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

搜索文档
融资规模近百亿?5月机器人行业哪些赛道获资本重金加持?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08 16:47
行业融资概况 - 2025年5月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43起,环比4月47起下降8.5%,但未披露金额事件占比降至50%,市场透明度改善[1] - 融资规模区间扩大至53亿-97亿元(4月为60.5亿-71.5亿元),呈现"哑铃型"分布:亿元级融资12起(含2起超5亿元),千万级融资占比提升至23.3%(10起)[1] - 资本布局分化明显,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获重注,早期项目单笔规模收缩反映风险偏好调整[1] 融资轮次特征 - 早期投资占比74.4%(种子/天使轮14起+A轮18起),创新活力持续但中后期分化:B轮环比降16.7%至5起,C轮腰斩至1起,D轮和战略融资保持5起稳定[2] - 形成"早期活跃、中期收紧、后期稳健"格局,资本对项目成长性考核标准提高[2] 技术领域分布 - 人工智能领域以12起融资居首,具身智能方向占5起(41.7%),结合人形机器人8起(占服务机器人72.7%),"智能体+仿生硬件"路线获战略认可[2] - 特种机器人6起融资向空海两极拓展:飞行机器人(含eVTOL)3起,水下机器人2起[2] - 核心零部件5起融资聚焦高精度运动控制、智能计算及仿生执行器,系统级解决方案受青睐[4] 细分赛道动态 人工智能领域 - 早期项目占比91.7%,具身智能方向获5起亿元级融资,底层大模型与场景方案层同步获资本加持[6] - 自变量机器人完成数亿元A轮系列融资,自研GW系列具身大模型WALL-A实现少样本学习和跨任务迁移[7][9] - 乐享科技亿元级天使+轮融资投向家庭通用小具身机器人,已开发Z-Bot(18自由度)和W-Bot两款产品[10][11][13] - 优理奇Unix AI获数亿元天使+轮融资,推出多模态感知模型UniTouch,轮式双臂机器人Wanda2.0实现量产交付[15][16][18] 服务机器人领域 - 人形机器人占服务机器人融资72.7%(8起),早期项目占比降至63.6%,D轮出现显示头部企业向规模化发展[19] - 魔法原子获数亿元战略融资,人形机器人"小麦"已进驻工厂产线,启动400台量产计划[20][21] - 鹿明机器人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US进入量产准备阶段,视触觉模组填补行业空白[22][24][25][27] 工业与医疗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5起融资全部指向柔性产线系统集成商,3D视觉与力传感融合成智能工厂标配技术[4] - 医疗机器人融资环比翻倍至4起,外骨骼机器人成新增长点,柔性驱动+轻量化设计适配康复场景[4] 行业趋势总结 - 资本向具身智能、仿生运动等核心技术收敛,头部企业融资额占比超60%,同时应用场景从物流配送到低空交通持续发散[5] - 政策敏感型领域(如eVTOL、医疗设备)融资效率提升,政企协同项目或成下阶段投资亮点[5] - "战略聚焦、战术多元"的资本布局或奠定下半年行业竞争格局[5]
国内机器人领域投融资活跃多家企业宣布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5-22 01:48
机器人领域投融资概况 - 2025年以来国内机器人领域投融资活动频繁 为机器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推动产业链完善和升级 [2] - 5月份傲意科技 自变量机器人 艾豚科技 山东未来机器人等多家企业宣布融资 [2] 公司融资详情 傲意科技 - 完成B++轮近亿元融资 由英飞尼迪资本 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旗下浙江省发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沃美达资本共同投资 [2] - 专注于脑机接口与机器人 开发多款兼具技术优势与商业可行性的创新产品 [2] - 国内早期专注于手型机器人研究的企业之一 自2017年以来产品完成数十个版本迭代并成功推动手型机器人在各场景落地 [2] 自变量机器人 - 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由美团战投领投 美团龙珠跟投 [3] - 成立于2023年12月 致力于研发具身智能通用大模型实现通用机器人自主执行任务 [3] - 成立不到一年半完成7轮融资 累计融资金额超10亿元 [3] - 融资将用于加速全自研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同步迭代及多应用场景智慧化方案合作落地 [3] 艾豚科技 - 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3] - 专注于行业智能机器人研发 提供专业多元化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3] - 融资将重点投向工业AI设备核心技术迭代 垂直行业场景深化及全球化销售与服务体系搭建 [3] 山东未来机器人 - 获数亿元融资 [4] - 国内首家实现深海机器人全链条自主国产化的高科技企业 专业从事水下机器人 水下摄像机 消防机器人等 [4] - 专注制作水下机器人 拥有水下悬浮机器人 管道检测机器人 水下履带机器人 深海型水下机器人 水下切割机等多款主导产品 [4] - 产品远销美国 韩国 俄罗斯 智利 西班牙 拉脱维亚等多个国家 [4] 行业展望 - 随着资本涌入和市场需求攀升 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广阔发展前景 [5] - 资本注入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促使机器人产业链在技术创新 产品迭代 市场拓展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升级 [5] - 助力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5]
清北创始团队,头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又完成数亿元融资,累计融资超10亿!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2 12:35
融资情况 - 自变量机器人在2025年完成3轮各数亿元融资 包括A轮、Pre-A+++轮和Pre-A++轮 累计融资金额超10亿元 [1][2] - A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 美团龙珠跟投 Pre-A+++轮由华映资本、云启资本、广发信德联合投资 Pre-A++轮由光速光合与君联资本领投 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神骐资本跟投 [1][2] - 2024年完成天使轮、天使+轮、Pre-A与Pre-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联想之星、九合创投、德联资本、基石资本等 [2]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自变量机器人科技(济南)有限公司 2023年9月成立于深圳 聚焦通用具身大模型研发 坚持端到端大模型路线 [3] - 核心团队位于深圳 软件算法团队具备机器人学习和大模型双重背景 硬件团队来自头部硬件公司 拥有成熟工程能力和量产经验 [6] - 采用软硬一体全栈路线 自研机器人通用模型平台 结合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控制大模型和机器人本体 [7] 技术进展 - 2024年4月展示Demo视频 双臂机器人基于大模型自主推理完成精细操作和复杂任务 [9] - 2024年11月发布Great Wall系列WALL-A模型 全球最大参数规模具身智能通用操作大模型 在泛化性和长序列操作上具有优势 [10] - 自主研发适配多模态大模型的机器人本体 已在多步骤复杂任务场景中落地应用 [10] 行业背景 - 全球具身智能领域公司超200家 主要分为专注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本体和两者同时涉及三类 自变量机器人属于第三类 [11] - 大模型的通识理解能力和多级推理能力是赋予机器人具身智能的核心 软件算法进步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 [12] - 具备强大AI能力的人形本体初创公司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 2025年多家公司完成大额融资并取得商业化突破 [12] 创始人团队 - 创始人兼CEO王潜为清华大学本硕 博士期间参与美国顶级机器人实验室研究 是全球最早在神经网络引入注意力机制的学者之一 [5] - 联创兼CTO王昊毕业于北京大学 曾担任IDEA研究院封神榜大模型团队负责人 发布国内首个多模态大模型「太乙」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