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质合金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锑出口积极信号显现 钨价持续突破前高
新浪财经· 2025-11-03 15:37
中信建投报告表示,商务部公告《2026-2027年度钨、锑、白银出口国营贸易企业申报条件及申报程 序》,锑出口积极信号出现,产业信心恢复,锑出口有望回升,价格或触底回升。本周钨价再次快速上 涨并突破前高,三季度钨精矿快速涨价阶段,下游的硬质合金、刀具顺价能力增强,调价跟随钨价上 涨,产业链一体化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
东莞产业升级系列报告之二:先进金属材料领航东莞制造业进阶
东莞证券· 2025-10-30 18:2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东莞市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其核心驱动力在于汽车轻量化、高端装备制造及消费电子升级带来的需求增长,以及本地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政策支持和创新平台的协同效应[23][24] - 东莞市已形成以轻质合金、硬质合金、高温合金及非晶合金为主的多元化产业格局,2024年新材料产业集群营收达1627亿元,其中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等6个细分领域产值超百亿[3][17] - 政策目标是到2027年将新材料产业集群营收规模提升至2100亿元,东莞将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平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3][21][24] 东莞市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概况 - 产业基础雄厚,2023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总产值达270.25亿元,金属制品业企业总产值达1402.36亿元[3][14] - 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已建设9个新材料产业园,并聚集了1642家优质新材料企业,包括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43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17] - 东莞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和机械设备行业,与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形成紧密的上下游协同关系[13] 轻质合金 - 汽车轻量化是核心驱动力,一体化压铸技术延续高景气度,铝镁合金凭借轻量化(铝合金密度约为钢材的30%)和高强度特性,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传统汽车结构件中应用广泛[25][31][34] - 2025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在2025年9月已达53.50%,直接拉动轻质合金需求[33][34] - 工业及建筑领域需求提供增量,轻质合金型材凭借一次挤压成型、优异机械性能等优势,应用场景已延伸至机械设备、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2024年中国铝材总产量达6783.10万吨,其中铝合金产量1614.10万吨,占比提升至23.8%[25][39][46] - 东莞市轻质合金产业以银瓶先进金属材料集聚区为核心,汇聚了宜安科技、发斯特等龙头企业,2024年该基地工业总产值达270亿元,产业链覆盖从材料研发到精密加工的全环节[48][50] 硬质合金 - 硬质合金被誉为“工业牙齿”,兼具高硬度和韧性,其硬度耐磨性优于高速钢,成本低于超硬材料,在切削工具市场中占据主流地位(2023年切削工具合金占比51%)[54][55][58][73] - 下游需求广泛,汽车行业(2025年1-9月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通用机械(2024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以及矿产能源开采和基建投资共同推动市场增长[65][66][68] -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高端切削刀具市场主要由欧美日韩企业占据,国内企业正通过提升加工精度、效率及寿命来加速进口替代进程[73][74] - 东莞市硬质合金产业紧密对接本地3C电子、高端装备制造需求,拥有华晶粉末、翊伟硬质等企业,已形成覆盖“通用工具+细分场景专用工具”的产品矩阵,并为华为、OPPO等龙头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74][76][77] 高温合金 - 高温合金是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关键材料,在现代航空发动机总重量中占比高达40%–60%,主要用于制造燃烧室、导向叶片、涡轮盘等热端部件[78][80] - 市场需求受“两机”专项(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推动而快速增长,国产大飞机的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国产化率已突破60%,能源工程领域的大功率燃气轮机应用也为行业注入增量需求[3][78][79] - 产业技术壁垒高,国内企业正通过研发攻关突破技术依赖,提升材料质量,以匹配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求[3] 非晶合金 - 非晶合金因其优异的性能,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广泛,例如折叠屏手机铰链、可穿戴设备结构件等[12][23] - 报告提及了帕姆蒂昊宇等公司的部分非晶产品,表明该材料在特定应用场景已实现产业化[10]
钨行业专家交流
2025-10-28 23:31
钨行业专家交流 20251028 摘要 2025 上半年钨行业营收增长 10.3%,利润总额增长 5.9%,矿山企业 表现突出,营收和利润分别增长 29%和 43%。冶炼企业利润率较低, 为 2.26%,硬质合金利润率为 5.67%,钨制品利润率相对较好,为 10.5%。 受两用物项管制影响,APT、氧化钨等钨产品出口大幅下降约 70%,硬 质合金出口略降 1%。进口方面,矿石进口增幅超 60%,再生钨酸钠等 再生原料进口增加,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2025 年七八月份钨价上涨主要因供需偏紧及全球宏观环境影响,矿价 突破 28 万元/吨。未来供应端受在营矿山产能限制、新建项目投产延迟 等因素影响,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增加,支撑价格。 钨消费结构中 60%用于硬质合金,其中 50%用于切削工具,主要集中 在加工制造领域。核聚变、军工等新兴领域成为重要增量点,推动需求 稳步提升。 欧美矿山面临环保和成本压力,如澳大利亚多酚矿可能因转为地下开采 而减产,且回收率较低。中国新建钨矿项目受土地红线和环保政策限制, 可能影响建设进度。 Q&A 钨行业在 2025 年上半年的生产和效益情况如何? 2025 年上半年钨行业的主要产 ...
中钨高新推8.21亿收购整合资源 钨价上涨前三季营收净利双增
长江商报· 2025-10-28 08:02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杨蝶 中钨高新(000657.SZ)进一步深化公司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10月26日晚间,中钨高新公告,将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五矿钨业所持有的衡阳远景钨业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远景钨业")99.9733%股权,交易价格为8.21亿元。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中钨高新表示,远景钨业若注入公司,公司的钨资源自给率将进一步提升,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对钨产业 链的资源整合,提升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10月26日晚间,中钨高新公布关于收购远景钨业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10月24日公司与五矿钨业签订 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公司将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五矿钨业所持有的远景钨业99.9733%股 权,交易价格为8.21亿元(含税),所需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同日晚间,中钨高新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7.55亿元,同比增加13.3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加18.26%。 中钨高新与五矿钨业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且五矿钨业为中钨高新第二大股东,因此,本次交易构成 关联交易。 公告显示,远景钨业成立于2003 ...
温州宏丰Q3营收10.24亿元,净利同比增长257.49%
巨潮资讯· 2025-10-27 18: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24亿元,同比增长14.18%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0.16万元,同比增长257.49% [2]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27.11亿元,同比增长22.7% [2]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8.86万元,同比增长194.04% [2]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08.13万元,同比增长224.91% [2]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4.15万元,同比增长121.3% [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1.29%,同比提升3.8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56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1.07%,较上年同期提升3.04个百分点 [4]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1.68万元 [3][5]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加534.87万元 [5] - 截至第三季度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35.61亿元,较上年度末的31.86亿元有所增长 [3] - 截至第三季度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1.45亿元,较上年度末的8.57亿元有所增长 [3] 每股收益与收益率 - 2025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股,同比增长300% [3] - 2025年第三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04元/股,同比增长300% [3] - 2025年第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5% [3] - 2025年前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0% [3] 公司业务简介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材料科技企业 [3] - 主营产品包括一体化电接触组件、颗粒及纤维增强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及元件、层状复合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及元件、硬质合金、锂电铜箔等 [3]
工程机械持续回暖,智元发布精灵G2机器人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27 09:53
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数据 - 9月挖掘机销量为19858台,同比增长25.4% [1][2] - 挖掘机内销9249台,同比增长21.5%,出口10609台,同比增长29.0% [1][2] - 9月装载机销量10530台,同比增长30.50%,内销5051台增长25.58%,出口5479台增长35.30% [1][2] - 9月汽车起重机销量1561台,同比增长21.90%,增速转正,行业呈现全面回暖态势 [1][2]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 - 智元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精灵G2,具备多模态语音交互功能,适应多元场景复杂需求 [2] - 智元机器人同日开启与均胜电子签订的过亿元采购合同的首批交付商用,实现商业化落地 [2] 重点公司业绩与前景 - 日联科技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收入同比增长38.3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 [2] - 康斯特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2.24%、30.66%、36.2% [3][4] - 新锐股份上半年收入增长28.97%,剔除收购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81%,扣非净利润增长26.80% [5] - 康斯特MEMS传感器正逐步导入生产,未来成长空间可期 [4]
新锐股份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2295.91万元,融资余额3.11亿元
新浪证券· 2025-10-27 09:25
10月24日,新锐股份涨1.02%,成交额8677.01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新锐股份获融资买入额 2295.91万元,融资偿还1310.06万元,融资净买入985.85万元。截至10月24日,新锐股份融资融券余额 合计3.11亿元。 融资方面,新锐股份当日融资买入2295.91万元。当前融资余额3.1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43%,融资余 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资料显示,苏州新锐合金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唯西路6号,成立日期2005 年8月25日,上市日期2021年10月27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硬质合金及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 业务收入构成为:凿岩工具及配套服务46.46%,硬质合金26.79%,切削工具14.12%,油服类产品 7.46%,其他(补充)3.44%,其他1.72%。 截至6月30日,新锐股份股东户数7365.00,较上期增加5.47%;人均流通股34271股,较上期增加 80.31%。2025年1月-6月,新锐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1.40亿元,同比增长28.97%;归母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增长2.88%。 分红方面,新锐 ...
工程机械持续回暖,智元发布精灵G2机器人
信达证券· 2025-10-26 20: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行业持续回暖 9月挖机销量19858台 同比增长25.4% 其中内销9249台增长21.5% 出口10609台增长29.0% 景气度向非挖机械扩散 装载机销量10530台增长30.50% 汽车起重机销量1561台增长21.90% [12] -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推进 智元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精灵G2 并开启与均胜电子签订的过亿元采购合同的首批交付商用 [12] - 建议关注持续回暖的工程机械和人形机器人 PCB设备等成长主线 三季报披露期关注业绩向好的流程工业 刀具板块及绩优个股 [6] 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上证综指上涨2.88% 深证成指上涨4.73% 创业板指上涨8.05% 机械指数(中信)上涨4.80% [16] - 本周涨跌幅靠前的行业为通信 电子 房地产 涨幅分别为11.56% 8.11% 5.82% [19] - 机械行业中涨跌幅靠前的子板块包括激光加工设备 3C设备 油气装备 涨幅分别为12.31% 8.75% 8.25% [22] 通用设备行业数据与观点 - 2025年9月制造业PMI为49.8% 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 生产指数回升至51.9% 1-9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4.0% [25] - 2025年9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7.77万台 同比增长18.2% 1-9月累计产量64.2万台 增长15.1% 金属成形机床产量1.6万台 增长6.7% 1-9月累计产量13.2万台 增长7.3% [29] - 2024年以来机床产业支持政策持续加码 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工业母机+产需对接活动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等 [29][34][35][37] - 2025年9月叉车销量130380台 同比增长23.00% 其中出口49261台增长13.9% 内销81119台增长29.3% [38] - 2025年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76287台 同比增长28.3% 1-9月累计产量594816台 增长29.8% 机器换人趋势加速 2022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7亿美元 [48] 机器人行业动态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近 第三代Optimus设计已完成 计划2025年底推出原型 2026年开始规模化生产 目标5年内年产100万台 [54] - Figure AI发布专为家庭设计的Figure03 可完成多项家务 BotQ制造基地目标首期年产能1.2万台 未来四年累计生产10万台 [54] - 国内头部企业产业化和资本化加速 优必选获得2.5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智元机器人预计年底完成C轮融资 [55] - 上海发布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目标到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深圳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行动计划 目标关联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56]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 - 挖机销量呈现与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数据的背离 2025年1-9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1.1%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降13.9% 更新周期 水利基建 出口共同支撑销量增长 [62] - 国内化债政策为地方政府腾挪空间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拉动基建投资 未来国内基建项目和更新周期有望托底内销高增长 [62] - 出口在2025年主要地区大选影响消除 经济温和复苏背景下 需求回暖持续 [62] 重点公司业绩摘要 - 日联科技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 收入增长38.34% 归母净利润增长7.8% [3] - 康斯特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48亿元 增长22.24% 归母净利润4020万元 增长30.66% 扣非净利润3804万元 增长36.2% [14] - 新锐股份上半年收入增长28.97% 归母净利润增长2.88% 扣非净利润增长13.81% 剔除收购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增长13.81% 扣非净利润增长26.80% [15] - 大族数控第三季度营收15.21亿元 增长95.19% 归母净利润2.28亿元 增长281.94% [77] - 杭叉集团第三季度营收46.70亿元 增长11.22% 归母净利润6.33亿元 增长12.79% [77] - 大族激光第三季度营收51.00亿元 增长35.14% 归母净利润3.75亿元 增长86.51% [78] - 汇川技术第三季度营收111.53亿元 增长21.05% 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 增长4.04% [78]
温州宏丰涨2.05%,成交额6469.5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98.6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3:5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6.96元/股,成交金额6469.59万元,换手率2.56%,总市值34.5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98.62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214.10万元(占比3.31%),大单净买入384.52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6.78%,但近期表现分化,近5个交易日上涨7.74%,近20日下跌5.56%,近60日下跌12.34%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18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8550.68万元,买入总计1.55亿元(占总成交额20.92%),卖出总计6923.01万元(占总成交额9.36%)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11日,于2012年1月10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元件、组件及硬质合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一体化电接触组件33.50%,颗粒及纤维增强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及元件24.84%,层状复合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及元件16.14%,其他(补充)10.51%,硬质合金10.11%,锂电铜箔4.91%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配电设备,概念板块包括小盘、PCB概念、5G、商业航天(航天航空)、碳化硅等 [2] 股东与财务数据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18万户,较上期增加14.26%,人均流通股14087股,较上期减少12.48% [2] - 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7亿元,同比增长28.53%,但归母净利润为-381.30万元,同比减少45.01% [2] 分红情况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967.05万元 [3]
中国(株洲)硬质材料及工具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中国经济网· 2025-10-22 16:55
大会概况 - 2025年中国(株洲)硬质材料及工具产业发展大会于10月21日在湖南株洲开幕 [1] - 大会主题为“创新、智造、合作、共赢”,汇聚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多部委相关负责人及500余名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 [1] - 大会由中国钨业协会、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市硬质合金产业协会联合主办 [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硬质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6280亿元,其中硬质合金占比超过60% [1] - 金刚石工具细分市场展现出强劲活力,2024年增速为6.1% [1] - 行业已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跨越,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完整产业体系 [1] 株洲产业地位 - 株洲是全国最大的硬质合金生产基地,硬质合金产量占全国行业41% [1] - 株洲高端数控刀片在全国占比75%以上,海外订单销售收入持续稳居全国首位 [1] - 2024年株洲市先进硬质材料产业总产值为561亿元 [1] - 株洲数控刀片、球齿类合金、棒材等主导产品产量占据全国总产量的半壁江山 [1] - 株洲已建立从上游粉末原料到中游合金生产加工、下游终端产品制造及资源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 [1] 技术应用与产业合作 - 大会现场发布10项钨行业重大应用,覆盖深井钻探、PCB制造、隧道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泛半导体、3D打印等关键领域 [2] -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被聘为株洲先进硬质材料产业专家顾问 [2] - 政府、协会组织、高校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围绕项目落地、产业协同、产研融合三大方向签署合作协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