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软管

搜索文档
万通智控(300643) - 2025年8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8 15:52
财务表现 - 商用车信息系统上半年销售约2万套,毛利率62%,销售额约3200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1] - 高毛利率产品销售额占比提升促进公司净利润率增长 [1] - 金属软管业务营收因欧洲市场需求降低而下滑,预计2025年较上年小幅下降,2026年可能逐步回暖 [1] 战略布局 - 公司发展分为三阶段:传统气门嘴→电子传感器→商用车车联网产品(今年放量) [2] - 下一阶段将切入以AI推理芯片为主的板卡领域,与深明奥思签订独家代理协议 [2] - Fellow1板卡可应用于具身智能、车辆、医疗器械及AI服务器等多场景 [2] 合作进展 - 与深明奥思合作:Fellow1芯片研发设计基本完成,10月开始送样,已成立专项团队共同研发应用 [2] - 10月起FPGA方案将开始与机器人厂商及汽车厂进行初步测试 [2] - 与浙大合作开发传感器在具身智能的应用,与Fellow1大脑系统相关联,两块业务形成协同 [2]
航天晨光: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9:07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52%至7.38亿元,主要因订货不足导致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44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23亿元有所收窄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07亿元,同比改善64.6%,主要因现金回款增加 [2][7] - 总资产减少8.29%至47.29亿元,货币资金下降59.14%至1.29亿元 [2][7] 业务结构整合 - 将原有8类业务板块聚焦至5类,经营单位从11家整合为7家 [4] - 主营业务涵盖智能制造、核工装备、航天防务配套、后勤保障装备、柔性管件、压力容器、环保装备及艺术工程 [3] - 压力容器领域新签合同3.4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53.58% [4] - 柔性管件领域金属软管类产品新签合同1.27亿元,同比增长9.51% [4] 成本控制措施 -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合计下降3,277万元,降幅14.93% [5] - 通过供应链谈判实现降本265万元,内部协作业务达1,068万元 [5]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39.73%至5,353万元,因研发项目立项减少 [7] 资产与负债变动 - 应收账款减少6.61%至20.94亿元,因回款增加 [7] - 存货增长12.39%至7.02亿元,因材料采购增加 [7] - 短期借款上升6.60%至6.28亿元,因带息负债增加 [7] - 合同负债增长25.87%至1.66亿元,因预收项目货款增加 [7] 子公司调整 - 晨光森田公司因合资到期不再经营,拟清算注销 [9] - 晨光香港公司拟进行清算注销 [9] - 主要子公司中晨光东螺净利润133万元,晨光森田亏损441万元 [8] 行业与技术优势 - 柔性管件领域矩形多层膨胀节设计及成型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5] - 核工装备领域多项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包括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 [5] - 拥有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ASME认证等资质体系 [6] - 为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国和一号"核电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提供产品保障 [9] 股权激励计划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锁期3,103,750股于2025年6月3日解除限售 [11] - 第三个解锁期因条件未成就,拟回购注销3,323,500股限制性股票 [11] - 报告期内因激励对象变动回购注销120,600股 [13] 关联交易与担保 - 与航天科工财务公司关联存贷款总额分别为11.76亿元和5,000万元 [12] - 对子公司担保余额9,345.7万元,占净资产比例1.98% [12][13]
万通智控2025年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 核心业务突破与战略布局重塑增长格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1: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94亿元,同比增长8.1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77.50万元,同比增长56.60%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8853.24万元,同比增长59.84% [1] 业务板块表现 - 传感器及数字信息控制设备业务收入1.96亿元,同比激增65.61%,成为增长主力 [1] - 金属软管业务实现收入3.05亿元,竞争壁垒持续巩固 [2] - 数字信息控制设备实现牵引车与挂车多模式通讯,解决数据交互难题 [1] - 气路检测传感器、轮轴温度监测传感器等产品批量应用于亚马逊、可口可乐等全球知名车队 [1] 市场拓展 - TPMS传感器前装市场覆盖上汽、北汽、长安等主机厂 [1] - 售后市场通过沃尔玛等渠道实现广泛布局 [1] - 金属软管业务客户覆盖沃尔沃、斯堪尼亚、戴姆勒、一汽解放、重汽等国内外头部车企 [2] - 蓝牙传感器、云传感器系统等新品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1] 研发与创新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2382.79万元,同比增长7.63% [2] - 重点推进NLP低功耗传感器、蓝牙气路监测传感器等新品研发 [2] - NLP传感器已在商用车车队管理中批量应用 [2] - 云传感器系统实现"去工具化"操作,门店通过手机即可完成数据编程 [2] 战略合作与产能建设 - 与浙江大学合作建设具身智能感知联合研发中心,目前已进入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2] - 与上海深明奥思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独家授权销售及合作合同 [2] - 未来5年获得在具身智能大模型域控领域制作并独家销售基于Fellow 1芯片板卡的授权 [2] 行业机遇 - 国内国六排放标准深化及欧洲"欧7"标准临近,高规格气密金属软管需求有望逐步释放 [2] - 公司聚焦传感器及数字信息控制设备、金属软管两大核心业务 [3] - 国际市场依托海外基地深化本地化服务 [3] - 推进具身智能感知技术研发及新产能落地,力争在汽车电子与机器人领域实现突破 [3]
万通智控20250707
2025-07-08 00: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万通智控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主营业务及发展情况**:主营业务包括传感器、气门嘴和金属软管等产品 [3] - **传感器相关产品**:2025 年第一季度增长约 40%,第二季度继续保持增长,新产品如传感器及车联网产品(MLP 产品)增长显著 [3] - **金属软管业务**:2025 年第一季度下滑约百分之十几,原因待分析 [4][11] - **气门嘴业务**:长期保持平稳,2024 年略有增长 5.9%,营收约两亿多,利润 2000 - 3000 万元,预计 2025 年类似 [15] - **机器人项目合作**:4 月底与浙江大学成立研发中心,5 月底与玄武山机器人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合作领域包括机器人关节手上的温度压力传感器、电子皮肤和气动肌肉,项目进入科研报告中后期,预计 50 - 70 个工作日完成报告 [3] - **与 AI 推理芯片公司合作**:双方意向强烈,芯片可用于机器大脑和智能驾驶领域,但尚未正式签订协议 [3] - **商用车 NLP 产品** - **技术优势**:安装在轮胎外部,无需剥开轮胎,体积小、电池功耗低、安装方便,性价比高,毛利率 60% - 70% [5] - **市场表现**:2025 年上半年订单量约 5 万套,每套标准版约 2000 元,总订单金额数亿元,受欧美大型车队青睐 [2][5] - **优势原因**:商用车对传感器要求高,传统 TPMS 安装成本高,NLP 便于安装,还能优化油耗管理、降低爆胎风险和维护成本 [6] - **国内市场 TPMS 推广情况** - **乘用车**:中国 2020 年 1 月 1 日起强制新出厂乘用车安装 [7] - **商用车**:中国未强制要求,自营物流公司如顺丰、京东等开始逐步安装,公司与挂车整车厂合作推广 TPMS 系统和车辆联网产品作为标配 [2][7] - **出口业务影响**:中美贸易战对出口影响有限,公司在美国、捷克、德国和泰国等地有本土化生产基地,可快速本地化生产,加税成本主要由客户承担 [2][7] - **未来业务增速预期**:未来两三年利润年增长目标为 20% - 30%,基于董事长稳健保守的发展策略 [2][8] - **乘用车 TPMS 业务结构及客户分布**:约 80% - 90%产品销往海外售后市场,因整车厂采购价格低、回款周期长 [4][10] - **海外公司运营情况**:收购的海外公司保持盈利且增长明显,收购 Westphalia 后迅速盈利,因其基础好、技术优、客户群体稳定 [4][12][14] - **欧洲市场环境影响**:2024 年营业收入下降,2025 年一季度延续,但对利润影响较小,因相关产品毛利率低,传感器产品毛利率高对利润贡献大 [13] - **与芯片公司合作方式**:一是与浙大成立联合研发中心,项目明确后成立项目公司,万通出资 50%以上,浙大技术出资 30%以上,其余校友企业合作;二是与推理芯片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具体方式未明确 [16] - **进军巨升智能领域原因**:浙大希望科研成果市场化,万通有传感器生产经验,两者匹配度高,且认为机器人领域是未来趋势,计划长期投入 2 - 8 年 [17] - **单车 SP MLP 产品价格构成**:约 2000 元,包括 18 - 20 个轮胎传感器、一个接收机和一个 TBOX [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成功收购 Westphalia 是创业板经典案例,豁免 150 个交易日内披露标的公司审计报告,无业绩承诺和对赌条款,监管部门提示风险 [12] - 经销商如飞利浦可能与车队建立特定电网平台,用于监测行驶路径、胎温胎压等数据 [6]
万通智控(300643) - 2025年6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8 10:40
投资者参与情况 - 参与投资机构合计71人,包括东北证券、财联社、银河证券等多家机构 [1] 公司接待情况 - 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李滨和证券事务代表王宇骏 [1] 公司业务优势 - 商用车传感器高毛利率原因:技术上,自主研发NLP技术降低功耗,使传感器小型化、轻量化,便于安装和维护,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渠道上,与国外知名车队服务商深度绑定,打开前装市场 [2] 合作研发进展 - 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明确合作方向,但处于委派专家成立项目可行性报告研究小组阶段,尚无产品落地 [2] 业务增长情况 - 传感器及车数字信息控制设备业务一季度销售额8656.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17%,主要增长来源为欧美售后替换TPMS,商用车NLP传感器逐步放量 [2] 业务下滑情况 - 金属软管业务一季度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3.3%,受欧洲市场衰退、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销量下降 [2] 行业市场预测 - LMCAutomotive预测2025年重卡销量预期为38.9万辆,较2024年小幅下降1.8%,全球市场预期同比增加3.1%,金属软管业务全年总体保持相对稳定 [2]
万通智控:5月14日接受机构调研,价远投资、立元集团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15 16:42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79亿元,其中传感器及数字信息控制设备营收6,132万元(毛利率53.18%),金属软管营收1.67亿元(毛利率28.36%),气门嘴及其他轮胎用品营收4,918万元(毛利率22.81%)[2] - 2025年一季报显示主营收入2.68亿元(同比下降3.99%),归母净利润3,693.48万元(同比上升36.36%),扣非净利润3,498.62万元(同比上升42.96%),毛利率33.72%[5]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毛利率产品营收占比提升带动利润率水平提高[2] NLP传感器业务发展 - 政策驱动显著:欧洲UN/ECE法规要求2024年7月起新产商用车强制安装TPMS,美国对重型卡车试行碳积分奖励,中国JT/T1178.2-2019标准明确牵引车应装TPMS[3] - 技术优势:NLP传感器具备低功耗、小型化、轻量化及易安装特性,已获专利保护,可帮助客户提升车队管理、行驶安全并降低维护成本[3] - 市场拓展:产品获欧美知名车队认可并开始批量出货[3]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2025年4月22日通过《市值管理制度》,旨在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者回报能力[4] - 2024年2月22日至5月20日实施股份回购合计82.79万股,2022年10月启动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仍在实施中[4] - 目前暂无并购重组计划,但将持续关注与主业协同的标的[5] 机构研究与盈利预测 - 最近90天内1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6] - 招商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1.67亿元,东北证券预测2025年1.31亿元/2026年1.45亿元,中信证券目标价16元,国联民生目标价25.5元[8]
万通智控(300643) - 2025年5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3:32
公司接待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1] - 参与单位包括价远投资、开源证券等多家机构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4日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李滨、财务总监侯哲萍、证券代表王宇骏 [1] 公司业务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79亿元,传感器及数字信息控制设备营收6132万元,毛利率53.18%;金属软管营收1.67亿元,毛利率28.36%;气门嘴及其他轮胎用品营收4918万元,毛利率22.81%,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1][2] 传感器发展基础 - 政策驱动:欧洲自2024年7月起对新生产部分车型实行TPMS强标,美国对安装TPMS的重型卡车试行碳积分奖励政策,国内交通运输部2019年3月发布相关行业标准,商用车厂开始部分安装 [2] - 技术优势:传感器具有低功耗、小型化等独家技术优势并获专利保护,产品获欧美知名车队认可并批量出货 [2] 市值管理工作 - 2025年4月22日审议通过《万通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 [2] - 2024年2月22日至5月20日实施股份回购,合计回购82.79万股 [2] - 2022年10月实施《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且正在实施中 [2] 并购重组计划 - 公司目前暂无并购重组计划,但会关注有协同效应或符合战略方向的并购标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