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纤维素

搜索文档
杭实集团:向着“成就未来实业”目标奋楫笃行
杭州日报· 2025-07-30 10:40
世界500强排名与业绩表现 - 公司以394.96亿美元营收连续两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394位[9]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7%,利润同比增长9.73%[10] - 制造业利润占比持续提升,成为主要盈利来源[12] 核心业务板块表现 - 热联集团营收同比增长23.69%,国际贸易销售量达2217万吨(+35%)[12][23] - 华丰集团卷烟纸业务营收增长近10%,金鱼集团利润逆势增长5.55%[12] - 研发投入总额达24.45亿元(+67%),申请与授权专利195项[16] 战略投资布局 - 发布"实业智投"百亿母基金,构建"1+1+4+4"投资体系[14] - 上半年全级次投资超60亿元,招引沃飞长空等亿元级项目[12] - 完成67只子基金批复,总规模超60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500亿+[19]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实施"研发投入三年倍增计划",年设20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15] - 创建纳米纤维素绿色中试线,产品进入App集团供应链[17] - "实业智投"数字平台覆盖86条产业链,整合2.4亿市场主体数据[17] 新兴领域拓展 - 布局低空经济"一平台一张网一生态",吸引链主企业落户[17] - 设立10亿规模生物制造先导基金,储备弈柯莱等合成生物项目[13] - 推进智算中心建设,整合超低时延网络、液冷等技术[17] 全球化发展 - 杭港科创中心促成17个项目入驻两地孵化中心[23] - "杭实系"产品海外销售额超9.6亿元,洗衣机出口6.28万台[23] - 构建"香港孵化+杭州转化"模式,对接80余个项目[23] 产业生态构建 - 建设三大科创园(杭实科创中心/智造中心/创意中心)[17] - 推动"产业+资本+科研+场景"协同创新生态[13] - 与7大城区签订"招投联动"合作协议,推送50+项目线索[20]
杭化新材料:加速科技成果从1到10再到N
每日商报· 2025-07-23 06:26
纳米纤维素产业化 - 公司成功研发纳米纤维素新材料,重量为钢材五分之一但强度达五倍[2] - 年产2000吨的绿色连续化高浓制备产业化示范线已建成,为国内造纸业首次应用[2] - 产品成本仅为加拿大、美国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可为年产100万吨造纸企业年省上千万元[2] - 已与APP集团、红塔仁恒、纷美包装、华丰纸业等龙头企业签订批量应用协议[2] 无氟防油剂商业化 - 无氟防油剂采用创新技术路线实现无氟生产,性能满足海外产品替代需求[3] -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仅用一年时间,目前处于上机测试阶段并具备量产能力[3] - 选择该产品因下游客户与纳米纤维素重叠(造纸企业),利于资源共享和商业化加速[3]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公司构建"验证-孵化-小试-中试-熟化-产业化"全链条转化体系[4] - 聚焦从1到10的产业化阶段,由专业团队负责装备工艺、市场及成本管理[3][4] - 母公司杭实集团全资收购后明确公司定位为生物基领域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3][5] 行业协同与战略布局 - 依托母公司旗下华丰集团的造纸产业资源,精准对接企业降本增效需求[3][5] - 以纳米纤维素为突破口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两新"深度融合[5]
从两个关键词看杭实集团 推进科技与实业深度融合
杭州日报· 2025-07-10 10:21
科技成果转化 - 杭实集团推动无氟防油剂从实验室到量产仅用不到1年时间,纳米纤维素产业化应用则耗时10年,体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差异化路径[3] - 公司建立"验证-孵化-小试-中试-熟化-产业化"全链条转化体系,生物基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面向全球招引颠覆性成果[4][6] - 纳米纤维素制备成本仅为欧美十分之一,每吨纸添加400克可降低总成本,已与APP集团等造纸龙头达成批量合作[7] 产业化突破 - 年产2000吨绿色连续化高浓制备示范线投产,实现国内纳米纤维素在造纸行业首次产业化应用[3][6] - 纳米纤维素以木材/毛竹为原料,重量为钢材五分之一但强度达五倍,技术突破显著降低应用成本[6][7] - 合成生物实验室通过发酵装备加速催化进程,储备生物密码重构关键技术[4] 创新生态布局 - 设立10亿元生物制造先导基金,储备弈柯莱等优质项目,推动产学研跨区域协同[8] - 首期20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撬动24.45亿元研发投入,实施"研发投入三年倍增计划"[9] - 利用防空洞建设智算中心,发挥恒温/高安全性优势开发算力基础设施新业态[8] 战略方向 - 重点布局低空经济、纳米新材料、合成生物、AI、算力五大前沿领域,串联四链资源[8][10] - 推进5个科技项目转化,包括功能性特种纸研发、分布式能源调度技术等[9] - 通过"科技强基"行动计划优化考核机制,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并实行尽职免责[9]
背靠南林大,这家南京公司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6-05 21:45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独家完成,远山资本继续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 [2] - 此前已完成由皓沣资本与美天晟创投共同投资的A轮与A+轮融资,金额均为数千万元人民币 [3] - 融资时间线:2025年5月B轮(善达投资)、2025年2月A+轮(美天晟创投、皓沣资本)、2024年7月A轮(美天晟创投、远山资本) [3] 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是国内领先的纳米纤维素材料研发与应用企业,核心技术团队由南京林业大学多位教授组成 [3] - 掌握生物基纳米纤维素材料制备和复合改性多项核心技术,打通全工艺产业化流程,推动与食品药品包装、化妆品原料、塑料改性等下游行业深度融合 [3] - 通过独创生产工艺与设备实现纳米纤维素规模化量产突破,解决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及难以规模化商用痛点 [4] 产品与市场表现 - 首期应用产品为生物基高阻隔膜材,可提升包装阻隔性能同时降低综合成本,大幅延长食品保质期 [6] - 已建成国内首条日产十吨级生物基纳米材料量产线和年产亿平米生物基高阻隔薄膜高速量产线,完成全产业链布局 [6] - 高阻隔薄膜产线自2024年下半年量产以来,不到一年实现销售交付数千万元,客户涵盖头部食品品牌及包装供应商 [6] 产能扩张与新产品规划 - 将在临沂临沭县启动二期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高阻隔薄膜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 [7] - 同步加快纳米纤维素改性母粒等新产品研发,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并挖掘纳米纤维素产业价值 [8] 行业与区域协同 - 纳米纤维素作为非粮来源生物基材料,具备原材料广泛、成本可控、可生物降解等优势,符合国家新质生产力及双碳战略 [3] - 临沂作为"中国食品之都"、"木业之都"、"物流之都",在原材料、能源、物流及市场资源方面与公司发展需求高度匹配 [6]
100+热点话题分享!第十届生物基大会暨展览完美收官!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5-29 09:36
生物基大会概况 - 第十届生物基大会在上海举办,吸引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演讲人、60+参展企业、1000+参会代表 [1] - 设置3大颁奖、20+专场和对接会、10+核心话题讨论,涵盖国际趋势、产业化技术、下游应用等维度 [1] -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致开幕辞,多位专家分享"十五五"石化趋势、HMF电催化、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等前沿议题 [1] 关键化学品与材料创新 - 苏尔寿冠名论坛探讨PLA/PCL生产技术、生物基烯烃、低碳弹性体等,万华化学分享生物基1,3-丙二醇在化妆品包材应用 [4] - 京博中聚展示非粮衣康酸酯橡胶,诺华赛介绍AI助力生物基生产,中石化研究院探讨生物基尼龙技术 [5] 汽车行业应用 - 玛斯新材、蔚来汽车、三菱化学等企业讨论软木皮革、天然纤维、生物基聚碳酸酯DURABIO在汽车中的应用 [7] - 固特异轮胎和阿朗新科分享可持续材料轮胎技术,先锋对话聚焦汽车行业绿色转型与生物基材料准入门槛 [7] 包装领域创新 - 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解析欧盟包装法规影响,微构工场展示PHA新材料产业化,麦德龙探讨自有品牌可持续发展 [9] - 先锋对话围绕可持续包装应用挑战与机遇展开,涉及政策动态、材料替代等方向 [9] 国际合作与纤维技术 - 芬兰、韩国、荷兰等国际机构分享生物经济政策,Spiber介绍合成生物蛋白纤维,中科院曼谷中心探讨科技出海合作 [13] - 非粮生物基化学纤维、PLA复合熔喷无纺布、生物基PTT纤维等技术在纤维-面料专场展示 [15][16] AI与未来材料 - 镁伽科技冠名论坛探讨AI辅助分子设计,凯赛生物分析生物制造挑战,华东理工大学展示高分子材料AI设计 [18] - 复星锐正资本等机构对话未来材料趋势,聚焦AI在生物基材料研发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19] HMF-FDCA-PEF产业链 - 利夫生物论坛讨论葡萄糖二酸工业化、FDCA原料解决方案,万凯新材分享生物基呋喃聚酯技术 [21] - 苏尔寿等企业深入探讨PEF材料开发趋势与FDCA量产工程化核心问题 [21] 生物基皮革创新 - 贻如生物、朴飞生物展示菌丝体皮革量产技术,一汽研发总院探讨材料在汽车内饰的应用潜力 [26] - 先锋对话分析生物基皮革商业化路径与核心价值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