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

搜索文档
2025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在京开幕 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联盟宣告成立
证券时报网· 2025-09-14 15:1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为全国首个破万亿城市 [1] - 北京获批上市医疗器械产品数量居全国首位 [1] 产业基础与资源 - 海淀区聚集37所高等院校和57家二级以上医院 形成CGT领域人才高地 [1] - 区域拥有百图生科 艺妙神州等一批CGT药物研发创新企业 [1] 政策与制度支持 - 海淀区发布行动计划与若干措施为产业发展锚定方向 [2] - 设立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海淀站)提供一站式服务 [2] - 建设全国首个医药健康可信数据空间整合多元数据 [2] 平台与生态建设 - 成立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联盟 与ASGCT创始人Mark Kay教授合作搭建国际化平台 [2] - 发布《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及监管政策解读蓝皮书》 [2] - 搭建全球未来医药健康产业孵化平台 推动CGT等四大核心技术领域发展 [3] 资本与国际化 - 大会组织基因治疗 免疫细胞治疗等两场项目路演 礼来亚洲基金 君联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对接 [3] - 国际专家就全球CGT机遇与挑战展开讨论 中国专家共谋全球发展新策略 [3] 会议定位与目标 - CSGCT大会致力于推动基础研究 技术研发 临床试验 产业转化与全球合作的全链条协同 [4] - 构建开放权威高效的全球对话机制 助力中国参与全球创新与标准制定 [4]
《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及监管政策解读蓝皮书》发布
中证网· 2025-09-14 13:16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傅苏颖)9月12日至13日,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CSGCT)在北京海淀区中 关村展示交易中心举行。会议期间,《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及监管政策解读蓝皮书》发布。蓝 皮书提出,未来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产业的成功将取决于技术创新、监管科学、支付体系与产 业链成熟度的协同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资本助力与产学研医的深度融合,中国有望在全球CGT领域扮 演更为关键的角色,最终惠及全球患者。 "近三年来北京获批上市的医疗器械产品数量居全国的首位。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到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7%,成为全国首个医药健康产业破万亿的城 市。"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汤健在会上表示。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崔瑛介绍,海淀区依托区域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7所高等院校,以及 北医三院、北大肿瘤医院等57家二级以上医院在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深厚积淀,形成创新研发与临床 资源交汇的"人才高地"。同时,聚集了百图生科、艺妙神州、因诺惟康、诺思兰德等一批致力于细胞与 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的创新型企业,为CGT等前沿领域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动能 ...
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联盟成立
贝壳财经· 2025-09-13 16:41
行业活动与政策支持 - 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开幕并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与CSGCT联盟共同主办[1] - 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联盟成立以推动政策支持、学术研究、临床试验、产业落地及国际合作[2] 区域产业表现 - 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2024年规模达1.06万亿元且同比增长8.7% 成为全国首个破万亿城市[1] - 北京市近三年获批上市的医疗器械产品数量居全国首位且1类创新药获批数量位居全国第三[1] 技术与创新资源 - 海淀区依托37所高等院校和57家二级以上医院形成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人才高地[1] - 区域聚集百图生科、艺妙神州、因诺惟康、诺思兰德等CGT药物研发创新企业[1] 产业推动措施 - 发布《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及监管政策解读蓝皮书》为产业与监管对话提供权威参考[2] - 联盟致力于加快中国CGT产品融入全球消费市场并推动技术创新达到全球先进水平[2]
从“孵化”到“创造”,全球未来医药健康产业孵化平台发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2 20:21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9月12日至13日,海淀区科技发布厅系列活动——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CSGCT)在中关村展示交 易中心举行。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联盟在会上宣告成立,全球未来医药健康产业孵化平台也在同日发 布。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汤健介绍,近三年来北京获批上市的医疗器械产品数量居全国首 位。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7%,成为全国首个医药健康产业破万亿的 城市。 海淀区副区长崔瑛介绍,依托区域内清华、北大等37所高等院校,以及北医三院、北大肿瘤医院等57家 二级以上医院在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的深厚积淀,海淀区已形成创新研发与临床资源交汇 的"人才高地",并聚集了百图生科、艺妙神州、因诺惟康、诺思兰德等一批致力于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 研发的创新型企业,为CGT等前沿领域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动能。下一步,海淀将以政策开放、数据开 放、空间开放、机制开放与各界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我国CGT产业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舒婷介绍,会上发布的全球未来医药健康产业孵化平台 将依托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升级建设数据底座 ...
机构: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产业加速壮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8:16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江苏省部署科技计划项目支持脑机接口设备等前沿技术产品研发及关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技术攻关 [1] - 推进脑机接口测试平台建设并打造医用电声领域优势检验项目以提升检验监测能力 [1] - 多地发布脑机接口相关政策推动领域发展 美国、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通过战略规划和政策引导开展研究布局 [1][2]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前景 - 脑机接口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协同交互 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 [1] - 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产业加速壮大并孕育颠覆性突破 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 [1] - 产业链中上游技术进步带来下游应用端不断突破 国内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并向产业化目标迈进 [1] 市场规模与投资关注要素 - 麦肯锡估算2030—2040年全球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达400亿—1450亿美元 [2] - 行业适合中长期布局 需重点关注应用场景拓展、技术迭代及稳定性、市场需求及量产能力等要素 [2] - 核心技术突破方向包括信号获取和通道数提升 需跟进行业研发及产品推新、销售渠道拓展情况 [2]
江苏省:支持脑机接口设备、医用机器人等前沿技术产品研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2:52
政策支持方向 - 支持创新产品研发 聚焦创新 临床急需与罕见病治疗等方向 部署实施省科技计划项目 [1] - 支持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 境外已上市药品 放射性药品 医用机器人 脑机接口设备等医药前沿技术产品研发 [1] - 支持关键原材料 核心零部件技术攻关 [1] 产业能力建设 - 提升检验监测能力 推进脑机接口 人工器官等新兴领域测试平台建设 [1] - 打造医用电声领域优势检验项目 [1]
江宁上半年省市重大项目全部开工
南京日报· 2025-07-24 07:42
重大项目进展 - 江宁区上半年36个项目竣工投产 新引进项目总投资超560亿元 [1] - 天印健康创新园全面建成 吸引宁丹新药等10家企业入驻 地上建筑面积达39.5万平方米 [1] - 高端化妆品生产基地和华康臻妍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 建成后年产化妆品2500万套 [2] - 联宁(华东)食品产业运营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 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2] - 林菲滨江智能装备新型产业园一期计划年底竣工 聚焦智能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 [2] - 九龙湖光机产业园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第二基地等大项目开工 南京北欧产业园揭牌签约 [3] 招商引资成果 - 江宁高新区上半年引进33个优质项目 总投资100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1.08亿美元 [2] - 滨江开发区签约24个亿元以上项目 总投资40.2亿元 12个续建重大项目全部复工 [3] - 江宁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区2/3以上 省市区新开工重大项目100%开工 [3] 产业布局规划 - 天印健康创新园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 小核酸药物研发 以及诊断试剂 介入器械等细分领域 [1] - 高端化妆品生产基地打造研发 生产 品牌营销一体化总部基地 [2] - 联宁食品项目构建食品研发 区域结算 冷链分拨多功能平台 [2] - 江宁区推进"双千亿""双300亿""双百亿"链主企业裂变发展计划 [4] 行政效能提升 - 江宁区重大项目审批效能提升38% 深化"AI+政务"服务创新 [4] - 滨江开发区建立"一项目一档案"动态跟踪机制 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3] - 江宁开发区下半年紧盯300多个在手在谈项目 确保49个重大项目全面竣工 [3]
多个中试平台聚集重庆 助力医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0 20:04
中试平台发展现状 - 重庆两江新区已聚集博济医药、博腾制药、桦冠生物等多个中试平台,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 [1] - 中试平台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的关键环节,提供中间试验的综合性支撑 [3] - 根据国家规划,到2027年将培育中试能力建设平台20个以上,服务企业超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 [3] 博济医药业务布局 - 重庆博济医药规划面积23000平方米,已投用4000平方米,打造高端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和产业孵化平台 [3] - 公司聚焦复杂注射剂研发与生产,拥有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和CDMO两大平台,配备130台/套关键设备 [4] - 平台已孵化8家医药企业,目标助力客户完成复杂注射剂中国首仿及国际注册 [4] 博腾制药服务能力 - 博腾制药提供从临床前到药品上市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覆盖小分子药物、多肽与寡核苷酸药物等多个领域 [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交付超4000个项目,服务全球超1200家客户 [4] 两江新区产业生态 - 两江新区作为重庆生命健康产业核心区,拥有25个产业平台,涵盖技术服务、行政监管、产业孵化等多领域 [5] - 新区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完善服务体系,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创新 [5]
去年我国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再创新高,司美格鲁肽领跑
第一财经· 2025-06-20 11:28
新药注册临床试验总体情况 - 2024年我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数量达4900项,创近五年新高,同比增长13 9% [1] - 临床试验启动效率提升,超六成试验在6个月内签署首例知情同意书,生物制品该比例达70 2% [1] - 临床试验参加单位超2000次的地区增至6个,广东省以2892次居首 [2] 热门治疗领域分布 - 化学药品临床试验前10位品种占比6 1%,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以14项试验居首 [2] - 1类创新药临床试验中抗肿瘤药物占比39%,生物制品中抗肿瘤药物占比达50 1% [7] - 内分泌系统药物试验在前10位品种中占39项,涉及5个品种 [2] 细胞与基因治疗(CGTs)进展 - CGTs产品临床试验数量较2023年显著增长,监管政策趋向开放 [8] - CAR-T、肿瘤疫苗等拟被纳入"先进治疗药物"范畴,四地自贸区试点外资准入 [8] 儿童用药与罕见病研发动态 - 儿童用药临床试验数量及占比双增长,主要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及疫苗 [7] - 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逐年递增,血液系统疾病试验占比近三成 [7] 重点品种市场表现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生物制品和化学药品领域合计开展29项临床试验 [1][4]
突然大跌!泡沫破灭还是调整蓄势?知名医药分析师最新研判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10:14
市场表现与产业逻辑 - Wind创新药指数自2024年9月底扭转4年下行趋势,最高涨幅达53%,但6月13日至19日5个交易日内下跌8.2% [6] - 中国创新药企业在ADC、双/多抗、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领域临床项目数量占比超50%,成为全球研发主力 [7] - 全球大药企从中国引入分子数量(首付款0.5亿美元以上)占比从2019年0%提升至2024年31% [7][13] 行业发展阶段与驱动因素 - 过去10年政策驱动为主:药品审评审批改革、医保谈判、带量采购等推动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 [8] - 未来10年市场驱动为主:AI制药缩短开发周期,出海拓展欧美高支付市场,新兴市场需求增长 [8][9] - 中国创新药完成"从0到1"突破,进入政策支持、技术爆发、蓄势出海的起步期 [7][9] 技术优势与成本效率 - 中国Biotech临床前环节耗时12-20个月,比海外平均快30%-50%,PD-1/GLP-1临床入组速度显著领先 [12] - 中国新药研发成本约8.67亿美元(美国1/3),复杂生物制剂领域(ADC占比66%、双/多抗55%)研发占比超50% [12][13] - AI制药将加速周期降低成本,初创企业可能弯道超车 [14] 财务与盈利前景 - A股/H股主要Biotech公司2025-2026年收入增速预计超30%,归母净利润减亏幅度逐年扩大(2023-2025年分别为37%/42%/56%) [20] - 行业预计2026年整体盈利,2027年进入大规模盈利阶段 [20] - 部分品种销售峰值预期50亿美元,乐观情况下可对标Keytruda达300亿美元 [21] 全球竞争与标杆案例 - 百济神州、传奇生物、康方生物等企业在头对头试验中超越国际巨头,展现BIC(同类最优)能力 [17] - 百利天恒BL-B01D1与BMS达成84亿美元交易,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首付款12.5亿美元创纪录 [24] - 未来5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592亿美元增至2030年3000亿美元,但仍难超越美国(当前6021亿美元) [11][12] 投资机会与估值 - 核心龙头公司估值未达泡沫化阶段,科技成长股行情爆发期有容纳泡沫空间 [21] - 10倍股将持续涌现,潜在标的集中于手握全球大品种(BD交易超50亿美元)的企业 [24] - A股医药公司平均市值更高流动性更强,港股估值性价比更优但风格理性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