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虾夷扇贝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深耕“五大行动”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 2025-07-17 15:53
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成果 - 山东省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2800多个,内蒙古盐碱水养殖面积达78万亩,渔业产量4.87万吨,产值10.29亿元,江苏省创新集成绿色健康模式20余项,推广面积超320万亩,浙江省推进"美丽渔场"建设,实现全域"治尾水"、全面"优饲料"、全量"减用药" [1] - 2020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五大行动"以来,全国培育骨干场(户)1614个,示范养殖面积960万亩,推广水产新品种98个,骨干场(户)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全覆盖,养殖尾水实现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1] 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创新 - 山东省寿光市纪都现代农业园区采用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衍生出鱼菇、鱼果等多种模式 [2] - 全国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集约高效模式,以及"三池两坝"、底排污、人工湿地等尾水治理技术 [2] - 福建省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23台,重力式深水网箱5300余口,升级改造传统渔排100多万口,湖北省稻渔模式面积近900万亩,山东省创建国家级骨干场(户)88处,示范健康养殖面积超150万亩 [3] 水产种业质量提升 - 山东恒兴种业培育"快大""高抗"系列邦侬虾苗,2025年实现60亿尾销售,突破"北苗南运" [4] - 全国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调查养殖主体92万余家,普查资源857种,保存12万余份遗传材料,发布《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2023年版)》 [4] - 广东省水产种业博览会累计种苗交易量370亿尾(粒),带动投资超15亿元,突破南海大黄鱼、黄金鲹等人工繁育技术,首次实现黄鳍金枪鱼陆基循环水养殖 [4][5] 种业技术突破与商业化 - 湖南省开展草鱼、鳜鱼等9个品种性状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浙江省创新种质73个,育成国家新品种34个,国内南美白对虾新品种"中兴1号""中兴2号"逐步摆脱进口依赖 [5] - 全国示范推广98个新品种,推动南美白对虾、虾夷扇贝联合育种,审定金鲳"晨海1号"、克氏原螯虾"盱眙1号"等新品种,累计达306个 [5] 养殖病害防控与饲料替代 - 福建省大黄鱼深远海养殖配合饲料使用率达100%,吉林省制定河蟹饲料替代幼杂鱼技术方案,广西设立10个用药减量试点,开展鱼药残留专项整治 [6] - 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涵盖大菱鲆、花鲈、大黄鱼等10种水生动物 [6] - 全国设置5000余个疾病监测点,2024年产地检疫申报点达2756个,公布无规定疫病苗种场19家,用药总量持续降低 [7] 技术推广与标准制定 - 全国累计发布重点推广水产养殖品种67个、技术48项,渔业新技术38项、新产品13项、新装备20项,各省制定技术标准117项 [7]
“海田”启新程 “蓝色产业”富万民
金融时报· 2025-06-10 11:23
行业概况 - 大连长海县海域现代化"蓝色粮仓"发展迅速,浮筏和养殖绳形成规模化养殖区 [1] - 水产养殖行业对流动资金需求量大,涉及苗种采购、人工、物料等多方面支出 [1] - 农业银行长海支行创新推出设施贷款,专门针对海岛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客群 [3] 公司案例 大连懿德水产有限公司 - 公司拥有浮阀养殖区一万亩,底播养殖面积一万亩以上 [1] - 虾夷扇贝苗种采购量达4亿个,单价为1分钱 [1] - 2024年获农行设施贷款400万元用于采购苗种,2025年贷款额度增至900万元 [1] 丰和源(大连长海)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 - 拥有2500亩海域,主要从事底播养殖海参、海胆、海螺 [2] - 2024年获农行贷款130多万元,用于采购苗种、养殖物资及支付工人工资 [2] 大连长海国顺水产有限公司 - 栉孔扇贝日产量达20万斤,去年实现净利润400万元 [2] - 获农行60万元贷款用于扩大生产规模,解决资金缺口 [2] 金融支持 - 设施贷款无需抵押物,还款方式灵活,匹配水产养殖长周期生产特点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农行长海支行累计发放设施贷款179笔,金额达1.89亿元 [3]
獐子岛5.22亿元定增背后:业绩持续下滑下财务压力巨大 国资能否重塑增长引擎?
新浪证券· 2025-05-27 18:28
定增方案与国资控制权提升 - 公司拟以3.09元每股价格向海发集团定向发行股票 募资总额不超过5.22亿元 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1] - 发行完成后 海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从15.46%提升至30%以上 表决权从22.49%提升至37.37% [1] - 海发集团为大连市国资委控制企业 定位公司为海洋渔业核心平台 目标为"巩固行业龙头企业地位 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海洋渔业产品特色品牌" [1][6] 公司经营困境与财务压力 - 2014-2024年11年中有6年亏损 2023年营收下滑16.98% 归母净利润858.82万元 2024年营收继续下滑5.66% 亏损2191.26万元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13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达3636.32万元 存货规模7.15亿元占总资产超30% [3] - 资产负债率持续95%左右 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5.84亿元 短期有息负债19.24亿元 现金短债比仅0.3 [4] 历史问题与业务萎缩 - 2014-2019年多次发生"扇贝跑路"事件 2020年被证监会认定2016-2017年虚增利润1.3亿元 虚减利润2.78亿元 [2] - 当前水产养殖 加工 贸易三项业务收入仅为2017年高峰期的56% 55% 27% [3] - 养殖效率低下 环境变化导致存货损耗率高 2024年因高温及海水盐度偏低造成浮筏产品养殖亏损 [3] 国资入主后的战略调整 - 推进多元化布局 新增海洋预制菜 营养滋补食品 休闲食品等业务 计划从扇贝单一品种转向扇贝+海参双轮驱动模式 [6] - 获得大连市政府支持 享受借新还旧和贷款基准利率优惠政策 定增是优化资本结构关键步骤 [6] - 短期仍需优先解决财务压力 长期增长引擎重塑效果有待观察 [7]
獐子岛5亿元定增能否破解“扇贝困局”?资产负债率连续多年高达95%
新浪证券· 2025-05-26 17:50
公司定增计划 - 公司拟以3.09元/股向大连市国资委控制的海发集团定增募资不超过5.22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1] - 定增完成后海发集团直接及间接持股比例将提升至31.69%,取代盐化集团成为控股股东,但实际控制人仍为大连市国资委 [1] - 公司称定增成功将有利于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1] 财务状况 - 2022年末至2025年3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4.84%、94.71%、95.76%和95.80%,居高不下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0.74和0.4 [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15.83亿元同比下滑5.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91.26万元同比下滑355.15% [2] 历史争议 - 2014-2018年公司因"扇贝跑路"事件导致业绩大幅亏损 [2] - 2019年证监会查明公司在2016年和2017年存在财务造假、虚假记载等违法行为,处以60万元顶格处罚并对董事长吴厚刚开出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2] - 2020年证监会对公司及相关人员涉嫌证券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虾夷扇贝、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育苗、养殖、捕捞、加工和销售,被誉为"中国海鲜第一股" [1] - 2024年业绩亏损归因于国内消费终端需求偏弱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销量和价格下降 [3] - 公司拟对外挂牌出租部分资产,预计每年可回收流动资金839.68万元,增加利润约792.15万元 [3] 股权变更 - 2022年公司控股股东所持10996万股股票被盐化集团以3.43亿元拍走,实控人变更为大连市国资委 [2]
獐子岛定增超5亿“输血”:去年亏损数千万元,资产负债率高企
贝壳财经· 2025-05-23 21:59
定增募资计划 - 公司计划定增募资不超过52186.33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1][4] - 定增完成后,控股股东将由盐化集团变更为海发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大连市国资委 [1][7][8] - 定增发行价格为3.09元/股,截至5月23日收盘价为4.05元/股,总市值约28.8亿元 [9][3] 财务状况与负债 - 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高企,2022年末至2025年3月末分别为94.84%、94.71%、95.76%、95.80% [5] - 截至2025年3月底,负债合计约21.25亿元 [6] - 定增募资预计将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改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2][6] 控股股东变更 - 海发集团为大连市国资委控制的企业,定增前间接持股15.46%,定增后持股比例预计提升至31.69% [7] - 盐化集团持股比例将由15.46%降至12.50%,海发集团成为控股股东 [7] - 大连市国资委及其控制的企业合计持有表决权37.37% [8] 业绩与经营措施 - 2024年营收15.83亿元(同比下滑5.66%),净利润-2191.26万元(同比下滑355.15%) [16] - 2025年第一季度仍处于亏损状态 [18] - 拟出租部分海域资产,预计每年可回收流动资金839.68万元,增加利润约792.15万元 [2][18] 历史问题与处罚 - 2014年因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核销105.64万亩,计提跌价准备43.02万亩,影响净利润减少8.65亿元 [10][11] - 2018年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0年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14][15] - 公司曾因扇贝"跑路"事件引发市场质疑,多次出现业绩亏损 [12][13]
獐子岛(002069) - 獐子岛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8:28
公司关系与股权结构 - 海发集团是公司间接控股股东,预计向其发行股票完成后,控股股东将由盐化集团变更为海发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大连市国资委 [2]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投向水产品苗种培育、海洋环境模型构建与病害预警等多个领域 [2] 多倍体品种培育 - 多倍体技术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受技术成熟度、法规审批、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青岛前沿海洋种业在贝类多倍体育种有优势,三倍体牡蛎苗种市场占有率较高 [3] 海水养殖抗风险措施 供给端 - 树立经营策略,加强育种研究,扩大苗种生产,深耕140万亩资源,推动品种结构向多品种生态型海洋牧场转型 [4] 市场端 - 践行建设理念,推出新品牌,丰富品牌矩阵,下沉市场,覆盖不同消费群体 [5] 研发供应端 - 坚持战略,聚焦研发应用,保持新品开发转化速度和技术储备,发挥合作平台功能,布局核心资源和产品 [6] 运营管理 - 坚持方针,优化治理和股权结构,建立激励机制,强化考核与业绩挂钩 [6] 改善财务状况措施 政策支持与贷款续贷 - 获大连市政府和金融机构支持,借新还旧和贷款基准利率有优惠,贷款续贷和现金流正常 [6] 开源节流与降本增效 - 通过相关措施提升经营业绩,把控成本,优化部门和业务 [7] 向国资股东发行股票 - 发行A股股票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 [7] 应对行业竞争举措 提升供给资源可持续能力 - 在黄海北部建立海洋牧场,拥有优质种质资源等;与海外资源基地合作 [8] 提升客户服务与市场拓展能力 - 提升管理效能和产品质量,增加食品研发投入,加强采购和加工管控,建设销售队伍 [8] 完善供应链保障体系 - 建立全链条采购销体系,多地建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超6万吨,构建双循环市场格局 [9] 升级营销模式 - 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协同,强化品牌优势,开发新模式,布局新零售渠道,构建全渠道营销网络 [9]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和市值管理 - 遵循监管要求,开展相关工作,聚焦主业,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回报投资者 [10] 海洋牧场养殖结构优化 良种引育 - 深耕传统苗种,构建采购基地和合作平台,推进盈利模式转变;引育新品种,实现规模化繁育和养成,构建种质资源库 [10] 养殖方式 - 发展水面浮筏多元化养殖,调整养殖模式,构建增收格局,聚焦核心区域,推动央地合作 [10] 多营养层级养殖 - 相比单一养殖,理论上成本降低和收益提升效果显著,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11] 电商销售 - 围绕拓展渠道、提升影响力、优化效率展开,年内丰富产品品类,增加副品牌推广,创新合作模式,提升销售份额 [12] 预制菜业务 - 研发、生产及销售多年,规模较小,将聚焦新品开发和现有单品升级,丰富产品矩阵,推动新品上市 [12]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运营管理 - 坚持方针,优化结构,建立激励机制,评估风险,压减优化海外业务 [13] 贸易端 - 树立原则,应对国际贸易政策和海外市场变化 [14] 蓝碳计量和交易 - 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未形成规模化收入和成熟商业模式,推动技术储备和政策梳理 [14] 增发影响 - 发行完成后,总资产和净资产增加,资产负债率降低,短期偿债能力增强 [14] 分红计划 - 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改善盈利能力,争取早日分红 [16]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搜狐财经· 2025-05-09 09:04
公司业绩与经营现状 - 2024年公司营收15.83亿元,同比下滑5.66%,归母净利润亏损2191.3万元,同比下降355.15% [1] - 2024年一季度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11.13%,归母净利润亏损156.13万元,亏损幅度收窄 [7] - 截至2024年一季度,公司总负债21.24亿元,短期借款1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5.8% [9] - 2023年以9215.36万元转让鲍鱼厂、育苗三厂及部分海域使用权,2024年以839.68万元/年出租26宗海域使用权 [9][10] 历史事件与财务造假 - 2014年因"冷水团"事件导致8.6亿元亏损,2017-2020年多次出现扇贝"逃跑"、"饿死"等异常事件 [5] - 2018年证监会立案调查发现财务造假证据,2023年底原董事长因诈骗罪等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 [5][6] - 2010年营收达22.59亿元,净利润突破4亿元,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长期低于净利润 [9] 产品结构与业务表现 - 2024年虾夷扇贝收入2.23亿元,较2011年的11.82亿元大幅下滑,海参收入同比下降24.67% [11] - 养殖、加工、贸易三项核心产业全线收缩,研发费用2163.9万元(同比+12.18%),技术人员减少8人 [11][13] - 2024年海洋渔业增加值4880亿元(同比+4%),公司拥有142万亩海洋牧场 [11] 战略转型与品牌建设 - 2024年战略聚焦虾夷扇贝、海参,引入象拔蚌等新品种,整合产业链条 [13] - 旗下拥有"獐子岛"主品牌及"北纬39°"、"城市渔夫"等子品牌,推出预制菜品牌"易道味" [13] - 2023年"獐子岛"品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计划发挥品牌价值拓展全国市场 [1] 股东变更与国资入主 - 2022年大连盐化集团以3.43亿元收购15.46%股权,实控人变更为大连市国资委 [7] - 国资入主后仍需解决诉讼问题、产业优化及高负债压力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