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

搜索文档
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广州工程”、驻镇工作队联手在蕉岭县打造特色农产品牌
南方农村报· 2025-07-26 18:05
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项目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团队深入蕉岭县开展农产品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专项调研 [2][3][4] - 团队已完成蕉岭县2000多平方米墙体彩绘创作 并为梅州市蕉岭县国际研学团队设计专用LOGO标识 [12][13] - 团队参与广福镇桃花源3A景区申报技术支持工作 提出景区游览图 景观标识系统等专业建议 [13][25][27] 广东省"双百行动"战略 - "双百行动"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 通过高校专业优势对接县域发展需求 [6][7]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自2023年8月起联合星海音乐学院与蕉岭县结对共建 组建"双百行动"驻蕉岭县服务队 [8][9] - 该行动涵盖科技赋能 人才培养 规划设计等多维度支持 将县 镇 村资源更好统筹 [7]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 峡里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计划推出丝苗米 仙人粄 米粉 茶叶等系列特色农产品 [15][16] - 艺术设计团队确定从丝苗米包装设计切入 预计8月完成首批设计方案 将提升产品附加值 [17][18][19] - 新泉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多元化种植项目 已注册"新盛"商标 [21][22] 农文旅融合发展 - 广福镇桃花源景区占地1100亩 是集种植 养殖 民宿 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文旅项目 [25][26] - 该景区2022年获评"梅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艺术设计团队承诺支持其3A景区申报 [26][27] - 蕉岭县计划通过"差异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模式 推动"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培育 [33] 校地合作长效机制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 推动更多帮扶项目落地见效 [37][38] - 学院以包装设计为切入点 逐步构建完整品牌视觉体系 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34][35] - 首批农产品包装设计方案即将在8月完成 展现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蕉岭实践" [38][39]
“广福知味”飘香蕉岭桃花源,粤菜师傅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南方农村报· 2025-07-26 18:05
粤菜师傅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联合多方机构研发"广福一桌菜"12道创新菜品,融合客家传统食材与现代烹饪技艺 [2][3][7] - 活动以"夏飨菌踪"为主题,精选梅花鹿肉、秀珍菇、鹰嘴桃等特色食材,提升寿乡食材附加值 [7][8][9] - 该活动标志着广东省"双百行动"在蕉岭县广福镇取得阶段性成果 [4] 农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桃花源景区将开放露营营地,形成"美食+旅游+农产品"的全域旅游模式 [20] - 通过定期举办食材创新大赛,扩大"广福知味"品牌影响力,建立"院校+政府+企业+农户"四维联动机制 [24][26][27] - 该模式旨在带动蕉岭县农文旅发展,并为后续民宿管家等职业技能培训奠定基础 [28] 多方协作推动产业发展 - 项目由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联合蕉岭县人社局、帮扶工作队、当地政府及餐饮行业共同推进 [13][14] - 学院师生团队历时三个月完成菜品研发,助力解决鹰嘴桃、百香果等农产品销售问题 [15][16] - 活动通过品鉴会形式扩大广福镇寿乡食材和山水景观的知名度,营造农文旅发展新机遇 [17]
四季生“金” 广西灵川食用菌产业绘就共富新图景
央视网· 2025-06-26 14:21
行业升级与现代化生产 - 灵川县食用菌产业实现从传统种植到全自动生产的转型,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多元栽培模式 [2] - 基地配备日产2万棒的全自动菌棒生产、接种一体化生产线,28间智能化恒温养菌车间与出菇房实现全年不间断出菇 [2] - 二期项目预计6月底投产,年产量达3000多吨秀珍菇,年产值约3000万元 [2]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 - 广西农业农村厅通过"种业提升项目""设施食用菌建设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广西食用菌创新团队协助解决生产效率低下、菌种退化等技术难题 [3] - 全县建成9家规模化食用菌工厂和11个周年化出菇基地,工厂年产能突破1万吨 [3] - 3个种植基地计划新扩建138个温控车间,总面积达1 88万平方米 [3]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食用菌产业成为灵川县乡村振兴特色支柱产业,带动9个村集体经济和500多农户参与产业链 [3] - 通过"村集体入股分红"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创造2000余个就业岗位 [3] 品牌建设与市场认可 - 灵川秀珍菇、香菇脆获评"国字号"农产品,灵川赤松茸获第三届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好种好品"金奖 [4] - 灵川县实施"品牌强菌"战略,以优质产品为核心扩大"灵川食用菌"品牌影响力 [4]
“机械+科技”、稻鸭共养、移动菇房 “智慧”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6-23 16:41
贵州册亨县水稻种植 - 贵州省册亨县正值水稻种植黄金期,种植户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新品种种植和机械化插秧 [1] - 当地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人员全程驻点服务指导,从育秧、插秧到田间管理提供科学种植技术 [3] - 2023年册亨县水稻计划种植6万亩,实际完成6.67万亩,其中机械化种植面积达4.68万亩 [5] 江西瑞昌稻鸭共养模式 - 江西瑞昌创新采用稻鸭共养模式,实现农药减量、粮质提升和一田双收 [6] - 当地构建稻鸭共养生物防控与太阳能杀虫灯物理防控双重体系,每季水稻可减少30%以上化肥使用量,每亩节省80元成本 [8] - 麻鸭粪便富含氮磷钾提升稻米品质,鸭子长成后可销售 [8] - 2025年计划推广稻鸭共养模式至3万亩以上,核心示范区0.4万亩,辐射面积10万亩,预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2.5吨 [10] 福建漳州移动智慧菇房 - 漳州市创新建设"移动智慧菇房",利用闲置空地或庭院种植蘑菇 [11] - 每个移动菇房长8米、宽3米、高2.4米,可整箱吊装移动 [11] - 菇房内部14层48列菇架,可放置1300袋菌包,合理利用空间 [13] - 菇房装有自动控制系统,可调节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 [15] - 种植秀珍菇出菇时间从60天缩短至6-7天,产量提高10% [19] - 每个菇房年产量3.6万斤,年产值21.5万元,每袋菌包收益3.3元,每年为农户增收7.8万元 [21] - 废弃料包可卖给肥料厂生产有机肥 [21] - 漳州市现有约200个移动菇房,2022年食用菌鲜品产量109.0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 [23]
一朵菇 一支笔 一根竹 何以撬动浙江山区百亿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23:22
食用菌产业 - 庆元县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所在地,拥有800多年人工栽培香菇历史 [1] - 当地食用菌产业规模庞大,2024年生产量达1.39亿袋,鲜菇年产量11.77万吨,总产值近58亿元 [2] - 行业智能化程度提升,智能数字化控温大棚面积达160余亩,可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 [1][2] - 食用菌产业带动就业显著,有380余家企业/合作社,从业人员4万多人 [2] - 技术创新持续推进,获评浙江省级重点实验室,设立国家级"香菇科技小院",申报4个香菇新品种权 [2] 铅笔产业 - 庆元铅笔年产量占全国40%,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24家,实现工业产值24.96亿元,同比增长14.44% [3] - 龙头企业浙江鸿星文具自主研发生产设备,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3] - 浙江久灵笔刷打造高端品牌"尼奥尼",炭笔市场占有率30%,单品利润达普通铅笔百倍 [3][4] - 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产品85%以上出口欧美、东南亚 [4] - 入选浙江省"新星"产业集群,获评全国"眉笔制造示范区" [5] 竹木产业 - 庆元竹产业2025年入选浙江省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年产值达60亿元 [6] - 竹筷、竹砧板占国内市场份额60%以上,拥有6家全国/全球单项冠军企业 [7] - 技术创新突出,累计申请竹制品相关专利3000余项 [6] - 欣品泰竹业科技项目建成后将年产200万套竹木家具,年产值超3亿元 [6] - 计划推进"以竹代塑+"战略,拓展至建筑建材等领域 [7] 产业发展规划 - 庆元县计划推动竹木、铅笔、食用菌三大产业产值均达100亿元 [7] - 启动三大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促进企业蝶变升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