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神行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与常州合作六大产业生态 向“零碳生态构建者”转型!
起点锂电· 2025-09-04 18:08
公司产能扩张与战略转型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为89.86%,处于行业高位水平 [2] - 公司计划继续扩建产能,超级在建工程总投资预算首次突破400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1.40% [12] - 与常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协议,推动从"电池供应商"向"零碳生态构建者"转型,涵盖微电网、换电、低空经济等六个新生态领域 [2] 常州溧阳生产基地建设 - 在溧阳累计投资300亿元,动力电池设计产能达160GWh,形成千亿级先进制造基地 [8] - 江苏时代LY7项目于2025年8月投产,LY8项目计划2026年3月底完工,总投资均超百亿元 [2][7] - 溧阳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为全球锂电行业仅有的3座灯塔工厂之一 [7] - 合资公司时代上汽二期项目总投资120亿元,规划产能12GWh [7] 产能与出货量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电池系统产能345GWh,在建产能235GWh,产量310GWh [12] - 动力电池出货超215GWh,麒麟电池与神行电池占比30%-40% [12] - 储能电池出货55-60GWh,同比增长30%,公开储能订单达48GWh [12] - 溧阳基地2025年上半年全口径产量60.5GWh,同比增长53% [10] 产业链集群效应 - 溧阳动力电池产业链本地化比例从30%提升至近100%,集聚超100家上下游企业 [10] - 拥有各细分领域TOP3龙头企业20余家,产业链完整度和产值规模位居全国县域第一 [10] - 2024年溧阳动力电池产量超100GWh,出货量占全国14.4% [10] 全球产能布局 - 匈牙利工厂一期模组线2025年投产,电芯预计下半年量产;二期已完成审批 [14] - 西班牙合资工厂规划年产能50GWh,预计2027年投产 [14] - 印尼配套储能本地化生产,西爪哇合资工厂一期产能6.9GWh [14] - 预计2025年底公司总产能将接近1000GWh,成为全球首个TWh级别电池企业 [15]
湖北45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即将投产!
起点锂电· 2025-08-14 21:18
磷酸铁锂市场格局 - 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局面:跨界企业退场,头部企业凭借技术、成本与市场优势持续扩大领先地位 [1] - 行业进入技术性能与成本兼顾阶段,产品升级加速格局分化,高压实密度产品成为主流需求 [3] 邦普时代新一代磷酸铁锂项目 - 邦普时代正在建设国内设计产能最大的磷酸铁锂单体车间,三个车间年产能合计45万吨,采用第四代技术(压实密度高于2.6g/cm³) [2] - 项目总投资50亿元,是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的延伸,实现"磷矿-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循环利用"模式 [2] - 项目预计12月竣工投产,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2] 市场需求与供给 - 动力电池全面切换:宁德时代神行PLUS电池占比将提升至铁锂产品的50%-60%,比亚迪二代刀片电池应用率超20% [4] - 大储能电芯需求激增:2024年高压密材料在储能渗透率突破30% [5] - 宁德时代神行电池+比亚迪二代刀片需求超80万吨,当前有效供给不足30万吨,供需矛盾突出 [6] 企业合作与订单 - 富临精工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补充协议,宁德时代预付5亿元支持产能建设,承诺每年采购量不低于承诺产能的80% [7] - 万润新能将在2025年5月至2030年5月向宁德时代供应约132.31万吨磷酸铁锂,交易总金额超400亿元 [8] - 比亚迪与丰元锂能签三年合作框架协议,龙蟠科技与楚能新能源签15万吨供应协议(金额超50亿元),并与亿纬锂能海外子公司签订50亿元以上销售协议 [8] 技术趋势 - 高压实密度产品成为采购重点:万润新能与宁德时代推进高压密产品迭代,龙蟠科技四代一烧高压密产品预计下半年放量 [9] - 宁德时代与富临精工磋商下一代2.7g/cm³铁锂技术,用于神行电池二代及大容量储能 [10] 宁德时代战略布局 - 宜昌邦普时代是宁德时代上游材料自控的核心战略部署,宁德时代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实际控制权超75% [10] - 邦普时代45万吨项目叠加外采,将大幅缓解宁德时代高压密磷酸铁锂供应焦虑 [10] 中孚新能源技术 - 公司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自主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实现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 [12] - 技术优势包括无感化产线适配、化学稳定、原生阻燃、高延展性,推动锂电池安全与性能升级 [13][14]
多行业力推“反内卷” 共筑产业健康根基
证券时报· 2025-08-14 08:25
行业"反内卷"趋势 - "反内卷"已成为多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 汽车、光伏、锂电池、钢铁、水泥等行业均面临内卷带来的负面影响 包括企业增收不增利、产业生态恶化等 [1] - 多个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已采取行动 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反对无底线价格战 银行业严禁高息高返汽车金融业务 工信部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 [3] 行业现状与数据 - 汽车行业一季度利润率仅3.9% A股乘用车上市公司合计经营现金流净额-23.76亿元 创5年新低 [3] - 光伏行业64家上市公司2024年总营收9310.96亿元 同比减少22.4% 从2023年盈利1049.55亿元转为2024年亏损297.57亿元 [3] - 锂电池行业104家上市公司中65家净利润下滑 超60家毛利率同比下降 欣旺达等企业已终止部分扩产项目 [4] 产能优化措施 - 多个行业通过减产限产优化产能 如干法锂电池隔膜企业达成价格自律和暂停扩产共识 光伏行业计划通过市场化兼并重组出清落后产能 [6] - 汽车行业产能约4000万辆 年均销量仅2800万辆 行业兼并重组不可避免 弱势企业将退出市场 [6] - 锂电行业需通过低效企业破产清算或并购重组实现供需平衡 阶段性减产难以根本解决问题 [7] 技术创新路径 - 企业需从低价同质竞争转向高端差异化竞争 通过技术升级构建护城河 如宁德时代推出神行、麒麟等系列电池产品 [9] - 汽车行业应转向创新驱动和价值驱动 提供差异化高质量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9] - 岚图汽车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化产品 在保证必要利润空间的同时让利用户 [10]
多行业力推“反内卷” 共筑产业健康根基
证券时报· 2025-08-14 01:40
本轮"反内卷"的关键举措是优化产能,多个行业释放出减产限产信号。 证券时报记者 臧晓松 过去几年,"内卷"浪潮已席卷汽车、光伏、锂电池、钢铁、水泥等多个行业,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正不断凸显。越 来越多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甚至亏损的境地,产业生态的健康根基也持续被蚕食。在此背景下,"反内卷"已不再 是可选项,而是关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这对于打破市场分割、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具有至关重要 的意义。 "反内卷"已成共识 持续的"内卷",让不少企业在盈亏线上"挣扎",这在汽车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今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 3.9%,A股乘用车行业8家上市公司合计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3.76亿元,创5年来最低。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 会发出紧急倡议,反对无底线"价格战"。6月以来,多地银行业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发文,严禁通过"高息高返"拓 展汽车金融业务,促使业务回归理性。 光伏行业的"内卷"同样严峻。2024年,64家光伏上市公司总营收9310.96亿元,同比减少22.4%;盈利情况则从2023 年的盈利1049.55亿元降至2024年的亏损297.57亿元。7月3日,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
锂电行业加速优化产能结构 “不卷价格卷价值”成为共识
证券时报· 2025-08-13 13:51
行业现状与困境 - 锂电行业陷入低价竞争内卷困局 价格持续磨底直逼成本线 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困境 [2] - 行业开工率不足30% 企业陷入接单亏损与不接单现金流吃紧的两难境地 [2] - 104家锂电池上市公司中65家去年净利润下滑 超60家企业毛利率同比下降 [2] - 内卷根源来自前期产能激进扩张 市场增速放缓导致供需格局生变 [2] - 部分地方政府补贴力度曾超过项目投资额 导致扩产计划大于实际需求 [3] 产能过剩与出清 - 多个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倡议 呼吁从价格比拼转向质量和创新比拼 [4] - 建立行业落后产能有序出清机制 优化优质产能布局成为共识 [5] - 企业通过减产限价取得一定成效 但无法根本解决供需矛盾 [6] - 欣旺达终止两个生产基地项目 总投资额达140亿元 [6] - 金浦钛业、中核钛白、普利特等跨界玩家相继叫停锂电项目 普利特终止项目总投资102亿元 [6] - 地方政府产投平台入局趋谨慎 加强前期市场摸排和投入产出测算 [7] 技术创新与价值竞争 - 行业领军企业呼吁回归技术创新本质 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8][9] - 宁德时代不做价格竞争 专注技术带来的长期价值 预计2025年神行和麒麟电池出货占比将从30%-40%提升至60%-70% [9] - 亿纬锂能押注大圆柱路线 46系电池已量产装车超3.13万台 单车最长行驶里程达18.5万公里 [10] - 国轩高科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300Wh/kg 续航里程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 [11] - 材料环节技术持续创新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快充负极、新型电解液等新品受市场追捧 [11] - 半固态及固态电池成为头部厂商必争之地 将决定下一轮行业排位 [11] - 2026年将实施新动力电池安全要求 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纳入强制标准 [11]
宁德时代(300750):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毛利率稳步提升
格隆汇· 2025-08-10 02:11
财务表现 - 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7.3%,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33.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1.97亿元,同比+35.6% [1] - Q2营收941.81亿元,同比+8.3%,环比+11.2%,归母净利润165.23亿元,同比+33.7%,环比+17.5%,扣非归母净利润153.68亿元,同比+42.2%,环比+29.9% [1] - 25Q2归母/扣非净利率达17.5%/16.3%,创历史新高 [1] 市场地位 - 25年1-5月动力电池全球装机量152.7GWh,市占率38.1%,同比+0.6pct,位居全球第一 [1] - 25年H1国内装车量128.60GWh,市占率43.05%,同比-2.85pct,仍居首位 [1] 盈利能力 - Q2毛利率25.58%,同比-1.1pcts,环比+1.2pcts,环比提升主因海外营收占比增加 [1] - 海外营收612.1亿元(+21.1%),毛利率29%(高于国内的22.9%),成业绩核心驱动力 [2] - 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2%/2.66%/5.61%/-3.75%,财务费用同环比下降因汇兑收益增加 [1] 产品与技术 - 乘用车领域推出麒麟电池、神行电池、骁遥增混电池、骁遥双核系列、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等多元化产品 [2] - 商用车领域推出天行系列产品,储能领域推出天恒储能系统(6.25MWh)及TENER Stack(9MWh)解决方案 [2] 未来展望 - 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687.79/784.97/914.74亿元,对应PE为17X/15X/13X [2]
宁德时代(300750):海外业务快速增长,毛利率稳步提升
华安证券· 2025-08-08 14: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68779/78497/91474百万元,对应PE为17X/15X/13X [10] 核心财务表现 - 25年H1营业收入178886百万元(同比+73%),归母净利润30485百万元(同比+333%),扣非净利润27197百万元(同比+356%) [6] - Q2单季度营收94181百万元(同比+83%,环比+112%),归母净利润16523百万元(同比+337%,环比+175%),扣非净利润15368百万元(同比+422%,环比+299%) [6] - 25Q2毛利率2558%(环比+12pcts),归母/扣非净利率175%/163%创历史新高 [8] 市场地位与业务结构 - 25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527GWh(市占率381%,同比+06pct),国内H1装车量12860GWh(市占率4305%) [7] - 海外业务H1营收6121亿元(同比+211%),毛利率29%(显著高于国内229%),贡献总营收342% [8] - 费用优化: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082%/266%/561%/-375%,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0pct主要因汇兑收益 [8]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乘用车领域推出麒麟电池、神行电池(快充)、骁遥增混电池(混动)、骁遥双核系列(定制化)、钠离子电池(低温性能) [9] - 商用车领域开发天行系列(长寿命/超快充),储能领域推出625MWh天恒系统及9MWh TENER Stack解决方案 [9] - 25H1研发费用率561%,持续投入多化学体系技术突破 [8][9] 盈利预测 - 预计25-27年营收增速225%/162%/160%,归母净利润增速355%/141%/165% [13] - 毛利率持续提升:24A/25E/26E/27E分别为244%/250%/252%/254% [13] - 现金流改善:25E经营性现金流98110百万元,26E提升至127521百万元 [15]
深度丨“不卷价格卷价值”!锂电行业加速优化产能结构
证券时报· 2025-07-09 16:04
行业现状与困境 - 锂电行业陷入"内卷"困局,从"卷产能"转向"卷价格",低价竞争导致利润大幅缩减 [3][4] - 行业104家上市公司中,65家净利润下滑,超60家毛利率同比下降 [5] - 企业开工率不足30%,接单面临亏损与现金流吃紧的两难境地 [5] 内卷成因分析 - 前几年新能源产能"大跃进",地方政府补贴力度过大导致扩产计划远超实际需求 [7] - 市场增速放缓,供需格局生变,产能闲置问题突出 [7] - 低价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行业诚信度受损 [7] 反内卷措施与倡议 - 行业协会呼吁将竞争重心从价格转向质量和创新,建立协调机制与自律监管 [9] - 加速供给侧改革,推动落后产能出清,优化优质产能布局 [10] - 企业主动调整扩产计划,如欣旺达终止140亿元投资项目,普利特终止102亿元电池项目 [11] 技术创新方向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构建护城河,如宁德时代神行/麒麟电池占比将提升至60%-70% [18] -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量产装车超3.13万台,国轩高科发布续航1000km+准固态电池 [18] - 材料环节创新聚焦高压实密度正极、快充负极、新型电解液锂盐等方向 [18] 行业未来趋势 - 半固态/固态电池成为技术竞争焦点,新安全标准将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19][21] - 2026年实施的电池安全新规首次强制要求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 [19] - 行业共识转向"不卷价格卷价值",技术创新成为破局关键 [14][15][16]
锂电行业加速优化产能结构“不卷价格卷价值”成为共识
证券时报· 2025-07-09 02:26
行业现状 - 锂电行业陷入"内卷"困局,价格持续磨底直逼成本线,企业普遍遭遇生存困境,开工率不足30% [1] - 锂电池产业板块104家上市公司中,去年有65家企业净利润下滑,超60家企业毛利率同比下降 [1] - 行业从"卷产能"转向"卷价格",低价竞争成为主要表现 [2] 内卷原因 - 前几年新能源产能"大跃进",地方政府补贴力度大,导致扩产计划远超实际需求 [2] - 市场增速放缓,供需格局生变,前期投建产能逐步释放 [2] - 行业"僧多肉少",企业被迫以价格打动客户、撬动市场份额 [2] 应对措施 - 行业协会发布倡议,呼吁从"价格比拼"转向"质量和创新比拼" [3] - 加速供给侧改革,推动产能出清,建立落后产能有序出清机制 [3] - 企业采取减产限价措施,但难以对抗价格大趋势 [3] - 部分企业终止扩产计划,如欣旺达终止两个项目合计140亿元投资 [4] - 跨界玩家叫停锂电项目,如普利特终止102亿元电池项目 [4] 技术创新 - 行业共识转向"不卷价格卷价值",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6] - 头部企业推出新产品:宁德时代神行、麒麟电池预计2025年出货占比达60%-70% [7] -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已量产装车超3.13万台 [8] - 国轩高科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续航达1000公里以上 [8] - 材料环节技术持续创新: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快充负极、新型电解液等 [9] 政策与标准 - 政府引导项目审批阶段进行筛选,从源头遏制产能过剩 [5] - 2026年将实施新电池安全标准,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纳入强制要求 [9] - 新标准将提升行业准入门槛,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9]
上汽、宁德时代合资新公司落地上海
起点锂电· 2025-06-29 12:16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 - 活动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聚焦两轮车换电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 [2] - 活动将于2025年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行 [2] - 参与单位包括雅迪科技集团、台铃集团、新日股份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 [2] 上汽时代动力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 上汽时代动力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于6月25日在上海市奉贤区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 [2] - 公司由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专注于电池销售及技术服务等领域 [2][3] - 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由上汽集团持股51%,宁德时代持股49%,年产能规划45万套动力电池模组及系统 [3] 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布局 - 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与上汽时代同日成立,注册资本25亿元,宁德时代持股51%,上汽集团持股49% [3] - 时代上汽专注于电池研发生产,规划产能36GWh [3] - 截至2024年6月,上汽时代和时代上汽累计提供100GWh电芯及50万套电池系统 [4] 深化战略合作 - 2024年1月,双方签署深化战略协议,涵盖技术共创、海外业务拓展及车电分离等领域 [4]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神行电池将优先应用于上汽车型 [4] - 双方计划合作开展车电分离业务,上汽开发换电车型,宁德时代提供标准换电电池及服务 [5] 宁德时代在上海的布局 - 宁德时代未来能源(上海)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21年8月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 [7] - 上海临港基地作为宁德时代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已于2022年初投产 [8] - 宁德时代与上海市签订战略协议,规划落地全球创新中心及高端制造基地等项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