) [2] 行业发展与政策环境 - 中国证监会2024年4月发布政策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港交所降低H股最低发行门槛 [2] - 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约8年 行业预计2027-2030年将迎来报废高峰期 [3] - 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回收量65.4万吨 预计2030年达424.6万吨 [3] - 国家发布新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欧盟电池法规已于2023年8月实施 [4] 合作拓展与行业竞争 - 公司与宁德时代、广汽集团、亿纬锂能、奔驰等电池厂商和车企达成战略合作 [4] -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竞争激烈和渠道拓展挑战 公司作为规模最大的正规军企业成为合作首选 [4] - 行业需提升回收拆解及再利用技术并重视安全问题 [4] 财务表现与增长目标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94.96亿元(同比增长13.67%) 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 [5]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规模达50万吨以上 销售规模突破100亿元 [3] - 2020-2024年公司营收从124.7亿元增至332亿元 但净利润波动较大且数年出现负增长 [3] 行业资本动态 - 国内锂电产业链企业如宁德时代、欣旺达、海辰储能等均披露赴港上市计划 [4] - 赴港上市热潮反映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长期看好 以及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需求 [5]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8月11日-8月17日)
乘联分会· 2025-08-19 16:40
行业信息 - 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5.9GWh,同比增长34.3%,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80.4% [9] - 7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26.2万辆,同比增长27.4%,占汽车总销量48.7% [9] - 1-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822万辆,同比增长38.5%,占比达45% [10] - 我国科学家研发新型锂电池,能量密度超600Wh/kg,性能提升2-3倍 [18] - 央企出资6.5亿元成立电池回收公司,布局动力电池梯次利用 [15] - 全国首个居民车网互动试点落地广州,V2G技术实现电动车反向供电 [17] 政策信息 - 动力锂电池运输新国标将于2026年2月实施,规范运输包装和多式联运要求 [21] - 吉林省对巡游出租车换电站提供最高120万元建设补贴 [22] - 广州计划2027年虚拟电厂接入容量达500万千瓦,重点整合充换电设施 [22] - 三部门对单笔5万元以上汽车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23] - 两部门规范辅助驾驶宣传,禁止将辅助驾驶暗示为自动驾驶 [24] - 广西计划打造5000亿级产业,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发展方向 [42] 企业动态 - 宁德时代推出电池返修服务,成本降至1-2万元,仅为换新费用的10%-20% [13] - 华为乾崑智驾搭载量突破100万辆 [14] - 蔚来G318川藏换电路线贯通,建成全球海拔最高换电站(4500米) [44][50] - 小鹏汽车7月新增86座自营充电站,网络覆盖超2440座 [45] - 比亚迪天神之眼辅助驾驶车型累计销量超120万辆,国内市占率87% [48] - 广汽与华为合作的高端品牌"华望汽车"启动城市招募,采用1+N渠道模式 [50] 技术进展 - 中创新航与广汽高域合作开发eVTOL专用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 [12] - 特斯拉FSD将于9月重大更新,提升罕见路况处理能力 [47] - 阿维塔将首批搭载华为乾崑ADS 4和鸿蒙5系统,支持OTA升级 [53] - 小鹏与大众深化电子电气架构合作,技术将扩展至燃油车型 [55] - 赛力斯公布电池包刮底预警专利,实现实时风险监测 [57]
参会调研 | 晋景新能(01783.HK):掘金千亿电池回收蓝海,龙头合作生态成型
格隆汇· 2025-07-07 18:24
行业背景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 首批动力电池逐步到达8年质保期 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集中退役高峰期[1] - 电池回收产业吸引众多企业目光 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行业新战场 规范化回收率不足与千亿级市场潜力形成巨大张力[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2018年登陆香港主板上市 前身主要从事传统建筑施工业务 2022年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 通过获取香港首块动力电池处置牌照构建涵盖运输 出口及拆解的全套资质[3] - 正在建设香港环保园电池回收工厂 是香港首条也是唯一完整牌照的锂电池回收处理产线 占地9420平方米 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运营 初期年处理量10000吨[3] - 通过全球化战略实施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持有各地区政府牌照及多项国际电子废弃物回收行业标准认证 回收网络延伸至28个国家 在关键市场建立77个服务节点[4] - 2025年4月收购新加坡Green Jade公司全部股权 通过全资子公司Supportive Recycling接入欧盟环保标准与循环经济政策体系[4] - 持续拓展合作生态 与国轩高科 亿纬锂能 晶科储能 中天科技 中资环 邦普循环及华友钴业等企业在海外电池回收服务和网络构建方面达成深入合作[4]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收同比激增92.3%至8.7亿港元 其中逆向供应链管理及环保服务业务贡献80%营收[5] - 归属股东净亏损从去年同期7890万港元大幅收窄至1570万港元[5] - 经调整EBITDA实现扭亏为盈 从去年同期-4010万港元增加至4480万港元[5] 市场竞争优势 - 在香港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业务量占比超过90%[7] - 竞争优势体现在早期介入领域 配合香港政府构建完整回收体系 为法规制定及流程设计提供专业技术支持[7] - 欧美市场战略优势体现在传统回收网络布局效率 海外网络体系相对完善且具备竞争力[8] - 在海外市场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中获得广泛认可 报价策略和服务质量奠定良好市场口碑[8] - 成本结构具备竞争力 源于现有网络优化利用和全球范围内锁定核心电池客户 汽车制造商和储能用户等关键客户群体[9] 中国市场展望 - 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潜力巨大 但竞争格局复杂且规范化进程仍在推进[10] - 目前实行白名单机制 工信部认定156家具备资质的正规企业负责电池拆解及金属冶炼[10] - 白名单体系外存在约18万家非正规回收企业 通过规避环保成本降低运营开支 以高价抢夺废旧电池货源[10]
动力电池迎退役高峰,企查查:前五月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涨超9%
企查查· 2025-06-23 11:14
行业概况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截至2024年底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多年全球领先 [1] - 首批动力电池逐步到达八年质保期,叠加换新补贴政策落地,行业即将迎来集中退役高峰期 [1] - 预计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1] 企业数量与增长 - 国内电池回收相关现存企业总数达18.27万家 [1][2] - 2024年前五月新注册企业1.86万家,同比增长9.32% [1][2] - 近十年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2024年每年注册量均超4万家 [2] 地域分布 - 华东地区企业占比最高达31.78%,其次为华南(16.3%)、华中(14.37%)、西南(13.17%) [1][3] 企业成立年限 - 超6成企业成立于近3年,其中1-3年企业占比40.05% [1][4] - 成立1年内的企业占比23.56%,10年以上企业仅占4.9% [4]
晋景新能(01783.HK)与亿纬锂能正式启动全球锂电回收网络平台,在全球化布局、数字化溯源等领域开展合作
格隆汇· 2025-06-19 16:37
合作框架 - 公司与亿纬锂能签署谅解备忘录 将在回收网络共建共享 资源池共建共享 二次料数字化溯源 回收技术合作 香港电动化项目五个领域展开紧密合作 [1] - 合作模式采用共建共享机制 旨在整合行业优质资源 构建低成本高效的回收服务网点 [1] - 双方将利用现有存量资源及合作企业资源扩充二次料资源池 响应全球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 [1] 技术合作 - 计划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二次料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溯源 [1] - 将在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共享或共同研发更高效环保的回收技术 推动废旧电池材料有效回收再利用 [1] - 针对香港市场 将共同开展梯次电池技术研发与应用 探索梯次利用场景 助力电动化转型 [1] 战略布局 - 全球锂电回收网络平台将于2025年6月18日启动 作为合作项目的重要载体 [2] - 合作重点包括全球化布局和数字化溯源 目标是在国际层面实现退役电池材料的有效回收 [2] - 董事会认为该合作将优化电池回收业务 开发创新合作模式 打造全球高效回收及绿色物流解决方案 [2] 战略意义 - 合作若落实将巩固公司在全球新能源业务市场的先导者地位 [2] - 合作方向完全契合公司发展战略 [2]
LG新能源在法投建电池回收厂!
起点锂电· 2025-04-29 18:46
LG新能源电池回收业务布局 - LG新能源与法国Derichebourg成立电池回收合资企业 双方各持股50% 工厂选址法国北部瓦兹河畔布吕耶尔 预计2026年动工 2027年投产 年处理能力超2万吨 [2] - 2023年8月 LG新能源曾联手华友钴业在华布局电池回收业务 双方在南京和衢州成立预处理和再生冶金两家合资公司 计划建设两座电池回收工厂 南京工厂负责预处理 衢州工厂负责后处理 [3] 行业动态 - 18650电池全极耳技术升级进入2 0时代 [3] - 6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开工 总投资331亿元 [3] - 赣锋锂电新增5GWh订单 [3] - 2025起点轻型动力电池及两轮车换电大会将于7月10-11日在无锡举办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