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安CS75 PLUS
icon
搜索文档
不借东风的长安汽车:“我们必须杀出一条血路”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0:4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拥有162年历史,从军械制造转型至汽车制造,1958年生产中国第一辆吉普车"长江牌46型",1983年与日本铃木合作进入微型车领域 [2][3] - 2000-2016年为合资辉煌期,2016年销量达306万辆历史峰值,其中合资品牌贡献40%,长安福特单年贡献95.8万辆销量及182亿元净利润 [4] - 2018年起合资业务危机显现,长安福特营收从2016年1265亿元暴跌至2021年不足300亿元,2019年合资投资收益为负19亿元导致公司亏损26.5亿元 [4] 战略转型与自主品牌 - 2016年合资巅峰期开始布局自主品牌,2017-2024年自主品牌销量增长72.3万辆,占比从58%提升至93%,2024年自主品牌销量222.6万辆占总销量83.1% [6] - 2020年启动新能源转型,布局阿维塔(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深蓝、启源三大品牌,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73.4万辆(同比+52.8%),占总销量32.6% [7] - 深蓝品牌29个月达成40万辆下线,月销3万台可盈亏平衡,阿维塔预计2026年盈利 [7] 重组与独立央企进程 - 2025年2月与东风集团筹划重组,拟合并后年销量超500万辆超越比亚迪(427万辆),双方互补优势包括东风商用车/氢燃料技术与长安乘用车/智能化技术 [9][10] - 重组磋商116天后终止,2025年6月公司宣布独立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第99家央企,总部落户重庆,董事长朱华荣任新央企董事长 [16][18][20] - 独立后决策链条缩短,可直接对接国资委,新能源业务获单独考核,聚焦技术突破与市占率而非短期利润 [20][21] 经营数据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总销量268.4万辆(自主品牌占比83.1%),净利润73.2亿元,经营性现金流162亿元(为比亚迪三分之一) [6][21][25] - 2025年上半年销量135.5万辆(同比+6.8%),新能源车45万辆(同比+48.8%) [8] - 2024年新能源品牌合计亏损55.9亿元,阿维塔单台亏5.4万元,深蓝单台亏6477元 [2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2025年Q1销量增速仅1%,新能源占比停滞35%,受民营车企先发优势及价格战冲击,深蓝增速明显放缓 [27] - 需突破固态电池、自动驾驶算法等技术瓶颈,减少对合作伙伴依赖,同时平衡现金流与研发投入 [25][27] - 独立后需建立一级央企治理结构,在规范性与市场反应速度间取得平衡 [27]
【联合发布】一周新车快讯(2025年7月12日-7月18日)
乘联分会· 2025-07-18 16:55
2025年7月新车上市概览 - 11家车企共推出12款新车型,覆盖AO/A/B/C级SUV及MPV市场 [2][4][93] - 吉利汽车和东风汽车各推出2款新车,其他厂商均为单款车型 [2][4] - 价格区间跨度大,从7.88万元(吉利缤越)至39.18万元(英菲尼迪QX50) [55][63] 车型工程更改类型分析 - 小改款(MCE1)占比最高(7款),涉及传祺M6、北京X7等车型 [8][32][64] - 中改款(MCE2-1)仅岚图FREE+ 1款,涉及前脸造型改变 [24] - 全新产品(NP)包括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 [88] 动力系统配置特征 - 传统燃油车占比58%(7款),搭载1.5T/2.0T+DCT主流组合 [31][39][71] - 新能源车型占比42%(5款),包含插混(宝骏云海)、增程(岚图FREE+)和纯电(启辰VX6) [47][79][87] - 纯电续航最高达600km(宝骏云海),电池容量最大66kWh(沃尔沃EX30) [80][88] 重点车型参数对比 - 尺寸最大:岚图FREE+(长5018mm/轴距3000mm)[24] - 性能最强:沃尔沃EX30(功率315kW/扭矩543N·m)[88] - 价格最低:吉利缤越(7.88万元)[55] - 配置最丰富:宝骏云海提供5种版本,覆盖插混/纯电双路线 [79] 细分市场竞争格局 - A级SUV最密集(6款),包括哈弗大狗、长安CS75 PLUS等 [72][96] - B级SUV出现纯电转型(启辰VX6)与传统豪华(英菲尼迪QX50)对决 [48][64] - MPV市场仅传祺M6 1款,主打13万元家用市场 [8]
燃油车回暖背后 合资分化 自主走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30 09:24
燃油车市场回暖 - 5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85.4万辆,环比增长2.2%,同比下滑1%,降幅收窄[3] - 5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88.4万辆,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12.3%,零售193.2万辆,同比增长13.3%[4] - 燃油车促销力度稳定在22.5%,较上月增加0.3个百分点,已连续10个月稳定在22%左右[5][6] 合资车企表现 - 5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7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增长7%[8] - 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5.3%,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12.6%,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美系品牌5.2%,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8] - 一汽-大众5月销售11.0万辆,环比增长12.49%,同比增长6.44%;上汽大众销售8.87万辆,环比增长7.51%[8] - 广汽本田销售1.34万辆,同比下滑58%;东风本田销售2.42万辆,同比下降26.72%[8] 自主品牌崛起 - 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62.2万辆,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22.6%,占乘用车总销量69%[10] - 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74.6%,合资品牌仅6.4%[10] - 比亚迪新能源5月销量37.69万辆,同比增长14.1%;吉利新能源销量13.80万辆,同比增长135.2%[10] - 吉利"中国星"系列5月销量超8.6万辆,星越L以1.70万辆拿下国产燃油SUV销冠[12] 油电并举战略 - 奥迪撤回2033年全面电动化目标,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13] - 沃尔沃将目标调整为"90%-100%销量为电动或插电混动"[13] - 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0.7万辆,同比增长36.9%,占新车总销量44%[16] - 预计2027-202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70%-80%[16] 混动车型增长 - 5月插混车型销量30万辆,同比增长32%;增程式汽车销量12万辆,同比增长52%[17] - 纯电动汽车销量61万辆,同比增长24%,增速低于插混和增程式[17]
燃油车小幅回暖 油电并举成共识
中国证券报· 2025-06-27 05:25
燃油车市场复苏 - 5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85.4万辆,环比增长2.2%,同比下滑1%,降幅收窄 [1] - 5月乘用车国内总销量188.4万辆,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12.3%,受"两新"政策拉动 [2] -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推动市场热度持续升温 [2] 合资车企表现分化 - 5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销量47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增长7% [3] - 南北大众、丰田表现回暖:一汽-大众销量11万辆,环比增长12.49%,同比增长6.44% [3] - 日系车企显著下滑:广汽本田销量1.34万辆(同比-58%),东风本田2.42万辆(同比-26.72%),东风日产5.34万辆(同比-13.54%) [3] - 表现突出的合资品牌共同特点为本土化调整(如采用宁德时代电池、华为智驾等)和油电并举策略 [3] 自主品牌燃油车崛起 - 奇瑞、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在性价比、品质控制和产品竞争力上显著缩小与合资车企差距 [1] - 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62.2万辆,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22.6%,占乘用车总销量69%(同比+5.3个百分点) [3] - 具体车型表现:吉利"中国星"系列销量超8.6万辆,星越L以1.70万辆成为国产燃油SUV销冠,长安CS75 PLUS销量1.39万辆 [4] 燃油车与新能源战略调整 - 合资车企加速本土化技术应用(如华为智驾、四维图新智能座舱)以应对市场变化 [3] - 奥迪撤回2033年全面电动化目标,沃尔沃取消"2030年全面电动化"计划,强调燃油车业务重要性 [4][5] - 行业普遍选择油电并举:5月插混车型销量30万辆(同比+32%),增程式汽车销量12万辆(同比+52%),增速均高于纯电汽车(+24%) [5] 细分市场动态 - A级轿车为燃油车主力市场:5月零售销量环比增长3%,上汽大众A级轿车销量3.15万辆(环比+54%),东风日产A级轿车销量3万辆(环比+45%) [2] - 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显著领先:5月达74.6%,而主流合资品牌仅6.4% [3]
SUV市场激战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7 23:57
2025上海车展及SUV市场概况 - 2025上海车展首发新车163款,其中宝马新世代系列概念车为代表车型 [2] - 展车以SUV为主,包括极氪9X、蔚来乐道L90、奥迪Q5L等热门车型 [2] - 2024年SUV在售车型371款,比轿车多153款,2025年市场竞争加剧 [2] 2025年一季度SUV市场数据 - 一季度SUV零售250.1万辆,同比增长4%,增速较2024年同期的20.2%明显放缓 [3] - 爆款SUV(月销过万)达27款,同比增加9款;超爆款(销量超4万)13款,同比增加2款 [3] - 新能源爆款SUV达10款,同比增加4款 [3] TOP10 SUV销量排名变化 - Model Y以81,889辆卫冕冠军,但销量同比下降18.4%(2024年同期100,366辆) [3][4][5] - 星越L以79,883辆跃居亚军,同比销量增长69.3%(2024年同期47,209辆),成为自主燃油SUV标杆 [3][5][7] - 长安CS75 PLUS销量53,668辆,同比下降26.5%,排名从亚军降至季军 [3][7] - 问界M7销量暴跌63%,从2024年季军(69,592辆)跌至第32名(25,717辆) [7] - 比亚迪宋DM-i系列合计销量86,713辆(宋pro DM-i 51,542辆+宋PLUS DM-i 35,171辆),超过Model Y但分列榜单 [7][8] 重点车型表现分析 - 锋兰达销量46,715辆,同比增6.8%,排名从第10升至第5 [7][8] - 瑞虎8销量45,624辆,较2024年同期的瑞虎8 PRO(24,387辆)大幅提升 [8][9] - 理想L6作为新车型首季销量44,347辆,取代理想L7/L9进入前十 [9] - 银河星舰7EM-i上市首季月均销14,000辆,以42,286辆成绩跻身第9 [10] - 途观L销量41,632辆,同比增11.7%,排名从第14回升至第10 [10]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TOP10中燃油SUV从4款增至5款,自主SUV从7款减至6款,新势力保持1款(理想L6替代问界M7) [3] - 腰部竞争激烈:比亚迪元PLUS从第8降至第14,CR-V从第9降至第12 [9] - 哈弗H6销量暴跌43.7%(47,505辆→26,736辆),排名从第6滑至第31 [9]